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及思考

2020-01-18 18:49
治淮 2020年11期
关键词:省界监测站流域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蚌埠 233001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 蚌埠 233001)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关键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确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度。2011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 号)提出“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为强化监督考核提供技术支撑”。《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加强取水、排水、入河湖排污口计量监控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逐步建立中央、流域和地方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全面提高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

为推进淮河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解决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薄弱,计量监测水平低、监控手段缺乏、应急反应滞后等问题,按照水利部“三年基本建成,五年基本完善”的总体部署,淮委自2012年开始实施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主要目标是基本建立与流域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相适应的水资源监测体系,建成流域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和量化考核工作。

1 项目基本概况

淮委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是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流域级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总预算5090 万元,其中一期项目(2012—2014年)3315 万元,2016年1月通过了水利部验收,二期项目(2016—2018年)1775 万元,2020年9月通过了水利部验收。

一期项目主要任务包括省界断面监测能力、水环境(分)中心实验室监测能力和水资源监控平台建设。省界断面监测能力建设主要是改善省界断面现有站点水量水质监测设施在线采集和传输能力;水环境(分)中心实验室监测能力建设主要是提升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蚌埠)实验室和信阳、临沂分中心实验室监测能力;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建设包括硬件设备、支撑软件购置和应用系统开发。

二期项目主要是在一期项目基础上,完善流域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运行环境和应用系统,建设沂沭泗水资源监控体系。其中,沂沭泗水资源监测体系主要建设复新河闸、梁济运河(后营)等19 处南四湖周边入湖河流及宿迁闸、大官庄枢纽北引水闸(金牛水电站)在线水量监测站。

2 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2.1 流域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

流域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主要是通过新建(改造)水资源监测站点或者接入各类已有站点监测信息的方式。一期项目完成了淮河水系19 处水质自动监测站信息传输系统改造,将短信传输系统改造成GPRS 传输系统,以及王家坝、小柳巷等41 处省界断面水量监测站设施改造,配备了41 台气泡式水位计和38 套WATER-2000C 遥测终端机。二期项目将淮河流域省界断面水资源监测站网建设项目等建设的监测站点信息全部接入系统,并通过中央平台将流域内各省建设的取用水户、水功能区、饮用水水源地等监测信息接入系统。

2.2 水资源监控平台运行环境建设

在淮委已有信息化资源的基础上,一期项目搭建了流域水资源监控平台运行环境,包括硬件设备、支撑软件及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包括网络与安全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调度会商设备等。支撑软件包括数据库管理、数据备份、J2EE 服务器、应用集成、工作流引擎、GIS、综合报表、数据汇集交换、统一用户管理与认证、元数据管理等软件系统。同时,建立了基础、监测、业务、空间和多媒体五大数据库。二期项目主要通过配置企业服务总线ESB 软件、虚拟服务器CPU 许可授权等,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监控平台运行环境。

2.3 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开发定制

流域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涵盖信息服务、业务管理、调度配置、应急管理等业务模块。其中,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了取水户、省界断面、水功能区、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工程等监测数据的接收处理、展示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业务管理系统包括最严格水资源四项制度管理和支撑保障5 个业务大类,取用水户监管、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等44 个业务模块,服务于水资源日常业务处理;调度配置系统在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国家水量调度配置通用框架等基础上,探索开发了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管理系统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沂沭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主要是面向各类突发应急事件开展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等业务,并选择沭河(新沭河)研发了突发水污染实时监控预警和应急响应决策支持系统;此外,基于Android 和iOS 平台分别开发了水资源信息服务移动客户端。

2.4 流域(分)中心实验室监测能力建设

项目建设(改造)了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蚌埠)实验室和河南信阳、山东临沂两个分中心实验室,配置了离子发射光谱仪、气相色谱仪、叶绿素测定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等44 台(套)监测设备和1 台小型移动实验室。

2.5 沂沭泗流域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

沂沭泗水资源监测体系主要是在南四湖重要入湖河流和直管水闸建设了21 处在线水量监测站,其中复新河节制闸、梁济运河(后营测站)、宿迁闸、大官庄枢纽北引水闸(金牛电站)、郑集河、大沙河闸、杨官屯河闸、洙赵新河、姚楼河闸等9 处站点采用ADCP 二线能坡法测流;老万福河、蔡河、东鱼河、惠河、新万福河、洙水河、潘庄引河、老运河(胜利渠渠首)、鹿口河、龙拱河、沿河、西支河等12 处建设流量在线监测站采用雷达波法测流。

3 主要建设成效

通过一、二期项目的实施,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实现了各项建设目标,显著改善了淮河流域水资源监控管理能力薄弱的状况。

3.1 流域水资源监测体系基本建立

项目基本建立了包括省界断面、取用水户、水功能区、饮用水水源地、跨流域调水工程等信息采集对象的流域水资源监测体系,涉及淮河、沙颍河、涡河等跨省河流省界断面89 处,国控取用水户664户(涉及监测点2106 处),重要河流湖泊水功能394 处,重要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47 处、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省界(出入流域)断面6 处及中线干线淮河流域段引水口门17 处。项目实现了对流域75%以上河道外颁证取水许可水量、全国重要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跨省河湖省界断面的在线监测和全部国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常规监测,流域水资源监测能力大幅提高。

3.2 水资源监控平台运行环境搭建完成

在淮委已有信息化资源基础上,通过集成本项目购置的各类硬件设备、支撑软件及计算机网络,搭建了流域水资源监控平台运行环境,平台稳定性、可靠性、响应时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先进,满足了各项业务系统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等要求,保证提高了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3.3 流域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基本构建

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以信息服务、业务管理、调度配置、应急管理等业务为核心,并实现与水利部、流域相关省级平台互联互通。该系统可动态及时掌握流域内水资源监测、统计信息及各类业务管理数据信息,实现流域取水许可、节约用水等日常水资源管理业务在线处理。同时根据水资源调度管理需要,试点开发了重点流域、跨流域调水工程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和突发水污染应急响应与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显著丰富了流域水资源监测管理信息,提高了水资源业务管理效率,提升了水资源调度管理水平,为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3.4 流域水环境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加强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蚌埠)、分中心(信阳、临沂)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对流域水环境监测设备设施进行补充更新,提高了监测中心各项水质指标分析能力和工作效率;通过配置移动巡测车,增强巡测和动态应急能力,提高水资源监测的时效和水平,使流域水环境监测整体能力显著提升。

3.5 沂沭泗流域水资源监测体系初步形成

通过建设沂沭泗流域南四湖复新河闸、梁济运河(后营测站)、老万福河、蔡河等19 处水量监测站和宿迁闸、大官庄枢纽北引水闸(金牛水电站)等2 处闸坝控制站,初步实现了对南四湖主要入湖河流和直管重点闸坝取用水的实时掌控,为沂沭泗流域水资源规范量化管理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3.6 水资源管理系统在流域工作中广泛应用

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在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跨省河湖泊水量分配方案编制、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水位)监管、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量调度管理等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流域业务管理人员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发挥了重要决策支持作用。

4 下一步工作思考

为贯彻落实新时期治水思路,充分发挥项目建设成效,推进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应做好以下工作。

4.1 加强水资源管理系统应用与运维

加强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推进各项水资源管理业务的线上办理,积极利用信息服务、业务管理等模块办理取水许可、计划用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等业务,探索使用调度决策、应急管理等模块开展跨省河湖水量分配、水量调度、生态流量管控等工作。同时,做好对系统的运行维护,明确运维单位,落实经费保障,既要落实省界断面监测站、监控平台等硬件设施的运维,更要强化应用系统、各类数据等软件部分的运维。在系统应用中发现问题,在运维中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充实数据资源,保障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4.2 进一步完善流域水资源监测体系

持续构建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调度、节约、保护全过程监测体系。扩大取水在线监测范围,工业及生活实际取水量计量在线监测率达到90%以上,50 万m3/a 以上非农取水户全部实现在线监测,农业取水实际取水量监测比率达到60%以上,实现5 万亩以上灌区渠首在线监测以及1~5 万亩灌区渠首规范计量。结合水利部重点推动的流域水量分配与调度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跨省河湖重要工程(控制断面)监测站网,加强对大中型水库、重要引水涵闸、跨流域调水工程等的监测,提高监测覆盖率、时效性、准确性;探索用水效率监测方式,对农业灌溉水利用、生态环境用水效率等开展监测。

4.3 继续整合各类数据资源

按照“统一采集、优化配置、集中管理、共享利用、确保安全”的原则,将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业务应用、安全系统等进行全面梳理,以流域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为核心,全面规划整合流域水资源信息化资源。破除封闭的业务条块和机构约束,一方面要整合取水许可台账、用水统计调查直报等专属管理系统成果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等相关数据资源,还要主动加强与已经转隶属的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局的协调,恢复流域原有各类水环境监测数据贯通共享渠道,保证现有各类水资源信息化资源的互联互通、共享利用和业务协同。

4.4 强化与省级平台衔接配合

为统筹项目建设工作,避免重复建设,水利部明确由各省负责取用水户、饮用水水源地等监测,流域机构负责省界断面监测,监测数据通过三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部分省按照国家、省、市(县)建立了多级水资源监测体系,由于管理权限等原因仅向中央平台上报国控监测点数据,造成流域平台(通过中央平台下发)监测率达不到管控要求。下一阶段做好与省级平台的衔接配套,摸清监测站点名录,区分监测主体责任,明确数据共享机制和渠道,细化数据质量管理要求,统筹整合流域监测站点,不断扩大监测信息接入范围和数量■

猜你喜欢
省界监测站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问题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程并网切换圆满成功
沙颍河流域管理
取消省界收费站MTC车道改造技术要求探讨
巩义市审计局重点关注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
取消省界收费站智慧运维思考
交通运输部:取消高速省界收费站转入联调联试阶段
检察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