邓指辉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好条件,为各国在各领域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在各领域交流合作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经济领域,中俄经贸合作总体趋势良好,近年来,中国一直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和对俄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农业、零售、电子商务、工程、科技、机械、通信、矿业、林业和冶金等领域,几乎涉及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文合作领域,两国人文合作交流不断推进,在国家政府奖学金支持下,每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俄罗斯孔子学院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创造新高,两国经常举行各种高层次论坛、研讨会、展览会、游学活动等,联合培养人才的领域和层次不断深入,人文合作交流取得长足发展。医疗方面交流和协作也在不断加强,随着全球范围内“中医热”的不断升温,俄罗斯人民赴华进行医疗、疗养的人数不断攀升。
在当今政治经济关系的环境下,可以期待两国未来有更加深入的合作,如两国合作的北极项目,即北海航线,可将货物运输成本降低15%。而按照俄罗斯科学院普里马科夫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政治经济研究处处长谢尔盖·卢科宁(Сергей Луконин)的说法,俄罗斯应抓住这个历史性的机会来加强与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而其中能源是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中俄天然气管道、中俄两座跨境大桥的建成为中俄合作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和更加光明的前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需要语言作为桥梁和纽带,需要培养优秀的外语人才充当“五通”的使者。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中俄双方对于复合型俄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两国对于能源、商贸及法律等领域高层次俄语专业人才、“知识复合型”“能力复合型”和“思维复合型”俄语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面对市场需求,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俄语翻译复合型人才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黑龙江省由于地缘与区位优势,一直以来俄语专业招生规模和办学规模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因此,黑龙江省高校如何抓住机遇,培养合格俄语翻译复合型人才,解决好人才培养的问题,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十分关键。同时,积极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亦能为全国同类院校的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思路。
虽然目前黑龙江高校俄语专业的体量较大,但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其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归结起来,包括四方面。
首先,我国中小学开设俄语的学校较少,无法从外语学习之初便培养其学习兴趣,向其介绍俄罗斯文化[1],因此,大多数俄语专业的学生对俄罗斯的人文知识比较陌生,这种疏离对其俄语学习起着很大的负迁移作用。而高中起点的俄语生,改学俄语大多是出于英语成绩较差的原因,改学俄语只是为了追求高考外语分数的提升,这类学生学习俄语的功利性较强,学习方式主要以提升成绩的训练为主,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人文素养的提升,缺少学习兴趣的加持,因此,鲜少了解俄罗斯国情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一旦进入大学学习俄语时,大多数此类学生的学习后劲不足,学习能力也处于中下游。其次,由于俄罗斯文化输出能力比较薄弱,零起点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知之甚少,对于其文化缺少了解和认同,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再次,许多学生“被迫”选择俄语专业或被调剂到俄语专业,俄语专业并非其进入大学学习的首选,主观上的拒绝加客观上俄语入门的难度,致使很多同学在学习之初就备受打击,因此,学习俄语的兴趣较低,从而造成学习效果不佳的局面。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虽然不同学校面临的学生层次不同,动机不同,学习能力不同,但综合多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比较严重。虽然俄语专业分为多个方向,但各个方向之间的区分度较小,很难胜任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任务。
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贯彻OBE理念,未充分考虑“一带一路”建设对俄语人才的需求,仍然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未根据新形势调整课程设置,鲜少高校能够主动追踪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素养的需求,并据此调整课程设置,因而,造成一些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局面。
许多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不容乐观,或者水平比较低,不能充分锻炼和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或者形同虚设,利用率低。同时,未能与实习基地形成良性互动,鲜有具有行业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多数课程仅限于纸上谈兵。
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双一流院校纷纷开始探索“俄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为其他院校俄语专业提供了范本。早在21世纪初,吉林大学便开始尝试“俄语+经济”“俄语+政治”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央民族大学自2002年开始探索“ 俄语+(一门)中亚国家语言+俄罗斯、中亚社会与文化知识”[2]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人民大学2005 年起探索“3+2”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联合校内其他学院进行“俄语+知识产权”“俄语+国际政治”“俄语+工商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3]哈尔滨工业大学对俄语(理科考生)实行4+1学制培养,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培养科技俄语人才,探索“俄语+科技(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主辅修学位培养模式。而上海外国语大学、苏州大学则探索了一条“俄语+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上述一流院校凭借自身的学科优势及优质教学资源开创了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俄语+专业”或“俄语+方向”等,进行俄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绩。虽然在生源、学科及教学资源方面与双一流院校存在较大差距,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仍可以从其成功经验中得到启发,借鉴符合自身实际的做法。
根据中俄合作的特点和发展的新趋向,黑龙江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应用型院校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探索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以黑龙江地方本科院校为例,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培养目标大多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应重点根据“一带一路”新形势、新要求及新业态,针对“一带一路”对于“知识”“能力”和“思维”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着力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着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具备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加强调研,把握市场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淘汰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课程。建议围绕俄语核心课程,设置其他语种选修课,强化“俄语+英语”教育,探索“俄语+中亚小语种”,“俄语+区域国别”教育等课程。
针对目前各高校人才培养同质化的问题,建议借助高校所在地区的区位优势及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进行人才培养。“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在跨境电子商务、农业、能源、技术和人文教育等领域均有深度合作,因此,各高校可以发挥学校专长,开设特色课程。如农业院校俄语专业可以开始“农业或农机俄语”,中医药大学侧重培养“中医药俄语”,石油院校侧重培养“石油俄语”,边境高校开设俄语电子商务或跨境电商课程,增设海关实务等选修课程,体育院校开设“体育俄语”“冰雪俄语”等课程。一方面,上述课程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高校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凸显院校自身优势;另一方面,特色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创设“人无我有”的情境,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实力所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俄语+专业”模式的推进,因此,如果本校内学科实力不足,可积极探索跨校、跨区域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以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学科优势,弥补自身不足,推进深入、持续发展。如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中医热”也影响到了俄罗斯,中医理疗在风湿病和关节炎等方面的治疗效果使俄罗斯人对中医趋之若鹜,俄语中医翻译等人才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因此,与中医大学或中医院联合培养中医药翻译,探索“俄语+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便成为未来可以发展的一个方向之一。随着中俄合作的不断推进,法律服务人才的缺口也比较大,那么跨校或跨区域培养“俄语+法律”人才,便能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更多既懂俄语又精通法律的人才。黑龙江冰雪资源的优势,也为我们提供了发展“俄语+冰雪旅游或冰雪体育”的契机。
黑龙江省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部分,随着国家自贸区的成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在黑龙江开疆拓土。因此,黑龙江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对接好当地对俄企业,一方面,可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另一方面,与企业对接,更便于了解市场对于学生素质的需求,从而促进学校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有些高校已经尝试与企业协同育人,增设“俄语+跨境电商”“俄语+物流”等方向,利用“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与企业深度对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和人才优势,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另外,在与企业对接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进行“订单培养”,这既可以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难题,又可以驱动就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目前,高校教师在学历层次方面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是,教学队伍的学缘结构不够合理,“近亲繁殖”现象比较严重,除此之外,由于多数教师一直鲜有接触其他行业的机会,造成很多从事经贸、旅游、国际贸易教学的教师仅限于纸上谈兵,照本宣科现象严重,不利于吸引学生兴趣,因此,教学效果比较差。基于此,一方面,学校可以效仿发达地区的经验,允许教师到行业中去实践,去锻炼;另一方面,“可以与企业合作,吸引优秀行业专家进课堂,”[4]从而切实反哺学校教学。
学生的学习能力所限,并非所有学生都适于“俄语+专业”或“俄语+方向”的培养模式。但无论如何,拓宽其视野,使其广泛了解中俄合作密切领域如国际贸易、跨境电商、能源、交通、物流等领域的知识,对于其适应社会需求大有裨益。因此,学校可尝试开设相关课程作为辅修课程,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从而提高其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养。另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国情文化、人文素养知识同样不容小觑,可以说是人才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对此予以重视。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历经多年的打磨与调整,还需要不断调查及研究,因此,如何培养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如何使人才更加符合新形势的发展需求,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不断努力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