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重逻辑

2020-01-18 07:59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人类

吴 文

(合肥师范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当今时代,处于新旧世界格局转换的震荡期,全球性问题频发,各国均面临着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在的世界怎么办,未来世界会怎样,是一个全球性的思考难题。当代中国正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参与到世界新格局的构建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具有深刻的逻辑内涵。

一、理论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溯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是无源之水,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承接着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有重大发展,特别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有着原创性贡献。

(一)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其发现的唯物史观提出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其理论始终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线索,致力于追求人类解放,关切人类命运,科学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依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进行梳理,“共同体”思想贯穿社会形态理论始终,分别是《论犹太人问题》首次出现“共同体”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中分析了早期的自然共同体和资本主义的虚幻共同体,《共产党宣言》将“自由人联合体”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现阶段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历史判断,又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同时也是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然阶段。

其一,自然共同体。自然共同体对应的是原始社会。在这个共同体中,人们是通过血缘聚合在一起,自然秩序是共同体的纽带,主要表现是以血缘结构的家庭或者由血缘结构构成的氏族部落。此阶段的共同体是低层次的共同体,是与人的原始的自然属性相联系,共同体成员采用群居的生活方式,共同协作获取生活资料,联合行动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共同体成员精神上相互依靠,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高度一致,共同体对于个体而言仅仅为了满足个体生存需要,其成员个性依附于共同体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共同体是个实体,而个人则只不过是实体的偶然因素,或者是实体的纯粹自然形成的组成部分。”[1]126此阶段的共同体是人类最早的共同体,我们称之为“自然共同体”。

其二,虚幻共同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高,分工进一步发展,人类逐渐摆脱了自然共同体结构。私有制诞生使得个体利益日益得到彰显,为了平衡个体特殊利益,必须抽象出共同利益,抽象出来的共同利益由国家予以代表。“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体利益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2]536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个体为了追逐个体特殊利益,原始的自然共同体趋向瓦解,传统的自然纽带过渡到利益纽带,原始的 “人的依赖关系”逐渐被“以物的依赖关系”所取代。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代表着与个体利益和全体共同利益相脱离的虚幻共同利益,是纯粹的“虚幻共同体”。“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外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2]571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不是真正代表社会共同利益的,因而,它是虚幻的共同体,不是真正的共同体。

其三,真正共同体。“从某种程度上,人类历史进程就是一部人类共同体的演进史。”[3]3-14在虚幻共同体中,其社会成员受到共同体利益所制约,他们的存在不是以个人的形式而存在,共同体利益存在于资产阶级中,代表资产阶级整体利益。此时,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要建立真正共同体必须要消灭私有制,消除虚幻共同体的利益基础,彻底解决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马克思领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在打破资产阶级虚幻共同体后,消灭私有制,社会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社会成员摆脱资本奴役,每个人能平等自由的发展,人类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正如《共产党宣言》里所表述的:“代替那存在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4]53历史唯物主义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基础,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只有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劳动者的劳动潜能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活,因此,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真正共同体的实现程度。当前,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尚未达到共产主义生产力水平,人类社会离实现“自由人联合体”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中国方案,也是处理21世纪国际关系的价值选择。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能完成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量变积累,又能在充分尊重各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积极探求人类共同价值,不断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共同体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共同体思想,其为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和世界交往提供精神滋养,也为世界文明发展和中华文化自信做出巨大贡献。

一是天下为公思想。《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指天下是所有人,人人平等。在当今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就是希望各国不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人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在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实现“世界梦”。二是协和万邦思想。协和万邦思想出自《尚书·尧典》,其意是倡导天下情怀,以和谐思想为指引,反对霸道,强调和谐共处,反对弱肉强食,走和平发展之路。三是大同思想。中国大同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近代康有为也有《大同书》:“国之与国际,人之与人交,皆平等自立、互不侵犯。”[5]6孙中山随后提出“天下大同”思想,即:“进于大同,其道非易,必须人人尚道德、明公理,庶可致之”[6]439。四是和而不同思想。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其意强调面对不同的文化差异,能够包容差异,持以和谐友善的态度,今天面对多元的价值观念,做到相互借鉴、互相包容、取长补短,和谐相处。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大地,倡导和谐共生、平等互利、包容互惠,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反对政治霸权和“强盗逻辑”。

二、历史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脉络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外交思想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的历史逻辑。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忍受了西方列强的百年欺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中国人民顺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从贫弱落后到中国人民站起来。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在美苏争霸的两极世界秩序下,新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在平等基础的新国际关系构想。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新中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也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广泛认同和遵循。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研判国内外形势后毅然做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重大判断,根据此判断,邓小平提出中国外交政策的总方针,并明确提出“我们的对外政策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我们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7]116。在该对外政策指导下,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致力于国内经济建设,专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类区域冲突和全球问题层出不穷,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面,江泽民提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倡导通过对话协商、协调合作方式构建持久和平新世界。江泽民明确指出:“使新世纪成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世纪,是一个需要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8]472进入21世纪以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胡锦涛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进一步阐释了“和谐世界”思想,倡导世界各个国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摒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谋求各国共同发展,兼顾各国利益,推动形成均衡发展的全球关系。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在继承历代中国共产党外交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首次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即共同体思想经历了一个范畴逐渐扩大,内涵逐步深化的过程,从周边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八大以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关系,以周边的睦邻友好为要,立足亚太区域,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积极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2013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指出:“我们要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各经济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9]350习近平在2015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发展起步于亚太,得益于亚太,也将继续立足亚太、造福亚太。”[11]中国政府在做好周边外交的同时,积极发展区域外交,推动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命运共同体。2018年5月,中国和老挝两国最高领导人一致决定启动制定《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为建立区域命运共同体先行一步。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来的。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0]446紧接着在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做主旨演讲。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通过回答“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哪里、将到哪里去?”进而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个总问题,最后以负责人大国领袖身份提出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详细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和五个方面的任务,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日趋成熟。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概念的提出到价值意义到最后的原则任务,回应了国际关切,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实践逻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方略

习近平在日内瓦主旨演讲全面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要求从政治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环境共同体五个维度提出了建设方略。

(一)构建政治共同体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但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逆全球化浪潮凸显,世界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局部冲突、重大疾病等情况持续蔓延,需要世界各个国家开展对话、协商化解分歧、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积极构建全球合作共同体。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也没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全球性合作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必然选择”[12]141-147。

中国致力于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发言权,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协商机制解决国际争端。习近平提出:“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合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和发展。”[13]面对当今世界,中国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积极推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全球合作共同体。

(二)构建安全共同体

当今世界局部冲突时有发生,朝鲜半岛、中东地区关系紧张,恐怖主义仍然存在,禽流感、埃博拉、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持续蔓延,这些已经威胁到各个国家安全。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在面对共同威胁时都无法独善其身,世界也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是各个国家共同的责任,世界各方需要通过对话协商建立公正、合作的安全格局。对此,习近平提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14]60。

“全球治理,应为各主权国家、非政府组织在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平等磋商、展开对话,形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使全球朝着普惠、均衡、共赢方向发展。”[15]22-27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对国际事务,各个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要在联合国框架下,通过磋商解决,走对话而不是对抗、结伴而不是结盟道路,反对把各自意志强加于人,尊重各国主权,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致力于构建国际政治共同体,充分发挥联合国和国际组织的作用,推动全球治理朝着公平正义方向发展,共同构建全球安全共同体,不断增强世界各国人民福祉。

(三)构建经济共同体

经济全球化促使贸易、技术、人员、投资等各个领域的全球流动,加速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但是在国际社会交往过程中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发生矛盾时,便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甚至破坏国际贸易规则推行贸易保护主义、“退群”等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各个国家要正确处理好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和本国核心利益的关系,在生产、交换、分配各个环节加强沟通,树立经济命运共同体理念,任何国家的经济危机都可能会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因此,各个国家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完善治理,推动建立开放、普惠、共赢的经济命运共同体。

自1978年以来,中国始终将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密切与世界各国经济往来,奉行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14]60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强调沿线国家平等参与、互惠互利,聚焦各国经济发展困境和现实需要,共同携手面对世界经济挑战,拓展国际经济发展空间,增添世界经济发展新动能。为了更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政府积极倡导组建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经济组织,为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命运共同体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四)构建文化共同体

不同国际、不同国情、不同历史孕育了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多样的文明促使世界更加精彩,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4]59构建文化命运共同体,需要平等对待各种文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致力于人类文明的创造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丰富的共同体文化理念,具有几千年的“天下大同”情怀。从“和而不同”到“协和万邦”;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体现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文化价值观念。构建文化命运共同体,中国政府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外来文化,同时也积极借助孔子学院、“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多种渠道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与各国丰富多彩的文化相互碰撞,寻找各种文化交流的“最大公约数”,促使构建的文化共同体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价值追求和精神指引。

(五)构建环境共同体

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载体。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全球生态环境承载了超越极限的压力,甚至出现重大生态灾难,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在个人主义价值中心论影响下,生态环境危机频繁发生,随着资本扩张和产业转移,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政府对传统发展方式进行反思,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坚定树立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着力解决环保问题。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节能减排,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积极促成《巴黎协定》落地生效,承担全球生态环境国际责任,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国形象,为构建环境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总之,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站在了真理的制高点,它科学地回答了“世界怎么了”和“我们怎么办”,“我们要建设什么的世界”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问题,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回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挑战;又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根本价值追求,切实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人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人类第一杀手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命运秀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