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刊
暖风徐送,陌上花开。春分时节,昼夜均而寒暑平,在新冠疫情逐步得到防控、经济社会发展正常秩序加快恢复之际,旨在唤醒公众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的“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应期而至。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气候变化”,“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近年来,随着习总书记治水新思路的提出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节约水资源”已成为国家施政方针的高频词汇日益进入大众视野,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逐步渗入社会群体意识,成为我国新时期调整规范公众社会行为的公序良俗。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万物莫不以生。无论人类万物的生存,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水资源都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把“节水”作为治水工作重大战略部署的“优先”之策,进而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我国水资源条件和治水规律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是针对当前水安全严峻形式提出的治本之策,也是做好新时代河湖保护治理的根本遵循。
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特殊、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总量虽大,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人均水资源量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以淮河流域而言,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天气系统复杂多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剧烈,水资源短缺情形更为严重,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的21%。与此同时,淮河流域是国家极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矿产基地和新兴制造业基地。水资源禀赋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水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为突破淮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的瓶颈,为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科学谋划水资源配置战略布局,把强化全民节水意识作为创建节水型社会的应然之策和必然之策。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水资源问题是淮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问题,只有汇聚全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凝聚共识,把“节水优先”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贯穿于新时代淮河保护治理的全过程,才能开辟出一条建设“幸福淮河”的节水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