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岳
(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100038,北京)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深入挖掘、准确把握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对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中华民族实干筑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求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定程度上讲,黄河文化孕育演绎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是中华民族血液里流淌的DNA、中华历史文脉延续的永动机、中华文明创新创造的思想芯片。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祖先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地域,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凝聚作用。旧石器时期的陕西蓝田猿人、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沿黄河逐水而居,新石器时代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中游的仰韶文化、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交相辉映,成为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黄河流域进入文明社会后的夏、商、周“三代”开启了古代黄金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黄河流域经历了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等多元并立和多元一体的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黄河文化的完整体系。黄河像一条纽带,在漫长历史岁月中,串连起华夏大地上不同民族和文化。黄河文化作为主体文化不断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使游牧文化与先进农业文明得以融合,并向江淮流域和珠江流域持续输出,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多元文化融为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黄河流域有三千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禹治水开启了我国历史上由氏族社会向国家形态的转变,并为中国国家最终形成打下基石。千百年来,殷商甲骨文、周朝金文与石刻文在黄河岸边篆刻,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跨越黄河逐鹿中原,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雄壮,大唐盛世“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元明两朝“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燎原,清朝黄河改道重塑黄淮地理的悲凉,抗日战争“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激昂,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黄河在中国历史关键时刻从未缺席,一部黄河史就是中华民族的辉煌史、苦难史、奋斗史。
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发展演变的主轴,积累和传承了丰富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心理与性格。黄河流域创造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和影响深远的农学水利、天文历法等科学成就;诞生了“四大发明”,不仅推动中国发展,还传播至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进步;涌现出诸子百家、旷世史学、诗词歌赋等光耀世界文明星空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等延续至今,发轫于黄河的宗教信仰、伦理观念对现代文明的影响依然可见。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
河运深系国运,黄河在中国政治史上有着崇高地位。黄河防洪关乎核心区域人口聚集和政权稳定,黄河灌溉保障农业时代的生存根基,水运漕运维系大一统国家的经济要脉,无一不与国家兴亡休戚相关。
圣人治世,其枢在水。黄河治理好坏更是直接关系王朝兴衰。秦始皇兴建郑国渠后“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亲自指挥瓠子堵口,生动体现了国家治河动员的森严有力,自此“用事者争言水利”。唐太宗即位之初集中精力治理黄河水患,建设许多治河工程,复苏经济,开创了繁荣的“贞观之治”治世局面。康熙皇帝将三藩、河务、漕运三大事夙夜廑念并悬于宫中柱上。
水利兴则天下定,天下定则人心稳。治水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定意义上推进了中国古代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发展。治水促进了我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建设、国土开发和人口增长。秦代以来建立的屯田垦殖制度,在巩固边防的基础上有力促进了民族融合与疆土开拓。许多封建王朝因治水不力,影响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再遭遇大水大旱,饥馑与繁重的徭役激起社会矛盾与动荡,最终导致政权衰亡和王朝更替。
“黄河宁,天下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黄河治理也是困扰中华民族的重大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治河机构于1946年在战火硝烟中成立,开启了人民治理黄河的新纪元。70多年来,黄河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兴建了一批骨干水利枢纽,开展大规模堤防建设、水土保持,开展黄河调水调沙,从根本上改变了黄河暴虐为害的历史,实现黄河岁岁安澜。
黄河安澜七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卓越治理能力的集中反映,得益于各级党组织强大的组织执行能力,得益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益于科学决策、统筹规划,是一部兴利惠民的时代发展史,是一部探索规律的治水实践史,是一部坚韧不拔的民族奋斗史。黄河安宁的民族夙愿,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变成生动现实。
黄河文化蕴含“天人合一”“乘势利导”等生态哲学和自然伦理观。黄河流域先民在漫长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天地人和的思想,并用于指导治水实践。古代治河强调在掌握河流流势和自然条件基础上,根据时间、地点和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利用有利条件消除不利因素,综合施策把水治好。《淮南子·原道训》把大禹治水方略概括为“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西汉贾让提出“治河三策”,要义是给洪水以出路,不与水争地。明代潘季驯提出“束水攻沙、放淤固滩”,注重利用自然之理以水刷沙。这些闪耀着传统生态智慧的思想,对后世治河影响极大。
生态文明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传统生态智慧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提出了人与自然构成“生命共同体”的思想,要求汲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休养生息”等传统思想智慧。黄河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和智慧,对新时代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黄河泥沙、悬河等问题堪称世界之最,全球所有大江大河存在的问题几乎都能在黄河寻到踪迹。治理这条世界上最复杂难驯的河流,历朝历代治河能臣巧匠们都力求把握科学规律、创新水利技术。从大禹治水“左规矩,右准绳”原始测量技术应用,到春秋战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再到元明清时期,我国治水科技不断发展,在灌溉、水文、施工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从黄河泥沙运动力学应用、堤防工程等技术方面大力推动黄河治理。我国水利科技为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要深刻认识科技是国之利器、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等论断,发扬黄河文化中术业有专攻的治理经验,补足古代水利科技缺乏理论概括、缺乏定量分析、缺乏科学实验的短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
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的孕育发祥地,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向往的根脉之地。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主流意识萌发于黄河泛滥大禹治水的逆境中。秦统一六国以来,中央王朝的疆土版图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为中心,不断向周边拓展,并通过经济文化交流、人口迁徙等将价值理念向华夏大地扩散,促使统一融合成为炎黄子孙的共同追求与信仰。
黄河文化蕴含的 “同根同源”民族心理和“大一统”的主流意识,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支柱。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黄河文化为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层面的伟大力量。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从先秦到新中国成立前的2 500多年间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中华民族始终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一部治黄史就是中华民族的不屈抗争史。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展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梦想、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九曲黄河奔腾不息的磅礴气势,磨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拼搏的斗争精神。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中跋涉激流险滩,更要弘扬延续黄河文化血脉中的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才能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真正的英雄,千百年来只有在新中国以人民为主导的治黄事业中方能实现黄河安澜。黄河文化贯通“安民”“重民”等民本思想,与当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脉相承。黄河文化贯通“大同”“小康”“天下为公”的理想,与当今为之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息息相通。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当前正处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辉煌成就,向人民交上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
黄河洪涝灾害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而旱灾给中华文明和人口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更远高于其他自然灾害。我国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条件决定了历朝历代施行以国家政权为主导的水治理体制,一些知名学者将组织大规模人力协作兴建治水工程、高度集中完成治水任务的中央集权模式称为东方治水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治黄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组织沿黄军民开展了四次大规模黄河堤防建设,陆续兴建了刘家峡、龙羊峡、小浪底等一批重要水利枢纽,全河 “一盆水”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实现 “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
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要求,既是国民经济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也是国家经济治理能力的充分体现。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将有限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改革开放以来兴建穿黄而过的南水北调工程等大国重器,还是集中精力在黄河流域防灾救灾、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等领域重点布局,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突出特征,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飞跃的强大动力,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黄河是流淌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之河,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星火燎原,是长征胜利的结束地。延安精神铸就了抗战的中流砥柱,《黄河大合唱》发出全民族抗战图存的怒吼,东渡黄河拉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黄河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形成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流淌在黄河岸边烈士的鲜血,铺就了中国革命的红色底色。
黄河流域所孕育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路军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沂蒙精神、贺兰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已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让黄河文化中的红色精神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以黄河为代表的大河文明对整个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大河文明的典型特征是注重和平发展,少有拓边侵略。历史上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球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文化交流、政治外交也主要兴起和发展于此。丝绸之路开启了最早、最重要的东西方文明交流通道,黄河文化在对外交流中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不断汲取其他文化营养,完善并形成了具有开放、包容气质的中华文明。
坚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要推动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要积极发掘黄河文化中蕴含的“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思想,寻找与当今时代处世之道、治理理念的共鸣点,在对外交流中贡献中国智慧、阐明中国主张,建设好“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平台。
黄河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见证。要传承好共有的文化记忆,珍视每一处水利工程遗址、每一件黄河文物,注重黄河文化古籍整理、民间文化搜集等工作。建议尽快开展黄河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全面评价其功能价值、濒危性与保护紧迫性基础上,在国家层面做好重要黄河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适时启动黄河大堤和黄河故道 “世界遗产”申报工作。
黄河文化遗产具有教育后人、传承文化的功能。要系统梳理黄河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黄河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水利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治河图文都活起来。推动建设国家级黄河博物馆,进一步发挥各地黄河博物馆、水情教育基地作用,通过展览宣传等创新传播方式,让黄河文化遗产为人民群众所关注、所喜爱,让文化遗产蕴含的江河情怀、先哲智慧与今人心灵相通。在全国范围开展黄河文化创意大赛,打造黄河文化创意产业链。
因黄河文化滋养,千百年来诞生了大量名垂千古的文艺作品。国家艺术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应重点支持黄河文化挖掘,集中开展以黄河为主题和题材的文艺创作和课题研究。文艺工作者、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撰写“更上一层楼”的文学作品,谱写新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扎实有效地组织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宣传活动,编辑出版黄河文化系列丛书,打造黄河文化研究权威刊物,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共商共建共享“黄河文化国家旅游线路”,以黄河线状遗产、节点城市为重点,打造推广黄河生态旅游、古都旅游、红色旅游、丝路旅游、科普旅游、研学旅行等国家精品旅游线路。联合黄河沿线省市和国际组织,创办大河文明发展论坛、大河文化和旅游博览会。以大河文明为特色,面向“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推广黄河文化旅游。
建议建立由发展改革委、水利部、文旅部牵头,其他有关部委和沿黄9省(自治区)政府共同参与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省部际协作机制。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编制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加强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做好黄河文化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重大措施的组织实施,研究审议黄河文化重要政策、工作计划,协调解决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问题,着力将黄河文化打造成为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