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真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在审计工作的开展进程中,虽然不断地改进和突破,但是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改善。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改善,不仅不利于国有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以及自身局限性的影响,导致了国有企业无法达到理论所预期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大小和开发速度不兼容,并且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内部审计的实施。
内部审计所处的领导层级越高、组织结构越高,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也越高,也利于顺利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利于内部审计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在我国,董事会一般下设审计委员会,日常审计职能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来履行,国有企业总部内部审计工作可正常开展,正常履行内部审计职能。但某些下属单位内部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有些二级单位甚至没有专门的审计机构,仅配备兼职的审计人员,二级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不重视,影响着整个组织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着组织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仅限于行政规定,在法律层面还没有具体规定,因此在工作中,不能做到有法可依。这些状况会造成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诸多障碍,无法顺利开展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因为没有有效的法律依据来支持内部审计的观点,使得内部审计的结果缺少说服力。内部审计的难度会进一步增加,随之就是内部审计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大。
要让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到有效的保障,就必须让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得到保证。但是通过对内部审计工作在现阶段开展的情况调查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大部分国有企业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没有予以重视。因此,并没有对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设置。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是由其他部门的领导共同管理的,尤其是以财务部门领导共同管理居多。这就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造成了影响,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无法进行确切有效的客观判定。
内部审计的双重角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明确。内部审计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提高职能定位,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另外内部审计部门应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地开展各项工作,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进行监督、评价、建议,提高效率,让企业各方满意内部审计的相关工作。
企业的内审机构一定要构建完善的执行制度,以此才能顺利开展审计工作,需要相关人员采用分级复核的方式管理所有的工作,以此尽可能避免实际审计工作出现差错,并且内审人员也能尽快发现并解决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开展审计工作提供强大的助力。企业在采取措施解决审计工作出现的风险问题时,还需要不断控制审计取证的力度。想要顺利开展审计工作,需要国有企业将所有的证据都保留下来,并且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为此,需要内审人员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约束和管理实际的审计工作,朝着事先制定的目标发展,同时,还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准备的审计证据也能被运用到法律中。
若要使企业内部审计成效良好,国有企业必须对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设置,使得审计管理机制得以完善,这样才能够让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得到保障。因此,国有企业在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是独立的,并且不受到企业任何部门的干扰。然后是在部门的结构设置方面尽最大限度让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得到确保。为了让其他的职能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形成一种良好的监督控制循环,管理层需要对各个部门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对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以及部门的架构进行明确。最后是为了让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需要立即制定解决策略,这样才能够让内部控制机制在运行中不断得到完善。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能够以单一的审计模式为主,要根据国有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模式,来满足内部治理的要求。成立审计委员会也是非常必要的,从而能够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进一步保证内部审计部门治理工作的可行性。此外,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要从财务信息的调查向国有企业风险评估过渡,从而才能够适应国际经济市场,为国有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型内部审计方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例如利用计算机能够储存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且能够根据相应的指令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要求。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进行自我约束的重要方式。在工作中,应不断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只有提高了内部审计质量,才能完善国有企业管理,推动国有企业良好持续发展。新时期做好内部审计问题分析,并采取科学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能够为企业稳定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