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维训练,提高阅读质量

2020-01-18 08:37宋海华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52期
关键词:死海疑点思维习惯

宋海华

阅读离不开思维,思维是阅读的灵犀,有了它,阅读时,才会一点就通。如果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那么,重就重在抓思维训练上,通过思维训练来养成学生乐思的习惯与善思的品质。

阅读是颇费心思的。通常说,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就道出了运用思维的苦涩与艰辛。正由于如此,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因畏难怕苦而懒于思索,这就要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训练来激发思维兴趣、培养思维习惯。

一、由教师向学生质疑,再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解疑

当学生懒于思索、不善思索、发现不了疑点时,教师若不向学生提出疑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怀疑和探索的兴趣,而要求学生去思考,那是徒劳无益的。老师向学生质疑的主要方式有下面4种。

第一,以疑激疑。一篇文章,疑隐含于难点处、关键处、易错处、困惑处。教师把各处之疑抓出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出学生新的疑问来,这就是以疑激疑。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发现力,为学生自己质疑问难指点了门径。经常这样,学生就会逐渐领悟到怎样通过思维抓住要害,发现疑难,解决问题。

第二,于无疑处求疑。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有这种情况:丰富的思想、深沉的感情却被十分浅显易懂的文字所包容。这些看似无疑却有疑的地方,往往不惹学生瞩目,他们对这些地方不屑一顾,有一种一览无余的满足感。针对这些地方,教师就要通过质疑来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出其不意地引起他们的思考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开掘。就是于无疑处求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看似平淡无奇、无啥钻研头的语句中领会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体会到读书要仔细认真,多思精思。

第三,挑起矛盾,借以质疑。所谓挑起矛盾,是指引导学生带着挑剔的眼光去审视课文,故意去拈过拿错,抓住那些貌似自相矛盾的地方以引起思索,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如教《死海不死》一文,教师可设一问:既称之为“死海”,为什么又说它“不死”,岂非自相矛盾?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钻研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议论,在议论中争辩,在争辩中求得共识。原来,这里是用同一个“死”字表达了两个不同的概念。“死海”的“死”是指海中没有生命存在,“不死”是指“死海”海水咸度高,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人在水里不必担心会被淹死。此外,人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发展旅游业,利用海水里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发展工业,使死海“出现了不少生气”,这就是死海不死的含义。学生在深究这看似矛盾的问题时,不仅释了题,更重要的是弄清了死海的特点和功能,实现了教学目标。

第四,抓住分歧点质疑。学生对同一问题理解不尽一致,由理解不同而引起争论,这种争论实际上反映了各自在感知矛盾过程中,知识和思维的差异。通过争论,辨清是非,学生会对问题发生兴趣。因此,教师抓住容易引起学生意见分歧的地方质疑,定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有的教师在教《愚公移山》时,提出了“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学生明显地分为“笨派”与“不笨派”,大家各执一端,热烈争论。这位老师要求争论双方从文章里找根据,以理服人。结果,学生通过“愚公痛感瘀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深明不移之弊”三方面论证了愚公不愚。可见,抓住学生不同理解的争论,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以上是教师向学生质疑问难。一个个提向学生的问题,反映出教师钻研课文和了解学生的程度,体现出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也表现出教师自身的智力素养。如果提的问题不分主次,琐碎拉杂,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思维习惯,他们的思路就容易敏琐而杂乱,分析就会抓不住主要矛盾。

二、由学生向教师质疑,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疑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使他们明白,思维是从问题开始,创造能力也是从起疑开始。疑点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有究才能打破思维平静,从而使学习深入,使智力得到开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就会提高质疑的自觉性。

其次,要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有质疑的机会。比如利用早自习教师在教室巡回,让学生向教师质疑。也可要求学生将疑点写到纸条上交给教师,教师将疑点梳成辫子,就如何解疑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并作答题示范,其余问题暂不作答,留给学生思考。对于质疑有质量的学生,教师应予以表揚,以提高质疑的积极性。有些学生也许只能提出一些不懂的词语或句子,甚至是书上现成的思考题,教师不要流露瞧不起的神色,应通过启发,让他们逐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中提出的怪问、傻问,教师应正面引导,以理服人,切忌挖苦讽刺。总之,只要我们能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即便是差生,也能在不断提出“为什么”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以上是质疑问难的思维训练方式,恰当地运用这些方式,学生就会以思为乐,变“要我思”为“我要思”,持之以恒,良好的思维习惯也就形成了,阅读质量也就提高了。

猜你喜欢
死海疑点思维习惯
死海可以被“救活”吗
现场的疑点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死海不“死”等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死海不死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疑点
廉租房待遇合规性计算机审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