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美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脏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脏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71.11%(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1
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内科中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极易诱发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且预后质量差,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1]。为了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本文将选择9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挑选本院2017年4月~2019年3月间9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45例实验组和45例对照组。实验组女性19例,男性26例;年龄51~79岁,平均(68.56±8.01)岁。对照组女性21例,男24例;年龄52~81岁,平均(70.11±7.34)岁。对比两组基本資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综合评估患者的实际病情,找出病因、诱因等,借助网络、书籍、医学期刊等文献查找真实、有效的资料,总结出可行的方案,付诸实践,并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1)病情观察,通过观测生命体征指标,调整静滴速度,若患者脸色苍白、反应缓慢,及时通知医师;(2)心理护理:与患者耐心沟通并耐心倾听,积极、热情地解决患者的疑问,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3)环境护理:定期为病房消毒,保证病房室内干净,开窗通风;(4)饮食护理:嘱咐患者多食用易消化、低热量的食物,多食用水果、蔬菜[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100分为满分:(1)满意:≥85分;(2)较满意:60分≤分数<85分;(3)不满意:<60分。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表,评判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优。
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脏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
1.4 统计学指标 用SPSS19.0分析数据,()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由t与检验。P<0.05,有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脏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 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脏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P<0.05)。
3 讨论
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在于冠状动脉阻塞,影响心肌血供,从而迫使心肌持续性缺血而坏死或损伤。传统的护理中容易忽视患者的诉求,被动性较强,缺少人文关怀[3]。循证护理强调护理借力相关文献结合自身的护理经验,专业素质过硬,且注重以患者为核心,注重人文关怀。刘娟[4]的研究中,选取了92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脏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3.48%,优于对照组(P<0.05),和本文一致。本文中发现,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脏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和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71.11%(P<0.0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徐燕.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9):56+60.
王丽丽,柴连海.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07):115.
朱树芳.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1):159-160.
刘娟.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2):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