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五霞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于教学中。” 根据《标准》的要求,信息化技能已成为小学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教师信息化技能是指教师将教育信息技术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的一种特殊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1]。
为提高学生作为未来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职小教专业学生必须掌握较高的信息化技能,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也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般的基础性信息技术能力,还要懂得如何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于教学过程,并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研发能力,使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提高教学效率。它是一种综合能力,由多个信息化教学子能力组成[2]。
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最基础的信息能力,主要指教师熟练操作(如启动与关闭等)信息系统,正确选择与使用WPS、Office、Internet Explorer等常规办公软件以及基本的人机对话等。
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能力,主要指教师通过获取、选择、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将信息技术巧妙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改善教学行为,促进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等。
教学资源的研发能力是教师信息化技能的核心,主要指教师除了能够选择、运用教学资源外,还能够进行有机融合,并根据教学需要对已有教学资源进行深度二次开发,或者自己研发一些课件、动画、微课等教学资源,以及录制编辑视频等等。
笔者曾对高职小教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和现状做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发现高职小教专业学生信息化技能培养现状不容乐观,其学习效果很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高职小教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主要依靠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来完成,且不少高职院校小教专业只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门课程,其承担着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但课程主要目标只是应对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没有重点关注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这显然不能满足高职小教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学生的教育技术应用意识、现代信息教学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研发能力都有待提高[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相关知识的不断更新,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内容越来越庞杂,有常用办公软件使用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应用等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广而杂。而大部分高职小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这一模块往往只安排了60个学时左右,还包括实践学时,难以满足庞杂的课程内容学习需求。学生往往浅尝辄止,只是大致了解计算机发展历史、操作界面等基本知识和常规操作方法,粗略学习了常用办公软件的简单操作等,其基础性的信息技术能力亟待提高[4]。
由于教学理念、工作习惯和教学设备等原因,高职小教专业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目前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来实施日常教学,不能适应新时代需要,也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很难在一门课程中将教育技术应用的理论与相关实践内容讲具体、讲透彻,更难以开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学实践活动。
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和乏善可陈的教学实践,加之学时安排、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学生信息化技能水平相对较低,无法对教育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具体方法或策略做深刻理解,更无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去。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微课程已经走进小学课堂教学,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运用,在常规教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其刚刚起步,目前市场上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特点、适应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学习需要、适用于网络或自媒体平台的成套成系列的高质量小学微课教学资源(简称“微课资源”)还比较匮乏。
研发一个完整的微课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微课讲授、视频录制、后期编辑、共享发布和教学应用等多个环节,既需要制作者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素养,更需要多种教育技术能力来实现[5]。高职小教专业学生积极开展小学微课资源的研发与建设,对其信息化技能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和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等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是借助微课资源研发,不仅有利于提高高职小教专业学生的教材把握能力和课堂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有机融合,提升其信息化技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满足教育信息化的需要[6]。
二是借助微课资源研发,有利于积极探索高职小教专业学生信息化技能的提升策略,丰富并完善高职小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小教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三是在帮助学生提升信息化技能的同时,能有效开发成套成系列的高质量的小学各学科微课资源,为小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实现、学科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助力,同时能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深度融合,这对于转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小学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高职小教专业学生信息化技能的提升对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双重教育意义。一方面,通过小教专业学生个体的信息化技能提升,能有效提高其自身核心专业素养,增强实际教育教学技能,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从教乐教的自信。另一方面,小教专业学生信息化技能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更是对我国基础教育和党的教育事业有着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小学微课资源的研发与应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高职小教专业学生信息化技能的提升迫在眉睫,可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高职小教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时代发展和岗位的需求,其学生的信息化技能训练与提升就应得到相应的重视。学校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教育技术的公共课程,可增设《现代教育技术》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几何画板》《Flash》等课程。同时完善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师资不够的情况下可补充部分线上学习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性信息技术能力,完成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而且还可促使学生对常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软件进行比较深入的学习,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期小学教师夯实基础,适应新时代小学教师的岗位需求。
高职小教专业学生进行小学微课资源制作,要求其具备较高的信息资源利用能力、较强的教学资源研发能力和学科素养、课堂教学实践能力。那么,高职小教专业学生除完成教育技术公共课程外,还需增加微课资源研发的专项课程或开展微课资源研发专题培训,以帮助其初步掌握微课资源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提升其信息化技能,为微课资源的研发做好准备。
1.开设专业特长课程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将《课件设计与美化》《小学学科微课设计与制作》纳入到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去,以选修课或限选课的形式面向大二或大三学生开设此类专业特长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或兴趣自主选择,如小教专业数学方向学生在完成《小学数学课程与教法学》(或相关课程)的学习后,再选修《课件设计与美化》或限选《小学数学微课设计与制作》。授课教师可由懂学科教学法的信息技术老师或懂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法老师担任,也可聘请具有较高课件与微课制作水平的一线学科骨干名师担任,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信息化技能,为后期开展资源研发实践打下扎实基础。
2.开展微课专题培训
如果没有条件开设微课资源研发专长课程的高职院校,可针对小教专业学生开展专项培训。学校可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开展2—4场微课制作专题培训,帮助学生了解微课的概念与基本要求,初步掌握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强化学生的信息化技能。
3.成立微课学生社团
如果高职院校没有开设微课制作研发专长课程或开展专项培训,可成立小学微课资源研发社团,引导对微课制作研发比较感兴趣的学生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开展微课资源研发的自主学习与探索,提升其信息化技能。
技能的习得有其自身的规律,其中学习者自身的感知、操作、体验和总结至关重要。教师可通过组建微课资源研发合作团队、开展专项竞赛和微课应用教学实践等方式引导高职小教专业学生开展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以提升其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和教学资源的研发能力等,促进其信息化技能的习得与提升。
1.组建研发团队
教师可先组建微课资源研发的合作团队,再采取教师布置或学生自主认领等方式承担一定的小学微课资源研发任务。每个团队成员可包含4—6名高职小教专业学生和1名小学一线教师或学科课程教学法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组内民主推荐出一位小组长,小组长做好任务进度安排、统筹和师生衔接、成员协调等工作,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小组讨论与探究。组内同学先进行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与设计,再定期开展集体备课与讨论交流,互相提出改进建议;当成员遇到问题也可以随时展开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师要全程参与和指导,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与钻研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在不断完善提升自我的同时感受团队的力量;也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做适当的引领或指导,并对学生制作的微课资源质量进行审核把关,促进学生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技能习得。
2.开展专项竞赛
近年来,各类微课比赛在全国范围的高职院校、一线小学和教育研究机构中火热开展。每位参赛者都能不甘人后,力争上游。高职院校不仅要组织小教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学院所在地的区级、市级、省级以及全国的微课大赛,还可在校内定期开展微课资源研发的专项竞赛。高职院校可将小学微课大赛作为小教专业学生的一项常规学科竞赛活动开展,每学期举行一次,每次比赛都力争做到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比赛方案,严谨公平开展比赛活动,赛后进行表彰和经验交流。
参赛学生在备赛中的积极进取、竭尽全力、精益求精与比赛结束后的查找差距、获奖自豪感对其的后继学习与人生态度都会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其获奖后的兴奋自豪还会对其他同学产生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科学构建竞赛机制和竞赛项目的良性竞争,促使学生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与学习,达到以赛促训,科学练兵的目的,同时也可以研发一批小学各学科的精品微课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
3.进行教学实践
高职院校还可与周边一线小学联合开展院校对接活动,选取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每周定期前往周边小学开展支教工作。
在院校对接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指导教师不仅要每周定期开展课前的试教与培训,全程跟踪支教活动的听课与示范指导,还要组织学生坚持开展课后研讨与反思,督促和指导参与教学实践的学生提交活动心得与总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小学一线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切实感受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感悟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有机融合的方法与策略,比较快速且富有成效地提升小教专业学生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和教学资源研发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提出,培养信息化人才应特别关注师范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因为师范生不仅要掌握一般基础性信息能力,更要懂得如何适当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并具备一些信息化教学开发的能力,使信息技术和教学充分结合。
高职小教专业的工作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需要的小学教师,其工作重心就是培养小教专业学生具有较好的专业学科素养、较高的教学技能和较强的信息化技能。借助微课资源研发,引导小教专业学生深入钻研教材、独立思考设计、不断修改完善、不断反思总结,在有效开发高质量小学微课资源的同时,促进其各项能力全面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不失为高职小教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学生信息化技能提升的一种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