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宜居带的移离与回归

2020-01-18 01:24曹竣云
黑龙江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宜居二氧化碳温室

曹竣云

(大冶市尹家湖中学,湖北 黄石 435100)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移离与回归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地球膨胀必然引起地球移离宜居带。地球移离宜居带是部分可逆、可控的。人们应采取可为措施回归宜居带。

1 地球宜居带的移离

1.1 研究假设:地球宜居带的移离

热胀冷缩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于是,宇宙受热则膨胀可为宇宙膨胀原因的一种推导,即宇宙、物体(或天体)受热则膨胀。

下面将推导地球向太阳移动的一个模型。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宇宙的一切物体之间。万有引力定律为: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公式即:

牛顿第三定律认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牛顿第二定律认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一定律认为: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

宇宙、物体(或天体)受热则膨胀。宇宙、物体(或天体)在受热的情况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必然对另一物体(或天体)产生作用力。2015-2019年是地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它受热必然膨胀。当受热膨胀的宇宙、物体(或天体)替换为行星地球时,膨胀的地球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气态水必然扑向太阳;太阳是正在发生氢-氦聚变的天体,它必然融化地球扑向它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水汽,引起行星地球受热情况下对太阳作用力的消失,必然引起地球的失衡扑向太阳,向太阳移动,这在地球公转至离太阳近的近日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情况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一个人和另一个打架时,一个人竭尽全力攻击对方,攻击方的力被受攻击方拿掉,必然引起攻击方失衡,打了个趔趄,扑向被攻击方。这就解释了太阳正在吞噬地球的一个影响因子或原理。天体运动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它是一种平衡。行星地球受热膨胀后,打了个趔趄扑向太阳,向太阳移动,这样就打破了地球原有运动的平衡,引发地球在原有运行轨道的失衡,向太阳移动。

地球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致使地球膨胀,引发地球向太阳移动、靠近,它的不断排放致使地球不断向太阳移动并生成惯性。

1.2 结论

本研究假设为地球膨胀引发地球向太阳移动提供了推导过程。地球已经向太阳移动的一个证据是我国湖北的季节延后一个季节,即春季成了夏季、夏季成了秋季、秋季成了冬季、冬季成了春季。这种季节变化现象和升温表明,地球在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向太阳作了移动,地球由宜居带向可居带约移动了1/4。

人类是恒温动物,相对于人类来说,宜居带相对于不宜居带对人类的损害是0,也就是设定宜居带和不宜居带的分界线是0。同样,可设定可居住带和不可居带的分界线是1,可居住带相对于宜居带来说不宜居,在宜居带两侧都有可居住带。当前,相对于人类来说,在暖干气候或炎热气候条件下,这里的可居住带是接近太阳一侧的可居住带。太阳作为发光体,它的光和热对于生物尤其是人类具有重大意义。所以,相对于人类来说,可居住带接近太阳,宜居带相对于可居带离太阳远一些。

具体证据是2019年,千湖之省的中国湖北,高温月份主要集中在7-9月。中国湖北武汉中心气象台2019年09月30日11时04分发布干旱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一周,黄冈、咸宁、随州、鄂州、黄石、武汉、荆州东部、恩施东部、孝感将出现特重气象干旱,请注意防范。另外,中国湖北武汉中心气象台于2019年9月12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中国湖北省黄石市于2019年09月17日发布干旱橙色预警信号。在我们的记忆中,我国四季分明,1-3月是春季,4-6月是夏季,7-9月是秋季,10-12月是冬季。时至今日,太阳膨胀和地球膨胀后,在我国,7-9月是夏季,秋季成了夏季,夏季成了春季。

夏季的后移表明,地球的最热时段发生偏移,温度已经突破干旱红色预警,地球已经向太阳移动,且太阳移动至前二者的交叉点上。

2 地球宜居带的回归

2.1 地球偏离宜居带的现状

第一,从太阳氢-氦聚变作用于地球自然和太阳本身氢-氦聚变的历史考察,太阳的氢-氦聚变是稳定的,很少出现突变现象,太阳膨胀是稳定的。从工业革命之后及近5年的地球温度上升曲线考察,太阳膨胀导致地球向太阳移动的速率是稳定的;地球膨胀导致地球向太阳移动的速率在增速或加速,且增速的速率很快。

第二,2015-2019年是地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2019年夏季,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增加(84±1)%的着火点。地球的炎热既有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过量排放的原因,也有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起的地球膨胀,生成的地球向太阳移动的原因,二者是近几年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也有太阳膨胀引起地球向太阳移动的原因。

2.2 地球回归宜居带构想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宇宙膨胀说。假设哈勃提出的宇宙膨胀说以人类为本,那么它首先是地球膨胀说,其次是太阳膨胀说,再次是太阳系膨胀说,然后是银河系膨胀说,这个角度的宇宙膨胀说是以地球人类为本的。

一个事件的发生一般是由多因子作用的结果,很少是单一因子作用的结果。作为多因子作用发生的事件,有一个起主要作用的因子。假设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地球温室气体排放致使地球膨胀,引发地球向太阳移动、靠近和不断移动。靠近是引发太阳正在吞噬地球这一科学判断的地球角度的主要影响因子,那么人类就应该为地球减缓、阻止按轨道运行的地球向太阳移动、靠近做出努力。

地球受热膨胀是部分可逆、可控的。人可以阻止、延缓和适应地球膨胀,这其中包含人为原因引起的地球膨胀。太阳膨胀和地球膨胀及地球加速受热膨胀的叠加,只会加速地球向太阳移动、太阳加速吞噬地球。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地球温室气体排放,致使地球膨胀,引发地球向太阳移动。不断移动必然给人类社会带来大变革和深远的影响。在现有科技条件下,还没有阻止太阳膨胀的科学技术。人只有也只能控制地球受热膨胀,尤其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地球膨胀,阻止、减缓、适应地球受热引起的膨胀,适应由太阳膨胀引起的地球向太阳移动,将地球推离太阳,让地球回归相对宜居带,才能迎来更幸福的生活状态。要有计划地采取切实行动,让地球回归宜居带。

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太阳膨胀和地球膨胀这二者都会引起地球向太阳移动。地球向太阳移动是一种运动变化,是原有地球运动平衡的一种失衡。地球在近日时段的升温和一年四季的变化就是这种运动变化。

物质是那样的物质:太阳的氢-氦聚变决定了太阳必然膨胀。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太阳膨胀及其所带来的人类损害。地球物质是这样的物质:除了地球其他含碳物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过量排放之外,地球的部分微生物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地球上所有植物和动物都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地球上只有植物在光合作用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这就决定太阳必然膨胀。自好氧生物产生之后,地球必然加速膨胀。地球必然膨胀,相对于恒温动物来说,它的膨胀对于地球向太阳移动来说是个速率问题。太阳必然膨胀,太阳的膨胀将增加地球向太阳移动的速率。太阳的膨胀和地球的膨胀必然引起地球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失衡,向太阳移动。

人类是这样的人类:朝着幸福的路子走是人类的认知能力,是人类的永恒本能。人类只能适应、延缓地球由宜居带向可居带移动,或相对于当前因地球膨胀原因引起的地球加速向太阳移动的阻止和回归原来的宜居带,延长人类停留在宜居带和可居带的时间长度,延长人类的时间长度和人类适宜温度环境的时间长度。

当前,地球的膨胀主要是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起的。人类作为恒温动物,在碳的过量排放导致不适宜的温度的情况下,人类的个体生命面临着自身愿望不一致的两难选择问题。人类只有自我约束、自我革命才能获得新生。要阻止地球膨胀引起的地球向太阳移动,首先第一原则是:低碳、降碳、减碳、减排(也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二原则是:人类作为地球生物的消费者,要平衡自然界的生产和消费,要实现自然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平衡,要在第一原则的要求下,实现自然界人类作为消费者和自然界生产者及相对于人类来说次级生产者及除了人类之外的其他有益动物的平衡。第三原则是:要减少自然界消费者,增加自然界的生产者。这样,才能延长人类停留在宜居带和可居带的时间长度,延长人类的时间长度和人类适宜温度环境的时间长度。当然,这样做要考虑人类的大多数人的利益,要审时度势,相势而为。

猜你喜欢
宜居二氧化碳温室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