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旸
(淮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融儒家思想和建筑艺术为一体,用于尊孔、祭孔、弘儒、兴学的文庙可谓是中国古代众多宗庙建筑中较为独特的一类,“文庙作为中国历代王朝祭祀先圣孔子的礼制建筑,是传统儒家文化最醒目的标志性符号,也是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1]。坐落于山东曲阜的孔庙经历代增修扩建,逐渐被确立为该类建筑的典型范式,在这一范式的形成过程中,对同期及后世同类建筑所产生的规约性影响深远而持久。位于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建水县内始建于元代初期的建水文庙就是遵照曲阜孔庙的建筑与装饰规例所造。“建筑只有同环境即外部空间融合成一体时,才能显示出价值与表现力”[2],受地域因素影响,建水文庙虽仿效曲阜孔庙所建,但在平面布局、空间体量、建筑形象和装饰审美等方面却又呈现出较突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建水文庙宏大的建筑格局中,位于第二进院落空间中的思乐亭则是较有代表性的特色单体建筑之一,从其位置分布、功能定位、建筑造型、砖石木构及其附属雕刻与彩绘装饰等可以窥见建水文庙建筑装饰总体所共有的艺术特色风貌和西南地区尊孔崇儒的文化蕴涵。
孔庙的研究专著“分为全国考察视野和地方考察视野两个层面”,孔庙的研究论文有“保护与开发”“功能与遗产”“建筑与装饰”“发展与变迁”“礼制与祀制”“域外传播与流变”等方向[3]。综观建水文庙现有相关研究,殷宗器、张建农先后在《建水文庙:中国最大的地方性文庙》《建水文庙历史地位刍议》中,基于对孔学的理解,侧重揭示建水文庙的历史地位与价值;秦庆秀、唐岱在《建水文庙植物景观艺术探讨》中从园林景观的角度探究其植物的布景组织;洪晓丽在《文庙与儒家文化的传播——以建水文庙为例》中,力求探究文庙建筑同儒家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黄云晖、张云在《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建水文庙建筑外部空间探析》中,运用形式美法则挖掘建水文庙内、外部空间构成及其与儒家文化氛围营造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均是将建水文庙建筑群作为一个整体对象来予以观察并展开探究,而从建水文庙建筑体系中择取某一代表性单体建筑切入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尝试以其中较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单体建筑思乐亭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思乐亭在建水文庙中的空间布局、建筑造型、工艺装饰、视觉审美与文化蕴涵等方面展开描述、解释和探析,适度扩展到对建水文庙其他相关建筑与装饰体的关联研究,旨在以点带面,揭示建水文庙建筑体系所共有的兼容并蓄、意境交融、中庸和适的文化蕴涵与特征。
沿建水文庙跨长600余米的中轴线南端进入,穿过第一进空间的太和元气坊门,即可看到一块半月形水域,称为泮池(俗称“学海”),泮池内西北部筑有一正圆形小岛,因形如北京天坛的圜丘亦可称为圜岛,由泮池东北角一条弧形堤道和一座三孔石拱桥与圜岛相连,思乐亭就建造在圜岛的几何中央。近观思乐亭,额匾用金色回纹镶边,天蓝底色的匾芯上沥粉贴金“思乐亭”三字隶体中隐约有篆意,意味含蓄、高古。思乐亭得名语出《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藻”,寓指学子入泮为学,修文治德,方得蹊径。思乐亭又名“钓鳌亭”,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旨在勉励读书人只有不怕吃苦、发奋读书,日后才能魁星点斗、金榜题名、独占鳌头、高中榜首。从思乐亭的命名可以洞见,传统儒家情怀同祈福纳祥的民俗心理交织糅合,以文字为载体,赋予其特定思想内涵。从“文以载道”的命名规律来看,以思乐亭为代表的建水文庙建筑单体,大多具有用名称弘扬儒理、传播教化的功能,以至包含太和元气坊、洙泗渊源坊、棂星门、大成门等单体建筑在内的建水文庙整体,都可以看作是通过命名赋予建筑儒家文化内涵的代表。
从空间序列关系来审视,思乐亭所在的泮池,主体拓凿于明弘治年间,“泮池之大冠全国文庙”[4]象征孔子的思想和儒学知识犹如汪洋恣肆的大海一般宽广、浩瀚和深远。在该进空间中,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 年)始建的思乐亭,先后5 次重建与修葺①康熙六年(1667年)重修思乐亭,改称育龙亭;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葺思乐亭,改为观水亭;光绪四年(1878年)重建思乐亭;1978年重建思乐亭;1990年修缮思乐亭。,经1990 年最后一次修缮以来一直保持现貌。亭身四周为三层圆台,思乐亭居于中间最高圆台之上。如果将思乐亭纳入建水文庙的总体建筑布局中考量,可以看出该亭居于对整体建筑格局起导引作用的空间位置。观者立于亭中环顾四周,眼见碧波荡漾、绿树掩映、“鸢飞鱼跃”,近观太和元气坊、礼门坊、义路坊和洙泗渊源坊,均衡对称,远眺焕文山,峰影旖旎,顿觉襟怀开阔、如入圣殿,令人生出澄心净虑、绝尘脱俗、肃然起敬的感觉。可以说,思乐亭及其所在泮池,俨然如同现代展览馆中的序厅,以其开阔、空灵、肃静和庄重,起到渲染建水文庙儒家氛围、传达建水文庙独特内质、导引人们逐渐进入最佳观览状态的作用,其效果也等同于电影的序幕一样重要。在平面空间布局与动线设计上,亦可得见建水文庙设计规划“运筹帷幄”的站位高度以及“经营位置”时的良苦匠心。
如果说仅采用文字信息还是一种近乎抽象的语言暗示的话,那么对于儒家思想特定信息明确的、物化的视觉传达,则是通过建筑及其装饰实体来实现的。“儒家思想在形成特有的封建礼制之后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和布局影响巨大,中国传统建筑成为了最具形化的体现中国人‘仁’‘礼’和谐的物质存在……也因此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礼制等级价值观”[5]。从空中俯瞰,思乐亭与其所在圜岛,构成一幅外圆内方、十字穿环图。外圆内方者,一则取意天圆地方,蕴天地宇宙之理;一则昭示儒家外呈圆融、内心严正的品格修养。十字穿环者,以圜岛的正圆、亭平面的正方以及连接通道的正十字穿插套叠组合而成,其至规、至矩、至正和至中,展现出所构纹样平正、严谨、规整、对称与均衡的几何装饰美[6],其所传达出来的形式美法则同儒家所尊崇的道德观念及其所一贯倡导的以等级、秩序为核心的礼制思想高度一致。“孔庙本身是作为封建礼制的象征物出现的。……它的建筑细部与群体组合也都体现着儒家所提倡的‘礼’,而礼制之‘礼’又恰恰是儒家建筑理论的核心”[7],思乐亭如此,建水文庙总体亦如此。尽管建水文庙历经增扩修葺,但从有关文献资料中查其不同时期的建筑平面图以及现存中轴对称七进院落的实体建筑布局可以看出,其营造理念所受儒家等级秩序思想的影响之深。
亭作为建筑体,有“民所安定也”[8]、“停也,亦人所停集也”[9]等功能寓意,因其选材不拘、造型轻巧、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安置在中国古典建筑群尤其是风景园林中的丘台上、路径旁或花园中,或居高、或临水,或倚芳树、或傍繁花,起到供人们游憩、赏景、念古、幽思、抒怀、纳凉、遮荫和避雨等临时性作用。从字面意义理解“亭”,有“平直”“适中”“匀称”“均 衡”“静止”“俊 美”“轻盈”“文 秀”等涵义或引申,反映出亭在视觉形态上具有以比例、尺度、韵致等见长的本源特质。思乐亭作为一座传统经典四面开敞单檐四角攒尖顶式单体建筑,透过建筑造型及其结构语言所展现的,正是这种安稳、端庄、停匀、静定和含蓄之美。
俯观思乐亭,其建筑平面是一个规整的正方形,传达的图形意义是纯一、端正、中正、恰当、准则、公正、正直、严正、刚毅和坦荡。侧看思乐亭,其建筑立面轮廓线完整,上部分覆瓦亭顶与下部分髹漆檐柱比例约为1:1,高度恰好各占一半,因亭顶面积大于亭地平面,为调和有可能形成的头重脚轻的视觉偏差,四角亭檐依靠老角梁、仔角梁等内部木构以及脊瓦脊饰等转而向上弯折提伸,形成中国传统建筑民族风格中典型的飞檐翘角,呈飞举之势,安插于雷公柱上的掇珠琉璃宝顶再一次将亭顶重心上移,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亭顶向上托举,既增添了整个亭子向上的动感,也同时产生了视觉上的轻盈欢快,亭顶的压抑感陡然得到消解。四根檐柱下脚舍去了惯常的柱础,柱脚直接插立于方石台基上。入口面两根檐柱中间敞开,其他三面以青砖支墩、木面座凳同檐柱相连,上支木制斜靠栏,供人们坐靠、凭倚,憩息、观景。
无论远观、近看还是置身亭中,人们所感受到的思乐亭位置适中、比例恰当、结构匀称、空间停当、形态安稳。整体上而言,现存思乐亭虽为当代重建,但全以古建格式,巧于运思、精于营造,建旧如旧,在造型和装饰上既承袭了宋式建筑简约干练、精巧工致的特点[10],又保留了明代建筑严谨、工丽、清秀和典雅的风范,同时融合了清代建筑雍容、严谨、典丽和清晰的风格[11],整体呈现出规范的格式、严谨的法度、精致的造型和典雅的色彩,在内涵上同儒家思想中的等级秩序、道德教化、教育启智完全吻合,思乐亭同其他建筑体共同营造了建水文庙庄重肃穆、序列严谨、装饰典丽、中庸和适的儒家气息。
思乐亭的建筑材料以木质、陶质和石质为主,这些材料在构成建筑实体以满足结构功能的同时,因其所在结构部位的需要,基于因形取势、因材施艺的原则,被施以连接、拼镶、雕镂、塑制、髹涂和彩绘等工艺加工,既展现出材料自身的质地、纹理、色泽等自然美,还通过造型、纹饰和工艺手法等展现出更富精神内涵的人文美,材质、结构同工艺相得益彰,产生丰富多元的装饰艺术审美效果。
建水文庙仿曲阜孔庙所建,在其“诸多建筑装饰部位的形制中,各种装饰形象的应用与表现,都体现出传统视觉符号在民间艺术审美中所彰显的认同地位,体现了人们对吉祥与如意的追求,对生命与美的追求”[12]。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框架为主,思乐亭建筑体量虽小,但木质构件一应俱全,具体由檐柱、檐枋、檐垫板,井字梁、老角梁、仔角梁、抹角梁、花梁头,搭交檐檩、搭交金檩、椽条、由戗、雷公柱,以及转角铺作、雀替、柁橔、护椽板等穿插搭交而成[13],因为思乐亭四面开敞,为防风雨侵蚀,所有这些木构件均做了髹饰处理,起一般结构作用的,常以单色漆髹涂,如椽条髹以草绿、柱身髹以大红,居于重点装饰部位或视觉焦点位置的,如柱头、檐枋、额匾、转角斗拱、柁橔、橔柱和雷公柱垂头等,则在刻凿雕镂和髹涂的基础上还施以彩绘图案,旨在起到进一步增强装饰效果的作用。
相对于建水文庙整体建筑体系而言,因为思乐亭是一座居于导引空间的小体量辅助性建筑,所以在木构木饰上复杂和精致的程度都要给主体建筑如大成殿等让位,造型相对简练,髹饰相对朴素。如檐柱顶端承托檐枋斜向亭心的雀替以贯通式平板做成,两端雕成简单的花牙,以蓝、绿、红、白等色稍事勾勒描绘,为保持装饰连贯与整体性,该部位柱头被施以同色调几何龟背纹彩绘,柱头与雀替通过平正与圆融、雕镂与彩绘而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如支撑于两道梁枋之间的柁橔,因上下两道梁枋间距较近且思乐亭顶架体量轻对柁橔支撑力度要求不高而变成倾向于装饰作用的一个趣味构件,被雕成正八角形、八瓣旋花形并施以蓝白彩绘。同样是同思乐亭的建筑与装饰定位相应称,檐柱顶端的转角铺作①亦称角科斗拱、柱头铺作、角科,是檐下斗拱的三种类型之一,位于建筑物的角柱头上,用以连接柱顶与天花。除了比一般斗拱多出翘和昂等特殊结构,还一改大木式殿堂建筑斗拱的繁赜、奢华与等级森严,所展现出来的是简约、朴素、轻盈、灵活的造型、纹饰以及饱含地域民俗意味的亲和感,外挑的花梁头雕成象首形,象鼻上卷如祥云,静中寓动,安详可爱。云南南部是亚洲象的栖息地之一,把地域祥瑞图形符号大象运用在庙堂建筑装饰中是当地工匠的创举。此外,金声门墀头上端的象首斗拱,东、西碑廊的象首斗拱,太和元气坊、洙泗渊源坊的汉白玉夹杆石雕大象,礼门坊和义路坊两侧额坊下雕刻的双象拱珠雀替,大成殿前甬道两旁对称放置背驼铜瓶的石雕跪象等,从象的造型或纹饰在建水文庙中出现的频度可以窥见,地域视觉元素在其建筑装饰中的普遍融入。
儒家思想一向强调等级秩序,作为建水文庙附属建筑的思乐亭顶部没有采用像主体建筑大成殿那样的黄色琉璃瓦,而是选择了地方民居中常用的青色陶质材料覆顶,但仍取筒瓦制式以保持庙堂建筑的基本规范。思乐亭顶无正脊,四条垂脊向上交汇形成攢尖顶,雷公柱上端安插棕红色琉璃三节束腰圆形宝顶①中国古建筑中位于建筑物中轴线中央顶部,用于封护屋脊并凸显装饰性的构件,多为金属或琉璃材质,形状有圆形、束腰圆形、宝塔形或楼阁形。。垂脊下引过程中复向上用筒瓦二次叠起半截脊花,亮花筒透空形状为民间吉祥八宝纹样中的银锭,地域民俗气息浓重。脊花在脊线中段以陶塑鸱吻收尾,其口阔噪粗、尾部紧卷,凌厉威猛又不失憨态可掬,正是儒家文化和地域民俗有机融合的视觉体现。宝顶下方基座四面各镶嵌一块荷花卷草纹砖,筒瓦瓦当为连珠乳钉套菊花纹,板瓦滴水图案为凤鸟纹。以莲花纹寓意科举考试“一路连科”,同时,民俗文化的莲花又常常以“本固枝荣”表现人丁兴旺、家族昌盛、事业稳固的题材寓意。菊花向以耐风霜暗合儒家高风亮节的品格修养。龙凤纹代表文庙的建筑等级,但思乐亭瓦饰上的凤鸟更像是民俗纹样中的喜鹊,可见受地域吉祥民俗文化影响之深。
思乐亭的转角斗拱采取了集木雕、髹饰、彩画于一体的多元工艺手法,虽然装饰语言丰富,但因其材质相同、色调一致而呈现出视觉审美的高度整合性。“儒家的美学思想强调的是对‘和’的重视。……‘和’是儒家美学对艺术的审美标准。……‘和’的美学观念应用到建筑中的突出体现是形式和功能的适度结合”[14]。思乐亭四根挺立的檐柱上端因要同彩绘雀替相协调而施以几何龟甲纹彩绘外,其他部分通体髹以红色大漆,但一点都不显得突兀,这主要得益于倾向于白色的石质台基和倾向于灰色的陶质屋顶的色彩调和。绘制于额枋两端的彩色几何纹图案在这样一个整体和谐的色彩体系中,益发显得精雅文秀。除强调万事万物都要尊崇其应有的序列规则“礼”外,儒家思想的另一个要义就是强调要顺应自然,所谓“居处就其和,劳佚居其中”(董仲舒《春秋繁露》)的理想状态,亦即不偏不过、不盈不亏、和适得宜的“乐”之共鸣[15],思乐亭装饰色彩的协调性正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内涵,在建水文庙整体建筑体系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思乐亭所属建水文庙是一个庞大而和谐有序的建筑体系,这种序是儒家“礼”之序,这种和是儒家“乐”之和。思乐亭位处泮池之中,在起到调节水面分割比例的同时,还同建水文庙中其他附属建筑物一起发挥着对人们渐入文庙主体空间的导引作用。思乐亭的建筑语言虽然带有园林式的休闲气息,但其与所在圜岛构成的绝对对称的外圆内方,檐柱转角所使用的斗拱结构,亭顶的筒瓦、鸱吻、琉璃宝顶以及檐柱红色大漆、额枋彩绘等又清晰流露出殿堂建筑的规格气度。受地域环境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材质、工艺、造型、纹饰等方面,思乐亭集儒家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而渗透融合,代表了建水文庙其他建筑体以及建水文庙建筑群整体在建筑和装饰上所共有的风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