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区景观优化分析
——以京杭大运河为例

2020-01-17 06:06
黑龙江科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水区京杭大运河滨水

王 程

(天津大学 天津 300072;天津城建大学,天津 300072)

1 城市滨水空间内涵

城市海滨具有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能够为整个城市提供生活动力和丰富的景观。城市滨水区还承担着城市防洪、防涝的功能,为城市提供水资源与休闲环境。研究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未来城市生态水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文化系统建设的重要参考。但在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下,城市水资源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滨水空间景观。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在满足现有防洪、防涝等水利工程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文化性和生态性滨水空间建设。优化滨水景观可以提升相应设施设计价值,加强运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滨水环境设施包含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及休息等直接价值、景观装饰等间接价值。非使用价值主要是指交通价值、生存价值等文化价值。非使用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在实用性基础上不断深入展现当地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城市滨水空间的区位优势。

2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给京杭大运河沿岸带来了相应的问题:河岸从天然土壤变为工业硬化路面,致使部分动植物失去合理的生存环境;古水路被变为地下通道,原有空间被道路和建筑物侵占;过量的城市污水排放到河道等,使许多城市运河河流沿岸滨水景观丧失其应有的生态与文化价值,其中最为严重的运河破坏情况为自然形态的河流被截直、掩埋、截盖、水泥覆盖,导致运河城市水体功能丧失。尽管我国景观设计部门对交通状况、人类历史等客观因素进行了统计归纳,但京杭大运河流经城市的滨水景观作为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还存在缺乏整体管理、评估、跟踪调查、脱离实际需求等设计问题。

3 城市滨水区景观优化策略

3.1 着眼于滨水区实际情况,凸显城市文化内涵

立足于京杭大运河城市滨水区景观优化问题,相关人员需要认真调查滨水区实际情况,凸显城市文化内涵。要利用本地景观特色,在尽量不改变或减少水道和面积、满足公众需求的基础上,把握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之间的平衡关系。特别是在未来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应重视滨水街区的保护,避开钢筋混凝土渠道。保护滨水自然形态是滨水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植物景观是滨水地区的重要景观。要根据区域特点,建立多层次、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京杭大运河还有至关重要的交通功能,具有防洪与防涝功能。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使滨水区景观成为城市形象的名片,凸显京杭大运河文化内涵。

应重视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城市的地域特色,为京杭大运河打造具有巨大时代优势的滨水景观带。要考虑滨水区周围的建筑和环境形成的视觉感受。在城市规划初期,应合理把握景观与建筑的关系,保持景观的视觉通透性。滨水景观设施是为居民建设的,所以在雕塑、绘画、历史文物等材料中,应融入当地资源特色以及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既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又可以体现文化传承。堤防功能可以与景观建设中的文化展示相结合,滨水绿道也是滨水景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景观引导和连接功能。相关人员应将生态与滨水景观内涵相结合,提高城市滨水空间的功能性。此外,滨水区景观沿线可设置景观标志,展示区域文化,使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城市区域文化。在展示历史遗迹的同时,保护城市景观特色,增强滨水区的魅力。要营造城市滨水景观,还必须分析当地水文环境和历史,整合区域文化内涵、自然地理资源和历史文化特征,努力营造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滨水景观环境。

3.2 注重滨水区开放性与交互性相结合

在满足水运交通的基础上,应注重京杭大运河滨水区景观多功能融合。如沧州市区段沿江城市建设密集,景观特色控制不足,滨水空间严重缺乏景观设施和休闲娱乐用地,古老的水运码头和历史信息几近消失,独特的地域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展示与传承。按照“绿色、生态、文化、宜居”的规划理念,打造具有沧州特色的运河城市名片。具体措施是要以运河堤岸为主来恢复运河生态,形成生态主题的滨水绿化带,修缮运河堤岸道路,形成南北方向宽5~10 m的慢行通道。要做好历史文化再现,保护运河沿线文物,加强沿线文物的联合管理,通过现场展示和体验滨水空间设计,更新和吸收新的城市元素,增强空间活力,形成符合时代需求的运河文化休闲滨水空间,让居民亲近生态自然的同时了解运河文化。

3.3 实现历史景观与现有景观的有机结合

立足于京杭大运河城市滨水区景观优化,加强对运河周边历史景观和现有景观价值的认识和特色宣传。要从尊重自然和传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点,通过继承和发展的方式,创造出充满灵性的城市滨水空间,增加城市文化的可识别性。应营造统一的滨水景观氛围,保持景观发展的整体活力,利用乡土调研的实际材料,重塑城市滨水景观新形象。必须坚持文物保护原则,促使滨水景观设计能够巧妙地将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和景观特征融为一体。在继承城市历史文脉特色的同时,不仅把历史遗址作为建筑元素,还要作为历史载体,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感知力,给人以遗址精神的诠释,使滨水景观设计成为人类与自然、当今与历史和谐相处的城市名片性休闲场所。在设计过程中,规划布局以“南北贯通、东西拓展、高低结合、水光山色”为设计理念,形成以城市文化为主题的运河古景观轴线,设计共享的开放空间,带动周边地区的活力和人气,保证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愿意参与其中,产生设计共鸣感。

针对京杭大运河现有景观与历史景观,如亭台楼阁、港口、塔楼、廊道等的有机结合,创造“新旧”文化遗产景观。运河在原有古代防洪、军事、经济等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文化遗产展示、旅游资源开发、娱乐休闲和文化旅游等新式功能。为保证运河的文化特色,应研究运河空间景观的功能布局,依托现有的城市结构,合理划分空间布局,通过各类博物馆、民俗街、特色节日和文化创意园区,带领人们通过千年历史长廊,体验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和城市记忆。沿江设计强调商业氛围和文化氛围,使运河沿线的空间设计融入城市生活,加强开发强度控制。运河沿线建筑物高度根据土地利用性质和建筑功能类型确定。通过对建筑材料的颜色和质地的研究,使整个建筑群在高度、颜色、材料、标识等方面综合统一起来。引进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信息环境设施,包括引导设施、广告牌、文化显示屏等,辅助当地居民和文旅游客对京杭大运河形成更深刻的认知印象,感受京杭大运河风光带的文化特色。

4 结语

合理规划、设计滨水区运河景观带,可以使京杭大运河成为人们幸福和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将现代生活充分融入大运河历时文化景观带,打造更加优质的滨水区风景线,增加城市品牌特色,建立城市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水区京杭大运河滨水
依河而生,因河而兴:元明清戏曲迭代与京杭大运河关系论说
京杭大运河与戏曲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对共享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研究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为例
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水神”
城市滨水区规划原则与设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