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态屏障 推动绿色发展
——以河北省滦平县林业工作为例

2020-01-17 15:47刘江涛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护林防火火灾林业

刘江涛

(滦平县应急管理局 监察大队,河北 承德 067000)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一环,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作为环首都经济圈上的重要县份之一,滦平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距离首都北京仅170公里,是京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也是我国北方沙漠草原区向平原区的过渡带,因此,做好滦平县的护林、育林工作,不仅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功能性战略,又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滦平县的重要地理位置和林地的关键作用

(一)滦平县的重要地理位置

滦平县所辖6个乡镇的21个行政村与北京密云和怀柔接壤,边界长度113公里,同时,滦平县也位于两大沙地边缘,距内蒙古浑善达克和科尔沁两大沙地的直线距离仅为400公里。因此,这里的林地是京津地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集中分布的重点区域。维护与繁育树木、继续增加有效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是滦平县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关于继续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意见》[1]中指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工程。目前,在承德市委市政府和滦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滦平县林业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共同维护下,县域内林地面积已经有大幅提升。2000年以来,滦平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绿色崛起、环首突破”的发展理念,工程造林绿化成效显著。截至2016年,全县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96.06万亩,仅2016至2017年,全县人工造林、特色果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面积达39.04万亩;截至2017年底,全县林地面积达到274.2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0.78%,林木蓄积量达到了351.5万立方米。在“京津风沙治理工程”“德援造林项目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项目的部署和推动下,滦平县境内并未出现滥砍乱伐、占用林地等问题,林业建设发展势头良好,这些林地在维护京津冀地区的自然环境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滦平县林地的关键作用

1.防风固沙

滦平县林地的植被类型为暖温带半干旱落叶阔叶林和灌丛草原亚带,有非常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天然分布的主要乔灌木有油松、桦树、山杨、柞树、山杏五角枫、荆条等,人工栽培的乔灌木主要有杨树、落叶松、油松、刺槐、板栗、梨树等,野生药用植物受国家保护的植物6种,省级保护植物21种。这些植物在林地中形成的局地环流增大了绿洲效应,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促进了水分的合理利用,促进了作物生长,从而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和温度,起到了降低风速、阻挡风沙、预防土地沙化等作用,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为京津地区改善了气候条件。

2.涵养水源

滦平县进内地表水由滦河、潮河两大水系构成,20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2条,10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8条,1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54条,有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2座。其中滦河流域面积为1791平方公里,流域内地表径流全部汇入潘家口水库,潮河流域面积为1422平方公里,流域内地表径流全部汇入密云水库,全境是京津唐的重要水源地。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各个流域的河谷地带,富水层沉积较厚,水源比较充沛。县域内的河流流域与林地相交织,植物蒸腾影响了水圈运动,调节水分循环,增加了大气湿度,减少了地表径流,起到了涵养水源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森林覆盖率的上升,河流流域面积逐渐增大,河流水位也有所上升,水库的水质也有相应的提高,滦平县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生态系统的逐步完善,提高了京津唐地区的水源质量、确保了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3.净化空气

以森林植物为主体的绿色植物是区域氧气再生的唯一来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除人类生产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废气污染物,过滤和净化空气,调节局部气候。2018年,滦平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97,二级以上优良天数为255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0%,重度污染天数11天,占3%,PM2.5浓度年均值是每立方米43微克,空气质量较往年有所改善。可见林地在吸尘、杀菌、减噪和增加负氧离子浓度的过程中功不可没,更是京津冀地区保卫“绿水青山”的天然卫士。

4.保护生态

滦平县境内的河流和林地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种鸟类迁徙路线上的“休息区”,滦平县境内鸟类中候鸟主要有灰鹤、杜鹃、家燕、太平鸟等;留鸟主要有石鸡、山斑鸡、麻雀、金雕、猫头鹰等;旅鸟主要有鸿雁、大天鹅、银鸥、北灰翁等。兽类主要有野猪、獾子、赤狐、狍子、松鼠、野兔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金钱豹、金雕、大鵟),国家2级保护动物21种,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16种。近年来随着林地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野生植物种群的扩大促进了野生动物数量的增加,这些森林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繁殖地,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和未来的奋斗目标。

5.富民强省

滦平县境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承德市旅游体系的重要部分,这些景区为京津冀地区人民群众提供了康养健身、休闲度假的绿色旅游去处,其中包含1个5A级景区——金山岭长城,4个4A级景区——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碧霞山地质公园、涝洼观星台、转山顺湖生态旅游区,2个3A级景区——清代行宫遗址、山戎文化森林公园,等,不难发现,这些景区均以森林面积大、树木品种多而闻名。

据《(河北省)滦平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显示,2018年滦平县共接待中外游客185万人,旅游收入14.5亿元,是滦平县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滦平县林木资源中不乏古树名木,在《滦平古树》中收录的12种、共计138棵古树,各有千秋。其中邓厂乡上王营村的“迎客松”“九龙松”虽饱览千年风光,却依然蓬勃叠翠;涝洼乡红石砬村的“情侣松”“夫妻松”已“携手”八百春秋,至今仍相依相偎。这些古树历经时间的洗礼却依然葱翠茂盛,是森林百年千载的记录者,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者,因此,未来这些森林资源的旅游开发,必将成为地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增长点,更能为富民强省贡献力量。

二、林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林业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应对的问题,一般来说,导致森林面积减小、树种死亡减少的自然原因有干旱、冰雹、霜冻、寒流、酸雨、洪水、泥石流、病虫鼠害以及自然环境恶化导致的生态问题(土地沙化、土壤肥力有限、生态链破坏导致特定树种的死亡)等。目前来看,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和县委县政府的及时预防预警,滦平县境内的林业面积并未受到极端天气以及自然灾害的重大影响。

2006年6月,针对当时美国白蛾已经扩散到与滦平县仅有城墙之隔的北京市的怀柔和密云,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美国白蛾入侵,滦平县林业局紧急编制了《滦平县预防美国白蛾入侵应急预案》,成立了美国白蛾预防监测专项测报站,并在各乡镇设监测点26个,监测人员30人,在与北京搭边的3个林场,设四个诱虫监测点,由专人负责监测。同时,组成了由公益林护林员和林场护林员为监测调查员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组织,对美国白蛾进行重点监测。同时狠抓检疫管理,对调入的木材、苗木、鲜果以及包装箱填充物和交通工具等严格检疫,加大对来自疫区的木材复检力度,尤其查找寄居在树皮裂缝中的美国白蛾的蛹。坚决杜绝无检疫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一经发现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3]。由于积极防控,滦平县境内没有发现美国白蛾侵入情况。

(二)林业工作的主要问题——火灾

火灾是目前森林面积减少的最大威胁,滦平县境内的森林植被以乔灌木为主,其中主要作物为油松、落叶松,且多为单纯林,油松是可燃性极强的树种,其易燃可燃物在冠层的总量为20904kg/hm2,平均密度0.1742kg/m3,叶总量为7597kg/hm2,平均密度0.0633kg/m3,其中叶量占易燃可燃物总量的三分之一;落叶松林易燃可燃物总量为11628kg/hm2,平均密度0.0969kg/m3,[4]这两种树林发生树冠火的可能性极大,且大多数松树的生长时间较长、树木较高,一旦发生树冠火,火势极大且蔓延速度极快、扑救难度极大。

且森林地表覆盖物以松树和桦树的枯落物、柞树丛以及杂草为主,厚度可达十几甚至几十厘米,这层覆盖物的含水能力极小、燃点最低,是森林火灾最主要的引火燃烧物。一旦火种进入森林,极易引发林火,因此,火灾成为滦平县林业工作中的重要难题。火灾的发生有以下几种原因:

1.自然原因

雷击造成的火灾是林业的主要灾害之一,根据美国林区森林累计火灾统计分析表明,每9次雷击就会产生1次雷击森林火灾,全球各地雷击引起森林火灾的总次数占总体火灾数量的10%左右。雷击导致的森林火灾,通常发生在人迹罕至的地区,一旦酿成火灾后很难及时的发现,易造成大面积火灾且常规的防火措施无法减少雷击火灾次数[5]。因此,在防火工作中,应及时预测预报森林火险天气,在极易产生雷电天气时利用遥感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在雷击频发地区安装预防性接闪装置,综合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将雷击火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人为原因

由历年火灾发生原因的分析结果来看,人为原因造成的火灾主要有4种类型:(1)上坟祭祖;(2)燃烧秸秆、焚烧农业垃圾;(3)违规携带火种进入林区;(4)农村生活中产生的可燃物带有明火飘散至林区。从森林资源分布的特点来看,滦平县的森林大多与农田、荒地相互镶嵌,这使得农民生活与森林消防安全息息相关,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加大森林防护的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护林防火意识,将火灾隐患控制到最小。

3.其他原因

有些火灾通常发生在有电线经过的农作物种植区或者山区,“电火花”的生成有因为电线外皮老化导致电线断落摩擦地面产生的,有的是电线短路造成的,有的是大风刮断电线或者刮倒电线杆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滦平县已与供电局相关负责部门协商,敦促其对老化电线及时更换、加固电线杆等工作,从而防止类似火灾的发生。

三、林业资源保护与护林防火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护林防火的宣传力度

真正提升人们群众的护林防火意识是消除由人为原因导致的火灾的最根本办法,在护林防火工作中,应加强宣传和引导,尤其是在林木比较密集的农业地区和农村生活聚集区。在宣传内容上,一方面要做好《国家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以法律的力量约束个别违法违规用火责任人、火灾认定责任人,使其认清火灾与国家、与集体、与个人的利害关系,从而约束个人行为,杜绝违规用火行为,减少火灾发生几率,让每个人都自觉担负起绿化城乡、维护森林消防安全的责任,从而保障森林安全和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要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从而切实提高人民群众保护林业资源的意识,充分认识到火灾的危害,能够自觉进行森林火灾的巡查和火灾发生的及时通报,同时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应急知识的普及,以保证人民群众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自保自救,减少国家、公共资源和人身财产的损失。

(二)严厉打击违法野外用火

近年来,生态旅游带动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进入山区、树林、湿地等林木密集区旅游踏青,但是通常游客们对森林防火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防火法律法规缺乏重视,野外吸烟、露营野炊等违法用火行为已成为引发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且城市居民对山区地形地势、气候气温等不够了解,一旦发生火情,扑救以及逃离都是非常困难的,严重威胁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林业相关部门应对野外违法用火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根据《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河北省森林防火规定》等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并对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并依法查处,绝不姑息。

(三)火灾隐患排查与完善防火隔离带建设

火灾隐患排查是林业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2018年,滦平县共排查林区、景区、地边、矿边、坟边、林区内店里线路沿线、林区内铁路沿线8992处,出动排查人员6023人次,排查出一般风险隐患1274项,共清理林边12.2万米、边地11.1万米、矿边36处、坟边8240处、隔离带2.1万米,在工作中力求真正做到不留死角和隐患。这些工作的开展,有效减少了林区可燃物的数量和引发火险的危害,并在排查过程中及时宣传护林防火知识,提升了林区人员、周边农村居民的安全意识,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火灾风险。

与此同时,滦平县林业部门随时对防火隔离带的当前情况进行摸底,及时完善其布防,并对受损位置进行维护。防火隔离带在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上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可以有效阻隔山火,控制火势的蔓延;二是高度消减和遮挡火源热辐射,为扑救人员接近火灾现场、运输和囤积扑救物资提供重要庇护场所[6]。尤其是在新建的宜林地以及需要大量补植或重造的无立木林地,进行了科学的规划,确保了防火隔离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保护与预警机制建设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我国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属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其特有的监测预警功能,符合国家和省政府关于“构建森林灾害综合调度指挥管理平台,建立林业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实现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7]

截至2018年,滦平县共有望火楼11个、检查站16个、巡逻队44支、林火视频检测14个。这些基础设施和专业人员的配备,对全县林业的护林防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避免了因人工监测出现位置和角度的偏差,导致位置判断错误的问题;第二,系统具备的森林防火准备、监测预警、扑救、灾后评估等各阶段初步管理能力,为防火预警工作指明了方向;第三,全天候的检测提升了火灾预警能力,并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科学合理地对监控体系进行配备,确保林区全覆盖、无死角。

(五)完善护林防火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专业性强、机动性高、业务熟练、爱岗敬业的护林防火队伍是维护林业安全的重要保障,一般来讲,一支功能完善的护林防火队伍由一线扑救队伍、专业技术人员、机动后勤人员三支队伍组成。

1.一线扑救队伍

指战员和消防员是灭火一线的主要力量。指战员负责火灾现场的灭火指挥,需要对当地的地理条件相当熟悉,比如山脉走向、风向风速等,从而快速做出战略部署,同时需要掌握当地近期的降水量、火灾地区的林木树种构成、人员与设备配比等,便于在短时间内控制火场面积。因此指战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扑救知识水平、技战术部署能力、快速应变能力以及丰富的扑救经验,从而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缩短火灾时间、减少财产损失。

消防员是火灾现场的一线扑救人员,属于高危职业,因此消防员要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专业的扑救能力和技术、相互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目前滦平县有专业扑火队员316名,其中县森林消防大队100人,基层专业扑火队伍27支,共216人,基本上能够完成每年的扑救任务。一线扑救队伍每年要进行专业和体能训练,以保证应对高危、紧急任务的素质。

2.专业技术人员

林业技术人员在护林方面责任重大,一方面要负责林木树种的监测,不仅包括树木的成长情况,还有土地肥力检测、病虫鼠害防治、树木种植以及栽植后期的跟踪维护,从而确保林木树种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对防火隔离带的布设和防火监测系统的布局负责,从而保障防火体系的科学和完善,使其在护林防火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机动后勤人员

护林员负责森林防护工作的巡查,包含火灾的预警和汇报,以及自然灾害可能性的排查工作以及护林防火宣传工作,在遇到重大灾情的时候,辅助一线扑救队伍进行火场的看管、物资的运送等工作,机动性较强,目前滦平县共有护林员3207名,其中专职2114名;医护人员需与一线扑救队伍随行,确保一线扑救人员的人身安全;其他后勤人员包括司机、通讯员、补给等工作。这些人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保障了每次火灾扑救任务的完成。

(六)专业设备的维护与更新

灭火专业设备在扑救过程中至关重要,这些设备包括:灭火设备、通讯设备、防火服装、食物药品补给、交通运输工具等。目前,滦平县共有运兵车65辆、指挥车5辆、高压水车4辆、装备车1辆、无人机2台,风力灭火机303台、灭火水泵4套、灭火水枪30台、高压细水雾21台、切割机5台、割灌机20台、背包式喷雾灭火装备24套、灭火弹6406枚。其中灭火设备和食物药品补给都有使用期限,需要经常排查、及时更新;通讯设备、防火服装、交通运输工具等需要消防员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进行常规的维护与修理,从而确保各方面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出警时间、保护人身安全。

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护林防火、植树育林是林业工作不变的工作主题,滦平县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林业工作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在工作中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尽早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护林防火火灾林业
基层林业护林防火工作策略分析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加强地方护林防火 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镌刻在兴安岭上的绿色誓言——内蒙古大兴安岭于海俊护林防火案例
land produces
对完善现阶段护林防火工作的措施分析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