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飞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5)
随着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大力推广和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作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客房服务与管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然而课程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困境与挑战。因此,如何将现代学徒制付诸于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践,成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为使“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建设全方位对接行业发展需求,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应按照行业性质和要求开发校企深度融合、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课程。同时,邀请区域、行业、企业专家成立课程建设委员会,以期实现课程内容建设与行业发展精准对接。除此之外,对照客房工作业务流程设计课程教学模块,选派专业骨干教师深入校企合作酒店开展调研访谈、挂职锻炼,深度嵌入酒店骨干人员的校内培训,加强信息交互,强化交流合作。
实践实训课程嵌入客房课程教学,可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酒店业需求;而酒店业的转型升级亦可带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由此形成两者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基于此,课程教学改革应将校内实训室全面对接酒店需求,共同开设更加贴近实操过程的实训科目,打造全真环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适时开展全真实训项目。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将酒店客房实际用人过程中的培训科目引入学校,对接校内实训课程,缩短酒店用人的培训周期,大大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校内课程基础实训教学环节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客房操作环境和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中感悟和升华专业知识,促进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发挥职业院校与合作酒店优势,共同创建教学资源库,对促进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以及酒店专业学生的培养培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酒店客房一线师傅参与创建教学资源库,并将其用于酒店行业的培训平台,实现校企间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客房课程顺利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提供必要的教学保障。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本门课程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的核心。然而现阶段,课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如部分校内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虽有酒店专业的学科背景和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而酒店客房的校外师傅拥有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欠缺教学基本能力,在课程的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能力等方面则较为薄弱。
课程内容是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的重要媒介与载体。首先,客房服务与管理教材普遍存在模块编排独立而松散,知识缺乏系统性的缺点,较少能体现出客房真实工作的所有流程与环节。其次,客房各岗位工作任务要求与教学内容两者并不能有机的相融合,致使课程建设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未能无缝对接。最后,客房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不同步,校企双师相互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配合,导致课程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部分有效衔接不够。基于此,现代学徒制下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设计。
现阶段,由于校企合作深度不足,高职院校课程考评方式并未结合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特性,课程考核评价主体单一,多依据课程笔试与简单实操分数,忽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过程性表现;与此同时,课程评价与客房岗位需求脱节,缺乏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岗位技能的综合评定,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课程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也未能体现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学徒制推动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课程教学实施双导师制度,即校内教师负责课程理论教学,酒店客房师傅负责课程岗位技能训练,而课程拓展能力训练则由校企双师共同负责。精心打造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均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全面提升其整体专业教学理念、课程开发能力,共同组织实施课程教学,是现代学徒制下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依据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别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引进加培养,专兼相结合,创建本门课程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聘请合适的校企合作酒店兼职教师,由此建立课程兼职教师队伍资源库;校企合作酒店可定期派送客房一线师傅到高职院校承担大部分实践教学任务,将酒店客房中的新发展、新动态和新趋势引入课程,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与此同时,院校定期分批派遣课程专业教师到酒店客房进行一线顶岗实践,紧密联系客房课程,找寻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脱节点,由此提高综合业务素质,逐步实现全员双师型。
现代学徒制下的客房课程改革应以创建双师型教学团队为基础,统一教材、统一资源,共同进行专业数字资源库的建设,设计个性化系列课程。一是依托校企合作,开发一体化校本教材。 校企共建一体化校本教材是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探索,也是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在校企联盟深度融合下,现代学徒制在很大程度上可推动高职课程改革、扩大课程资源,同时也有利于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改革实施之初,校内专业教师运用其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校外酒店导师利用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对教学内容予以科学的论证,编写更具理论性、实践性和指导性的教材。为实现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酒店客房学习期间内容的一致性,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思路,应立足于增强学生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而教材中的教学案例均取材于校企合作酒店客房中真实发生的案例。与此同时,还应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生涯发展为基础,基于客房工作业务流程中的各项具体任务设计教学单元,从而更好地模拟实际工作过程。二是借助数字资源,构建模块化课程资源库。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和推进需要校企共建共享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信息化平台,以此促进高职院校校企文化的互通互融。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客房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明确常规对客服务能力为客房课程基础能力,客房清洁保养、规范化服务和客房安全管理能力为课程核心能力,人际沟通、个性化与特殊情况处理能力为课程拓展能力。在合理分析、编辑加工挖掘资源的基础上,对遴选的课程内容划分成若干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课程模块,并进行重组优化、进而模块化和项目化,运用超媒体技术将课程资源转化成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库,以此满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需求。三是融合真实案例,设计个性化系列课程。现代学徒制要求将在校学生与合作酒店双方的需要置于首位,然而现阶段,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文化课成绩良莠不齐,总体相对薄弱,且专业理论基础普遍不扎实,但其对实践操作环节有着颇为浓厚的兴趣。基于此,现代学徒制课程教学改革应凸显灵活性,并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实践性学习。在建设双师型教学师资队伍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双方优势资源,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学习目标及个性特长等,力求做到因材施教。为提升课程趣味性、参与度、体验感的品质,需有机融合酒店客房实际发生的经典真实案例,合理调整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逐步探索开发和设计个性化的系列理论与实训课程。通过个性化课程的开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其优势特长,使其在个性化的课程中提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兴趣。
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是现代学徒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现代学徒制要求课程改革传统的考评方法,密切结合客房工作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与所需技能,融合酒店行业标准、客房课程标准及岗位能力要求,大力对接校企合作酒店,构建符合现代学徒制特点的客房课程考评标准。课程考核应围绕现代学徒制,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考评内容应涉及理论考核、任务训练考核和岗位培养考核等各个方面,评价主体也应打破以往的单一性,让校内外双师成为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考评主体,将实际职业环境带入课程教学,客观地记录并评定每名学生职业知识与技能操作,并及时建立记录评定档案。与此同时,课程考核既关注结果评价,也重视过程评价,既评价学生课程知识的掌握,亦评价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以此构建内容多维、主体多元、方法多样的多元化考评体系,从而促进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现代学徒制内涵的不断深化,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漫长的工程,也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效果。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创建了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双师型教学团队,积极开发一体化校本教材、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开发个性化实训项目构建多元化考评体系,达到课程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现阶段课程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课程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均有所提高,深受校企合作酒店的广泛好评。同时,基于此次课程改革,校内课程专业教师为实现全员双师型教师的目标,深入酒店各个客房工作岗位,更为深化地理解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改革,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下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与建设,应充分体现现代学徒制技能特征,利用校企双方的综合优势,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还应以客房真实工作环境中的真实任务为导向,深入分析各岗位所需职业技能,严格依据客房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并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其精准对接。与此同时,充分施展合作酒店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培养学生客房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并基于真实岗位工作任务的模拟,夯实学生课程基础知识、提升实践操作技能,从而不断增强其职业能力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