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其在并购后财务整合方面的作用也益显重要。首先,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涉及财务管理目标、会计人员及日常核算体系、存量资产以及现金流量和财务评估考核等的整合,大数据环境下使得此诸多方面的信息流更加清晰,增加了并购方双方组织信息与知识的存取,提高了整合的效率。其次,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析将促使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取得较好的效果。以下主要从大数据环境下财会人员及组织结构的整合、财会业务处理流程重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整合、资金需求及流量的整合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传统财会人员及组织结构的并购整合,一般采取财会人员统一上收或总部集团下派的方式,力求机构人员统一。大数据环境下的财会人员整合克服了传统的弊端,比如财务人员的文化匹配度较低,业务处理能力不协调等。
其主要通过采取信息化的手段,用大数据环境下知识发现技术对各财务人员的文化革新度、集团业务总体财务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明确各财务人员的最佳权限与职责,力求实现整合后的组织机构与财会人员完美匹配,以有助于财务业务的处理能力与业务处理流程的融合。
大数据下的信息处理以及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联合增加了合并双方财会业务处理流程的存取性、存储量以及流程传播,抑将极大地提高业务处理流程的效率,到传统的规则,以一种全新的业务处理流程来实现并购后的财务整合。
其主要通过大数据平台下的行业内的财会处理流程的一般基准或者行业外的过程活动基准来进行数据分析,找到最佳的财务业务处理流程。比如传统的费用报销流程:费用报销申请——报销人主管签字——财务主管签字——总经理审批——会计人员做账——出纳签字付款。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数据整合以及财务信息的内部流通,财务主管将直接得到费用报销人员的业务办公审批信息,对此可以直接将报销人主管签字环节去除,全新的业务处理流程将由费用报销人直接去财务部门申请,无需费用报销人主管签字,此流程简化了传统的业务处理,提高了费用报销效率。
首先,并购后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整合对于并购后企业有效运行,规避各种财务风险以及并购后文化的整合起到一定的推动和支撑作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涉及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其主要归于成本与效益双重制约。由于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将各项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流程进行了极大条件的优化,并且从一定程度上分摊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成本费用,进而上降低了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以及运行的成本,提高了整合后财会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效率。
其次,大数据平台可以针对财务内部控制建立预警系统,对并购后集团企业的内部执行人员权限范围进行约束,对超出其执行规范以及职责范围进行警报。大数据平台的预警系统将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财会执行上的判断失误以及误解性失效。另外,大数据平台将高管人员也纳入其监管系统之内,较之传统的财务内部控制监管体系来说,避免了企业管理人员与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保障并购后集团整体股东的利益。最后,大数据平台通过对经营环境的时刻分析以及并购后业务性质的改变作及时出回应,使得财会内部控制体系重新设计执行,并保证其切实可行,尽可能地将环境变化与内部控制变化执行相匹配。
并购后集团面临的资金需求求以及财务压力较大,因此,满足并购后经营业务调整以及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以及资金流量则成为并购后财务整合的主要任务。
对于资金需求的整合,主要涉及对于并购前后并购双方的自有资金能力和筹集资金能力的整合,其能力大小取决于并购后集团银行存款和银行借贷资金以及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所能筹集的资金。在大数据技术的平台下,这三方面的资金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综合考虑银行和债权人以及股民等定性和定量因素后加以客观确定,其中大数据平台的云计算还可以用于分析各种筹资渠道的快慢以及筹资成本的高低进行技术分析,帮助并购后企业选择成本较低、筹资快,风险低的资金。
对资金流量的整合,主要用于分析并购后合并各方项目的整合以及用于判断整合后的项目资金流量程度是否可以满足企业盈利需求。由于,较多的项目涉及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其往往受制于项目人的经验和市场利率以及经济环境,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可以有效地对其加以改进分析,使项目人更多地利用有效的数据把握市场变化的趋势,进而对资金流量的估算更加准确客观,进而对整合后的项目投资决策的分析更加科学准确。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将极大地促进企业并购后整合,也将提高企业并购整合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