凃克在战争年代的艺术创作

2020-01-18 03:07
贺州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苏中画报新四军

曾 莉

(广西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广西画家凃克先生,学艺于杭州艺专油画专业,也创作水彩、水粉、版画等,还精于作曲与填词,艺术成果丰硕。他淡泊名利,将自己的作品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广西博物馆、南京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江苏美术馆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按国家一级文物规格收藏其作品。

凃克先生的艺术生涯大致分为三段时期:第一段时期是战争年代,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一时期以战争及其相关内容创作为主。第二段时期是1949—1963年,即1949年5月随陈毅大军进入上海至其从上海调回家乡广西这段时期,也可称为上海时期,因这期间他主要生活工作在上海。到上海后,便开展了一系列与美术相关的工作。任上海文化局美术科科长、美术处处长;曾在《上海公安画报》工作;参与创办“上海美术工场”,后改为“上海美术设计公司”,为首任经理;参与创办“上海中国画院”,任秘书长;参与创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务长兼雕塑系、油画系主任;兼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上海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因工作繁忙,其艺术创作不及战争年代集中。第三段时期即广西时期,从1963年至2012年逝世。曾任广西文联秘书长和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创作具亚热带风情的广西风景画为主,并倡导“亚热带画派”。在病中的凃克先生曾说:“我非常想把亚热带色彩画派引向深入,写一本油画方面的《新色彩学》,把自己摸索的经验告诉给世人,但岁月不饶人,现在只能希望有志之士来做这件事情”[1]95。现今广西的“漓江画派”是凃克先生“亚热带画派”的延续与承继。

本文主要探讨凃克第一段时期的艺术创作,即战争年代的艺术创作。这段时期,油画出身的凃克在艰苦的条件下,手边有什么材料便用什么材料进行创作,比如竹笔、油墨等材料,也画了些漫画,主要是创作宣传画。

凃克,原名凃世骧,1916年出生于广西融安县雅瑶乡,受喜爱绘画的父亲影响,热爱美术。1935年考取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当年秋天,进入西洋画专业,在一年级B班,班主任是留法的油画家吴大羽老师。在校期间,由于每周六有水彩课,凃克也爱上了水彩画。

凃克的学业还有一年才结束时,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杭州艺专内迁,凃克在安徽一同学家中,画了百多幅漫画和宣传画宣传抗日。由此开启了其战争年代的艺术创作。此后,他未随杭州艺专内迁,而是于1938年在安徽泾县云岭参加了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开始军旅生涯,直到1949年随军进入上海止。

一、凃克战争时期的创作

战争时期,凃克创作的作品大致有四类。

(一)军旅生活

1938年至1949年,凃克均在军中进行美术相关工作,同时进行美术创作。绘制了大量反映军队生活的作品。不过其作品有部分没有保存下来。1940年7月,战地服务团渡江北上,凃克把作品留在江南,这批作品未留存下来。1940年10月,在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的黄桥决战中,凃克创作了许多作品,这些作品并没有保留原稿,故而也没有保存下来。

1.军队行军及作战情况

凃克的军旅生涯从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开始,一直以美术创作为主。军队的日常生活及战斗是其创作的重要内容。这类作品有《我们的队伍行进在黄昏中》《月夜行军后的宿营地》《进袭》《蒋军第一快速纵队的毁灭》《王耀武的活动地堡变死堡》《攻占国民党第二绥靖公署》《陷人坑陷不了人》等。

战争时期,部队经常行军。抗战时期创作有《我们的队伍行进在黄昏中》,解放战争时期则有《月夜行军后的宿营地》。前一张正面描绘军队黄昏行军情形,一列军队整齐行进于山水间,画面是暖色的,彩霞满天,给艰苦行军以浪漫乐观的描绘。后一张,侧面描绘行军,部队经过跋涉,终于可以在天亮前休息一下,也只是靠在树边稍事修整而已。夜是宁静的,但战事紧张,很可能下一刻便要出发。有时白天休息,晚上行军,甚至持续一个月以上。两张画一动一静,表现了战争年代行军的情况。

军队的大小战役,随军的凃克身处其中。正面交战的情形及战斗中的事迹均是其创作素材。有感于1947年1月解放军在山东枣庄一带消灭了国民党“第一纵队”,创作了《蒋军第一快速纵队的毁灭》,描绘了这场夜战的激烈场面,战火照亮夜空,战士端枪冲锋。1948年9月,解放济南之战打响,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驻守济南。解放军攻下济南,王耀武的防御成为笑话。凃克以此创作了《王耀武的活动地堡变死堡》。画面上所谓的“活动地堡”了无生气,破破烂烂。

2.军旅人物肖像

身边的战士、战友是凃克最好的模特,他们的形象留在了凃克画中。这样的作品有《冬——战友江有生肖像》《新四军女同志》等。

画面上的江有生穿着厚厚的冬装,戴着帽子,两手交叉着放进袖口取暖,身体斜靠在墙壁上,有些慵懒。这是幽默漫画家在战争年代的即景写照,不像艺术家,而似平常乡人。凃克画这张画时,二人正共事。

出生于1921年的江有生比凃克小五岁,漫画家。凃克加入新四军时,江有生还在澳门学习漫画。1942年参加新四军一师一旅战地服务团。1943年由凃克参与创办的苏中木刻同志会,江有生后来亦加入。1944年江有生到《苏中报》,1945年凃克亦到《苏中报》,二人与其他同志合作创办了《苏中画报》。二人一起创作了八幅木刻组画《刘老好换工组》。江有生肖像便是作于此时。1946年《苏中画报停刊》后,二人又同时入《江淮画报》。二人共事结束于《江淮画报》的停刊。此后江有生到野战医院,参与编《卫护报》,又到华东野战军政治部美术组工作,而凃克则到了《山东画报》工作。二人的友谊从战争年代一直持续到和平年代。1984年凃克出版其在战争年代绘制的作品集《江淮之波》,便由好友江有生作序。

《新四军女同志》绘于1943年。三位女战士着军装,两位背对观者,一位虽正对观者,但脸转向自己右侧。这是三位平常又非凡女性的历史瞬间记录。新四军前身是有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的红军游击队,由于抗战,于1937年整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这支军队大多为工农子弟,后来也有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加入。在这支队伍中,不乏女性,巾帼不让须眉。有的加入战地服务团、有的成为医务工作者、有的直接投身战争前线。如军医处的文化教员英劳,在皖南事变时,与其他三位同志,被敌军包围,用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3.个人军旅生活

战争年代的艺术创作条件虽艰苦,但凃克充满了革命乐观精神。他留下的作品中,有对自己军旅生涯的点滴记载,如《我的小家当》《我的驻地》等。

《我的小家当》描绘了凃克军中宿舍情形,也是其个人物品的呈现。狭小的空间,有一张小床(其实是一块木板),墙上挂着几张画,这是其随时随地创作的表现。《我的驻地》是一处安静的村庄小屋,屋外大树葱郁、青草繁茂,在战争年代偶有这样安宁时刻。大概正好写生,静心作画。

(二)军民生活

人民的支持与信任是我军能够取胜的重要因素。军民鱼水情是凃克战争年代画作的又一主题。这样的作品为数不少。这类作品有:《军民合作打日本》《军民合作忙夏收》《大娘为我补衣裳》《为战士补衣服》《大生产运动》《剥玉米》《踊跃支前》《黎明时的短休息》等。

军民一家,《大娘为我补衣裳》和《为战士补衣服》,前一张是村中大娘在屋外补衣;后一张无背景,仅画大娘坐着补衣。“补衣”虽系小事,正可以小见大,表现群众对战士的情感。抗战时期,物资短缺,军民进行大生产运动。《军民合作忙夏收》《大生产运动》《剥玉米》均是军民共同生产的记录。开荒是大生产运动的重要内容,《大生产运动》这幅作品突出表现了拿着铁锹大力拓荒的军民。《军民合作忙夏收》描绘军民收割小麦的情形。《剥玉米》则是女战士在帮乡民剥玉米。大生产运动实现了自给,有力支持了抗战。

不管是抗战还是解放战争,军队在前方作战均得到后方民众的各种支持,尤其是物资上的支持。《踊跃支前》和《黎明时的短休息》正是这种支持的展现。《黎明时的短休息》表现的是1948年老百姓给黄河南岸的军队运送军粮的情形。画中一队马车在黎明时停了下来,只是为了给马喂料,即刻便出发。老百姓着急为前方浴血奋战的子弟兵送上粮食,完全不顾夜以继日的劳累。

(三)百姓生活

凃克从安徽到江苏,再到山东,一路随着部队前行,眼见甚至亲历了沿路的乡村百姓生活。其画笔下的乡民生活真切朴实。

1.乡村农事

战火在烧,农事不能停。这些作品有《春耕》《深耕细作》《收割》《夏收时节》《扬麦》《碾米》《土改后的丰收年》《丰收》《丰收场上》《减租减息后的丰收景象》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秋收冬藏,千百年来的农事依旧。乡村亦有新气象,由于土改,村民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地,积极性大为提高,加之军队的护卫,丰收的年景在凃克笔下流溢。

2.百姓平常生活

虽然战事不断,但生活还得继续。凃克用画笔记录了战争时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类作品有《纺线》《捻线》《缝新衣》《赶集》《放猪》《烧盐》《逗》《山东快书》《祝贺新年》等。除了种地,还纺线、放猪,也享受天伦之乐,逗逗小孩。去赶集买卖东西,听听快书,娱乐一下。逢年过节,难得的缝件新衣。期待新的一年可以天下太平。正如1943年《祝贺新年》这张大红画作,人头攒动,喜庆热闹,凃克在画中写道:“赶走日寇天下太平生意好,抗战胜利四海同春财源来”,这是当时国人的共同愿望。

3.融入时代洪流的百姓生活

抗日战争连着解放战争,广大的乡村主动或被动挟裹进了这时代大流。乡村组织了民兵,保护乡村乡民。《民兵队长》《民兵老队长》中的人物虽仍是土地上的农民,但多了自信与坚毅。《听民兵英雄的报告》作于抗战胜利前一年,画面一群人紧围成一圈,聚焦的中心是民兵英雄,可见对此报告的热切与专注。《他穿上保卫土地的戎装》一位刚穿上军装的青年男子位于画面中心,身旁的乡亲眼神均聚于其身,满眼笑意。

解放战争时期,分田地斗地主,农民翻身作主的新篇章鼓舞着几千年沉默的农民,他们开始活跃起来。从未有发言权的贫雇农团结联合起来,讨论决定自己的命运。《贫雇农小组会》上,油灯映照下的农人们,脸上有着温暖的光,如同光明照耀。敢于对地主展开斗争,发出《可恨的地主,非斗倒你》的呼声。《响亮的锣声》中,一个村民敲着一面大锣,这锣声便是凃克在画中所写“催着人们参加斗争会去”。在《斗争会开始之前》,村民们便早早聚集在一起。他们开始大胆讲出自己多年来所受的压迫压榨。《满腔苦水诉不完》《控诉》《诉苦》里几位受尽生活苦楚的老农,满脸皱纹里都是岁月的风霜、衣衫破旧,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辛劳一世,受难一生,终于有了发声的机会。农人们也可以享有并行使自己的权利,《民主选举》便是真实的反映。

4.战争带来的苦难生活

1946年凃克调到华中军区政治部主持《江淮画报》。他到刚解放的石塘乡,近距离观察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由此创作了一批反映老百姓困苦生活的作品,也是整片国土因受战争之苦的大众的缩影。这些作品包括《孤苦伶仃家破人亡》《无依无靠的孩子》《贫困》《补破被》等。衣衫褴褛、茅屋残破、家徒四壁,这是战争留给《孤苦伶仃家破人亡》这幅画中主人公的。更可怜的是在战争在失去亲人的孩子们,《无依无靠的孩子》中,一个小小的身影,背对观者,靠墙而立。虽未见脸,亦可想见脸上的凄凉与哀伤,正如凃克画中所书“流离失所,无依无靠”。《贫困》中,农人篮内空空,没有粮食。吃尚且成问题,其它可想而知。1946年7月8日作于大圩庄的《补破被》,老奶奶穿着补丁衣服在简陋的家中补着满是破洞的被子。生存之艰,不待多言。

(四)风 景

凃克还画了不少风景作品,或是行军中见景而绘,或是安定下来后有感而画。描绘村庄风景,如《村头》《村庄一角》《沂蒙山区的小山庄》《沂蒙山区的月夜》《渤海村庄》《沂蒙山村》《海边农家》等;还有村民的家,如《农民小厨房》;村中的物事,如《井》。描绘田野风光:《路东的田野》《平原的风》等。还有古庙,如《龙岗镇五神庙》。

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在敌后也有稍微安宁的生活。可以静心感受自然风景,还有风景中的人。与凃克共事的杨涵刻了《晒盐》(凃克1942年也有类似作品《烧盐》),杨涵后来回忆并感叹:“感到敌后有如此安定的生活,没有身历其境的人,简直是不可想象的”[2]28。当然他也给出了原因,即“敌人之所以害怕新四军,并不是新四军有什么优良装备,而是军心、民心与抗日必胜的决心与信心”[2]28。

以上是凃克战争年代创作的主要内容,此外也有其他一些作品,如《白毛女演出速写》《饰演杨白劳的仲星火肖像》等。

二、凃克战争时期创作的特点

这里列举的凃克战争年代的作品并不完备,但主要创作内容大致如上。其创作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三方面。

(一)创作过程与其参加的军中美术工作相始终

在新四军时期,凃克不管是在安徽、江苏还是山东,其美术创作均与各种报刊联系在一起。其作品大多也发表于这些报刊上,是艺术品也是宣传作品。

1938年,凃克在皖南军部和别的同志一起创办的《老百姓》流动画刊,到江苏后继续进行,挂在街头以供宣传。1940年凃克到了苏北,在新四军政治部宣教科工作,任溶溶于当年10月参加新四军,在海安参加了新四军政治部宣教科,被安排编《战士报》,凃克负责刻木刻在报上发表,使报纸图文并茂。

1941年“皖南事变”,由于政治部服务团1940年北上受苏北指挥部领导,故未受事变影响。新四军军部重建于江苏盐城时,战地服务团留在苏中,改建为第一师战地服务团。1943年,由苏中一师战地服务团的凃克与赖少奇、杨涵等一起成立了苏中木刻同志会,出版了《漫画与木刻》。后来高斯在三分区建立了苏中木刻同志会分支机构。

1945年,凃克调到苏中区党委《苏中报》社(报社在江苏宝应东北的大新舍),与杨涵、费星、江有生一起创办了《苏中画报》。《苏中画报》出版三期后,于1945年8月划属苏中军区政治部,凃克立即随军攻克兴化,进军东台、如皋。《苏中画报》出版八期后停刊。1946年2月《苏中画报》合并华中军区的《江淮画报》,凃克亦转入《江淮画报》。画报出版三期后,由于国民党对华中解放区发动进攻,版画工作者均奔往前线,画报由此停刊。1946年10月涟水战役前,凃克因病转移到鲁南地区养病,病愈即到《山东画报》。

(二)创作从生活中来

凃克的创作,源于其战争年代的真实观察与体会,源于生活本身。正如多年后,他所总结的“深入生活,这是美术创作要取得新的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一环”[3]39。

凃克1937年到皖南,主动为抗战创作了宣传作品,并在休县展出。加入新四军后,凃克在“战斗生活中获得了许多动人的创作素材”[4]。或在战地采访,直接作画;或和画报同志一起在战壕中完成作品,随即印发,这是最直接的战时描绘。

这些作品,凃克均通过亲身观察,有所触动而得。1946年,国民党进攻苏中解放区后,解放区的民众深受其害,他在石塘乡见到民众的苦难生活而创作了《贫困》《孤苦伶仃,家破人亡》《千针万线补不完》等作品。大反攻时期,他感于运送军粮民众的热心与辛苦,常黎明起床观察他们而创作了《黎明时的短休息》。在行军途中,感受到风景与民众生活而创作了《井》《沂蒙山区的月夜》等作品。

凃克的绘画活动属于革命文艺活动之一,是“以形象向观众说明它的主题思想”[3]39-13。与其他文艺工作一起助力革命。如黄桥决战后,由于革命文艺工作的引导,“两个月就有三千多青年参加了新四军和县地武装”[5]19。

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整风运动。其实凃克早在1937年便解决了《讲话》中提到的“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6]14。他的创作源于战斗生活与自己了解的民众,其作品亦能为战士与民众理解明白。1940年黄桥决战时,他的作品和黄桥烧饼一起送到前线。1945年解放如皋时,凃克直达伪军城墙下进行采访,在离城墙很近的民房里立即油印作品,再用箭射上如皋城头以瓦解敌军军心。

源于军队与民众生活的作品,除送到战场外,有的张贴到街上,比如《老百姓》流动画刊。有的则在乡村直接展出,如1947年参加土改运动时,村民把凃克的画挂在晒场的墙上。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6]7-8。凃克常在战地采访,也曾到乡村做群众工作,还参加了土改运动,与农民同吃同住。自己的作品挂出来,民众可以边看边提意见。其创作“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6]33。

(三)创作自由

凃克的创作是自由的,不管是题材、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还是思想等方面,无不自由。“我们鼓励革命文艺家积极地亲近工农兵,给他们以到群众中去的完全自由,给他们以创作真正革命文艺的完全自由”[6]23。与其一起在新四军中进行美术工作的江有生回忆,“当时的领导同志,……从未对我说过应该刻什么?宣传什么?他们是非常相信我的创作题材与内容同党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2]31-32。

凃克画油画、水彩、水粉、刻木刻、漫画、宣传画,题材均来自生活,为军队和百姓服务,也画所经地区自然风光、农村生活,还画各种人物肖像。色彩可以以黑为主,亦可以红成一片。可以一个月断断续续完成一幅大画,也可以在炮火满天的战壕里即画即印即散发。条件艰苦,但创作充满热情,充分被信任。杨涵把自己在新四军时期的创作看成是“黄金时代”[2]32。凃克在参加新四军之后到1949年进入上海这段战争年代的创作亦集中与畅意。

凃克曾在“艺术之宫”,也曾在嘉兴的湖畔有率真的爱恋,但战争让他成为一名文艺阵线的战士。纵观凃克在战火中的艺术创作,其主题紧紧围绕军旅与人民生活展开,在困难条件下自由创作了大量艺术作品。他的作品“能站在时代的高度,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3]39,“记录了伟大历史的许多侧面”[7],有艺术价值,更有历史价值。

猜你喜欢
苏中画报新四军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凝侨心 聚侨力 助推盐城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陕西画报航拍
春的画报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