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国,白斌飞,李智鹏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 050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俗活动、传统表演艺术及口头传统等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与广大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能够继续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昌黎地秧歌产于元代,在2006 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属于传统的民间舞种之一,也是河北省最具特色的舞种之一。但由于传承方式、世家断代问题、专业研究人员等因素,使得这项具有浓郁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处于濒危状态。为了探索和传承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笔者以“昌黎地秧歌”为例,探析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推广与传承如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昌黎地秧歌作为一种富有地方浓郁特色的活动形式,因其蕴含独特的品味与精神内涵而渊源流长,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昌黎地秧歌主要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动作以轻快、灵活地扭动,表演多为风趣幽默为主,以四种形象展示,主要包括妞、丑、擓、公子等,以“场子秧歌”和“排街秧歌”两种表演形式展现。在表演过程中会表演有关于故事情节的小段子,但还是以即兴表演为主进行展示。其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过气息及腿部的上提,腰部轻柔的左右摆动,眼神的生动灵活的转变以及肩部小幅度的上下颤抖等动作相互配合形成。昌黎地秧歌通过了几千年的层层沉淀与不断积累所形成,她承载过去,展现现在,联系未来;其所传承的体育文化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和品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它可以丰富校园文化,也可培养学生“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的意识,通过地秧歌中大幅度的挥动手臂、抖肩、扭胯等一系列的练习和表演,能够很好的发展人体灵活性、肌肉耐力、以及柔韧性的锻炼。同时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发展,是对校园特色体育活动项目的创新,也是对高校体育的教学体系的完善,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高校的逐渐普及与发展,激发青年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与关注,也能激发学生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且达到增强体质的功效,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同时来陶冶情操。
我省以高校为载体,通过“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宣传其文化,讲解其精髓,使大学生成为其传承的生力军。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高校师生主要通过网络与媒体的方式对“非遗”的了解,因此在对昌黎地秧歌这种传统舞蹈艺术的的学习中没有系统的、深入的了解。其次,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师徒制是我国传统的文化发展模式,具有传承性,并且是以言传的方式进行教授,教学的方式群体性较小,较为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指导教学,所以在高校对其传承与保护任重而道远。
当代,随着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很多大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逐渐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淡漠了,很多人们对“非遗”的兴趣较低,且接触逐渐减少,学生们对于“非遗”例如昌黎地秧歌等很多项目大多没有了解过。对传统文化缺乏热情,对“非遗”项目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高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教育场所,其对“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是责无旁贷的。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缺乏统筹的局面下,并没有交流与研讨,只是单纯的“拿来主义”,没有深入去了解其内涵与底蕴,所以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较为缓慢。
因对传承优秀文化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非遗进校园”项目也缺乏持久性的关注。目前“非遗进校园”项目在全省高校范围内逐渐被认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挥其应有的生命力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各高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充分认识到“非遗进校园”在推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1.“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
教师在学习进修过程中,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聘请为学校特邀体育教师,同时也对在校教师进行最原状、最真实化的培训。还有,就是可以选派骨干教师走出校园向民间守艺人学习。
2. 会议培训的学习方式
通过地秧歌协会组织的培训,进行学习、学术交流,让这些文艺工作者和守艺人能够真正认识到当地传统艺术带来的的文化价值,认识到当前民间艺术正在面临的危机,认识到他们目前需要承载的最大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3. 网络与视频互动方式
由于当今网络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网络交流互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包括现在的腾讯QQ、微信公众平台等都可以作为交流的手段之一。可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网络资源在线互动、下载学习、论坛交流以及视频教学等等。
4. 设置特色课程,编写特色教材。
根据学校现有课程进行整合规划,开设有关“非遗”项目的特色课程,宣传“非遗”项目,让学生更加简单便利的了解传统文化,开设课程使学生能亲身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其了解,使学生能喜欢上此项目,能自觉为宣传“非遗”项目出一份力。在教师编写此项目的校本课程时,可加深教师对其的深入了解,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等。
5.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对“地秧歌”的了解。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部分,利用社会实践,深入地秧歌发源地,对其进行调研,利用现代设备(录相摄影、笔录等)方式来研究地秧歌的特点。深入“非遗”基地与老一辈艺术家进行探讨。通过社会实践收集、整合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加深学生对“地秧歌”的理解。
1. 推广高校体育教学传承模式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现有知识,还能够对新知识进行再创新的学习,并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学习下,不仅仅是对原本的知识进行学习,也是在最新条件下,对原有知识进行完善,使得知识体系更加的具有科学性和发展性。
2. 演出交流促提高
通过借助于一定的网络、电视、学校教材等形式进行一系列的表演活动,并进行报道,使得更多的人有保护“非遗”的意识,进而参与其中,使得“非遗”文化走进大众的视野,进入大众的生活,培养人们良好的学习及参与的良好氛围。
3. 培养名师传承人
我们都有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传承人是发扬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关键力量,它是技艺的载体,也是“非遗”文化的人物化,体育“非遗”的保护及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技能动作的传播,更应该将其文化进行传承,培养高校的“非遗”传承人兼具文化和技艺,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4.推陈出新
昌黎地秧歌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地秧歌应跟随社会时代的步伐,在原有的基础上,在不改变其传统特点的前提下,紧跟时代步伐,创造出与时代相符的地秧歌,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时代特点,推陈出新,丰富其内涵。
1. 以科研项目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
随着“非遗”进入校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利用高校科研优势,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传统民间舞蹈,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非遗”的发展与传承。
2. 以教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高校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极大的优势,主要是在高校针对民间的传统文化进行调查、研究能够很好整合,且可以很好发展其文化的创新等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部分项目的修改与创新,使其能更好的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与爱好,使大学生能更加深入了解民间优秀传统文化。
3. 以校际交流助力昌黎地秧歌的传承
聘请专家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与讲座,积极促进各地域秧歌技艺的交流,通过邀请、比赛和表演等方式,可以让地方群众看到不同地域的秧歌形式,在相互观摩和切磋技艺中,提高表演者和传承人对于民间秧歌发展的热情。同时,可以不定期到民间艺术团进行,与之进行相应的合作,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用亲身经历去感受“非遗”的魅力。能自发的去学习,去了解其内涵,从而促进“非遗”的发展。
4.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团队
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非遗”,学校适当的增加其相关教育,并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团队进行教学。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熟练掌握昌黎地秧歌的动作技巧,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去。同时为可聘请专业民间艺术家为师生进行培训与教导,使特色教师队伍建设更加完整,更加快捷。
高校作为知识的传播、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承担着传承文化,丰富文化的责任。通过教学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承与交流是其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要形式之一。昌黎地秧歌作为河北省重要的民俗舞蹈之一,其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及较高的艺术造诣,将地秧歌合理的融入到高校的教学中去,不断传承及深化其文化精神,借助其平台,将“非遗”传统的民俗及文化带进课堂,形成艺术与教育相结合,在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拓展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实现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