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设计教育对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的启示

2020-01-18 01:00柳献忠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包豪斯工业理念

柳献忠

(江西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南昌 330013)

0 引 言

工业设计是在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条件下,将科学、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进行产品设计的一种创造性方法。1919年德国的包豪斯学校成立,在14年的办学探索中,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设计教育改革试验,开创了艺术家参与工艺设计实践的先例;不仅设计造型,而且为产品设计加工工艺,促进了德国制造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工业设计教育的策源地。回顾百年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与变迁,重温包豪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模式,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需求,如何将艺术与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与模式对我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 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1.1 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的形成

1851年,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向世界展示机器与新材料带来的工业革命。筹办者英国人亨利·科尔(Henry Cole,1808—1882)提出“解决工业化问题的唯一长远出路是兴办教育[1]。”他首次提出“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这个新的名词,肯定机械规模化生产的作用,提倡设计教育应当培养新型工匠,运用艺术和理性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机器的作用,注重改进产品机械加工工艺,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德国驻英国的外交官兼建筑师赫尔曼·穆泰修斯(Hermann Muthesius,1861—1927)受科尔的思想影响,1903年回国后致力于德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出版了影响深远的著作《英国住宅》(1904),阐述了英国的居住建筑,注重功能主义和庄重节制的设计理念;同时在工艺美术学校中引入技术制图,在专业课程中推行“教学工坊”的模式,推动成立“德意志制造联盟”,共同推进德国的应用型艺术教育改革。1908年负责魏玛市立工艺美术学校管理与教学的亨利·范·德·维尔德(Henri Vande Vedle,1863—1957)[2],倡导“让艺术家、工匠与工业家合作的梦想”,提出了如果对机械加以合理利用,将可以引发建筑与设计的革命,并且进一步开展“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实践探索[3]。1919年4月,魏玛美术学校和市工艺美术学校合并,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担任第一任校长,为合并之后的学校起名 “The State Bauhaus”(包豪斯),意思是“房屋建造(house of building)”,开始了著名的包豪斯的应用型艺术教育改革试验。

1.2 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的发展

1923年包豪斯举办第一届展览会,针对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技术与艺术相对立”的状况,格罗皮乌斯作了《艺术与技术:一种的新统一》演讲,强调工业技术在产品制造中的重要性,形成设计教育的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产品”“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必须遵循自然和客观法则”。1926年再次总结到:应当选择那些经过完整教育的有才华的优秀的人,选择那些经过车间实践训练,富有足够的生产经验,同时对形式和机械加工以及设计规律熟悉的人,来从事机械工业化生产的产品设计[1]。即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1926年3月,格罗皮乌斯在《德绍的包豪斯—包豪斯的生产原理》的文章中,系统阐明了包豪斯学校的设计教育理念和方法,说道:“针对建筑设计,只有执著地持续进行思考,专注于利用现代材料的特点,运用现代制造技术与建筑构造方法,才能创造出好的形式”[4]。1926年底他设计的德绍新校舍落成,建造过程充分展示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优点,其中四座教师住宅的设计,采用标准化构件,严格遵守功能性原则,施工周期仅为1年。格罗皮乌斯在《新建筑与包豪斯》书中提出:“包豪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当从各个角度去思考,把陆续的新的发明加以系统化的过程中,逐步阐明自己的目标”。说明包豪斯设计教育的三个核心理念经过实践发展成熟。

(1) 艺术与技术的统一。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格罗皮乌斯向魏玛内阁总理大臣的致信中,要求建立一所独立的工艺美术学校,宣称在废墟上建新世界。提出艺术家必须学习如何直接参与机械规模化生产,同时工业家必须认清艺术所能产生的价值,“将艺术家、工业家和技术专家之间进行协调,建立一种伙伴关系,根据时代发展的精神把他们组织起来,最终有可能将取代一切原有的个人劳动要素”[1]。表明包豪斯形成了新的设计教育理念 ——“艺术与技术新统一”。

(2) 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包豪斯设计教育倡导沙利文的“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 Function)设计原则,产品设计中将功能需要放在第一位,其次把时代美学特征和产品结构联系起来。强调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美化产品”,而是为“人”服务的设计。

(3)设计者的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设计者的设计必须忠实于原材料(Truth to Materials),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倡导欧几里得几何学形态运用,提出工业设计是简单的、符合逻辑的形式集合体,通过几种基本几何形态的重复使用,造成有变化的简洁效果,呈现形式多样性与单一性的统一,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2 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与模式

2.1 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

德绍时期((Dessau,1925—1932年)是包豪斯的成熟阶段,格罗皮乌斯制定新教学计划,教育体系和课程趋于完善,实习车间同时建立。新校舍的落成,体现格罗皮乌斯的工业设计思想,标志着现代建筑新纪元的开始。其设计教育体系主要原则:一是学生必须接受审美形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工艺的双重训练,熟悉建筑、材料及工序,系统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和问题。二是引导学生理解“坚持产品标准化设计的目的”,赋予机械制品真实功能,设计的产品必须适合大规模生产,使人类免受机器的奴役。

包豪斯设计教育成功的原因是一环扣一环的作坊教学体系,客观地讲,包豪斯的教学基础不是画室,而是作坊[4]。教员分为“形式大师”(艺术家)和技术大师(工匠)。每一门课在特定材料的工作室授课,学生不仅在绘图桌上绘图,而且像同行工匠一样学习工艺,学生不仅得到了良好的工艺训练,同时又接受了严谨科学的制图训练。由此形成初步课程和作坊训练两个要素,成为包豪斯教学体系的基本支柱。

2.2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教学体系

德绍时期的包豪斯,教学中采用“双轨制”,即每名学生由技术大师和形式大师同时教授,教学过程在车间和课堂同步展开。按照《包豪斯宣言》和《魏玛包豪斯教学大纲》的指导,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改进,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框架。

教学内容包括实践、造型和讲座三个方面,教学时间为三年半。课程分六大类:① 必修基础课;② 辅助基础课;③ 工艺技术基础课;④ 专门课题;⑤ 理论课;⑥ 与建筑专业有关的专门工程课程。基础课讲授材料、色彩理论和三维设计等;工艺课开设金属工艺、木工工艺、家具制作、陶瓷制作、玻璃工艺、编织工艺和印刷工艺等实践课程;专门的设计课程有建筑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舞台设计、展览设计等。

教学方法是:所有学生进校后都要进行基础课程训练,半年后经选拔进入车间根据需要学习各种技能,指导思想是“从实际生产中学习”,即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使学生理解掌握如何客观对二维平面的构成进行分析,进而推广到三维空间的构成分析上,这些奠定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三大构成基础[3]。其理念是:①强调在设计中发挥自由创造,反对机械的抄袭模仿。② 设计中将手工艺技艺同采用机器的规模化生产结合,提倡学习手工艺技艺的同时,掌握采用机器批量生产的特点。③ 强调基础课程训练,完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三大基础课教学,倡导不同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④ 强调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⑤ 把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结合,强化校企合作。

2.3 包豪斯设计教育模式的特征

德国历来有正视机器文明和推崇工业技术的传统,包豪斯设计教育提出“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坚持艺术教育和工业技术教育并重的方法。包豪斯设计教育模式对现代设计教育影响深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依据和准则,使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化和规范化[5]。其主要特征有以下5点:

(1)倡导设计坚持工业技术与美学结合,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现代生产的先进工艺技术。1923年莫霍里·纳吉(Laszlo Moholy-Nagy)负责基础课和金属工艺坊;在教学实践中,对非传统材料如金属、塑料和电线等进行肌理、形式、线条及空间分析,将美学与工业技术连接,把包豪斯的教学模式引向实践探索和面向现实需求的实验模式。

(2) 强调新技术、新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如马歇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设计的钢管椅,首次采用金属和皮革材料,椅子框架的设计使用钢管弯曲技术,造型简洁明朗,充分展示了新材料新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3)设计理念“把事务削减到极致”,提倡欧几里得几何简洁形态的应用,强调设计为工业生产服务,追求理性设计原理。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提出“少就是多”的理念,其建筑设计大多是矩形,建筑的各个细部精简到极致,追求均衡简洁的表面,强调形体的完整性,注重秩序与价值的基础。

(4)倡导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坚持产品设计为人服务的目的。1928年第二任校长汉斯·迈耶(Hannes Meyer,1928—1930)上任,强调设计教育依托技术为大工业生产的服务性质,追求理性设计,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为人。

(5)设计必须把握自然与客观的法则。1920年秋天,伊顿(Johannes Itten)主管基础课程教学,让学生观察自然生态造型,注重学生们从自然生态造型中获取信息,鼓励学生们通过个性、技能、知识对自然形态进行分析。伊顿的教学思想与格罗庇乌斯制定的教学大纲一致,包豪斯的设计美学追求自然美和遵循自然客观规律。

3 当前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工业设计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目前形成了“理工类”和“艺术类”两大不同的教学体系,专业方向涉及人们工作、生活和娱乐的广大领域。主要分布在:一是工科类院校中依托机械设计学科下的工业设计;二是美术类院校中的设计学学科下的工业设计;三是建筑类院校中的建筑学学科下的工业设计;四是综合类院校依托计算机学科下的工业设计。虽然规模庞大,但是发展效果不尽人意,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总体分析,当前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部分高校培养目标近似,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工业设计教育的学科特点,课程结构不合理,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比例失调,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随意性大,课程设置关联度不高,课程结构和内容严重脱离实际需要。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定位没有落到实际教学中,缺乏对工业设计应用型本质的根本认识,不具备高、深、广三个维度的教学与研究。

(2)部分高校没有形成成熟的教育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没有建立以问题和实际课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自主性不够,缺乏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课程教学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忽视产品设计耐久实用的设计原则;专业评价套用一个模式,标准化教学模式导致规格相似的培养模式,失去了特色化的工业设计教育特点。

(3)部分高校教学实践落实不到位,实验室或实践工坊形同虚设,校企合作多为评估准备,甚至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基地只挂牌没有实践,形式主义突出。部分高校拔高工业设计大赛奖项分量,忽视德国红点奖、IF奖项已经商业化中国化的现实状况,脱离了工业设计的核心“工业产品”,是为企业服务的本质,获奖百项,无一落地。

(4)部分高校盲目扩招增设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清晰,缺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机制,师资背景五花八门,教学质量不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导致学生就业问题突出,毕业即改行的现象普遍。

以上问题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是部分高校的工业设计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指导理念模糊,缺乏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意识,科研考核和专业评估盲目追求高大上,没有形成特色化的区域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回顾包豪斯现代设计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等教育理念以及“以工艺训练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模式,仍然具有实际指导价值。

4 对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的启示

包豪斯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理念“技术与艺术新统一”,将艺术设计教育第一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以严谨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对设计师提出新要求。通过“教学工坊”训练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设计技能,向社会输送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熟练技能的新型设计人才。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强调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材料运用能力,倡导设计必须与生产相结合,从干中学,至今仍然是世界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理念。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面对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新需求,工业设计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重温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与模式,其理性、科学的创新精神,艺术与技术并行的教学模式,对我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1)完善现代设计教育基本构架,放开专业课程设置管理。借鉴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与模式,面向大规模生产而设计,以实践作为专业课程的核心,完善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三大构成课和速写为基础课核心,强化技术制图、透视学、材料工艺、人机工程学、美学等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倡导各校因地制宜,设立实践性“教学工坊”,自主开设金工、家具、陶工、玻璃、纺织、摄影等工艺课程,实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2)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课程强化真题实做。密切关注行业新技术发展,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将设计课题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促进学生掌握现代制造技术和工艺。在设计实践中,强化产品标准化设计和批量化生产的理念,启发学生探索材料、技术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设计实战能力,促进学生快速进入职业设计生涯。

(3)理性看待国内外工业设计竞赛,各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适度针对性选择竞赛项目。倡导以科学为基础,遵循科学逻辑的设计方法,将设计目标转移到“解决问题”为中心,树立为产业服务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集体合作观念,导入技术优先兼顾艺术的理念,从而带来设计革新。

(4)针对当前就业难的实际情况,公布行业社会需求和就业真实情况,以学生专业就业率为衡量工业设计教育优劣的标准,根据各行业社会需求变化,动态缩减工业设计教育规模,实现优胜劣汰。

5 结 论

应当认识到工业革命后,包豪斯确立的西方设计理念“设计为大众服务”“坚持产品设计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工业产品”是科学理性的工业产品设计原则。其教学模式提倡“从实践中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设计与企业市场需求相结合”“满足产品功能需求的美学设计”“运用欧几里得几何简洁形态设计”等理念是德国理性的文化传统体现,其产品设计严谨科学、讲究秩序规则和注重工业技术的特点,是我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应当借鉴的。

猜你喜欢
包豪斯工业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百年包豪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包豪斯在德国生根发芽百年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狂野包豪斯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