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耿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即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政治纲领性文件,《宣言》阐释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相关思想具有先导性、前瞻性的伟大意义,学界亦已对其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诞生的标志性著作,系统分析了无产阶级政党基本性质以及根本思想,科学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目的以及发展策略,对于后世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当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决策,而党的领导体系必定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核心支柱,因此,重温《宣言》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创设性论述,对于目前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大有裨益。
《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奠基之作,第一次全面科学地分析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及指导思想等基础性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诞生提供了关键性的存在依据。
《宣言》正文“无产者和共产党人”部分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质,“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1]413这段语言充分说明,共产党具有与其他工人政党相互对应相互包容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阶级性质,就共产党的一般性而言,同其他工人政党皆代表社会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且,共产党能够无条件地维护和代表无产阶级的长远利益与整体利益,始终为广大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奋斗,这种无私之意志、奉献之精神便自然地赋予了共产党具有极高程度的伦理道德力量,彰显出共产党人面对人民之时高尚的整体价值取向。
同时,《宣言》也辩证地指出共产党人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的不同之处:“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413在此,《宣言》通过分析总结共产党的特殊性亦即先进性,强调共产党相较于其他工人政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艰巨,同时共产党作为时代浪潮先行者,相较于一般群众掌握的科学知识水平更加深厚,促使共产党对于驾驭科学社会主义的执行力更加地坚决。
因此,共产党可以站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制高点上,通过分析其发展趋势从而最为透彻地了解并且处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形成相应的必要条件、实际进程以及最终结果。因此,共产党必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诞生于与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的价值承诺之中,其鲜明的先进性与优越性亦不言而喻。
共产党人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这无疑表明共产党能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所谓切身利益亦即包括人民主体的短期利益、长期利益以及根本利益,共产党人运用唯物史观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透析历史运动大势,进而为之主动承担历史使命,自觉性地奋斗终身。因此,共产党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引导下,通过自身使命与能力的社会价值认定,初具人民的可代表权益。但是,共产党必须将对于历史使命的把握和认识循序渐进地通过实践效果的检验,由此人民的利益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观和实现,共产党的代表行为才会受到人民的支持和认可,其自身的道义合法性将得到作为接受对象的人民的补充,共产党的群众基础以及部分社会资源开始产生并且扩展,其将进一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及法律资源。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并非将人民的所有利益进行简单地叠加整合,而是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理论方法,通过有理有力地分析古往今来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历史趋势,再而为反映这种趋势的“绝大多数人”进行相应的代表行动。[2]然而共产党对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与认知终究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这一结合体也并非任何时候与“绝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是完全一致、相互适应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内在张力,[3]即社会历史前进发展的方向才是人民真正需求的利益之所向。《宣言》中也着重强调,“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1]413这足以说明,共产党所应用的理论原理绝不能是本本主义或教条主义的衍生物,在进行“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行动时应当调适完善与人民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在现实实践的基础之上促成人民根本利益与历史发展规律的有机统一,最终达到共产党与其所代表的人民共同追求的理想状态。
《宣言》不仅通过社会历史引证系统地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等支撑无产阶级政党合理存在的基础性思想,同时进一步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建设问题展开了精妙的科学分析,具体阐释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目的、斗争策略等,为其未来发展道路作出坚实铺垫。
《宣言》直接指出,“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是无产阶级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413这段语义较为明确,意指无产阶级必须首先凝结成一股团结的集体力量,由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成为资产阶级统治社会下的不可忽视的阶级斗争力量,利用暴力革命逐步地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占有资产阶级的一系列政治资源以获得政治合法性,与道义合法性共同作为思想伦理支架巩固与发展无产阶级政党国家的建设。较为关键的是,共产党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成功以前,亦即在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前,必须始终坚持以夺取政权、自我执政作为要点,这是丝毫不容许懈怠的核心问题,否则由于资本主义的劣根性以及资产阶级的贪婪性,无产阶级将长期甚至永久受到剥削和压迫,作为无产阶级领导先锋的共产党也将毫无存在意义。接着,无产阶级将利用自身的政治统治,夺取资产阶级国家机器遗留下的经济资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的最终斗争目标,是无产阶级“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消灭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1]422最终得以构建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联合体。达成这样一种理想效果,其具体实现方式即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及其观念、意识形态的彻底决裂。旧的所有制关系为一种社会存在,清除这种存在的同时亦会将其决定的社会意识一并处理,但是任何所有制关系下的意识形态都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所以无产阶级政党最终目标的实现必将全力清扫一切阻挡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障碍,在政治以及经济关系等方面另起炉灶,领导广大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建设新世界。
《宣言》对共产党人的斗争策略进行了相当篇幅的论述,在正文“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部分提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1]434共产党人将广大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短期斗争目的和最终建设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并将此作为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以及未来发展建设的基本策略原则。同时,对待其他已经形成的工人政党的态度,则采取求同存异、相互包容的实用办法,既不排斥也不对立,以完成共同目的为主线贯彻始终。《宣言》依据这一基本原则,提出对法国、瑞士、波兰、德国等不同国家根据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规划了共产党人不同的斗争策略,这便是无产阶级利益有机整合的具体体现。由此不难看出,《宣言》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理论指导已初具规模。马克思曾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第三稿中提出“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即以俄国农村公社为社会发展支点,仅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成果从而绕过资本主义阶段,最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同样是马克思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灵活多样的策略,在有限的理性思想范围内根据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获得的思想结晶,对之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影响较为深远。
此外,《宣言》论述共产党人在德国的斗争策略时着重指出:“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1]435这可以表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不可间断的,德国革命运动只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冰山一角,应当逐步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消灭阶级对立及阶级压迫和剥削。其次,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对于理论和实践的把握先于并且优于一般民众,共产党是具有自觉性的先进团体,而民众往往可能执着于短期的或是虚假的利益,仍然未能脱离自发性的思想范畴。民众虽然可以通过联合组成工会等组织暂时与处于雇佣地位的资产阶级对抗,但却是十分松散的,难以突破资本主义社会的旧有秩序,因此,需要一支纪律严明、信仰坚定、理论科学的队伍进行知识灌输及组织引导。
《宣言》通过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及斗争目的、斗争策略的系统论述,对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建设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宣言》的诞生不仅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形成,同时也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精神财富。当前,重温《宣言》中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探究意义。
《宣言》中明确强调,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为绝大多数人谋取利益,为广大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谋取利益,这是共产党与其他政党最本质的区别,也是共产党保持生命力以及战斗力的思想武器。首先,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唯一的执政党,面对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物欲横流的条件,如何有效稳定地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成为关键问题。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都是可以见微知著的精神品质,必须将其贯穿于党的各方面具体建设之中,以此通过现实物质条件加以显现。其次,具体来讲,政治建设方面,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因此,包括一般党员和领导干部在内的全体党员都应当自觉增强“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学习与理解,坚定政治立场。思想建设方面,全体党员应努力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我,稳固信仰境界,利用党内集中教育的主题教育新形式进行思想知识灌输。组织建设方面,积极改革选人用人制度,树立起任人唯贤的价值导向。作风建设方面,保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深入群众之间开展调查研究,密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纪律建设方面,筑牢反腐思想防线,强化党内互相监督与党外人民监督的互动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总之,党员队伍是党的建设的主体力量,只有保持其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思想建设,党员整体力量才可以支撑起党的建设这座摩天大厦,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光明平坦。
《宣言》中论述共产党指导思想时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当前党内治理也应如此。首先,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党内治理的长久之策。党内治理首先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灵活多变的思路,针对不同层次的党员分批次进行党内集中教育,最终效果即为全体党员发挥一杆枪精神,领导人民全方位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践行党员标准,争做不负人民的时代答卷人。其次,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党内治理的固本之举。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党必须注重缩小党的自觉性与人民的自发性之间、党的利益整合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张力,巩固和维护良好的党群关系,以此增强党员的获得感,烘托党员主体价值,间接促使党内权威更加深化。再次,党内治理仍应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之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既可作为理论体系,也可理解为未来的社会形态,但科学社会主义无疑是经过严密科学地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社会基本矛盾之下的能够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因此,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为党未来的发展前途指明了方向。总之,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思想,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的指导思想,通过完善的党内治理带动党外国家及社会层面的治理,才可能完整地谱写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篇章。
《宣言》阐明无产阶级最近目的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后便需要集中生产资料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首先,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在艰苦卓绝的现实条件下最终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上的社会制度,目前,我国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共产主义仍有很大差距。并且,共产主义并不仅仅是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产主义,更是代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共产党人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任重道远。其次,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党内治理仍不可离开生产力发展这一主题,没有党内治理推动的生产力发展是无根的,没有生产力发展引导的党内治理是无果的,因此,党内治理需要旗帜鲜明地从根本上及时改正与防范党内不良作风,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系统完备,党员工作科学合理,最终将促进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总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自我革命与推进社会改革相统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够紧紧把握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