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学报》2020年总目次(卷终)

2020-01-19 02:09:00
中国食品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影响研究

【名家论坛】

培养肉的研究进展与挑战…………………………周光宏等(5-1)

乳的营养与健康………………………………………任发政(7-1)

植物基肉制品研究进展与未来挑战………………江连洲等(8-1)

双蛋白营养干预促进肠-肝-脾轴免疫互作………王 靖等(9-1)

计算机模拟在食品工业用酶改造中的应用……路福平等(11-1)

【特邀报告】

藜蒿叶中1,4-双咖啡酰奎宁酸的鉴定及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

物体外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抑制尿酸钠诱导IL-1β 的构效关系………………………………………………………曹伟伟等(2-1)

提取工艺与果径对柑橘果胶多糖性质的影响……陈健乐等(4-1)

膳食补充芝麻素对APP/PS1 转基因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马少博等(6-1)

【特邀文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学科2019年度项目资助情况分析与2020年度项目分类申请展望……………李兴峰等(3-1)

【青年论坛】

大米淀粉结构与质构品质的研究进展……………王 静等(1-1)

益生菌发酵乳的研究及产业化进展……………于 洁等(10-1)

【营养与功能】

食用玫瑰花水提物对大鼠肠道微生物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周小飞等(1-10)

硫酸寡糖锌促进小鼠生长发育及抗氧化作用……………………………………………………常满倩等(1-20)

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对大鼠采食行为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石彦国等(1-27)

蛋黄油对小鼠消化性胃溃疡的促进愈合作用……………………………………………………华苗爽等(1-33)

乳酸菌发酵大麦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张家艳等(2-9)

益生菌对大鼠肾功能缺失性肠屏障损伤的修复作用……………………………………………………张筱琳等(2-18)

鸡蛋卵转铁蛋白螯合铁及其对大鼠贫血模型的影响……………………………………………………付 星等(2-26)

绿豆皮黄酮对H2O2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罗 磊等(2-35)

植物乳杆菌低脂契达干酪降胆固醇活性的研究……………………………………………………王海霞等(2-42)

抹竹膳食补充剂防护小鼠代谢综合征的试验研究………………………………………………………付诗尧等(3-7)

基于BALB/C 小鼠模型评价牛乳αs1-酪蛋白的致敏特性……………………………………………………丛艳君等(3-21)

基于动物模型的大豆球蛋白诱导肠黏膜过敏反应机理研究……………………………………………………刘 欣等(3-31)

短乳杆菌AR247 的抗氧化成分及其抗衰老作用……………………………………………………林祥娜等(3-38)

类蛋白反应修饰的牡蛎肽锌结合物的生物利用性……………………………………………………王再扬等(3-46)

一株植物乳杆菌体内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靳 妲等(3-52)

茶多酚对急性镉(Ⅱ)暴露小鼠红细胞及肝脏损伤的拮抗作用……………………………………………………汪雪睿等(4-66)

1-脱氧野尻霉素对高脂饮食肥胖小鼠脂代谢的改善作用……………………………………………………杨忠敏等(4-73)

乳酸链球菌L16 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任大勇等(4-81)

副干酪乳杆菌TD062 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张 宇等(5-106)

鼠李糖乳杆菌DHC32 对小鼠肠道菌群和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许 女等(6-73)

魔芋葡甘低聚糖对肥胖大鼠高脂血症及肝损伤的调节作用……………………………………………………李浩霞等(6-81)

桦褐孔菌水提粉的抗氧化性及对人体经络电压的作用初探……………………………………………………饶平凡等(6-88)

不同单糖组成的低聚糖对人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王海松等(7-44)

嗜热链球菌MN-BM-A01 对小鼠免疫的调节作用……………………………………………………陈 云等(7-53)

蛹虫草的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及归经作用研究……………………………………………………饶平凡等(7-59)

6 种烹调处理方式对红小豆淀粉组分及血糖反应的影响……………………………………………………叶 婷等(8-100)

抗菌肽LL-37 对患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功能……………………………………………………韩菲菲等(9-67)

植物乳杆菌协同单甘油月桂酸酯促进小鼠增重并改善血脂水平和炎症反应……………………………李 杨等(10-8)

镇江香醋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朱淑云等(10-16)

老陈醋来源乳酸菌的益生特性筛选及安全评价……………………………………………………许 女等(10-23)

两种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杨华青等(10-34)

正山小种红茶、茶多酚、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对人体经络电压的作用初探………………………陈 琦等(10-43)

叶绿素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王 潇等(11-11)

高F 值寡肽M2 和M3 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王春利等(11-18)

山西老陈醋源植物乳杆菌CP234 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许 女等(11-26)

阿胶对丙烯酰胺诱导的斑马鱼胚胎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曹菲薇等(11-35)

食物提供充足营养时3 种常见饮水对斑马鱼幼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常 成等(12-103)

2 株益生菌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屈 婉等(12-114)

健康成人肠道菌群对烧酸奶的反应…………姜铁民等(12-122)

山西老陈醋源植物乳杆菌173 对II 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机制………………………………许 女等(12-131)

玉米肽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李 雍等(12-141)

【基础研究】

长双歧杆菌BBMN68 寡糖利用预测与验证…………………………………………………欧扬雯珊等(1-40)

反亚油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转录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邱 斌等(1-52)

MTGase 点修饰改性提高小麦醇溶蛋白的乳化稳定性……………………………………………………邹 琳等(1-59)

蜡样芽孢杆菌胶原蛋白酶基因的异源表达与活性分析……………………………………………………刘丽莉等(1-69)

二烯丙基二硫醚对产志贺毒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李鑫鑫等(1-76)

二烯丙基二硫醚对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魏丽娜等(1-83)

多糖中金属离子对其抗氧化活性及抗肿瘤活性的影响……………………………………………………钱怡霖等(2-52)

桃仁多肽螯合亚铁的结构表征及体外模拟消化……………………………………………………杨玉蓉等(2-61)

粗壮脉纹孢菌孢子中类胡萝卜素的体外发酵特性……………………………………………………杜 佳等(2-70)

蛋清源活性肽对过氧化氢诱导的HEK293 细胞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张 燕等(2-79)

基于体外模拟肠道微生态体系比较不同果蔬全粉的益生元功效……………………………………………………石梦玄等(2-87)

庆大霉素适应性菌株遗传稳定性研究…………郭慧玲等(2-95)

碳源对manA 基因突变大肠杆菌代谢的影响…李晓霞等(2-103)

青钱柳鲨烯合成酶(CpSS)全长基因的克隆、分析与表达……………………………………………………许小向等(2-111)

嗜热真菌单宁酶的克隆表达及在柿子汁中的应用……………………………………………………黄 蕾等(2-120)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对亚麻酸甘油三酯热致异构反式产物动力学的影响………………………………郭 芹等(2-127)

野生和种植藜蒿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酶抑制活性……………………………………………………谢 星等(3-58)

鲽鱼骨胶原蛋白的结构及流变学特性…………蔡路昀等(3-66)

酸碱对大豆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影响…………于殿宇等(3-74)

长鳍金枪鱼多肽制备及其对H2O2诱导的张氏肝细胞的保护作用……………………………………………………艾杨洋等(3-81)

山楂黄酮对BRL-3A 肝细胞DNA 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张营霞等(3-90)

脉冲强光对黄曲霉菌孢子的杀菌效果、微观结构及动力学的影响……………………………………………………王 蓓等(4-10)

有机酸改性对玉米醇溶蛋白膜机械性能的影响……………………………………………………王 键等(4-18)

单硬脂酸甘油酯对棕榈硬脂固体脂肪含量及硬度的影响……………………………………………………刘丽艳等(4-25)

扫频超声处理时间对β-乳球蛋白酶解制备多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梁秋芳等(4-33)

介质特性对超声波钝化芒果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影响……………………………………………………刘 洪等(4-42)

不同品种芸豆淀粉及其抗性淀粉结构和物化特性比较……………………………………………………刘淑婷等(4-49)

基于循环伏安法研究槲皮素醌与亲核物质的相互作用……………………………………………………李玉婷等(4-57)

热辅助超声波处理中VBNC 态鼠伤寒沙门氏菌产生及其机制……………………………………………………张蕊蕊等(5-12)

乳清蛋白磷酸化改性对其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的影响……………………………………………………李金华等(5-19)

母乳婴儿源乳杆菌的筛选及其免疫调节能力研究……………………………………………………张 娜等(5-29)

红参对乳酸菌体外增菌的影响…………………邹美娟等(5-36)

玉米肽Tyr-Phe-Cys-Leu-Thr 对酒精性HepG2 细胞的保护作用……………………………………………………于亚莉等(5-43)

豌豆低聚肽硒螯合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秦修远等(5-53)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大豆蛋白体外模拟消化产物结构和分子质量分布………………………………赵城彬等(5-59)

产细菌素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HJD.A32 生物学特性研究……………………………………………………贾丽艳等(5-66)

不同品种苹果非浓缩还原汁的多酚组成及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王彦淇等(5-74)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核桃分离蛋白乳化性质的影响……………………………………………………孙领鸽等(5-84)

转谷氨酰胺酶改性对明胶耐酶解性的影响……朱雨辰等(5-91)

高糖胁迫下蜂蜜接合酵母碳代谢流的研究……刘功良等(5-97)

利用体外发酵模型研究叶绿素对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李媛媛等(6-11)

N-乙酰半胱氨酸对槲皮素稳定性的影响及两者联合抗肿瘤活性评价……………………………………王立峰等(6-19)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萝卜苗的表观抗氧化性及其综合评价……………………………………………………李 茹等(6-27)

红毛藻多糖的化学组成及其体外免疫诱导活性研究……………………………………………………余 刚等(6-37)

白木通果胶的结构和流变特性…………………汪新洁等(6-48)

含邻苯二酚结构的植物多酚对脂肪氧合酶的抑制作用……………………………………………………赵谋明等(6-57)

交错轴摩擦轮传动机理及应用…………………姜 松等(6-65)

环境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群体感应基因haII/haIR 表达的影响……………………………………………………赫彬彬等(7-10)

香芹酚对食源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靳盼盼等(7-18)

松露的体外抗氧化性评价及对秀丽线虫的体内抗氧化……………………………………………………呼鑫荣等(7-27)

薄荷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机制及抑菌特性………张潇元等(7-34)

不同年龄人群来源长双歧杆菌体外生物学特性研究……………………………………………………闫 爽等(8-11)

花生致敏原Ara h 1 的重组表达与纯化………田 阳等(8-20)

鸡蛋中卵黄高磷蛋白对RAW264.7 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影响……………………………………………………介怡琳等(8-29)

绿豆寡肽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 的抗炎作用……………………………………………………于 笛等(8-41)

阿魏菇凝集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刘 阳等(8-49)

微藻裂殖壶菌藻粕酶解肽抑制水产鱼类肠道炎症的功效研究……………………………………………………李孟研等(8-56)

黑蒜多糖的斑马鱼体内抗氧化、抗炎症活性分析……………………………………………………郑 岚等(8-65)

草鱼肌原纤维蛋白与特征腥味物质的结合作用……………………………………………………徐永霞等(8-76)

新型鲶鱼体表黏液抗菌肽抑菌活性验证及抑菌机理……………………………………………………刘权伟等(8-84)

牛乳铁蛋白衍生肽FP-PF 的安全性及其抑菌机理……………………………………………………付永岩等(8-92)

高核苷酸酵母水解物调控HepG2 细胞氧化损伤作用……………………………………………………潘 聪等(9-10)

降解嗜水气单胞菌群体感应AHLs 信号分子的乳酸菌筛选及淬灭作用…………………………………崔天琦等(9-19)

酪蛋白凝胶颗粒对水包油型乳液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的影响……………………………………………………陈 冲等(9-30)

基于原子力显微图像和流变学特性的大豆种皮多糖构象分析……………………………………………………张红运等(9-38)

微泡菌ALW1 昆布多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银小倩等(9-47)

蛋白质打开方式对乳清蛋白酶法交联及抗原性的影响……………………………………………………于鑫欣等(9-53)

蛋白质氧化对核桃蛋白界面性质的影响………孙领鸽等(9-59)

藻蓝色素蛋白下调RIPK1 表达并抑制肺癌A549 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李 爽等(10-50)

盐麸子对细胞氧化损伤及3T3-L1 细胞分化的影响……………………………………………………蔡圣宝等(10-59)

小麦蛋白水解物对肠道上皮细胞抵御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岳 颖等(10-68)

热处理对丙二醛氧化米糠蛋白体外胃蛋白酶消化性质的影响……………………………………………………吴 伟等(10-76)

5 种蔬菜和水果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研究……………………………………………………王向阳等(11-45)

限制性酶解对大米蛋白结构、功能特性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马晓雨等(11-53)

海洋蛋白低聚肽的抗氧化与降血压作用………张江涛等(11-63)

猴头菇菌丝体/子实体多糖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袁尔东等(11-71)

短乳杆菌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的重组表达及其性质研究……………………………………………………方若思等(11-79)

乳双歧杆菌Probio-M8 氧气耐受性驯化研究……王元弛等(12-1)

藻蓝色素蛋白诱导非小细胞肺癌H1299 细胞凋亡的机制……………………………………………………郝 帅等(12-8)

海参肌原纤维蛋白在羟自由基生成体系中的结构变化……………………………………………………贺宝玉等(12-16)

负载生育酚的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的构建及性质表征……………………………………………………许雪儿等(12-24)

果胶结构特征对果胶-β-酪蛋白复合体系性质的影响……………………………………………………梁瑞红等(12-31)

OPO 结构脂在模拟婴儿胃肠道消化环境中脂肪酸的释放特性……………………………………………………王 静等(12-39)

大豆种皮多糖对模拟肠液流变特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黄靖航等(12-48)

甘薯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高美玲等(12-56)

龙眼多糖与燕麦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益生活性比较……………………………………………………王轶帆等(12-62)

家蝇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密码子优化及酶学特性表征……………………………………………………袁巧敏等(12-72)

初始pH 值对植物乳杆菌LIP-1 抗冷冻干燥性能的影响……………………………………………………陈 境等(12-81)

植物乳杆菌DL3 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制作用……………………………………………………刘佳伊等(12-90)

巯基、二硫键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李翠翠等(12-96)

【加工技术】

乳酸菌对红曲黄酒酿造过程酵母菌生长及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洪家丽等(1-91)

不同类型丝状真菌发酵产酶性能比较及其混菌发酵性能研究……………………………………………………邓加聪等(1-101)

蜡样芽孢杆菌高产新型中性蛋白酶发酵条件的优化……………………………………………………于 平等(1-109)

乳酸菌发酵对脱脂米糠营养成分的影响………刘 磊等(1-118)

马铃薯淀粉对豌豆蛋白3D 打印材料结构及特性的影响……………………………………………………董雷超等(1-127)

海藻酸钠-鱼明胶复合可食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董宇豪等(1-134)

微波处理对米糠油品质的影响…………………余诚玮等(1-141)

红豆皮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谢佳函等(1-147)

挤压膨化处理对婴幼儿米粉理化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张亭亭等(1-158)

糙米干法和湿法微粉碎对面团及面包品质的影响……………………………………………………王 娜等(1-166)

挤压改性麦麸膳食纤维对饺子皮品质的影响……………………………………………………陶春生等(1-172)

带鱼副产物鱼粉对酱醪品质的影响……………许 钲等(1-177)

舟山海域光参酶解嫩化工艺研究………………周光东等(1-183)

中式烹饪对紫甘蓝的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陈景秋等(2-136)

灰树花中改善脂质代谢活性组分的筛选及其提取工艺优化……………………………………………………周文斌等(2-145)

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吸附铅离子探究……………………………………………………吴 珏等(2-154)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裂壶藻油脂中的DHA…吴兵兵等(2-162)

单液滴干燥过程中载体组分对植物乳杆菌的保护作用……………………………………………………蒋苏颖等(2-172)

复水温度对香菇复水特性及品质的影响………赵圆圆等(2-181)

温度对水果酵素发酵性能的影响………………文 浩等(2-189)

传统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动态演替……………………………………………………贾丽艳等(2-196)

红曲和药白曲对红曲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李 路等(2-205)

藜麦对鲷鱼鱼糜凝胶性能及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徐祖东等(2-212)

粗壮脉纹孢菌固态发酵对菜籽粕营养品质的改善……………………………………………………于新颖等(2-221)

不同添加物对挤压重组米血糖生成指数和理化性质的影响……………………………………………………刘成梅等(3-96)

3 种功能性蛋白对淀粉-面筋重组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黎 芳等(3-103)

龙眼果肉多糖超微粉碎-酶解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免疫活性……………………………………………………刘慧君等(3-112)

EPA 藻油微胶囊工艺及其制备过程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刘小亚等(3-121)

植物乳杆菌DMDL 9010 培养基优化及其安全性评价……………………………………………………黄燕燕等(3-130)

耐盐酵母菌对鳕鱼骨酶解液风味的改善作用…朱文慧等(3-140)

热处理对鱼鳞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涂 丹等(3-149)

超声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混合物酸诱导凝胶性质研究……………………………………………………赵城彬等(3-156)

单液滴干燥过程中阿拉伯胶乳液的干燥特性…黄 叶等(3-164)

微波加速陈化过程中大米理化性质和组织结构的变化……………………………………………………项晓月等(4-87)

干酪乳杆菌/乳糖醇双层合生元微胶囊制备及其在橙汁中的应用……………………………………………………李洪波等(4-93)

加工过程对NFC 苹果浊汁营养品质的影响……朱丹实等(4-100)

白酒糟制备高纯度微晶纤维素工艺优化及其结构表征……………………………………………………任海伟等(4-108)

紫红曲霉与酿酒酵母共发酵对红曲甜米酒风味的影响……………………………………………………车逸心等(4-118)

黄金芽茶鲜叶加工过程中色泽变化及内在原因分析……………………………………………………曹青青等(4-125)

水中SiO32-对红茶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刘艳艳等(4-134)

蔗糖对绿茶饮料理化成分及其风味稳定性的影响……………………………………………………汪洁琼等(4-142)

蛹虫草子实体中新型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娄海伟等(4-152)

淡紫紫孢菌的筛选、鉴定及产壳聚糖酶固体发酵条件优化……………………………………………………张馨月等(4-160)

LCST 型离子液体-盐双水相体系提取虾青素…张莉莉等(4-170)

臭鳜鱼低温发酵过程中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周迎芹等(4-179)

超声辅助热风干燥柠檬片的动力学研究及其维生素C 含量的变化………………………………………王忠合等(4-187)

甘草次酸生物合成菌株的筛选与发酵条件优化……………………………………………………赵文俊等(5-113)

Fru-Gly 化合物的合成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宋莹蕾等(5-120)

黄酒固定化发酵过程及香气物质形成的研究…蒋予箭等(5-130)

合成己酸乙酯酯化酶产生菌的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许春艳等(5-138)

固相美拉德增香法制备鱼骨泥调味粉工艺……朱文慧等(5-148)

草莓酵素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及抗氧化性的变化研究……………………………………………………陈小伟等(5-157)

微波预处理对苹果汁褐变及品质的影响………张婷婷等(5-166)

挤压和发酵对小米多肽ACE 抑制活性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侯殿志等(5-174)

超声处理对黑豆蛋白与可溶性多糖复合物功能性质及结构的影响………………………………………朱 颖等(5-181)

超声-微波协同酶法制备芸豆抗性淀粉工艺优化及结构分析……………………………………………………刘淑婷等(5-187)

烹调方式对猪肉肌内脂肪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许雪萍等(5-196)

ω-3 LCPUFAs 模拟热加工鱼肉脂肪氧化形成风味物质的研究……………………………………………………李金林等(6-95)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白姑鱼鱼糜蛋白-油脂复合凝胶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周绪霞等(6-106)

真空低热烹饪对鲟鱼肉物性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陈跃文等(6-114)

超高压处理条件对腐败希瓦氏菌的影响………蓝蔚青等(6-122)

基于蛹虫草单核芽生孢子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娄海伟等(6-129)

复合发酵剂对羊肉香肠发酵成熟过程中理化品质及安全性能的影响………………………………………王德宝等(6-137)

酶解青花椒籽仁谷蛋白的乳液稳定性研究……瞿 瑗等(6-146)

稻米-小麦混合粉体系流变学特性研究………陈凤莲等(6-154)

纳米纤维素颗粒稳定的Pickering 乳液的性能研究……………………………………………………牛付阁等(6-166)

大孔树脂-聚酰胺分离纯化红树莓籽低聚原花青素及其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纪秀凤等(6-173)

1 种果胶为基质的脂肪替代物的制备…………徐群英等(6-181)

药用真菌对山药基质的双向发酵适应性评价…李慧星等(6-188)

植物乳杆菌ZJ316 培养基优化和高密度培养的研究……………………………………………………陈百莹等(7-65)

浓缩对千禧番茄中番茄红素分子构象的影响…才美慧等(7-75)

汽爆处理提高鱼皮蛋白酶解特性………………涂 丹等(7-82)

解冻方式对苹果汁理化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刘 懿等(7-88)

发芽大豆内酯凝胶工艺优化及营养成分分析…于殿宇等(7-98)

肌原纤维蛋白磷酸化工艺及多酚协同磷酸化对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张 典等(7-108)

柿子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王 玥等(7-118)

大蒜加工废水中蛋白质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卢晓明等(7-126)

富含谷氨酰胺多肽的制备及其体外模拟消化…任娇艳等(8-107)

维生素E 纳米乳液冻干粉末的制备及结构特性研究……………………………………………………张潇元等(8-118)

植物乳杆菌发酵香菇不同部位风味物质变化研究……………………………………………………陈子琪等(8-130)

降亚硝酸盐乳酸菌筛选及榨菜汁发酵性能评价……………………………………………………郦 萍等(8-140)

低脂再制和模拟干酪中脂肪替代物——麦芽糖醇的应用研究……………………………………………………李红娟等(8-147)

油酸或α-亚麻酸对葡萄酒酵母发酵活力和香气的影响……………………………………………………刘沛通等(8-154)

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贾丽艳等(8-162)

微波预处理条件对苹果汁品质的影响…………张婷婷等(8-168)

面条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组分的变化规律………李翠翠等(8-176)

蓝莓叶多酚对鱿鱼上清液中氧化三甲胺高温热分解的影响……………………………………………………李颖畅等(8-183)

酶法催化制备酥油基母乳脂肪替代脂…………陈 芳等(9-74)

具有醒酒活性的玉米肽的制备、富集和鉴定……赵谋明等(9-86)

发酵乳中抗性淀粉的变化及对凝胶过程的影响……………………………………………………王绍帆等(9-95)

富硒鼠李糖乳杆菌稳定性及其冻干保护剂研究……………………………………………………徐 颖等(9-102)

高产类胡萝卜素的蛹虫草固体发酵体系研究…左泽红等(9-109)

超高压处理对复合果汁微生物和品质的影响…高婧昕等(9-118)

热处理对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及腥味物质结合能力的影响……………………………………………………徐永霞等(9-131)

酶法改性对米糠蛋白凝胶硬度及功能性质的影响……………………………………………………于殿宇等(9-139)

汽爆甘薯渣对小麦粉中淀粉理化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黄滢洁等(9-147)

柑橘果胶高效提取及其酰胺化改性制备………苏东林等(10-84)

均细化处理对苹果细胞壁多糖结构特性的影响……………………………………………………曹 风等(10-96)

热处理对酶解蛋黄液功能特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李欢欢等(10-105)

乳酸乳球菌K6 产Nisin Z 的条件优化………匡 珍等(10-115)

Box-Behnken 优化培养条件提高乳酸菌产脂肪酶活性…………………………………………………景智波等(10-124)

绿豆抗性糊精的高效纯化技术及分子特性研究…………………………………………………李良玉等(10-134)

大豆种皮多糖对低糖型樱桃酱流变性质的影响…………………………………………………朱丹实等(10-142)

基于GA-BP 神经网络的蒜香调味粉制备工艺优化…………………………………………………李凯旋等(10-150)

鱼粉加工压榨液制备鱼鲜汁的工艺及品质分析…………………………………………………李丝丝等(10-160)

基于均匀设计的蛋酪蛋坯质构优化方案及风味分析…………………………………………………曹巧娜等(10-169)

高产胞外多糖旧金山乳杆菌的筛选及其在馒头中的应用…………………………………………………张国华等(10-180)

甜酒曲添加量对米酒及其米酒馒头品质的影响…………………………………………………孙祥祥等(10-187)

全谷物黑米代餐泡腾片的工艺优化…………马永轩等(10-193)

维生素C 和复合维生素中维生素C 稳定性的比较研究…………………………………………………刘 光等(10-199)

3 种改性方法对纳米二氧化钛-聚乙烯醇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徐国斌等(10-206)

低热量甜味剂对鳕鱼皮明胶理化及功能性质的影响……………………………………………………蔡路昀等(11-85)

酶辅助提取南极磷虾磷脂及脂质组学研究……俞喜娜等(11-97)

大蒜粉处理对海鲈鱼嘌呤含量的影响………李婷婷等(11-107)

超高压均质处理的米糠膳食纤维粉对面筋蛋白结构的影响…………………………………………………谢凤英等(11-115)

高静压处理对小米淀粉和小米全粉中淀粉颗粒结构和糊化特性的影响…………………………刘振宇等(11-122)

复合益生菌在乳酸菌饮料中的发酵特性和功能性质研究…………………………………………………韩之皓等(11-129)

琉璃苣油微胶囊的制备、性质与体外模拟消化研究…………………………………………………石 燕等(11-139)

热风干燥温度对冰菜干燥动力学、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忻晓庭等(11-148)

超高压结合超声预处理对真空冷冻干燥草莓片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张莉会等(11-157)

电子束辐照对李斯特菌胞内组分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石菲菲等(11-168)

低温连续杀菌对柑橘罐头品质的影响………李 涛等(11-176)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 对含顶隙液态罐头食品热杀菌的模拟研究…………………………………陈舒航等(12-147)

可溶性膳食纤维强化重组蛋片的响应面优化制备和品质评价…………………………………………………张 晋等(12-155)

响应面法优化赣南脐橙全果果酱微波制作工艺…………………………………………………杨 颖等(12-167)

分子蒸馏纯化花生油甘油二酯及其成分变化研究…………………………………………………郭婷婷等(12-176)

pH 驱动法制备姜黄素乳液……………………高洪霞等(12-184)

反复冻融对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影响………赵 旭等(12-191)

干酪乳杆菌纯种发酵水苏糖合生元酸奶的菌种筛选与工艺…………………………………………………赵丽娜等(12-200)

贻贝蒸煮液酶解工艺的优化…………………陶美洁等(12-209)

黄油的烘焙稳定特性及其脂肪酸含量………张秀秀等(12-221)

【食品贮藏与保鲜】

南方山葡萄酒的氧化褐变动力学研究…………李维新等(1-190)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陈 莲等(1-196)

磷脂茶多酚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淡水鱼松的抗氧化作用……………………………………………………林亚楠等(1-205)

流通过程对大目金枪鱼肉色稳定性与氧化性能的影响……………………………………………………肖 蕾等(1-212)

鳜鱼下脚料酶解物对冷冻鳜鱼的保水作用……黄 琼等(1-222)

培养温度对腐败希瓦氏菌DSM6067 生长动力学及细胞膜理化特性的影响…………………………………杨胜平等(2-228)

冷藏处理方式对大目金枪鱼贮藏品质及内源酶活性的影响……………………………………………………蓝蔚青等(2-237)

生食章鱼制品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研究………薛 静等(2-248)

超高压处理对冷藏鲈鱼片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赵宏强等(2-255)

朝鲜蓟茎叶副产物青贮过程中多酚及其功能活性的研究…………………………………………………戴倩倩 等(2-263)

蓝莓果实常温贮藏过程中表面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周 倩等(2-271)

鱼源腐败希瓦氏菌生长/非生长界面模型的建立和验证……………………………………………………郭全友等(3-172)

牙鲆鱼片冷藏过程中蛋白质降解规律及预测模型的构建……………………………………………………徐永霞等(3-181)

曲酸、抗坏血酸及柠檬酸对鲜切苹果褐变的影响……………………………………………………张婷婷等(3-188)

溶剂和微乳化的稀释效应对食用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的影响……………………………………………………崔绮嫦等(3-195)

基于一步法的金枪鱼生鱼片沙门氏菌生长数值模拟……………………………………………………李晓婷等(4-197)

1-MCP 对3 种鲜食菜豆采后木质纤维化的影响……………………………………………………谢国芳等(4-206)

魔芋甘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对生姜的保鲜性能……………………………………………………杨丽丽等(5-204)

过热蒸汽处理对米糠营养性质和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罗舜菁等(5-213)

壳聚糖微胶囊对鱼油品质的影响………………彭 茜等(5-222)

壳聚糖-普鲁兰多糖复合抗菌保鲜膜对冷鲜牛肉的保鲜效果……………………………………………………张 盼等(6-194)

辣椒籽提取物对冷却肉的抗氧化性及保鲜效果……………………………………………………肖 轲等(6-202)

基于玻璃化转变及流动特性的枸杞粉贮藏稳定性研究……………………………………………………宋慧慧等(6-209)

采后硝普钠处理对生姜根茎能量代谢的影响…李灿婴等(6-219)

基于宏基因组学分析不同贮藏温度下生食章鱼制品的菌相变化……………………………………………………薛 静等(6-226)

不同工艺和配方陶瓷酒瓶对白酒、黄酒品质的影响……………………………………………………曾俊鹏等(6-234)

真空低温蒸煮技术对鲟鱼鱼堡冷藏品质的影响……………………………………………………冯秋凤等(7-134)

贮藏和解冻方式对大菱鲆嘌呤含量的影响……宋敏杰等(7-143)

竹叶提取物流化冰与迷迭香提取物流化冰处理对鲈鱼贮藏期间抗氧化活性及微生物作用影响……………张皖君等(7-151)

壳聚糖分子质量对原位改性纳米CaCO3-壳聚糖涂膜食品保鲜性能的影响……………………………王 明等(8-191)

解脂亚罗酵母Y-2 对葡萄采后病害及赭曲霉毒素A 的控制作用……………………………………张晓云等(8-201)

乳酸预处理对鲜切马铃薯冷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王 梅等(8-207)

不同贮藏条件下花椒香气成分及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罗 凯等(8-216)

婴儿配方乳粉中营养物质稳定性研究…………姜艳喜等(8-223)

细菌素bifidocin A 对凝固型发酵乳品质及贮藏性能的影响……………………………………………………邱 爽等(9-156)

蛋黄卵磷脂微胶囊贮藏稳定性研究……………唐宏刚等(9-166)

枯草芽孢杆菌对冰鲜罗非鱼肠道菌群的调节及保鲜作用……………………………………………………张 雯等(9-173)

复合香辛料提取物结合真空包装抑制风干肠贮藏过程中生物胺积累及品质劣变……………………孙钦秀等(9-180)

靶向细菌细胞壁新型食品保鲜剂的虚拟筛选…………………………………………………高 双等(10-214)

基于群体感应抑制剂的香芹酚与鱼精蛋白复合对冷藏大菱鲆的保鲜作用………………………………李婷婷等(10-222)

EPE 减振包装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孙文丽等(10-232)

嗜热链球菌S10 发酵乳贮藏期间的代谢组学研究…………………………………………………李丹阳等(11-185)

射频处理对鲜湿糙米米线品质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张聪男等(11-193)

复合保鲜对黄心猕猴桃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代雨菲等(11-201)

【分析与检测】

清香风味导向的酿酒酵母Y2 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贾丽艳等(1-230)

副溶血性弧菌MALDI-TOF-MS 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韩 笑等(1-237)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及其表达检测……………………………………………………张 婧等(1-246)

免疫磁性糊精微球的制备及快速分离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石 薇等(1-252)

梨孢镰刀菌对麦芽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董 亮等(1-261)

改良TLC-生物自显影引导裸脚菇中抗青、绿霉物质的分离……………………………………………………吴天福等(1-268)

银离子固相萃取法测定反刍动物反式脂肪酸异构体含量……………………………………………………胡盛本等(2-280)

我国29 种青稞的营养及功能组分分析………侯殿志等(2-289)

黑色小扁豆中不同结合态酚类含量、花青素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李文婷等(2-299)

青梅组分抗食源性致病菌活性分析……………宋 爽等(2-307)

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优化筛选核酸适配体的初探……………………………………………………刘 冰等(3-204)

果香风味导向白地霉M5 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贾丽艳等(3-210)

鸡肉酶解物中不同氨基前体对肉香味形成的贡献……………………………………………………肖群飞等(3-221)

发酵豆制品潜在风险因子分析…………………谭 悦等(3-233)

高光谱亚像元分解预测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B1……………………………………………………韩仲志等(3-244)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液-质谱联用法测定烟熏鲟鱼中苯并芘……………………………………………………林亚楠等(3-251)

渤海虾酱中益消细菌的分离和鉴定……………陈笑语等(3-258)

鲣鱼蛋白肽谱效关系研究………………………任娇艳等(3-266)

赣南脐橙代谢组学研究…………………………祝爱艳等(3-276)

海南传统发酵蔬菜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谷懿寰等(3-282)

苏尼特羊不同部位肌肉抗氧化系统的差异……刘 畅等(3-291)

黑胡椒提取物中抑制PhIP 活性关键化合物的筛选与鉴定……………………………………………………鄢 嫣等(4-215)

药食同源食品金银花中绿原酸标准物质的研制与评价……………………………………………………潘明飞等(4-224)

基于NOTA 的重金属铅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翟 璐等(4-233)

不同品牌豆浆粉与假冒豆浆粉无损鉴别方法的建立……………………………………………………李尚科等(4-240)

食品检测用4 种病原菌基因组试剂盒提取方法的比较与优化……………………………………………………杨金玉等(4-246)

超声辅助提取茶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富集条件优化……………………………………………………江 玮等(4-254)

基于UPLC-QTOF-MS 和HPLC-QQQ-MS 技术的鹰嘴豆酚类化合物定性、定量分析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李文婷等(4-261)

新疆哈萨克熏马肠煮制过程中汤汁中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物质分析……………………………………刘文营等(4-270)

酵子馒头与酵母馒头挥发性组分与香气特征分析…………………………………………………王远辉等(4-281)

转基因大米TT51-1 品系精准定量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邓婷婷等(5-231)

志贺氏菌CRISPR 位点的比较基因组学及与质粒数量的相关性分析…………………………………曲道峰等(5-242)

基于宏基因组分析桑葚酵素的微生物多样性…邸鹏月等(5-251)

海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及健康风险评估……………………………………………………张 露等(5-25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水鱼中嘌呤含量………李婷婷等(5-266)

肉制品中9 种N-亚硝胺测定方法的建立……张建斌等(5-276)

基于GC-MS-O 香气成分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的柚子品种鉴别……………………………………………………高 歌等(5-283)

高通量筛选鉴定耐受和吸附重金属Pb2+的酵母菌……………………………………………………刘亚东等(6-246)

福氏志贺菌核酸适配体的SELEX 筛选及特异性研究……………………………………………………冯俊丽等(6-256)

食品中矿物质最高强化水平的风险评估………李湖中等(6-263)

小米饭食用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尹瑞旸等(6-270)

GC-MS-AMDIS 结合保留指数初探内源酶对西兰花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张 旋等(6-278)

罗非鱼肠道乳酸菌对抗生素的药敏性…………郭凤茹等(6-287)

生物发酵脱腥海带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王红丽等(6-295)

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抗生素耐药性评估及耐药基因分析……………………………………………………许 女等(7-160)

传统腌渍蔬菜中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群体感应及生物膜形成乳酸菌的筛选…………………………孙梦桐等(7-172)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抑菌特性研究……………………………………………………迟 海等(7-181)

新疆伊犁地区发酵驼乳中酵母菌多样性分析…李王强等(7-188)

微滴式数字PCR 定量分析新生儿的肠道菌群…边燕飞等(7-199)

自然发酵豆酱的滋味特性与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安飞宇等(7-207)

大豆Bowman-Birk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王 耀等(7-216)

直投式与自然发酵酸菜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方炎鹏等(7-222)

高分辨质谱法快速筛查肉制品中28 种着色剂……………………………………………………张慧敏等(7-229)

IgG-Biotin-Avidin-HRP 信号转导探针结合免疫比色法快速检测克罗诺阪崎肠杆菌…………………………叶玲娴等(7-237)

速冻面米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毒素A 基因三重PMA-qPCR 快检方法的建立………………宋明辉等(7-244)

基于DNA-银纳米颗粒比色法高灵敏度检测过氧化氢和葡萄糖……………………………………………………邓健康等(7-253)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预测牡蛎干制加工过程中的水分含量……………………………………………………陈李品等(7-261)

基于UPLC-QTOF-MS 技术对庐山云雾茶成分分析及真伪判别……………………………………………………刘 晔等(7-269)

基于SPME-MS 技术识别不同生产工艺和醋龄的镇江香醋……………………………………………………孙宗保等(8-229)

中国传统固态发酵食醋主要特征风味物质组成分析……………………………………………………郑 宇等(8-237)

白酒和黄酒中生物胺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刘慧琳等(8-248)

鱼类肠道中抑制哈维氏弧菌群体感应及生物膜形成的乳酸菌的筛选和鉴定………………………………孙梦桐等(8-255)

基于PAMAM 树枝状大分子纳米免疫传感器快速检验婴幼儿奶粉中的阪崎肠杆菌………………………柴晓玲等(8-264)

海南黎族发酵海产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马臣臣等(8-270)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2 种夹江腐乳中的微生物……………………………………………………万红芳等(8-278)

血脂干预型复合苹果汁果实品种筛选与果汁品质评价……………………………………………………吴 霞等(8-286)

嗜热链球菌发酵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GC-MS 指纹图谱……………………………………………………任为一等(9-190)

基于iTRAQ 技术研究锰离子缺乏对植物乳杆菌的影响……………………………………………………程 新等(9-203)

凝结芽孢杆菌发酵产L-乳酸的蛋白组学分析…赵 珊等(9-212)

实时质谱新技术分析南极磷虾油的脂质组学轮廓……………………………………………………张燕平等(9-226)

DNA 条形码技术在鲑科鱼类真伪鉴别中的应用……………………………………………………王 楠等(9-232)

细点圆趾蟹含肉下脚料酶解物中抗氧化肽的分离与鉴定……………………………………………………余 辉等(9-241)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快速鉴定黄酒酒龄及品牌……………………………………………………顾 双等(9-248)

基于UHPLC-LTQ-Orbitrap 高分辨质谱的黄花菜中化学成分快速鉴定及裂解途径分析…………………刘 伟等(9-256)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酱油分析识别研究…………李露芳等(9-265)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3 种羊肉混合基因组序列的短片段重复序列……………………………耿 多等(9-275)

Ag+-SPE/GC 测定食物中trans C16:1,trans C18:1,trans C18:2和共轭亚油酸的含量…………………………张 妞等(9-286)

传统臭鸡蛋腌制中细菌区系变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谷新晰等(9-296)

可视化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张蕴哲等(9-304)

空肠弯曲菌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制及AOAC 验证……………………………………………………申进玲等(9-312)

基于GB 4789.10-2016 的银白色葡萄球菌鉴定方法的改进…………………………………………………金方宁等(10-240)

应用Discovery Studio(TOPKAT)软件预测糖抑制PhIP 过程中新产物的毒理学性质……………………韩中惠等(10-247)

基于杂环类双功能螯合剂DOTA 的重金属铅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翟 璐等(10-254)

混合溶液中茶多酚、植酸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及干扰消除…………………………………………………张 璇等(10-262)

嗜热链球菌S10 复合植物乳杆菌P-8 发酵豆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SPME-GC-MS 分析…………郭 帅等(10-268)

西部乳源乳酸菌胆盐解离能力筛选及其性能评价…………………………………………………郗梦露等(10-280)

基于感官评价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发芽糙米乳的挥发性风味特征…………………………郭 敏等(10-290)

鸡肉品种和部位对美拉德反应产物呈味的影响…………………………………………………张永生等(10-297)

传统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动态演替…………………………………………………贾丽艳等(10-303)

食用农产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与血清组分型…………………………………………………索玉娟等(10-309)

食品接触硅橡胶制品中9 种芳香烃的检测及安全风险评价…………………………………………………王文娟等(11-208)

双歧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评价………………潘 琳等(11-218)

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鉴别黄酒品种和陈酿年份…………………………………………………张南南等(11-228)

不同产地和季节皱纹盘鲍元素组成的聚类分析…………………………………………………孙中恺等(11-239)

基于机器视觉的鸡蛋内外品质一体化检测与分级系统…………………………………………………梁 丹等(11-247)

山茱萸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环烯醚萜类成分…………………………………………………栾 娜等(11-255)

基于RT-PCR 与平板计数法对比分析发酵香肠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数…………………………………杨明阳等(11-265)

标准菌株CMCC(B)40001 的分类学研究……都海渤等(11-273)

一株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鉴定及其特性研究…………………………………………………张国华等(12-229)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鉴定与益生特性评价…………………………………………………郑志瑶等(12-239)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王 娜等(12-248)炖煮时间对羊肉汤风味品质的影响…………姬云云等(12-256)

岩藻黄质的抗脂质氧化活性研究……………隋 悦等(12-268)

基于激光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分析甲鱼油挥发性成分…………………………………………………宋恭帅等(12-277)

DNA 条形码技术鉴定污染蛋糕的真菌………孟燕华等(12-286)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别驴肉真伪…………张颖颖等(12-294)

【新视角】

食品口腔加工过程中舌头的功能………………王兴群等(6-304)

从肌肉的组织结构和生成机制探讨“人造肉”开发的仿生技术……………………………………………………刘业学等(8-295)

生姜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作用探讨…张莉华等(12-302)

【综述】

发酵肉制品加工中衍生的非健康因子控制研究进展……………………………………………………田建军等(1-275)

大豆蛋白结构柔性与界面功能的构效关系……江连洲等(1-284)

灵芝多糖的结构及其表征方法研究进展………张 汇等(1-290)

靶向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在食物过敏原定量检测中的应用……………………………………………………蒋易蓉等(1-302)

复合银离子络合技术在脂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俞喜娜等(1-311)

乳清蛋白及与其它乳成分的热聚合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陈 笛等(3-298)

肽酶体系生成高F 值寡肽机制的探讨…………柳佳芸等(4-291)

皂苷-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朱力杰等(4-300)

浅析食源性低聚肽的致敏风险…………………王俊娟等(4-311)

超高压升/卸压过程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研究进展……………………………………………………张 凡等(5-293)

秀丽隐杆线虫模型在食品安全研究中的应用…夏程程等(6-312)

静电纺丝食品级天然高分子研究进展…………邓伶俐等(7-278)

婴幼儿牛乳蛋白过敏机制及解决方法研究进展……………………………………………………陈 境等(7-289)

驼乳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王瑞雪等(7-299)

普拉梭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胡日查等(7-307)

综述乳酸菌对抑郁症的改善作用………………国立东等(7-317)

超声波及其辅助灭菌技术在食品微生物安全控制中的应用……………………………………………………樊丽华等(7-326)

我国小米硒含量情况及富硒化研究进展………梁克红等(7-337)

基于AHLs 介导的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调控及淬灭机制研究进展……………………………………崔天琦等(8-308)

全自动食品制售机的食品安全评估……………吴酉芝等(8-321)

肉制品中杂环胺的形成及其机制………………杜洪振等(9-323)

国外保健食品类似产品原料管理的研究及启示…………………………………………………田 明等(10-316)

功能型Pickering 乳液研究进展………………刘 倩等(11-279)

醇酰基转移酶催化合成白酒中的乙酸乙酯研究进展…………………………………………………范光森等(11-294)

植物苦味物质概况及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代丽凤等(11-305)

蛋白-多糖复合凝胶性质及微观结构研究进展…………………………………………………陈炳宇等(11-319)

苹果多酚的组成和功能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李 旋等(11-328)

乳酸菌粘附肠道上皮细胞的研究进展………占 萌等(11-341)

食品自加热技术研究进展……………………刘崇歆等(11-351)

新型模式平台——蜜蜂用于肠道菌群与营养健康研究…………………………………………………郎浩宇等(12-311)

国内外休闲食品产业与科技现状及发展趋势…………………………………………………毕金峰等(12-320)

【其它】

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年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5-303)

食品科学高被引论文计量分析…………………刘 彬等(5-308)

食品工程仿生学及其研究框架……………………马海乐(6-324)

中外食品科技会议议题对比研究………………张欣然等(6-330)

益生菌科学研究十大热点及行业发展建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9-337)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比较分析益生菌领域研究热点……………………………………………………张国华等(9-345)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保健食品行业消费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田 明等(9-356)

【政策法规】

我国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2-8)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等21 种“三新食品”的公告……………………………………(8-99)

【科技动态】

科学家揭示让水稻更“耐盐”机制…………………………(1-68)

我国科研团队揭示胡椒“辣味基因”………………………(1-165)

小叶茶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图谱首次完成…………………(1-189)

安徽农业大学发现“涩味”水解关键基因…………………(2-17)

华南农业大学揭示特定基因调控水稻种子活力机理……(2-78)

我国科学家揭示稻米蛋白品质形成分子机制……………(2-86)

中国科学家发现培育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关键基因……(2-144)

高质量核桃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2-236)

以色列研发用甘蔗渣生产食品包装盒……………………(2-288)

中外科学家首次解析小麦适应性进化机制………………(3-30)

超级稻粒宽粒重基因调控产量机制获揭示………………(3-220)

我国学者建立红茶发酵量化判别模型……………………(3-265)

科学家首创抗除草剂甘蓝型油菜新种质…………………(3-290)

我国科学家解析稻瘟病菌糖基化修饰蛋白组图谱及作用机制………………………………………………………………(3-297)

科学家揭示甜橙果实“内外屏障”交流机制………………(4-186)

赤霉素和脱落酸调控水稻株型的分子机制获揭示………(4-239)

柑橘溃疡病抗性机制获揭示………………………………(4-315)

益生菌可缓解船员焦虑压力………………………………(5-11)

科学家创制等位基因让稻米更好吃………………………(5-28)

茶叶原产地识别技术成功研发1 小时识别茶叶“户籍”…(5-42)

首个植物种子调控油脂降解的转录因子被发现…………(5-112)

甜辣椒新品种走上餐桌……………………………………(5-137)

科学家构建大豆单碱基替换基因编辑技术体系…………(5-173)

DNA 测试有助追踪食物中毒………………………………(5-212)

学者发现可以用锶同位素判断大闸蟹真实产地…………(5-230)

中外科研团队揭示被子植物繁衍关键机制………………(5-241)

油菜裂角抗性基因首次克隆成功…………………………(6-153)

科研人员绘出大豆图形结构泛基因组……………………(6-172)

科学家攻克海藻多糖产业化与综合利用难题……………(6-180)

中美联合团队发现影响玉米粒重的基因…………………(6-294)

揭示脱落酸与茉莉酸协同调控水稻种子萌发的新机制…(7-64)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取得进展………………………(7-325)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团队构建首个油菜基因转录数据库……………………………………………(8-19)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团队首次解析花椒苦味成分及其呈苦机制………………………………………………………………(8-161)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团队揭示蜂王浆如何提高人体免疫力……………………………………………(8-190)

我国科学家完成大蒜基因组测序和组装…………………(8-254)

功能性肉制品研究取得新进展……………………………(9-37)

富硒堇叶碎米荠蛋白质提取最近研究成果………………(9-155)

研究人员揭示硫化氢暴露导致猪肺脏炎症和细胞死亡机制………………………………………………………………(9-165)

牛奶假单胞菌耐药性获解析………………………………(9-225)

我国科学家解析水稻小穗“变性”机制 为水稻增产提供新路径………………………………………………………………(9-240)

研究发现油菜蜜、洋槐蜜和椴树蜜中标志性成分………(9-247)

我国科学家解析水稻抗条纹叶枯病新机制………………(9-274)

科学家发现调控德州驴肌肉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和lncRNA………………………………………………………………(9-303)

小麦赤霉病智能预报技术…………………………………(9-311)

生鲜肉品质调控机制研究取得重大进展…………………(9-322)

【市场动态】

农业农村部:禽肉蛋奶市场供应十分充足………………(1-117)

中国向哥斯达黎加菠萝和鱼类产品开放市场……………(1-140)

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外卖行业交易额预计超6000 亿元………………………………………………………………(1-157)

2020年市场对三文鱼需求将继续升温……………………(1-318)

中国暂停进口4 国禽肉产品………………………………(2-25)

国家统计局:2月中旬生猪价格较上旬涨2.6%……………(2-69)

疫情下方便面成刚需………………………………………(2-195)

6月餐饮市场经济逐步复苏 企业要坚持防疫工作常态化………………………………………………………………(7-52)

上半年我国物价运行总体平稳 市场供应有保障………(7-215)

7月餐饮市场经济继续稳定恢复……………………………(8-64)

统计局:粮食库存比较充足 食品价格稳定有基础………(8-75)

中国外卖市场规模超6500 亿元 覆盖4.6 亿消费者……(8-153)

专家:中国将首次成为全球最大花生进口国………………(9-9)

俄罗斯新增8 家输华禽肉制品生产企业…………………(9-130)

加强代餐食品市场监管……………………………………(9-172)

【信息窗】

农业农村部提出2020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 万亿斤以上…………………………………………………………………(1-9)

外媒:研究人员或已发现疯牛病成因………………………(1-39)

研究:面包和糖等会导致年长女性失眠……………………(1-51)

新品番茄或成理想“城市农作物”…………………………(1-90)

研究阐明熊蜂蜂王重要生命阶段肠道微生物动态变化…(1-100)

中美合作科研成果有助玉米增产…………………………(1-133)

英媒:素食者应补充维生素B12……………………………(1-204)

新方法为小麦育种带来决定性优势………………………(1-221)

俄罗斯科学家发明出延长食物保质期新技术……………(1-229)

我学者首次发现香气有助植物抗寒………………………(1-236)

不同作物轮作可抑制向日葵列当生长……………………(1-274)

我国海水稻区域试验种植平均亩产达400 公斤…………(1-283)

研究显示:儿童喝全脂牛奶肥胖概率低…………………(1-289)

我学者研发出一种新型冷杀菌保鲜包装技术……………(1-310)

研究:初步排除2019-nCoV 来源于已知家禽冠状病毒的可能性………………………………………………………………(2-34)

科学家揭示间歇性禁食对健康、衰老和疾病的影响………(2-60)

研究:每天吃50 克大豆发酵食品,死亡率或降低………(2-102)

新研究:绿茶结合运动有助缓解脂肪肝…………………(2-110)

过度加工食品扰乱肠、脑信号……………………………(2-135)

农业农村部:要千方百计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2-153)

高脂、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艰难梭菌感染…………………(2-180)

研究发现吃核桃有益肠道和心脏健康……………………(2-188)

颠覆常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并不是长胖的主要原因…(2-204)

研究表明:纯素饮食不仅有利于人体健康 还可改善睡眠………………………………………………………………(2-220)

美媒:研究显示老年人吃得好才能记得牢………………(2-227)

适量饮酒,管住嘴和不吸烟等行为可显著延长寿命……(2-247)

英国食品包装中普遍含有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2-254)

英媒:西式饮食损伤脑功能 还会导致暴饮暴食………(2-270)

猪沙门氏菌或源自人类……………………………………(2-279)

袁隆平“超优千号”超级稻新年新目标——力争为国家增产粮食100 万吨………………………………………………(2-298)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塑料助剂可导致DNA 损伤……(2-314)

日本研究:多摄入膳食纤维可降低死亡风险………………(3-37)

陆稻陆生适应性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3-45)

控制淀粉品质的关键基因被找到…………………………(3-65)

巴西高校研究:常吃豆类不易患抑郁症……………………(3-73)

研究人员解析豆科植物深度系统发育关系………………(3-102)

摄入方式或致甜味剂效果各异…………………………(3-120)

球磨法制备微纳米含氮生物炭可去除水体重金属………(3-129)

科学家揭示大豆异黄酮摄入与冠心病风险下降关联……(3-155)

荞麦蜜可以明显改善人肠道微生物………………………(3-194)

睡眠学家解释失眠与饮食过量的关系……………………(3-232)

番茄丢失的耐盐基因被找回………………………………(3-257)

北海道研究团队:每天摄取海带能有效改善血清胆固醇…(4-9)

苹果皮提取物可治疗多发性硬化症………………………(4-32)

番茄茎秆变粗的关键基因被发现…………………………(4-56)

大豆驯化研究获进展……………………………………(4-99)

中外学者破译香菜基因组序列并搭建数据共享平台……(4-107)

热应激引起北方奶业主产区夏季牛奶产量下降………(4-151)

生酮饮食对抗哮喘…………………………………………(4-159)

科学家揭示兰州熊蜂肽聚糖识别蛋白结构与功能………(4-205)

食品分子加工有望精准调控肠道…………………………(4-214)

研究揭示我国成年人每周食用3~6 个鸡蛋为宜…………(4-232)

研究揭示饮食策略能降低大米中镉的生物有效性………(4-245)

大豆异黄酮可改善慢性睡眠障碍所致记忆损伤…………(4-260)

以色列肉类替代食品生产技术世界领先…………………(4-269)

美媒: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削弱免疫系统………………(4-310)

英媒:喝咖啡可能改变基因活动……………………………(5-58)

研究显示低钠盐干预可大幅预防心血管疾病……………(5-83)

《针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食品安全的临时指南》发布………………………(5-129)

喂养方式影响婴儿体内病毒定植…………………………(5-186)

韩国发布《食品等的标示标准》部分修改征求意见稿……(5-292)

新型纳米材料去除水中抗生素……………………………(5-318)

《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规范》正式发布………(6-18)

研究表明维生素K 或有益老年人健康……………………(6-26)

研究证实:晚饭吃得太晚易患糖尿病………………………(6-47)

挖掘小麦抗旱耐热种质资源 推进“耐渴”品种选育……(6-56)

最新研究:“模拟禁食”饮食或有助于乳腺癌化疗………(6-145)

冷冻食品解冻后不可再次冷冻……………………………(6-165)

乳铁蛋白可缓解脑中风……………………………………(6-201)

《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国家标准正式获批………………(6-208)

人工植物有利于养殖罗非鱼生存…………………………(6-218)

国家卫健委:菜单营养标识不得夸大食品营养作用……(6-225)

白桑、鲁桑、山桑和瑞穗桑实为同一物种…………………(6-245)

关键基因表达可使大豆单株产量提高10%………………(6-255)

科学家发现悦猴瓜属植物新种……………………………(6-269)

基因编辑技术“剪”出肉多个大黄颡鱼……………………(6-339)

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严查海参养殖违法违规用药行为…………………………………………………………………(7-9)

科研人员研发出杂交制种新技术…………………………(7-26)

加强源头管控 确保进口食品安全………………………(7-43)

乳矿物盐等新食品原料以及β-淀粉酶等添加剂新品种公开征求意见…………………………………………(7-87)

2020年汛期食品安全注意事项……………………………(7-97)

国外研究发现:脂肪肝或与缺铁有关……………………(7-125)

食品冷链生产经营卫生规范将作为国家标准发布………(7-133)

国家发改委:今年以来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约190.6 亿元………………………………………………………………(7-142)

联合国发布《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7-171)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源头管控………………………………………………………………(7-180)

苏丹正面临近代史上最严重的粮食危机…………………(7-206)

国内首台全封闭式SPF 猪运输车正式投入使用…………(7-221)

疫情之下 饮食安全如何保证? 食安专家提示五大要点…(7-24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逐步取消活禽市场交易………(7-268)

生物学家指出衰老的主要机制……………………………(7-343)

线粒体基因测序表明:7500年前野鸡没有被驯化…………(8-40)

多部门厉行节约 制止餐饮浪费…………………………(8-91)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稳居世界第一……………………(8-129)

新研究:巴氏杀菌法适用于受新冠病毒污染的母乳……(8-182)

世界500 强:中企数量首超美国 全球居首……………(8-200)

服用维生素B3可改善青光眼患者视功能………………(8-215)

馒头和面包可优先作为叶酸摄入来源面食………………(8-285)

小麦宽幅晚播增密-玉米扩行缩株粒收技术………………(9-29)

我国科研人员选育出高产叶片专用型芝麻品种…………(9-58)

无人机安全高效授粉技术成功破解库尔勒香梨生产难题………………………………………………………………(9-101)

教育部:学校食堂实行大小份半份拼菜制度……………(9-202)

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控技术………………………………(9-211)

国家卫健委发布减油宣传核心信息 建议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 克…………………………………(9-336)

【特讯】

《中国食品学报》连续8年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1-58)

《中国食品学报》再次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多篇论文入选F5000……………………………………………(12-23)

【简讯】

《食品科学技术名词》正式出版……………………………(10-67)

聚焦前沿科技 探索未来食品——“前沿科技与未来食品论坛”在西安举办………(10-75)

【快讯】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合成香叶木素实现零的突破…(12-199)

【学会工作】

关于召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的通知…(5-319)

【国外资讯】

国外资讯……………………………………………………(1-319)

国外资讯……………………………………………………(2-315)

国外资讯……………………………………………………(3-307)

国外资讯……………………………………………………(4-316)

国外资讯……………………………………………………(5-322)

国外资讯……………………………………………………(6-340)

国外资讯……………………………………………………(7-344)

国外资讯……………………………………………………(8-328)

国外资讯……………………………………………………(9-360)

国外资讯…………………………………………………(10-322)

国外资讯…………………………………………………(11-357)

国外资讯…………………………………………………(12-329)

猜你喜欢
影响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28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