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海刚
(仰恩大学 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14)
“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主要指的是通过各种专业课程、专业课堂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1]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可以摆脱以往思政教育中枯燥的长篇大论和学生的被动接受,通过教师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见的情境,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思想理念的主动建构者,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者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2]40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的四大要素,《领导科学与艺术》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也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
情境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或培训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教学或培训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2]40根据情境的来源,可以将情境分为问题式情境、案例式情境、场景式情境等。
1. 问题式情境。《领导科学与艺术》课程紧紧围绕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提出问题并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对党的政策和中国国情进行深入思考。如在讲授领导权威理论时,与学生一起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及具体做法,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夺取政权;在讲授领导体制理论时,呈现近代中国革命和改革的历程,思考为什么中国不采用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制度;在介绍愿景领导时,请学生联系中国历史,联想并思考“中国梦”的由来、意义和内涵等。
2. 案例式情境。案例式情境要求教师结合课程内容编写案例,积极构建情境,使学生有效融入并产生共鸣。如在领导者的影响力部分插入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毛泽东主席的领导能力、周恩来总理的个人魅力等案例;在领导环境部分插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分析;在领导用人部分插入“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中国反腐措施等案例。
3. 场景式情境。场景式情境要求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建构模拟真实的场境,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启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领导科学与艺术》课程安排16课时的课程实践,要求学生组建团队依次组织领导活动,由学生自由选题,选择和布置活动场所,鼓励学生实现活动的价值升华。如为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美德,倡导社会互助精神,模拟“慈善拍卖会”;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弘扬“五四”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开展“五四”知识竞赛活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开展变废为宝手工DIY活动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而会话又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合作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40
《领导科学与艺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协作与会话主要以问题讨论和领导活动的形式开展。
1. 问题讨论。教师在问题式情境创设的基础上,设置独立思考、小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发言三个环节,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认知的前提下形成个人观点,再利用组内和组间不同学生的协作与会话,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协作与会话完善个人观点。
2. 领导活动。领导活动中协作与会话发生于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三个阶段。
在活动前,组织活动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依照活动规则和要求确定活动主题。为实现对活动参与者的有效影响,组织领导活动的小组需要对将要传递的思想、理念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准确的把握,再制定详尽的活动实施方案和前期准备,保证活动的有效实施,期间需要小组内同学进行多次会话和分工协作。
在活动中,在组织方的领导下,其他各组围绕主题进行协作与会话,完成规定任务,最后再由组织方或教师根据各组的任务完成过程和结果,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评价。这不仅使学生实现了“做中学”,还能明确自已在活动中的优劣得失,实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类似的社会情境。
在活动后,组织活动的小组应进行总结反思。这一过程中,小组内成员再次进行协作与会话,通过结合教师点评及相关理论对活动进行深刻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学习者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2]41《领导科学与艺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学生或未来的领导者进行理论宣传和思想引导,实现价值引领与育德功能,通过情境、协作、会话三个环节,在价值引领与育德功能方面实现多种形式的意义建构。
1. 问题讨论中的意义建构。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发言三个环节,学生已结合领导科学理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形成较专业、全面的认知。但学生的认知可能存在知识错用或观点偏颇,因此,最后还需要教师进行评价或总结。一方面通过师生间的会话,使学生接收的信息再一次得到加工;另一方面借助教师的权威力量进行理论的强化,并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价值引领与育德功能。
2. 案例讲述中的意义建构。通过教师精心编写的案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的情境,以及生动形象的讲述,给学生以代入感,使学生沉浸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使学生的已有认知与教师传递的信息再一次碰撞,强化其原有的正确认知,或形成新的意义建构。
3. 领导活动中的意义建构。活动前,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领导活动的小组要围绕活动主题,对将要传递的思想、理念进行深入的学习、讨论,形成较为全面、准确的意义建构;活动中,各小组要在组织方的指引下,通过协作与会话完成规定任务,对活动所要达到的“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美德”“弘扬‘五四’精神”“培养变废为宝的理念、提高环保意识”等目标产生片面、感性的认识,再通过组织方或教师总结,为参与者更系统、深入地分析活动背后的深刻理念,从而有效实现价值引领与育德功能;活动后,组织方还要再对活动进行反思,进行新一轮的协作与会话,使活动所要传递的思想、理念得到再一次强化。
思政理论的隐性教育效果最终取决于教师本人组织教学的能力。基于《领导科学与艺术》的实践,本研究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进行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大学生已经历十几年的思政教育,对中国政治、中国文化已有较全面的认识,并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的协作和会话,提炼出新的知识经验。其次,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由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经历不同,已有的知识经验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往往千差万别,教师应尊重这些差异,通过有效互动引导学生丰富或改进自己的原有认知。
教师的权威来自于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教师的职位权力包括教师所在学校赋予教师的课堂管理权、奖惩权、考核权等。教师在课程开始前需明确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和成绩评定办法,推动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或实践活动,为课程思政教学的问题式情境和场景式情境的有效利用提供制度保障。教师的个人权力主要来自教师的专家权和参考权。专家权要求教师精通专业理论和思政理论,并能熟悉运用教育教学基本技能进行教学工作,从而赢得学生的认可和追随。参考权来自于教师优秀的思政素养、个人魅力以及与学生的感情,使学生愿意主动追随学习。
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3]因此,课程思政的情境创设应尽可能使抽象的理论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示出来,引发学生的直观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具体要求包括:一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使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有机融合;二要注意案例情境或问题情境的真实、具体、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解决情境反映的问题;三要注意案例或问题与学生原有知识的联系,通过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比较,实现思想理念的升华;四要善于运用多种形式呈现情境,让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如运用集声、文、图、像于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现实情境模拟、互动游戏等;五要推动和鼓励学生自设情境,如由学生结合专业理论提出问题、叙述案例或组织活动,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通过指导、协助和促进,使学生更主动、深刻地进行信息加工和意义建构。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4]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协作和会话的前期准备和有效引领。一要精心设计符合教学对象心理需求的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案;二要创造平等、宽松、合作、安全的互动教学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畅所欲言;三要灵活有效地应对学生多样反应及协作过程中的突发问题,以保证学生的协作和会话始终能围绕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进行;四要进行及时、客观的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对学生课堂言行的及时评判和解释,围绕教学目标细化期中、期末等考核的评价标准并客观评价,使学生认真对待教师的教学安排,全身心地协作和会话,从而实现意义建构。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各类学校必须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使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才能切实培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专业人才。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使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得以有效开展,使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在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和思政理论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情境创设、协作与会话的组织安排方面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在不经意间实现符合思政教育目标的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