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0-01-18 19:33辛明远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王 永 辛明远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文化的核心是意识形态,不仅关系着文化的阶级属性,还影响文化发展轨迹和前进发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息息相关。

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9 世纪中叶,它作为一门科学理论,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鲜明底色”,有强大的生命力[1]。马克思历史观指出,文化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并且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变化与发展而不断变化与发展。因此,要建设与发展的中国现代文化,既不是把传统文化的翻版复制,也不是对西方现代文化的照搬与移植,而是要建设一种具有传承性与时代性、民族性、革命性与创新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中国文化建成就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创新和发展的整体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批判和总结的方法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孕育中得到广泛运用,并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毛泽东将历史典籍中的“实事求是”思想,提炼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理念,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充分展现,并通过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创新性发展,并在当前全球对抗新冠疫情的共同现实行动中最大限度得到实践。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国的创新性转化,不是单纯本土化,是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的辩证统一,是中国传统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练过程,中华民族作为现代性主体认知逻辑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胆生动实践深刻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这种“深刻改变”既体现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体现在对糟粕文化内容的摈弃,是在原有中华悠久历史文化植株上的有机改良,打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枷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历经改革开放的风雨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焕发出蓬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革命文化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支点,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经验主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及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的较量,历经抗日战争时期彻底斗争形成的。汲取吸收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硬核,具有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深沉的革命内涵。

最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对落后的思想观念、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非社会主义思潮以科学精神进行批判,防止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范式残渣泛起。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科学视角指导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借鉴世界多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形成集多元于一体,和而不同的人类文化,既有理性遵循又有自觉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继承传统、展现时代特质的生动反映,是人民群众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产生的认同,这种认同不断趋于国际化,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集中表达[2]。加强文化建设,建立文化自信,取得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为世界文化的生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保障。

二、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推进文化自信

从文化的角度讲,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强大与软弱可以从其文化的影响力与辐射范围来加以判断与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中国文化的自信建树和彰显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建设相结合的产物。近代中国百年历史,可谓曲折重重,风雨连天。国家综合国力对文化自信的演进有重要的影响,中国在经济社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持续探索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摸索着新的发展模式、理念创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入、融合,在实践过程中,涵养出具有中国精神、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中华文化的自信基础。

文化方面的自信是文化进步、国力强盛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文化观是中国共产党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新型呈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一带一路”倡议也倡导“文化先行”理念,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强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坚定。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信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有自信,中国文化自信之构建,必然是一个文化创造性转换的伟大工程[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新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也促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转化、创新的重要指针和内核。

如前所述,“中华文化焕发出了自鸦片战争以来未曾有过的强大活力……为中华民族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获得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世界新文化的生成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精神自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各个发展阶段中着力发挥着指引作用,中国的先进人士也在一定程度和发展上推动着文化觉醒和认知,并日渐重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全新视野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具备了新的含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创造“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及“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的新局面。文化自信的构建不是在文化真空中构建的,而应是以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作为构建的基础,经历“传统的”到“现代的”的转化,由“马克思主义的”转化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二者在当前文化发展的时态中应须交融,进一步积淀,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兼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质素,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5]。需要“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坚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基本方向,努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活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互通互融日渐形成趋势,文化全球化的特征日趋突出。构建中国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构建中国文化自信的目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在当代的成熟、发展,这仅是构建文化自信的一个内容,其文化自信最终目标还是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汲取人类先进文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不是自我封闭和盲目崇尚,并不是尊崇民族文化,拒绝文化交流交融,而是要倡导包容、开放的理念,借古烁金,借外促今。在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形态中,我们的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文化也基于在中西文化整合中,去寻求前进动力,并不遗余力地为世界文化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模式、中国智慧,以这种文化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在文化自信和复兴举起中持续体现中国文化的力量。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