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教学与探索

2020-01-18 10:16戴景平张玉荣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意义价值人类

戴景平,张玉荣

(韩山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在生命教育教学中,有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讲授“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问题几乎与人类同样古老,是人类世世代代不断探索、追寻,且至今尚无标准答案的问题。对于生命教育而言,是一个极其困难而又绝对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几经摸索,形成了厘清前提、借鉴经典、意义追寻三部曲式的方法,引领学生们自己探寻和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

一、厘清前提

讨论和研究任何问题,前提必须清晰,否则必将导致混乱。厘清前提最重要的,是要厘清我们讨论的命题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观点。关于“生命的意义”问题,在讲授和探讨主要内容之前,有几个问题必须先行解决。

(一)“意义”的含义及其与“价值”的关系

只要涉及到“生命的意义”的问题,首先遇到的就是什么是“意义”。意义问题是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所讨论和研究的主题,我们在日常的言谈中也经常要谈到事物、语词、语句有无意义和有什么意义之类的问题。“意义”这个概念本身的“意义”是什么?这在日常的言谈中也是含糊不清的,即使在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那里,也存在着很多歧义和模糊不清之处。

语言意义理论中的“意义”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书面意义的“含义”,即认为一个语词是通过它所指称的对象而具有“意义”;另一种是指认识上的真假、功利上的有用无用、道德上的善恶、审美上的美不美的意义。我们这里讲的“生命的意义”,主要是使用第二种意义下的“意义”。因此,我们主要分析一下语言的认识意义、功利意义、伦理道德意义和审美意义。

认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活动,认识活动的结果在语言上主要表现为陈述式,它所陈述的是客体的状态、性质、关系、本质等。这种语言的意义在于它所陈述、反映的是否符合客体的真实情况。真实地反映客体的情况的语言就是“有意义”的,不真实地反映客体的情况的语言就是“无意义”的。

功利性活动是指满足人的实际利益、现实欲望的活动。所以,功利语言的意义在于有用无用。表现这种活动的语言具有现实的目的性和意向性,因此,这种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否表示了活动的合目的性。符合现实目的的,就是有用的,就是“有意义”的;相反,就是“无意义”的。

伦理道德活动也讲实用、讲功利。不过伦理道德讲的,主要是为他人和社会甚至整个人类谋功用、谋福利。所以,伦理道德语言和功利语言一样具有包含目的性的特点。伦理道德语言比功利语言还要多一层内容,就是它具有应该不应该或善与恶的意义。因此,凡是符合伦理道德的善(应该)的,就是“有意义”的;相反,就是“无意义”的,甚至是“负意义”。

审美语言所表达的是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一种意境或境界,它的意义在于美或不美。美的语言就是“有意义”的语言,否则,就是“无意义”的语言。[1]

综上,认识语言追问真假,具有认识价值;功利语言追求有用与无用,具有功利价值;道德语言强调应该与不应该、善与恶,具有伦理价值;审美语言注重美与不美,具有审美价值。可见,在这些领域中,“意义”与“价值”是相“通”的:有“意义”的就是有“价值”的,反之亦然。

(二)生命有无“意义”

讲授“生命的意义”必然面对生命是否具有“意义”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古今中外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生命没有意义,一是认为有意义。

意义问题涉及到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主体就没有意义问题的存在。主体一般分为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三大类。强调“生命没有意义”的,主要是从“个体主体”出发,孤立地看待作为个体的生命,这就可能导致“生命没有意义”的结论。例如,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对于他自身来讲,当然无所谓意义。但是,如果摆脱孤立的视界,这个婴儿对他的家庭(群体主体)、对人类(类主体)的延续方面,无疑具有意义。所以,谈论意义,不能脱离“整体”。离开整体,意义就无从谈起。

由此,我们认为,凡是持“生命没有意义”观点的,基本上都是把“人”从人群中、从社会中、从人类中抽取出来,孤立地看待个体生命的存在的。所以,我们反对“生命没有意义”的观点,坚持“生命有意义”的观点。正如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赫舍尔所说:“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扯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固有的,正如空间的向度对于恒星和石头来说是固有的一样。正像人占有空间位置一样,他在可以被称作意义的向度中也占据位置。人甚至在尚未认识到意义之前就同意义有牵连。他可能创造意义,也可能破坏意义;但他不能脱离意义而生存。人的存在要么获得意义,要么叛离意义。对意义的关注,即全部创造性活动的目的,不是自我输入的;它是人的存在的必然性。”[2]

(三)关于“生命”“生活”“人生”

在授课的时候,学生们经常会问及“生命”“生活”“人生”的含义及三者的关系。我们在讲课的时候,会在不同的语境中说“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意义”“人生的意义”。那么,这三者有何不同呢?一般认为,生命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本体,是作为人存在的自身。这种本体性存在不是凝固的,而是开放的,生命会通过自身的能动性而展开。这种展开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横向的展开,一个是纵向的展开。生命的横向的展开,就是我们的生活。简单地讲,就是我们每天的吃喝拉撒睡,我们的学习、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交往等,这就是生活。生命的纵向的展开就是人生。人生就是我们的昨天、今天、明天。就是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明天的历程。因此,人生就是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从出生到死亡的这样一种历程。生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吃喝拉撒睡、学习工作交往,它是整体的生命发展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活”注重当下的“感受”,“人生”注重过程的“体验”,“生命”则注重整体的“感悟”。所以,“生活”是直观的,“人生”是反思的,“生命”是领悟的。

二、借鉴经典

借鉴经典,就是借鉴前人的人生智慧。虽然我们与前人所面对的具体环境不同了,但是对幸福的渴望、对意义的追寻却没有变。回顾前人的历史,重温前人的教诲,无疑有益于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寻。

(一)胡适: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创造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教育家胡适有一段关于生命意义的论述:“人生的意义全是个人自己寻出来的、造出来的:高尚、卑鄙、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一个人与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奋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就无穷了。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①转引自孟微微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一书第52页。

胡适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的要旨在于:你赋予生命什么意义,你的生命就有什么意义;你创造了什么意义,你的生命就有什么意义。概言之,自己生命的意义取决于自己的创造。

(二)阿德勒: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感”

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之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一书中认为:人类生活在“意义”的领域,我们所经历的事物并不是抽象的,而是从人的角度来体验的。一个人如果试图脱离“意义”考虑环境,他将因此与他人隔离开来,他的行为于人于己都不会有意义。没有人能够脱离意义。我们是通过我们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现实的——我们感受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经过阐释的现实。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一“意义”或多或少是未竟的、不完整的,甚至不会完全正确。

一般而言,如果人们的一切都一帆风顺,不经历逆境的考验,“活着为什么?什么是生命的意义?”这些问题就绝不会提出来。但只要观察其行为,我们会发现:任何人都有自己“生命的意义”,而且他的所有观点、态度、行为、抱负、习惯等都与这一意义吻合。任何人的生活都受限于三个约束,它们构成了他的现实,因为他面对的所有问题都源于这三个约束: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这是第一约束。我们尽量利用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和限制而生存。为了能在地球上延续自己的生命、确保人类的繁衍,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肉体和心灵,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它向每个人都提出挑战。第二个约束是,无人是人类的唯一成员,我们的身边有其他人,我们与他们息息相关。如果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只想独自解决问题,那么他只会灭亡。因此,他总是与他人相联系。一个人对于自己和全人类利益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与他人相联系。因此,对于生活中种种问题的回答,都必须考虑到这种约束。第三个约束是,人类由两性构成。个人以及团体生命的维护都须顾及到这一事实。爱情与婚姻就属于这个约束。

这三个约束构成三个大问题:第一,我们的地球家园有种种限制,怎样在此限制下找到一个赖以生存的职业呢?第二,如何在同类中谋求一个位置,用以相互合作并且分享合作的利益?第三,人有两性,人类的延续依赖这两性的关系,我们如何调整自我以适应这一事实?一切人类问题均可主要归为三类:职业类、社会类和性类。人对于生命意义的阐释,无一例外地显示于他对这三大问题的反应之中。

在此,我们可以发现所有错误的“生命意义”的共同点和所有正确的“生命意义”的共同点。所有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少同类感和社会兴趣。他们在处理工作、友谊和性生活中的问题时,都不相信这些问题通过相互合作得到解决。他们所赋予生命的意义是一种个人所特有的意义。这种人成功的目标实际上仅仅是谋求一种虚假的个人优越感,而他们的成功也只对他们自己有意义。

所有真正的“生命意义”的标志在于:它们都是共同的意义——他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是他人能够接受的意义。生命的基本意义在于对他人的兴趣以及与他人的合作。生命的意义在于对全体人类感兴趣,并且他们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感和爱心。[3]

在阿德勒看来,人是意义的存在。人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自己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来自于工作中,来自于人我关系中,来自于两性关系中。离开他人与社会,就无所谓意义。

(三)弗兰克尔:苦难中体会生命的意义

对于任何人而言,不管我们是个普通的人物,还是杰出的伟大的人物,人生不可能是一片坦途,必然会充满挫折,甚至是遭受重大的苦难。苦难、挫折是不是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消极的、没有意义的呢?著名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在他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来》之中讲了一个故事: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与无数的犹太人一起被关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一次,一个饿得半死是囚犯忍不住偷了一只马铃薯,纳粹当局监狱宣称必须交出这个人,否则全营2500名囚犯都得饿一整天。这个偷马铃薯的人一旦被交出,就意味着马上被处死。在充满着饥饿、寒冷的破监舍里,大家都躺着,情绪低落,谁也不说话,听到什么都烦。更讨厌的是,灯也灭了。一位囚犯充当的号长认为,近几天来因病或自杀而丧生的难友的真正死因许多都是因为放弃了希望,所以他提议我(弗兰克尔)来为大家讲一讲。

我认为,人类的生命无论处在任何情况下,仍都有其意义。这种无限的人生意义,涵盖了痛苦和濒死、困顿和死亡。因此,我请求这些在昏暗营舍中倾听着我的可怜人,正视我们当前处境的严肃性。我要他们绝不放弃希望,而应该坚信目前的挣扎纵然徒劳,也无损其意义与尊严,因而值得大家保住勇气、奋斗到底。因此我对大家说,在艰难的时刻里,有人——一位朋友、妻子、一个存亡不知的亲人,或造物主——正俯视着我们每个人。他一定不愿我们使他失望。他一定希望看到我们充满尊严而非可怜兮兮地承受痛苦,并且懂得怎样面对死亡。最后我谈到我们的牺牲,并说这牺牲无论如何都有其意义。在正常的环境或有所成就的情况也许不然,但事实上的确有其价值;而这一点,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不难理解。我更举了一个难友为例。此人在抵达集中营时,曾试着和上苍约定:他要以自己的痛苦和死亡,作为超渡他所深爱的人的代价。在他看来,死亡和痛苦乃深具意义;他的痛苦和死亡,是意味深长的牺牲。他不愿平白无故地死去,任何人都不愿这样子死去。我的用意在于,在最最艰苦的环境中,在死亡的边缘上,也要寻找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来。”[4]

弗兰克尔告诉我们,生命存在的任何状态都具有意义。哪怕我们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哪怕我们身陷囹圄、失去自由,哪怕我们遭遇挫折失败、被痛苦缠绕,哪怕我们身处绝境、面临死亡,都不会消解我们生命的意义。苦难能彰显人格的尊贵,更能使我们的爱得到升华——从爱家人、爱朋友,到爱人类、爱天地万物,从而使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再局限于小我,进而融入他人、社会和整个宇宙之中。

三、意义追寻

生命是一个奇迹,虽然生命之谜至今尚未解开。我们能够拥有生命,说明我们是幸运的,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它、呵护它,努力提高它的质量,彰显它的意义。我们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是相同的,都一样渴望生命的繁盛与生活的幸福美好。因此,我们应当像善待自己生命一样善待他人的生命。

大自然赋予了我们生命,却没有赋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自己去追寻、去创造。人是唯一能够追问自身存在意义的生命。而这一点也恰恰表明了人的生命存在的悖谬:这既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因为人是以自己的存在为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的价值和意义的,一旦他返回自身,追问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时候,就会发现:用什么作为尺度衡量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呢?仍然用人做尺度吗?那么,尺度与衡量对象是同一的,无法衡量;用人以外的事物吗?那岂不降低人为万物之灵的尊贵地位吗?

意义的追寻使人陷入二律背反。

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混合体,用西方的话来讲,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维持和繁衍生命是人的动物性,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人的神性。对意义的追寻是伴随人类始终的问题,人是生活在意义之中的。事物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对我们是否有意义。当一个人的一切都顺风顺水、春风得意的时候,他可能不考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然而,当一个人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资料满足之后,或者是经历逆境考验之后,意义的问题会自然浮现。

我们都知道,如果问我们为什么吃饭、喝水、劳作,我们可以回答是为了活着。但如果再追问,活着又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没有答案。因为即使有答案,那答案也不可能是唯一的——如果答案是众多的,多到无法统计的程度,也就等于没有答案。如果谁不相信,可以亲自去大街上问,看看当你问到100个人时,能够得到多少份答案。如果你有精力问遍天下所有的人,看看又能得到多少答案。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生命本来就没有意义,或者,即使有意义,我们也无法追寻呢?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看。

也许,生命本身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但谁又能否定,“追寻意义”本身就是意义呢?我们追寻生命的意义,其可贵之处并不完全在“意义”本身,而在于“追寻”,“意义”就蕴含在追寻的过程之中。“追寻”本身就是意义。因此,生命存在本身就是它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是世上最高的价值和意义。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有人的生命价值都是相同的——这就是生命的本体价值。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珍惜和善待我们的生命,也没有任何理由不珍惜和善待他人的生命。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到活着是有意义的,从而使我们能够充满激情和信心地活下去,用我们的不懈努力发展和完善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彰显我们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知道,每个人生命的意义不可能与其他人完全相同。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任何人的生命意义都不是自足的。我们可以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对人生的“体验”,对生命的“感悟”,来探寻、创造我们生命的意义。然而,如果我们离开他人、离开社会、离开人类、离开自然,就不可能获得任何意义。也就是说,“意义”在关系中,在整体中。因此,我们寻觅、创造我们生命的意义,就必须与他人、社会、人类、自然建立一种恰当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生命的意义才是可以理解和分享的,我们的人生才会是幸福的、美好的。

猜你喜欢
意义价值人类
一件有意义的事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有意义的一天
人类第一杀手
生之意义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