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亮,刘 欢,李 洁,刘光展
(1.衡水学院 音乐学院,河北 衡水053000;2.河北省群众文化艺术馆,河北 石家庄050051)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是聂荣臻元帅于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百余天后的10月份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以阜平、五台为中心,包括当时的山西省、河北省和察哈尔省接壤的广大太行山区域,其司令部在现今保定市阜平县。晋察冀以星火燎原的态势发展,得到了区域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势力最终发展为30 多个县,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在华北地区的兵力。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成功为内蒙古、山东、河南等地的抗日根据地提供了人才和经验支持,对我国抗日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对于抗日精神的广泛宣传。根据地把抗日歌曲作为主要的宣传手段,这时期创作了众多不同风格的歌曲,至今仍是我国革命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公布了中国十大抗日歌曲的网络投票结果,其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歌唱二小放牛郎》和《游击队歌》四首晋察冀歌曲上榜,充分体现了晋察冀抗日歌曲的人民认可度。那么晋察冀歌曲创作具有怎样的特性才会这样深入人心、历久不衰、经久传唱呢?
人类语言的发展史证明,越是容易学习的语言对于文明的推动力越强劲,越是通俗的语言越容易被人民大众所接受,语言通俗化也是中国近代白话文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因为简练而通俗化的语言才是最容易且高效地和人民群众沟通的工具。
抗日歌曲顾名思义就是以服务抗日战争为目的而创作的歌曲,宣传的对象主要是晋察冀山区的人民群众。在抗日这样特殊的时期,人民群众接受的文化知识教育有限,太行山深处的晋察冀地区更是如此,因此通俗性的歌曲名字和歌词更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接受。在创作战争歌曲时,直观化的歌词通常都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个时期不需要风花雪月的浪漫,而需要能够直白明了地表达抗日情绪,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鼓励人民去为抗击外敌而奋斗。从1937年7月创作的第一首抗日歌曲《打杀汉奸》 的名字就可直接看出,这是鼓励人民群众在抗战时期要打击汉奸行为的歌曲。晋察冀地区产生的著名歌曲《游击队歌》《到敌人后方去》《歌唱晋察冀》等同样可以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歌唱的内容,歌词简单通俗,直观表达了歌曲所要讲述的内容。歌词直白而通俗性的特点使得歌曲极大地发挥了其服务宣传抗日的目的。
本民族受到外敌入侵这个事实,是世界各地抗击外敌侵略歌曲产生的客观原因和必然性所在。人类是群体动物,群体之间是有地域意识的,也就是领地意识,这一点人与绝大多数动物是一致的。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广义构成就是国家与国家,所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领地侵占行为就称之为侵略,而被侵略者会满怀仇恨。在这种仇恨中,人们会产生刻骨铭心的情感波动,这种情感波动的释放形式之一就是歌曲的创作与产生。
不单单是晋察冀地区所产生的大量的抗日歌曲是抗击侵略的必然结果,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皆是如此。如韩国,是一个爱恨分明且能歌善舞的国家,他们把抗日歌曲当作文化遗产加以保存和铭记;再如越南的抗法歌曲、印度尼西亚的抗击荷兰歌曲、俄罗斯以及欧洲各国的抗击外敌歌曲等,均被本国人民铭记、珍藏。因此,抗击外敌入侵这种最高仇恨情绪刺激下的抗日歌曲的产生就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晋察冀抗战时期很多歌曲的创作借鉴了京剧曲牌的形式,即一首旋律,多次添加歌词的手法。这样做是因为抗战时期专业作曲家非常缺乏,能获得一首激励人心的旋律非常珍贵。在那紧急的时期,直接为这些适合的旋律配上需要的歌词成为最简单而实用的歌曲创作形式,也就形成了大量同曲不同词的作品。由于晋察冀地区是以山区为主,以当时的通信条件,各个地区的信息沟通非常困难。加之当时资源有限和安全考虑,很多沟通以口口相传为主。歌曲的口耳相传中往往出现节奏、音准的改变,所以同一首歌曲在各个小地区传唱就会出现版本的差异,这就是词同曲不同的形式。另外,还有以当地原有民歌直接填词的做法,这些形式在当时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也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尤其是一些特意为小战役或者小故事创作的不知名歌曲更是多加采用这种形式。例如描写侵略者进攻河北定州时创作的《定州塔》,就是采用当地民间小调填词而成;再如《打涞水城》《鬼子占了灵山》等描写小地区战役的歌曲也是采用当地现有的民谣或者戏曲的旋律填词而成。由于这些歌曲被填词创作后,都是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传播范围有限并且通常不能形成书面形式。经历多年之后被采集时,传唱人可能会出现改编或者纰漏现象,所以造就了更多抗日歌曲传播中词曲版本的多样性。
晋察冀根据地地处山西、察哈尔和河北省三地交界的广大太行山腹地,缺乏统一的文化模式。晋察冀根据地受高大太行山的阻隔,各地区的语言文化差异很大。今山西忻州市五台山地区南邻太原地区,属于典型的晋语区,这一代产生的晋察冀抗日歌曲,大多就地取材而使用了山西二人台的曲调。例如《怎么办》,采用的是二人对唱形式,类似于黄河大合唱中《河边对口曲》的形式,描写张老三和李老四两人控诉鬼子罪行,最后加入抗日队伍的情景。当时的察哈尔首府位于现今的河北张家口地区,地处山西、内蒙古、河北和北京的交汇处,语言受晋语、蒙语、冀保唐语和京语四重影响,造成这一地区的歌曲风格多样,例如北京风格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歌》,坝上风格的《哥儿去参军》。而晋察冀河北地区是以保定和石家庄地区为代表的歌曲风格,例如《围困保定府》,采用了当地劳动号子的形式,铿锵有力地表现了军民响应毛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号召,在保定城周围形成消耗城内日寇各种有生力量和资源的强有力的人民铁网的情景。
当时的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把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号召全党全军向晋察冀根据地学习。于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共产党人不断进入晋察冀学习,学习这里敌后抗日的经验,为我党我军输出了大量敌后作战人才。其中也有立志抗日救国的音乐家,如王莘(1918-2007年)、卢肃(1917-2004年)等著名作曲家,克服重重困难来到最艰苦的晋察冀敌后根据地宣传进步的抗日思想。
时势造英雄,这种特殊时期同样也造就了本土化的“土作曲家”。如当时涌现出晋察冀根据地卫生员出身的、新中国成立后曾参与《长征组歌》创作的遇秋先生;中国“独立自由勋”和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获得者、晋察冀军人出身的唐诃先生(1922-2013年);《学习雷锋好榜样》《马儿啊,你慢些走》等歌曲的创作者、普通文艺兵出身的生茂先生(1928-2007年)。这些晋察冀时期培养的作曲家,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多成为搭建新中国音乐大厦的主力军。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一个依靠崇高信仰形成的阵营,受当时的战争状态和通讯水平限制,整个根据地边区的沟通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共同的庆祝活动却在共同信仰中分别进行着,相对封闭的小区域使得只能各自为战的歌曲创作,产生了大量的同名同字的庆祝歌曲和纪念歌曲。这些歌曲思想统一而创作标准和形式却各有不同,充分发挥了各地作曲者的音乐才能,他们就地取材创作出了思想指向和歌名相同或相似,但是旋律歌词完全不同的抗日歌曲。如晋察冀歌曲中《全国同胞总动员》《全民抗日》等十几个歌曲都有3 首以上同名;再如《保卫晋察冀》《军民一家人》等歌曲同名数量都在5 首以上;甚至《破路歌》《反扫荡》等同名歌曲数量均达到10 首以上。
晋察冀根据地不但是中国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也是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这里没有丰富的物质供给,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甚至没有专业的军人,其由星火到燎原凭借的就是政治宣传的力量而武装起来的头脑。晋察冀党旗军旗插到哪里,就把抗日的歌曲唱到哪里,抗日歌曲唱到哪里,抗击外敌侵略的武装就诞生在哪里。据不完全统计,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短短八年时间中,依靠军民力量创作的歌曲逾3 000 首。其创作歌曲的效率,在整个中国抗日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抗日歌曲既宣传了抗日救国的思想,又丰富了军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抗日敌后的非常时期,伴随我党我军和太行儿女一起经历了血雨腥风的艰难岁月。这些歌曲创作中体现的特性,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研究这些特性,发扬晋察冀高效音乐创作精神,把这些伟大创作精神运用到现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多健康正能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