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丽,姜海涛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10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炎黄子孙受到生来具有的根祖情结及民族自豪感的驱使,在伟大祖国母亲深情召唤下,在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和浓浓故乡情的眷恋下,千里迢迢回到故土开展寻根谒祖活动,寻根旅游得以迅速升温;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区域间经济联系的增强及交通工具的便利,尤其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精神生活的强烈追求,国内有很大一部分群体纷纷离开故土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去开创自己的事业,远离家乡让他们饱受思乡之苦,经济上比较富裕的他们纷纷开始了寻根问源的旅程,这使得寻根旅游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河北省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璀璨夺目。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河北省孕育了丰富的文化:三祖文化开启了中华文明,长城文化铸就了中华脊梁,燕赵文化谱写了壮美诗章……浓郁的文化遗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但受限于各地区开发的系统性不够、对寻根旅游的定义及市场定位不一致,导致河北省寻根旅游发展远远滞后于市场需求,造成了优质旅游资源的浪费。如何借助文旅融合的时代大背景,挖掘、利用好寻根旅游资源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悠久的历史给河北省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寻根旅游资源,在这些丰富的寻根旅游资源中,有一部分已开发成景区,还有一部分处于未开发和待开发状态。整体来看,河北省寻根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种族寻根旅游资源、姓氏寻根旅游资源和特种文化寻根旅游资源三大类。其中,种族寻根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以“合符釜山”为标志的涿鹿县三祖文化以及以“羲皇圣里”著称的新乐市伏羲文化;血缘寻根旅游资源主要是姓氏文化资源,具有代表性的是邢台的姓氏文化和邯郸的马姓文化;特种文化寻根旅游资源相对前两者十分丰富,开发比较成熟的有以秦始皇求仙入海处为代表的历史传说类资源,以李大钊等历史名人故居为代表的故居资源,以清东陵、清西陵为代表的墓地类资源和以杨、武式太极拳发源地而闻名的邯郸广府的太极文化。
整体来看,河北省寻根旅游资源开发带动了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进步,扩大了外界对河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认同。但与省外开展寻根旅游比较成熟的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近年来,为扩大寻根旅游景区知名度,促使更多海内外游客开展寻根问祖旅游活动,河北省政府及旅游企业举办了大量节庆活动,活动期间,宣传声势空前强烈、旅游节目空前精彩,然而活动一过,景区却门可罗雀、鲜有人至。从本质上看,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为旅游企业在寻根旅游资源开发时只重视表面的宣传,轻视资源文化内涵的建设。旅游业不只是一种经济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产业,进行开发时需要文化上的深层次研究与挖掘。因此,寻根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是充分挖掘资源本身的文化内涵,将其转化成经济附加值高的旅游产品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但现阶段,河北省寻根旅游资源在设计开发上融入资源的文化内涵深度不足,导致开发出的产品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以三祖文化资源为例,作为河北省寻根旅游开发的龙头资源,其产品主要是围绕祭祀旅游与游览观光,模式陈旧吸引力低,游客的重游率偏低,使得涿鹿县丰富的三大人文始祖旅游资源没能实现其价值。
经过近几年开发,河北省寻根旅游已经初具规模,但知名度不高,缺乏引人注目的亮点,缺乏特色的寻根旅游产品,寻根旅游资源分散,未构建全域协作关系,已开发的寻根旅游资源难于构建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寻根旅游平台。由于缺乏行业里有号召力的品牌,缺失整合资源的平台,使基础建设难以得到统筹管理与利用,最终导致开发成本的增加以及项目运营后产生的效益与预期的效益相差甚远。另外,当前,河北省寻根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各景区为争夺客源等进行竞争,相互拆台、压价的现象时有发生,基本处在杂乱、分散的低起点运营,这为进一步提升寻根旅游品牌人为设置了障碍。
某些旅游地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文化价值,受到投入就必须有产出的盲目心理影响,举办节庆活动就必须收益,违背了资源开发的收益曲线,使得景区开发资金不足,一方面导致寻根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足,例如邢台姓氏文化,由于缺乏开发的资金,其相关的姓氏文化旅游资源一直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建设,只能停留在理论上的规划建设,使得很好的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导致寻根旅游资源的保护不足,许多寻根旅游资源在进行规划与开发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资源的规划缺乏相关单位的系统评估,使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法律”在其设立之初就已经偏离了其预设的轨道。
一直以来,河北省寻根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以资源为导向,即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资源,忽略了政府的宏观开发管理以及市场的导向作用。目前已开发的寻根旅游资源呈现如下两个特点:一是寻根旅游景区分散,遍地开花,没有重点,缺乏品牌。而游客在选择自己的旅游目的地时,一般为景点密集、层次知名度高、吸引力大的景区。由于缺乏深度、系统的开发,景区景点较为分散,部分景点牵强附会成分太大,缺乏吸引力。二是寻根旅游的开展没有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游客在游玩的时,受景区规模及配套设施的限制,大都滞留时间较短,基本为一日游,主要消费领域为门票、祭祀等方面,而巨大盈利空间的宾馆、餐饮、住宿等消费较少,游客消费结构单一,这种现象的原因从本质上讲是由于寻根地以资源导向为主体的开发模式造成的,另外寻根景区的规模小、功能要素不齐全以及景区缺乏特色旅游产品都是促使游客滞留时间短的直接因素。
当前,河北省在旅游宣传方面投入较大,政府也加大了寻根旅游宣传方面的工作,但从整体看,对寻根旅游包装宣传力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缺乏健全有效的旅游促销机制,旅游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移动传媒等新媒体资源,不少企业没有认清宣传促销的作用,往往以经费困难、资源筹备不足等借口拒绝参与,直接导致个别资源甚至连省内游客都不太清楚,使得大好的寻根旅游资源闲置;另一方面,举办的节庆活动少、规模小、不具规律性,宣传促销效果不理想。部分景区定期举办节庆活动如世界恳亲大会、太极拳联谊会等,但由于创意策划水平不足、节庆活动数量少并且可参与规模小、内容缺乏创新,导致节庆活动影响力较低。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的竞争已经上升到非常重要的高度。同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则极其匮乏。在已开发的资源中,许多景区从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服务时同游客缺乏语言、眼神以及动作方面的交流,内容刻板,同景区浓郁的文化气息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另外,景区本科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旅游服务人员所占总从业人数的比重不到十分之一,以高中毕业及大专学历构成了从业者的主要部分,这样的文化水平以及知识结构对寻根旅游资源的开发显然成为了一个极大的制约因素。因此,河北省寻根旅游资源开发所遇到的最大的瓶颈是缺乏高素质的旅游资源开发人才,由于企业缺乏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机制,许多优秀的开发人才不能够为河北省寻根旅游资源的开发服务。
从增加经济效益角度看,资源开发的策略中不应仅仅包含对河北省寻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以及整合,而是应该通过加大寻根旅游产品的设计以及开发的力度,丰富寻根旅游产品的种类,在增加更多的游客来旅游的同时,吸引游客积极的购买相关产品,从而增加更多的经济价值。一方面,丰富寻根旅游产品的内涵,即立足根本、勇于创新。再好的旅游产品看的次数多了也会有厌倦感,因此要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而创新的有效途径为将寻根文化同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先进IT 科技结合,不断提高寻根旅游项目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重视特色寻根旅游产品开发,即产品开发时既要有资源本身的文化内涵,又要有艺术形式,要注重同景区的文化相协调,要有厚重感、层次感。对寻根旅游这种情感性强的旅游来说,在对其资源进行产品开发的时候,不能够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要适当的考虑到游客的情感需求。因此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的时候,可以将旅游产品分为免费旅游产品(即以建立情感为基础的旅游纪念品)以及付费购买产品两种形式。免费赠送的纪念品主要用来宣传寻根旅游地,而通过付费购买形式的旅游产品,主要是在吸引游客感情的基础上加强对旅游寻根地的文化内涵的表达。
河北省的寻根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本着“强强联合、共同开发、优势互补”的正确态度,基于团结就是力量、整合才能提高综合效益的原则,共同来开发河北省寻根旅游资源。这就要求每个寻根旅游景区摒弃狭隘的地方主义意识,以开阔的视角以及博大的胸怀携起手来,组合寻根旅游线路、均衡资源配置,共同打造一个具有河北省特色的寻根旅游工程:以拜谒我们共同的祖先——三祖文化、伏羲文化为基础,以探寻我们母姓的起源——邢台和邯郸的姓氏文化为依托,以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特种文化——邯郸太极文化为补充,将河北寻根旅游的开发上升到全国寻根旅游开发的范畴,突出河北省的寻根优势,全力构建跨区域的寻根旅游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将各自的资源整合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在和先进的寻根旅游省市的竞争中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
在开发寻根旅游资源和产品的过程中坚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强化对寻根旅游资源的保护。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大量游人的涌入,给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干扰。一些地区盲目的建设、仿效、千篇一律的开发形式已经使许多区域文化旅游的文脉丧失。所以,河北省在对寻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前期的寻根旅游资源开发上,要将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作为开发的一个重中之重来对待,在开发模式的选择、产品的设计上都要考虑对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寻根旅游的开展过程中,要将生态效益上升到与经济效益并举的地位,不要一味的追求寻根景区收入而忽视景区的承载力,要做好节庆期间的寻根旅游规划,尽可能的避免寻根游客的大量涌入引起的资源破坏。
在寻根旅游资源配置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市场在该过程中的基础作用,更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要组织相关专家对整个省域内的寻根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与开发,既可避免因为狭隘的地方主义造成的资源浪费,又可避免因资源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重复建设;二是借鉴成功的旅游宣传模式,从战略的角度对这些资源进行宣传,构建省级旅游文化宣传口号及品牌,例如“好客山东”、“多彩贵州”等,河北省可以发挥其燕赵文化、三祖文化、伏羲文化、姓氏文化、太极文化等的优势,整合资源,借助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以整体效益代替各自为战,间接提高各个品牌的知名度;三是发挥行政主管者的作用,加强寻根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景区的监督与管理,对寻根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行为以及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不满意服务要进行严厉的打击,避免“青岛大虾”、“哈尔滨天价鱼”的出现,营造和谐的寻根旅游氛围,提升游客满意度;四是加大寻根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交通设施的投入,保证规划过程中景区的资金投入,将战略眼光放的长远一些,不能够因为举办一次寻根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放弃寻根旅游规划。
目前,河北省寻根旅游资源在市场营销方面还很不健全,宣传方法也很单一,主要采取的是举行节庆、制作专题纪录片等传统营销方式,受限于电视报道的短时性以及广告成本的昂贵性,极大限制了寻根旅游资源在国内及海外知名度的提高。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今天,任何企业、产品要想做大做强,必定离不开互联网资源,河北省寻根旅游资源的开发宣传和市场营销也不例外。由于网络营销相对于传统营销方式具有宣传效果好、交易成本低、销售渠道宽、服务人性化等优点,因此利用好网络营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网络营销:一是建立河北省寻根旅游专项网站,主要内容为河北省各寻根旅游区的景点介绍、交通状况、寻根特色、旅游地图、相关的文化传说等的介绍,同时网站也要实时发布旅游景区天气状况、旅游注意事项以及旅游景点的商务电话,使得有需求的旅游者可以及时的联系到旅游区服务人员,获取所需求的信息;二是构建各类寻根旅游资源网上交易平台,现代社会时间对旅游者来说是相当宝贵的,如果能够将旅游者从诸如购买车票、门票、预订酒店等一系列烦碎的事情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寻根旅游的过程中,无疑能够拓宽客源市场,而实现这个过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互联网实现全球网络预订业务,开展网上购票、网上订房等,实现寻根旅游地办公信息自动化,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服务的效率;三是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对潜在的寻根游客的问题进行实时答疑,并通过向来寻根旅游区的游客发放服务质量跟踪调查问卷的方式及时发现景区内让游客不满意的因素以及保持景区内使游客满意的因素,让寻根游客也能够参与到景区的建设中,从而使得景区的设计、规划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以及实用性。
旅游业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知识以及人文修养的要求比较高,而对于志在从事寻根旅游的从业人员来说,不仅仅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对河北省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具体来说,由于寻根旅游文化的内涵丰富,要把博大精深的寻根文化完美的呈现给游客,相关的从业者就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厚的文学领悟能力,以及优秀的表达能力,最为关键的是要能够准确的把握住河北省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而要实现高素质寻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符合寻根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确定需要引进和培养的高素质寻根旅游人才,实施公开招聘制度,以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社会上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以使景区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二是加强同本地高等学校特别是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的合作,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教育方面的优势,发挥旅游企业在资源方面的优势,提供优秀毕业生就业实习的机会,以大力吸引人才,同时以与学校的合作为契机,大力加强对寻根旅游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不断提升从业者的服务水平及业务能力;三是建立寻根旅游人才信息库,本着公平的原则,表彰对河北省寻根旅游发展起促动作用的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以此来激励从业人员的兴趣。
寻根旅游资源因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要使河北寻根旅游产业赢得市场,必须全面融入文旅融合的时代大背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根亲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以文化体验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