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张俊侠
(郏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平顶山 467100)
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多出现可复性肿块、腹胀、局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致肠粘连、肠坏死及肠梗阻[1]。自1986年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该术式便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2]。聚丙烯补片是既往临床常用的补片,修补效果良好,但患者在术后易产生异物感、疼痛感。本研究分析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在前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成人腹股沟疝男性患者,依照补片材质分为复合组(43例)与聚丙烯组(43例)。复合组年龄为21~53岁,平均(39.62±4.27)岁,体质量指数为17~26 kg·m-2,平均(22.27±0.81)kg·m-2,斜疝24例,直疝19例。聚丙烯组年龄为19~56岁,平均(41.17±5.04)岁,体质量指数为18~25 kg·m-2,平均(22.19±0.86)kg·m-2,斜疝25例,直疝18例。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疝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确诊为腹股沟疝;(2)存在可复性肿块、局部疼痛等症状;(3)年龄>18岁。排除标准:(1)凝血障碍者;(2)不符合手术适应证者;(3)严重认知障碍者;(4)麻醉禁忌者;(5)合并心力衰竭者。
1.3 手术方法
1.3.1聚丙烯组 行前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过程如下。连续硬膜外麻醉,于耻骨结节与髂嵴前端中间部位上方约2 cm处做约5 cm切口(斜切),切开腹外斜肌腱膜,钝性分离。对斜疝则切开提睾机,充分游离疝囊;对直疝则回纳疝囊、缝扎疝环。使用聚丙烯补片(无锡市宇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461161第180601号,规格15 cm×8 cm),修剪网片至内侧圆弧状,使用9 g·L-1氯化钠注射液浸泡25 s左右,置于腹外斜肌腱膜浅面,拉开精索,于超过耻骨结节1~2 cm处远端缝合,补片一侧同耻骨梳韧带、腹横筋膜、陷窝韧带固定缝合,套入精索,做包绕缝合处理。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缝合手术切口。
1.3.2复合组 手术过程基本同聚丙烯组,但术中使用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新加坡泰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国食药盐械(进)字2010第3463017号,规格15 cm×9 cm],补片置入方式、位置同聚丙烯组,无需氯化钠浸泡,补片能自行嵌入组织,无需包绕缝合(或于耻骨结节缝合1针)。
1.4 观察指标(1)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10 d和术后1、3个月的疼痛程度,分值越低表明疼痛度越低。(3)并发症。
2.1 围手术期情况复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聚丙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比较
2.2 VAS评分术后10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复合组VAS评分均低于聚丙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分)
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
2.3 并发症聚丙烯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发热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复合组出现发热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P=0.557>0.05)。
成人腹股沟疝与腹壁薄弱、负压增高、胶原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3]。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约11%的患者术后会出现慢性疼痛,缓解慢性疼痛的关键在于减轻术后早期神经性疼痛[4]。聚丙烯补片是前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常用补片,具有相容性、抗感染性,但植入后易出现卷曲、移位等问题,固定缝合也会导致牵扯性、神经损伤性疼痛[5]。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为新型补片,补片一面由单股聚丙烯编制而成,另一面为聚乳酸微球,可降低组织张力,有利于减轻神经损伤。与聚丙烯补片相比,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具有以下优势:大多患者无需缝合,必要时需于耻骨结节处缝合1针,可减轻牵拉疼痛;具有可吸收性,聚乳酸微球15个月即可完全吸收,转化为轻质型网片,促进组织长入,避免出现补片皱缩;嵌入端为圆球形,可避免补片嵌入刺伤神经,以减少术后慢性疼痛[6]。本研究结果显示,复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聚丙烯组,术后VAS评分低于聚丙烯组,提示行前入路无张力修补术时采用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术后疼痛度。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能自行嵌入组织,减少不必要缝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牵拉疼痛、神经损伤。
综上,采用前入路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时应用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