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空心化治理路径探析
——来自马克思主义城乡观的重要启示

2020-01-19 06:02吴玲玲郑兴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空心化城乡农村

吴玲玲,郑兴明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基于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时空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观为指导,以加快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为突破口,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事业,这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观的主要内容与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并不十分系统,但论述中蕴含的深邃思想及独特见解,构成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从对马恩相关文献的查阅与分析来看,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1.城乡分离与对立理论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1](P184)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不断演变必然会催生城市与乡村分离,而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立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存在”。[1](P184)与城市相比,乡村一直处于经济和政治的边缘化地带。工业、手工业聚集城市,统治者与剥削者也集中在城市,从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日益尖锐。但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必将被废除,剥削阶级以及城乡之间的对立,自然而然也就被彻底消灭。

2.城乡关系变迁理论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指出城乡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从城乡混沌一体、城乡分离与对立,再到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漫长历史进程。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城市淹没在乡村之中,城市乡村化,城市与乡村间的差距并不明显。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城市与乡村之间开始分离与对立,且城市占据主导权。在私有制瓦解、共产主义得到极大发展后,城乡之间走向融合。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矛盾运动关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相一致,城乡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也从属于社会经济形式的变迁。

3.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首先提出城乡融合这一概念,他指出:“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的联合体……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P308)立足于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还阐述了城乡融合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经济条件是指,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业之间相互协调、资本主义私有制被完全消灭以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政治条件是指,与经济条件变化相适应,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工农联盟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政权。社会条件是指再无劳动差别。由此,城乡之间将由对立走向融合,所有人将共享成果、共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对农村空心化治理的重要启示

马克思主义城乡观虽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形成的,但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空心化问题的解决同样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农村空心化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

马克思主义城乡观的科学论断指明了城乡之间走向融合需要充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发达国家的城乡关系演变以市场为主导,其过程贯穿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6亿左右,在这样一个迫切需要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鉴。我国非常重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但要摸索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发展模式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对于当前出现的农村空心化问题,我们要认识到问题解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及问题解决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2.“以人为核心”是农村空心化治理的宗旨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和所有研究的落脚点都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城乡关系所反映的实际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上指出,一切发展都要“以人民为中心”。因此,不管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还是推进农村空心化治理,其宗旨、目标都是要把人解放出来,关注人的主体地位,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体会到幸福感,不让城乡之间对立和社会分工把人局限为“城市动物”或“乡村动物”。

3.城市带动是破解农村空心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到,城市的繁华,几乎占据了社会的全部资源,但同时也会使农村摆脱最初的粗陋状态。这就表明城市对于乡村具有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城市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的中心,集聚着各种社会生产要素,其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因此,破解农村空心化问题,必须要积极发挥城市的巨大作用来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联合发展机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城乡融合发展是优势互补、资源协调的更高级的综合发展,而不是一味强调两者之间的无差别统一。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基本表征

(一)农村土地空心化

随着城市与农村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农民大量涌入城市,“人走屋留”也由起初的个别现象发展为普遍现象。农村房屋大量闲置,农户为改善居住条件往往建新不拆旧,且新宅大都建在主干道边上,占地面积也比以前更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中心地带是闲置的破旧房屋,外围包裹着新楼的空间状态。这大大改变了原有的村庄布局,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另外,城乡规划不合理、农村建设不到位、空间统筹不协调也让部分地区出现了“城不城”“村不村”的畸形发展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的拉力与农村推力让许多农民放弃土地所能带来的微薄收入,从而出现农地粗放式经营和耕地撂荒现象。农业用地得不到有效利用,农业生产率得不到稳步提高,农村土地空心化问题就更为突显。

(二)农村人口空心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农民工总数仍然高达28 836万人,同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其中乡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为17 266万人,同比上年增加81万人。从农村流向城市的首先是乡村精英,这些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知识文化和专业技能,在城市里奋斗几年后就选择定居城市。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这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流向城市,但很少有人希望再回流到农村。青壮年流出农村后,农村中只剩下“386199”部队。人烟稀少,人气不旺成为农村社会的真实一面。而且,农村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科学知识结构发生变化、农业从业人员不断减少、专业技术人员持续流失、留守群体不断增加也成为农村人口空心化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三)农村服务空心化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的公共服务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农村对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当前社会公共服务不到位的现状产生了一定冲突。农村地区处于社会公共服务的边缘化地带,且存在许多弱势群体,如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以及空巢老人。这些弱势群体反映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及满足他们公共服务需求的状况,都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四)农村文化空心化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集聚效应不断扩大,城乡之间交通体系不断改善,人员流动与交流更加频繁。在此背景下,外部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与渗透不断加快,乡土文化被碎片化,家庭意识、宗族观念被淡化,恋土情节被虚化。整个农村,包括社会关系在内的乡村活力和乡村生活所演化出来的乡村文化都趋于弱化,农村内部关系生疏而淡薄。另外,文化资源匮乏,文体活动无法开展、文化观念落后、文娱内容吸引力不大等都使得农村文化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尽管政府也加大力度重建乡村文化,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载体,文化建设半吊子工程比比皆是。“白天听鸡叫,晚上听狗叫”是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现状,延续几千年的农村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消失危险。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空心化治理的政策路径

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所绕不开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观为指导,科学绘制城乡融合发展新蓝图。

(一)合理规划城乡发展,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一是建立政府主导、村民认可的城乡规划法律体系,从法律高度给予乡村规划应有的地位。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城市与农村具体规划的科学指导,大力监管农村建设用地的各项指标,提高农村用地规范性;二是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在设计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土地对于农民的短期效益,而且要充分考虑土地对于农民的长期增值效益。如果国家因建设需要征用土地,政府还应成立专业部门,依据土地肥力、距离、后期收益和农民具体情况等因素进行量化评估和给予相应赔偿;三是实行宅基地统一管理制度,新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旧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收回、统一改造。[2]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整治农村宅基地乱占乱扩现象。对农村废弃宅基地推行治理补贴试点,采取多种措施整治建新不拆旧,控制新宅面积和单独一户建房,鼓励集约用地,统建联建。

(二)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村新产业

解决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最重要的是人口回流。一是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农村年轻人的减少,素质的降低是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为了防止村庄凋敝,各级政府要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活动,在农村普及中等职业教育,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能、会推广的新型农民;二是发展农村新经济,培育农村新产业。产业办起来,农村富起来,人气自然就旺起来。要根据当地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将经济资源与农业特色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根据农业规模与效应积极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三是鼓励人才回乡就业创业。要给予农村政策支持,加大扶持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返乡创业等农村人才计划,提供人才为农村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和基础设备支持。

(三)以城带乡,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马克思主义城乡观阐明了城市所拥有的巨大资源以及它在城乡关系发展中所占据的主导作用。因此,要突出城市对于农村的辐射作用。一是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要加大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地域分布和人口积聚状况,扩充敬老院、卫生所、图书室、村民学校等农村社区服务机构;[3]二是要激发农村生产活力与创造力。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除了增加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外,还要合理配置城乡之间的资源,使社会生产要素积极回流到农村地区,为农村生产注入新鲜血液,激发乡村经济的活力与效力;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农村各项公共事务的开展必须紧紧围绕村民,要及时主动公开各项村务,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另外,建立政府“一站式”公共服务网络,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向农民开展以社区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人口计生、文教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3]

(四)传承弘扬乡土文化,增强农村群众的关联与归属

在城镇化进度不断加深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的双重背景下,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增强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解决农村文化空心化的关键所在。一是开发农业新功能,拓展农村新市场。把文化建设与民生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生态与观光农业,拓宽农村旅游观光市场,使乡土文化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也让城镇居民在文化的碰撞融合中感受到乡土文化的深厚与淳朴,从而主动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二是积极探寻乡土文化传承的载体。要根据当地特有的人文环境来修缮损坏的古建筑,加大能反映农村文化特点的民居、民俗、民间艺术等的保护力度,营造风格独特的乡土文化氛围;三是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鼓励文化工作者扎根基层、深入群众,进而创造出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通过农村文艺骨干培训和乡土文化挖掘来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夯实农村文化的群众基础和壮大基层文化建设队伍;四是发挥家风、家训对村民的引导、团结作用。围绕家风、家训,积极开展主题乡村文化活动,在提高村民文化参与度的同时也加强了村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形成良好的邻里氛围。

猜你喜欢
空心化城乡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视野下贫困山区村庄空心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乡村旅游视阈下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