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俭堂 中共宁夏区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政府的扶持引导和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下,全市中小企业所涉足的行业也日渐增多,目前已涵盖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煤炭、电力、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中药材、水泥建材、铸造、战略新型材料、商贸流通、餐饮服务、旅游文化等多个行业。而就现阶段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固原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仍然举步维艰,面临着明显的运营成本上升、融资困难、资金链紧张、订单减少等困难。
对于固原市中小企业而言,融资难的状况并非是一个新出现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融资难问题一直存在。随着固原市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增加,融资难问题更加凸显。一是融资渠道单一,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只能间接融资,多依赖于银行信贷和民间借贷,导致了固原市中小企业难以从获取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资金。二是融资担保机构稀缺。固原市目前共有融资担保机构8 家,其中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7 家,政府参股、民营融资担保机构1 家,2019 年底担保余额37.7 亿元,不足银川市担保余额的十分之一,机构数量和注册资金严重不足。三是融资难度增大。现阶段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企业信贷规模收紧、授信额度缩减、审批权限上收、贷款门槛提高及金融扶贫贷款集中到期等因素影响,企业贷款难度不断增大。
固原市中小企业整体规模较小,企业集团化和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各个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产业链短、配套设施不完善,科技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不足,很难在整个产业链中确立核心竞争优势。一是高精尖产业严重稀缺,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行业,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普遍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初级加工产品比重高,深加工产品、终端消费品及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科技含量高、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严重稀缺。二是行业龙头企业较少。在各个产业链条中的各环节里均缺少有相对规模的和实力的龙头企业,各行业内部能推动技术进步和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龙头企业不多,产业竞争力不强。三是抗风险能力较弱。多年来受技术、人才、资金、土地等种种资源因素的制约,加之目前原材料、劳动力、流通领域的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制约加剧等诸多因素,使得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生存发展步履艰难。
固原市中小企业整体创新意识不强,管理水平低,创新能力差,品牌意识不强,在人才引进、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方面普遍投入不足。固原市各类科技型企业108 家,高新技术企业5 家,仅占全区的2.4%,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71 家,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从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创新认识不够充分,对企业自身投入研究的原始创新产品微乎其微。最终导致创新质量不足,产品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固原市中小企业大多为家族式管理,企业管理人员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人才匮乏也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科技型人才和高素质营销人员仍尤其紧缺。据统计,2019 年全市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约2950 人,占5.2%左右;中专及技工文化程度人数7630 人,占12.9%左右。具有高级职称人数232 人,中级职称人数1251 人,初级职称人数3526人,初级职称以上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8.4%。人才缺乏,招不来、留不住,已成为中小企业的短板,严重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大力促进支持各产业融合发展,由政府部门牵头,研究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把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明确产业融合的重点领域、行业、区域,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每年谋划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以点带面,有序推进产业融合全面发展。鼓励中小企业根据自身产业、区域条件等实际,利用当地自身特色,在集群集聚上做文章,如盐化工产业,电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马铃薯、草畜产业,休闲旅游度假康复健康、旅游纪念品、手工编织产业,苗木花卉人造花产业等等。
鼓励支持科技型成长型企业。整合农业、工业、科技、人才等专项资金,通过项目建设、资金奖补、融资担保等手段,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和推广力度,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建强产业链。打造区域性知名品牌。支持民营企业开展质量追溯、宣传营销、产品策划等,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区域性特色知名品牌和产品。鼓励企业在区内外建立营销网点,以各类经贸洽谈活动为平台,以沿海发达省市为招商目的地,以中原地区、中部地区为资源和市场,抓好技术引进、专利合作及与大企业大集团配套协作。
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一方面政府引导不断健全企业家培训体系,制定完善的企业家培训计划,建立起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需企业自身发力,企业家面对当今社会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市场经济浪潮中,要自立自强,传承企业家精神、发扬工匠精神、敢于改革创新,方能护佑企业行稳致远、根深叶茂。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培养和引进经营管理人才,探索建立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为企业持续发展、做大做强提供制度机制保障。根据固原市实际,应设计一套由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共同参与的“互信共治”管理模式,并进一步推进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制衡机制,适应企业规模扩大化、资产社会化、股权分散化、管理专业化的要求,逐步变家族式企业为现代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