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华,邓周林
(1.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南宁 530008;2.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07)
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而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主阵地。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育质量,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创客教育引入高校教育具有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应充分抓住机遇,建立创客教育新模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实施输送更多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
“互联网+”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教学,同时应高度重视培养人才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创客教育的基本理念充分契合了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对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时代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必须要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在开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融入创新理念和精神,进而使高校培养的高质量创新人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现阶段,创客教育逐渐引起诸多高校的重视,并已经建立了高效的创客空间,最典型的可以说是我国的清华大学,创客空间的占地达到了1.65万平方米,此后诸多高校也开始推进创客空间的建立,为高校创客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大力推进创客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弘扬创客文化,带动全民参与创新,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就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而言,自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提出后,经历了二十几年的沉淀和发展,已经逐渐在各个高校实施。同时,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手。因此,创客教育已经成为高校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互联网+”视域下如何建立完善的创客教育体系,是当前高校应高度重视的问题。高校教育融入“互联网+”技术手段,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均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高校逐渐引入了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教学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引入,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相比于创客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促进的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创新,而创客教育是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资源和教育体系的全面改革。这种改革方式是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角度展开教育,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积极性,使其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创客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创客教育作为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属教育”形式,并未在高校整个教育体系和过程中贯彻实施,创客教育理念十分淡薄。部分高校跟随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在高校建设了创客空间,但也仅限于此,并未展开深入的教育教学。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以及就业率的压力下,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以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将提高高校就业率作为核心教育问题。与此同时,许多高校难以跟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脚步,在开展创客教育过程中,照本宣读、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课堂中仅仅由教师单向输出,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情感交互不足,高校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逐渐丧失,考试前复习重点知识成为常态。这种教育形式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高校尚未形成良好的创客氛围,少数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学习的现状,对“互联网+”视域下创客教育在高校中的有效应用和发挥价值产生了阻碍,导致高校创客教育逐渐趋于形式化[2]。
创客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范式,必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完善的师资队伍,从而为教育实施提供良好保障。高校的大部分教师,均将侧重点放在科学项目研究上,对教育教学体现出明显的重视度不足,针对专业课教师而言,更是为了评职称投入了大部分精力。创客教育作为新的教育形式,在实施中缺少完善的教学经验作为有效借鉴,且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收益,教师自然不愿意为其投入时间和精力。当前高校开展创客教育的主要教师,是高校的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处教师,这些教师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但针对当前的国内外创新创业现状却了解甚微,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缺少创客教育专业知识,难以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引导作用,创客教育效果也就难以理想化。并且这些教师日常工作任务繁重,面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已经筋疲力尽,实施创客教育时仅局限于理论宣讲,缺少实际案例剖析和良好的创业实践活动。创客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缺少专业化的教师,严重阻碍了创客教育在高校中的实施。特别是“互联网+”视域下,对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客教育的师资队伍和师资水平均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高校在实施创客教育过程中,通常会选取开设创客教育课程的高校,借鉴其中的成功教学经验引入到实际教学中。然而实际上,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经济水平、办学类型的高校,开展创客教育的模式、方法、内容和活动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创客教育需要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这种善于借鉴忽视分析研究的现状,导致当前诸多高校均未形成完善的创客教育体系。创客教育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高校主攻理工科专业,且专业发展较为完善,则可建立创客空间实施创客教育,但针对文科类高校而言,创客教育的适应性则较差。与此同时,高校忽视了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特别是跨学科资源,对建立创客教育体系的重视度较低,导致创客课程教学表面化[3]。例如,高校针对创客教育开设了选修课程、创业课程,开展创业基地实践教学,但课程整体上呈现出分散化的特点,缺少系统性和连贯性,对学生的培育价值微乎其微。创客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考核全方位抓起,这种重理念轻实践的教学现状,使课程体系建设削弱了创客教育实施效果。
高校跟随时代以及教育改革的发展引入创客教育,为了追求创客人才高产出的教育目标,反而造成了欲速则不达的教育现状。主要原因则是针对创客教育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教育内容的覆盖面较小,同时高校重视度不足,认为创客教育是实践活动。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过于注重结果导向,忽视了学生创客素质的培育,缺少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正确引导,导致学生缺少创客思维。除此之外,高校在开展创客教育过程中,通常选取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运用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并且创客教育应面向高校的所有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注重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校创客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效果,一些高校将创客教育归属于实践课程,认为想要实现创造,动手实践是唯一的途径。因此,建设了创客空间,为高校实施创客教育提供平台,但事实上创客教育仅通过实践是难以达到效果的。创客教育是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创造力,即首要前提是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才能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单纯地动手实践却忽视创造性思维培育,是当前高校创客教育的误区。
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要求高等教育应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应构建“互联网+创客教育”模式,并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大力推进高校学生的创业实践,为高校学生创客实践提供良好扶持政策,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创客教育环境,使其在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创客思维。“互联网+”视域下,应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为创客教育搭建线上教学平台,并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打造“互联网+”学习交流空间。例如,高校可举办创客大赛,开展创客论坛等活动,来推进线下创客教育实施。与此同时,在线上网络空间中进行资源共享、创客成果交流探讨等,实现学生跨地域交流无障碍,增强创客教育的时效性。可引入创客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作为导师,共同参与对高校创客教育实施的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交流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方面的优势,并吸纳社会资源,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有力支持[4]。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创客教育在高校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以及获得长远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
完善的创客师资队伍是高校实施创客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教育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当前高校创客师资队伍不完善的现状,高校应制订完善的创客师资培养计划,为创客教育教师建立激励机制,并鼓励教师参与创客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创客教育专业水平。“互联网+”视域下,对高校创客教育教师的水平和能力要求提高,因此教师需要不断革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了解“互联网+”教育环境,高校组织的各项创客培训应积极参与,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树立榜样。针对本校专职创客教师,高校应立足于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按照教师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培训内容,切实提高整体的师资水平。同时,高校可建立一支创客教育兼职师资队伍,可引进企业的优秀导师、创客领域专业人才,对高校创客教育师资队伍结构进行整体优化。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应注重自身的角色定位,逐渐从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和促进者。高校在建设和完善创客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应立足于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创客教师课程开发设计的能力。创客教育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在高校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将其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高校在健全创客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跨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同时应兼顾时代发展背景。在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创造性的同时,应注重创客教育实训课程体系构建,进而为高校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循序渐进,逐渐从基础内容过渡到高级教学课程,兼顾创客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拓展课程。课程体系建设不必延续传统专业课建设的标准,应更加灵活和多样性,保证高校创客教育实施的灵活性。“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应建设创客教育网络课程体系,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网络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创客知识学习积极性。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实现高校创客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增强课程体系的针对性。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创客教育实施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渐规范学习方式。首先,进行创客教育的学前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身的兴趣和学习方法,认真分析学习内容的创新性。基于“互联网+”视域下,需要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分享交流自身的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借鉴他人的长处,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其次,建立创客学习团队,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集结各界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其中,运用网络平台展开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再次,根据团队成员共同制定的创客学习规划,共同落实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共同协作来完成学习过程,锻炼高校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最后,进行学习方式的反馈总结,团队内部成员进行评价和总结,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互联网+”视域下,创客教育作为培育学生创造力的有效形式,高校应采用营造优质创客教育环境、建设完善创客师资队伍、健全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规范学习方式等策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兴趣和潜能,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