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思维能力 提升思维品质
——社会热点类写作素材的深度加工方法研究

2020-01-19 00:02朱顶才
关键词:热点思维

朱顶才

(江苏省清江中学, 江苏 淮安 223001)

0 引言

文章合为时而著,联系现实是写作的题中之义,学生常常将他们喜闻乐见的社会热点类素材穿插在作文之中,教师也乐意用这些“短平快”的素材来开展即时思维训练。这类素材时效性强,贴近生活,涉及面广,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可读性强,非常适合碎片化整理和专题性挖掘。然而纷繁芜杂的社会热点唯有经过甄别遴选、深度思考、精心加工,才能散发出璀璨的光芒,才能助推学生思维的提升与发展。

1 丰富思维类型,挖掘素材价值

对社会热点类素材的审视和加工,需要常规的直觉思维进行处理,以提炼出其原初的、典型的素材价值,更需要借助批判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方式挖掘出其独特的、多元的素材价值。在这审视和加工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多样性、批判性、独创性等品质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1.1 直觉思维获取常理

直接思维明显的特征是未经过具体深入的分析就能够直接得出结论。对于大多数社会热点素材,人们通常都能够借助原有的社会阅历和经验知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得出结论。事实上,我们在思维上也的确需要这种经验主义的自觉,用这种符合常规情理的认知去快速解读社会热点素材。某种意义而言,直觉思维与思维品质的敏捷性密切相关,日常阅历和常识认知越丰富,对社会热点作出的判断就越迅速、越准确。

譬如近两年故宫文创产品的走红折射了“文化创新”的主题;华为总裁任正非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根本问题是中国教育的问题”的观点折射出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清晰的信息;2019年5月份95岁的叶嘉莹女士再次向南开大学捐款1 711万,用于支持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研究,这件事既凸显了叶老的学术追求,也彰显了叶老的人格风范,叶老无愧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薪者”的称号;李子柒成为成都“非文化遗产推广大使”,折射出大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武亦姝清华大学的军训日记备受热评,其日记文风清秀,内容朴实真切,反映了人们对这位谦虚自律、热爱生活、端庄美丽且富有诗意的女孩的喜爱。对以上社会热点的把握,并不需要复杂抽象的逻辑推理,一般读者大众皆能窥知,它凸显的是思维品质的敏捷性。

1.2 批判思维质疑推理

批判思维的核心任务是推理。推理即理性分析,精确求证。这种思维带有一定的质疑和反驳的倾向,即面对众人交口称赞的一件社会热点时,不是立刻附和、赞许、鼓吹,而是以谨慎审视、勇敢怀疑、大胆揭露、彻底批评的态度。当然,这种思维不是抬杠,也不是偏激,它所发出的质疑的声音是一个进步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它所承担的社会作用如同“啄木鸟”“牛虻”,在发现和揭露的同时,引起警醒和鞭策。这种思维能培养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马云等互联网大咖接连为“996工作制”发声,他们主张青年人崇尚奋斗,为了美好生活不断拼搏。事实上,我们应当擦亮眼睛,这样的“伪奋斗”并不是美好生活的真谛,其本质是牺牲健康和家人陪伴,是病态的加班制,是竭泽而渔不可取的行为。又如当下的大数据时代,在各方面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裸奔”,需要切实加强隐私保护,否则,大数据将成为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语文教材总编温儒敏讲话说“语文高考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这固然是对语文教育痼疾的“下猛药”,然而盲目夸大阅读的作用,真的比培养阅读兴趣来得更重要吗?我们对温主编的表态,不能盲目应和叫好,要有批判的视角。

1.3 创新思维收获独见

创新思维,就是分析社会热点时,能有新的角度、新的发现,新的观点,新的表达,而不是满足于说一些众所周知的公理、常理,避免成为别人思想的传声筒。创新思维,需要突破原有的惯性思维,走出常理的预设;需要发散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创新思维并不是一味求怪求偏,而是强调对社会热点有自己独到的认识,有思考角度。创新思维避免了思维懒惰,能够提升思维的独创性品质。

农民工范雨素凭借《我是范雨素》火爆网络,众人看到的是底层群体的乐观与光亮,而有评论家却犀利地看到了被消费的底层诗意,这便是独创的观点。当众人都在声讨“不知知网”的博士生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批判其学术不端行为,而有评论家由此事件批评当下高校专业过度学位化的现象,这是独创的观点。老人暴力霸座事件频发,有网友指出“坏人都变老”,而有评论家则呼吁不要给老人群体贴标签,这是独创的观点。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冠《中国诗词大会》,众人都赞赏雷海为在艰难生活面前坚守自己的诗词兴趣,有评论家就指出在雷海为身上看到了诗词的真正力量,能够给予人以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这也是独到的观点。

1.4 联系思维举一反三

联系思维,就是将不同的社会热点关联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多起事件,这些热点事件并非完全孤立没有联系的,有些热点事件有一定的相似性,有些具有一定的因果联系,有些能够共同反映一些社会心理或揭示一些社会规律。在关联这些社会热点时,需要我们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关联社会热点的能力,这些可以培养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和开放性,也可以提高发散思维和比较思维的能力。

由阳澄湖的“洗澡蟹”联想到把留学经历当作“镀金”的海归人员,由先锋诗人乌青的“乌青体”联想到获得鲁迅文学奖车延高独创的“羊羔体”,由油腻大叔想到油腻课堂,由抖音的射墨“书法大师”想到日本国宝级“煮饭仙人”村嶋孟,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所得奖金想到片酬动辄千万的小鲜肉们,由辽宁绥中“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想到四川安岳石窟佛像遭到了“毁灭”式的修复,由养宠物狗的空巢老人想到养旅行青蛙的空巢青年,由因游泳者尿液引起瓦尔登湖藻类大爆发的现象想到被商业文化充斥的乌衣巷、秦淮河以及乔家大院,由致力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北大钱理群教授以及致力于高校改革成立西湖大学的施一公。这些社会热点置放在一起,其折射的主题更加鲜明,也更能引发我们的广泛而深入的思考。

1.5 辩证思维公正析理

辩证思维,就是所谓的辩证法,学会用“两点论”和“重点论”来分析社会热点,从让人隐忧的社会现象中看到积极的一面,从众人叫好的社会热点中看到忧患与痼疾,在复杂背景下看清问题的关键所在,总之,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简单地、片面地去看待社会热点,而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事件的另一面,用发展的、普遍联系的、全面客观的眼光去评价事件。辩证思维能够提升思维品质的严密性,能够培养我们评价复杂社会热点的能力,让我们的观点更具有前瞻性和逻辑性。

对于当下流行的“夸夸群”现象,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即能够给人们在现实中难以获得的正向认同感,又要看到其值得警惕的一面,即成为“精神鸦片”,让被夸者回到现实生活中会产生更深层次的无力感,适得其反。对于有人质疑教材“牛郎织女”中细节有违良俗,我们既要承认质疑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优化教材,同时也应指出不要过度解读细节,把“猥琐的东西转嫁到美好的爱情故事上”。再者对于英国BBC纪录片造假一事,我们要批评其一味追求商业利益,夸大虚构事实的行为,但也应当允许基于严谨事实的适当程度的艺术加工。又如年轻人热衷于拍摄抖音,我们既要尊重其记录美好生活的行为,又要建议其节制使用时间,防止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1.6 归纳思维深入内核

归纳思维,是指对具有相同特征的社会热点的共性进行提炼,或者对某一社会热点背后深层次的内容予以提炼,总结为某种现象、心理或文化等。归纳思维,贵在归纳、提炼,首先需要归纳者具备一定的文史哲方面的理论知识,能够拥有穿透迷雾看清真相的犀利眼光,其次需要提炼者能够一针见血、精辟准确、恰如其分地提取出社会热点背后隐含的实质,不牵强附会,不生搬硬套。这种归纳思维能够提升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比如由德国女孩图格赛在餐厅为解救两名被陌生男子骚扰的女孩挺身而出,却遭殴打致脑死亡的事件,想到汉娜!阿伦特所提及的“平庸之恶”;针对江歌遇害事件发生后,有人对江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进行批判,指出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实质就是以“上帝视角”来审判受害者,是极端荒谬的;由郭敬明《小时代》电影热播的现象,指出“小时代”文化的实质是犬儒主义;对当下脱口秀节目揶揄一切,甚至嘲讽严肃的行为,我们必须认清这是“解构主义”泛滥导致的现象。其他社会热点还可以提炼归纳到“市民精神”“乡愿”“贵族精神”等,不再一一赘述。

2 警惕错误思维,避免歪曲解读

思维,是对新输入信息进行加工的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习惯,甚至固化成为一种定势思维。有时候因为思维主体的年龄、心智成熟程度、视野经验等因素,造成思维的局限,影响我们对热点信息判断的结果。因此我们要保持思维的开放与活跃,尽可能避免错误思维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2.1 刻板思维教条僵化

用刻板思维来评价社会热点时只遵循一个逻辑:分析社会热点的标准只有一个,围绕这个标准得出的结论也只有一个。在思维主体的认知里,只要是产生了这样的结果,就一定缘于特定的原因,他不再去审慎地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刻板思维的本质是思维的僵化,预先形成一种认知和判断,然后借此作出机械的评价。这种思维阻断了分析问题的其他路径,忽视了问题产生的其他因素,把不符合自己思维的信息屏蔽掉,是线性思维的极端化表现。

苏州马拉松“递国旗事件”,中国选手何引丽为了保持比赛节奏,拒绝了志愿者递过来的国旗,并导致国旗掉落地上。如果依据“拒绝国旗”来认定何引丽不爱国,未免是思维定势,显得过于教条。又如辩证思维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凡任何社会热点都拿来辩证分析未免失当。比如贵州某老师提水桶为化妆女生洗脸,评论时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既批评女生化妆不对,又批评校方做法简单粗暴。其实校方做法无可非议,老师执行惩戒权理所当然。一味地采用辩证思维去批评好事中的小恶或肯定坏事中的小善,往往会导致评论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潭中,成了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的杠精。

2.2 二元对立思维武断狭隘

二元对立的思维表现,就是认为事情都是对立的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对即错、非善即恶、非敌即友。用简单粗暴的价值判断来看待世间万事万物,殊不知,很多社会热点事件是非常复杂的,如果直接予以“一刀切”,往往不能够作出整体全面、准确中肯的评价。对待社会热点不能搞“辩论赛”,很多事情不是对立的,而是并存的,我们要善于在对错、善恶等方面把握分寸,须知对中有错,错中有对,学会用灰度思维来认知社会热点,用开放的思维来认知社会热点。

譬如近来大家热议的教育惩戒权,有评论完全不赞同执行教育惩戒权,认为惩戒学生侵犯学生人权,诱发学生更加偏激的行为,也会给老师带来无端之祸,这种观点显然不妥。然而一味给教育惩戒权唱高歌,强调“严师出高徒”,又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建立既要有温度又要有刻度的教育惩戒权,而非陷入简单的对错之争。再如近期围绕“新华字典APP收费40元”一事沸沸扬扬,有人认为新华字典APP应该作为公益项目,免费供大家使用;也有人认为APP开发投入巨大,收费40元也未必能回收成本。其实,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动机收取费用无可厚非,但初期适当降低收费门槛以赢得用户数量,再结合用户体验来优化产品服务,在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基础上提高收费才是双赢之举。

2.3 愤青思维偏激极端

愤青思维是一种不讲逻辑,不顾事实,不愿独立思考、不愿理性分析的偏激思维,并且还带有很强的情绪性,惯于贴标签,常站在一个固定立场去分析问题。其实这种思维很多想法都站不住脚,其分析问题的理由往往经不住推敲。这种思维依循着本能的情绪,常常出于道德的义愤而评价社会热点,悖逆了思维品质的公正性,有别于批判性思维。

当巴黎圣母院失火损失严重时,有人因为火烧圆明园的国耻而大肆叫好。当山东大学的学伴制度引发争议时,有人认为学伴制度是崇洋媚外的产物,应该彻底废除。以上这两种案例属于愤青思维的中民粹思维。当《百鸟朝凤》的导演下跪求排片时,他们油然升起一腔怒火,批驳中国的电影院已然成了商业资本追腥逐膻的地方,这是愤青思维中的情绪思维。还有那种为反对而反对的思维也属于愤青思维,不一而足。

2.4 盲从思维缺乏主见

盲从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把思维交给别人,不独立思考问题,习惯于跟风随大流。当某一个社会热点出现后,他们立刻依附在主流声音之后,为主流声音摇旗呐喊,甚至发一些惊人之语。他们的大脑俨然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就算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也只是为他人的声音寻找辩护的依据。这种思维的本质其实是没有思维。

当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发生后,随着事件的几次大翻转,网友们先后指责“女司机逆行致公交车坠江”“无良媒体有色眼镜造谣女司机”“公交司机连夜K歌导致精神不振”“可怕女乘客祸害一车无辜性命”,可以说网友们始终是基于情绪、基于大众的盲从思维,没有自己冷静、独立的思考。有关共享单车利弊的讨论,网友先是全面肯定,大唱赞歌,而后发生退款风波,网友又是全面否定,认为这是一场骗局,并批评共享单车浪费大量公共资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截然不同的声音,还是在于部分网友缺乏独立思考,被人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理性思维。

总之,在对社会热点素材进行处理时,我们要避免刻板思维、二元对立思维、愤青思维和盲从思维。在评论社会热点时,要理性控制情绪,恰当使用直接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联系思维、辩证思维、归纳思维,努力保持思维的谦虚、思维的换位、思维的正直、思维的信心、思维的自主,不断提升思维品质的缜密性、多向性、公正性、逻辑性、独创性,使我们的见解更加成熟、睿智、深刻、独到。

猜你喜欢
热点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热点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热点微评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