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学红
【关键词】文化传承;教育反思;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7-0048-01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獻的是自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不断被传唱的歌曲,从字面来看是歌颂教师的,实际上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文化传承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传承过程中有继承有发展,有借鉴有摒弃。传承中隐含着宿命和无奈,因为每个人、每个时代的人都是有局限性的。社会的发展进步总是在纠正错误的基础上艰难前行的,这种进步可能是进一步退两步,但有时候的退步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进步!
胡继东老师的《长大后我还是成了你》一文,在我看来就是在讲述一个传承的故事:从当年发誓,将来做了老师,一定要做一个跟自己的班主任不一样的老师,到成为教师后,“最终还是成了你”。其间有对曾经班主任工作方式的继承,也有些许的无奈。曾经的班主任的“不近人情”“不够完美”,让青春年少的“他们”无法理解,难以接受,成为一代代学子难以逃避的“成长之痛”。这些成长之痛来自他们自身,也来自关心爱护“他们”的老师和家长。于是乎,在“他们”面前树立起“一定要克服、绝不要成为”的那座山、那面墙。而这座山、这面墙,其实就是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文化鸿沟,或者叫“代沟”。
但是,正是这样一些不断被模仿,同时也不断被超越的班主任形象,塑造了今天年轻一代班主任的文化基因——优秀如你,年轻鲁莽如你。可喜的是他们有了反思,有了对于上一代教师和自身成长经历的教育觉察:缺乏理性思考,缺乏应对智慧,进而也有了不断进步和超越的可能。尤其是在这个不断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反思的新时代,教育反思是新教师专业成长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发展变化急剧、文化更迭速度加快的数字化时代,已经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在这里留存着我们对校园生活的美好记忆:那间教室,那张黑板,那些歌声、笑声、读书声,那些刻骨铭心的成长之痛,都将校园生活演绎成为年轻学子生命历程中的“美丽乡愁”!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