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勇勇 袁宝庆
(中共克拉玛依市委员会党校,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希望与梦想并存,这是伟大斗争的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勇敢者的时代。[2]党校青年教师作为党校事业的继承者和党的先进理论传播者,要把握新时代发展机遇,不能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党校青年教师既要有过硬的政治能力、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专业基础、浓厚的家国情怀之“道”,也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研咨之“术”,将“道”与“术”有机统一,内外融通,努力成为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和推动党的理论事业迈向前进的坚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党校师资队伍存在“先天不足”和“倒挂”现象”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党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此外,随着党校事业的深刻变革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党校青年教师也面临新挑战新要求。
一般而言,党校青年教师多以招聘的应届毕业生为主,选调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为辅,在政治素养、学识水平、专业能力等方面均与党校事业的发展存有较大差距。第一,政治能力、党性修养不强。除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专业的青年教师外,其他专业的青年教师在大学里多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不占主要地位,甚至一度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就导致青年教师政治素质不强,难以从政治高度审视和解决问题。第二,学识水平、理论功底薄弱。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就决定了党校教师要熟读马列经典,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真经”,但青年教师恰恰缺乏这方面的积淀,更缺乏读原著、悟原理的耐力和钻劲。第三,理论与实践脱节。青年教师多是一毕业就直接从事党校工作,是典型的从“学校门”到“学校门”,专业知识的积累仅依赖于书本,缺乏实践经验,不仅教学和科研“两张皮”,而且教学和科研也未能和本地区热点难点问题有效结合,理论指导实践“空对空”,严重脱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校工作,2015年主持召开了全国党校工作会议,阐释和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党校、怎样办好党校”等重大问题,对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把脉定向。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出席中央党校开班式或亲临授课,对党校工作寄予厚望。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合并重组,地方党校也陆续完成了机构改革,开启了党校事业发展新的起点。可以说,党校工作已经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9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是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工作的基本遵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校必须肩负起党的重托,青年教师作为党校事业的继承者,面临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党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移动互联网催生了新的传播媒介和方式。一方面,新媒体的运用促使党校传统教学发生变革,单纯依靠多媒体课件讲授的教学与当前培训对象的多样化需求形成较大反差,新媒体如何恰当地运用于教学且不失党性教育的严肃性已经成为青年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党校培训对象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广,如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微博、朋友圈等,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掌握最新国内国际时事动态、党的前沿理论。2019年1月1日,由中央宣传部倾力打造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运行,构建起全方位、全领域、全覆盖的学习网络,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的新渠道。与之相应,青年教师如果不能做到每时每刻“充电”,不能熟练掌握新媒体等技术,就会导致“倒挂”现象,尤其在课堂上传递的信息与学员已知的信息“不对称”,加之教学方式的单一,必然会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
作为新时代党校青年教师,要把“党校姓党”融入血脉、灵魂之中,忠诚于党、忠诚于党校,不断提高政治能力,锤炼过硬党性,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学习,打牢专业基础,心系家国天下,这是青年教师立业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因党而立,党校姓党是天经地义的要求。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3]那么,党校姓党无疑是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政治方向,而政治方向事关党校工作的根本。作为青年教师,要把党校姓党、党校教师也姓党作为安身立命的政治方向。基于此,政治能力则是青年教师应具备的第一位的能力,是衡量其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因此,面对国内国际错综复杂的形势,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一要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锤炼过硬党性,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二要牢牢把握“党校姓党”根本遵循,自觉用党性统领一切教学、科研、咨询、调研、社会公益活动,做到学术研究有底线,讲坛论坛有纪律,公开言行有规矩,贯彻党的决定,宣传党的主张,“用学术讲政治”,做忠诚于党、忠诚于党校的理论工作者和思想引领者。三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理想信念如灯塔,指引着人生前行的方向。“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4]青年教师作为党校的新生力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不是很深刻,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承担着为党员干部补钙壮骨、固本培元的任务,这种情况反映到课堂中,势必导致言不由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5]这其中的应有之义就是说青年教师只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更好地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因此,青年教师要静下心认真研读马列经典、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在读原著、悟原理中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的信仰真谛,从而树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用信仰筑牢信仰,实现信仰与工作、信仰与生活的有机统一,做到真信笃行。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就无法胜任新时代党校的教学工作。尽管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党员干部学习的渠道、途径更多更广,但大多获取的信息是碎片化、不成体系的。这就要求青年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基础,更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把党员干部已知的碎片化的信息的穿起来,建构起一个完整的框架,从而站在政治的高度审视和解决问题。那么,无论是专业基础的积淀还是思维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青年教师花大心思、静下心去钻研,努力做一个合格的读书人。一是多读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这是党的一切理论的基础,也是党校教学科研的理论支撑。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啃下去一定会有收获。二是多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并与马列经典、党的创新理论贯通起来,与社会主义发展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国对外关系史结合起来,增强国际视野。三是多读一些中华民族历史、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中国历代边疆经略史、反分裂斗争等方面的书籍,从历史纵深、中华视野、地缘政治、区域实情等方面,看待新疆在我国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实现新疆全面、长期稳定的特殊复杂性。
“家国情怀就是中国人的信仰,它不是宗教的,却是如假包换的信仰。家是生命的接力,突破的是生命纵向的限度。国是生命的互助,突破的是生命横向的限度。纵横交织,经纬交错,织成一张生命之网”。[6]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留下了很多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英雄事迹,古有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陈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近有左宗棠抬棺进疆,收复新疆,今有布茹玛汗·毛勒朵五十年如一日守护边境线,他们都找到了比自己生命更加高贵的东西,且愿意用生命去捍卫它,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和“国”。身处和平年代、和平国家的青年教师,首先要胸有“大我”,把这个国家真正装到心里,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的和平安宁、统一安全结合起来,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与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结合起来,投身于稳定发展的各项事业,在此过程中感悟自己人生的价值。其次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把个人事业融入社会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肩负时代的重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后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既然选择了党校教师这个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平淡而神圣的职业生涯,正确看待名利,不计较得失,在平凡的岗位书写无愧于党和国家的人生。
随着党校事业的深刻变革,青年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运用新媒体发展的技术成果,提升教学水平;坚持“走出去”,深入基层调研,从人民群众中获得实践的养分,形成“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科研成果;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聚焦稳定发展各项事业,积极建言献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咨询建议,努力实现教、研、咨一体化发展,这是青年教师的生存之“术”。
党校的培训对象很不一般,学员主要是党员、领导干部,这就决定了教学是很有压力的,甚至如履薄冰。青年教师在参加工作以前基本没有党校的教学经历,又缺乏基层实践经验,要实现从站住讲台到站稳讲台本身就有很大挑战。传统的教学以讲授式为主,辅之以案例式、研讨式、现场式教学等,面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如何创新教学方式以适应新时代培训教学的需求,同时保证党性教育的严肃性和教学富有吸引力,这是很大的考验。基于此,青年教师要练好内功,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一是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堂,写好讲稿,做好课件,精雕细琢,加强语言训练,增强表达艺术性;二是多元化、多途径学习,通过在线学习、向老教师请教,多听课,听好课,兼采众家之长,形成自身特有的教学风格;三是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如电影党课、音乐党课、情景模拟等。或者可以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变“被动听”为“主动讲”,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利用各种机会和高校名师、政府专家顾问、企业技术骨干、基层工作人员、退休老干部等建立联系,挖掘优秀人物案例,可进行案例式教学或者访谈式教学。
青年教师绝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走出去,到基层一线去,到人民群众中去,汲取实践的养分,形成接地气的科研成果。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避免教学科研的“空对空”。以提升基层宣讲实效性研究为例,只有深入基层社区、企业、农村等调研,了解基层宣讲资料的使用、宣讲队伍基本情况、宣讲方式以及取得的效果,和基层单位负责人面对面座谈,与宣讲员交流,和群众沟通。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基层宣讲效果的原因,进而从宣讲资料的筛选审定、宣讲队伍的精准培训、创新宣讲方式、分析评估宣讲对象以及对宣讲效果的测评等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对于地市级党校而言,咨询会显得稍逊色一些,但咨询决定着党校的地位、教师的地位。实际上,对于咨询不能理解太狭隘,应该包含不同的层面,可以是向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门建言献策,或者就某一热点难点问题向有关决策部门提交咨询报告;可以是参与基层实践活动,将自己的理论直接应用于实践,为社区治理、农村治理贡献力量;也可以是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调研,推动工作,等等。青年教师思维活、想法多、有活力、有闯劲,在积极参与基层实践活动发现的一些问题,可以及时帮助解决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来助推改进和完善,这实际上就是咨询。
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时代要有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校青年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做到“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将立业之“道”和生存之“术”有机结合,努力成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青年教师,为开创新时代党校工作新局面和党的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
注释:
①“先天不足”现象是指:党校一些教师是从“学校门”到“学校门”,参加工作后又没有经历过实践锻炼,受条件限制也很少有机会进行系统培训,以致教师学识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倒挂”现象是指:党校教师尤其是地方党校和基层党校部分教师,经历和阅历等方面不如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