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友春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十分丰富,表达了与意识形态关联的整个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理论、执政方案。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认知基础上,随着高水平的“顶层设计”,全面革新了“执政话语”。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既要注重思想政治领域发生的“巨变”,也应该将其与新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属性进行关联,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变革,引领学生用全新的视野看中国,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在新媒体语境下,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首先需要进行理念更新,构建与新媒体语境对应的话语变革理念。一方面,应该引入“互联网思维”,理解其中的“交互”属性;也就是说,需要教师在话语变革中,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大主体地位,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交互”类型的新型教育模式,通过“交流”“对话”“研讨”的方式,转变原来的“灌输”“讲解”“思辨”,并使此类教学方式,通过话语变革加以克服。另一方面,需要在话语变革方面,增强话语输出路径的变革,包括对于视频、图像、音频、动漫、色彩等资源的运用等。因此在实践层面,要求教师具备新媒体技术与运营经验。
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发生了变化,高水平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梦”的目标定位;在社会管理层面,以经济、民生、文化、生态等不同的视角,对城市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进行了系统理论研发设计,其中智慧城市将中国城市文明创建带入到了新境界,而产业政策与“中国制造2025”则全面推动了中国制造业领域的工业设计能力升级,加上以生态文明为主导,各项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案的提出,已经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同时,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总体经济体系将发挥更大力量。所以,需要教师针对此类顶层设计进行内容发掘,深化话语变革的基础,将其与实际的社会问题关联起来。
新媒体语境的本质在于参与者具有“开放”“共享”“平等”“交互”等多元心理倾向。所以,在语境优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思想政治话语变革的效用。比如,传统时期一直强调想政治教育话语传导后的“服从性”。而在新媒体语境之下,其话语的力量转换成了“关照与同情”,因此,要真正的建立起与新媒体语境相适应的优化话语,就有必要从效用的角度,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变成为一种平实、朴素,让学生能够听懂的语言,比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供给侧改革之类的话语,就需要通过对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阐明,而此时语境优化的根本,就在于对于经济现象的深入剖析,以及对于经济问题在社会层面、产业层面、市场层面的解读等。
所谓的形式转换,就是要求做到对其话语“中心化”“权威化”“客体化”“官方化”的去除,增加形式展示与传导的“直接化”“有用化”“清晰化”“精准化”,换句话讲,要将“用数据说话”和“用事实证明”结合起来,进一步讲,要求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础上,增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校正理论。从当前一些院校与公共宣传方面的经验看,形式转换中具有变革创新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玩转话语形式,并为话语形式赋予内涵。
总之,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不是用“网络语言”去弱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力量,而是通过对于思政理论的全面理解与内涵发掘,使其在新媒体语境下,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面的变革,产生一种与新媒体语境相适用,效用更大的力量。结合以上分析,建议在话语变革方面,增强对新媒体语境中的“交互”属性的研究,尽可能将教育的两大主体地位突出,从而使其能够在思政教育话语下,更多的进行交流与研讨,理解其中的深层内蕴和真抓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