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世元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学思苑》编辑部,石家庄 050061)
自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劳动者,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少数人对高职教育理解的偏差,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其中工具化倾向较为典型。本文拟针对这一倾向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矫正措施。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加之对大学生就业难和社会对高职教育职业化特色的过分强调,高职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工具化倾向。所谓工具化倾向,是指高职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片面强调职业化、强调技能培养,忽视对学生的成人教育,将高职院校视为产业化发展中的培训工具的倾向。
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强化自身的职业性特点,回应社会对就业的需求,出现了重技能、轻育人的思想倾向,极端表现为“唯就业论”“唯技能论”“唯市场论”[1]。“唯就业论”认为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就业率的高低是评价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就业率高的专业就大力兴办,就业率低的专业就停办。“唯技能论”则把高职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技能教育,所有的课程设置都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核心。将工作岗位的任务分解为若干项技能环节进行训练,以学生对职业技能掌握程度作为评价高职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唯市场论”将高职教育视为完全面向市场的教育,认为市场的需要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高职教育是产业化链条上为市场提供熟练劳动者的工具和培训地,市场需要什么专业高职院校就应当开设什么专业,市场需要什么技能高职院校就应该训练什么技能。
在重技能、轻育人思想倾向影响下,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无一例外地确定为培养各领域的职业人,“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成为几乎所有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在过度职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思想倾向统领下,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表现为职业技能类课程和专业课程占主导,人文素养类课程被边缘化。高职课程体系一般由公共课、人文素养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四大类构成。从课时分配来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一般占总课时的80%以上,公共课占10%以上,而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锻造的人文素养类课程在课时总量上所占比例很小;从课程性质来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专业技能课大部分也是必修课,小部分虽为选修课但因属限选课也与必修课类似,而人文素养类课程不仅是选修课,且往往以讲座的方式安排,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过分职业化的现象,他们认为专业课和就业岗位联系密切,所以对专业课的学习非常重视,而认为公共课和就业关系不大,学不学不重要。在这种功利化的学习态度影响下,他们在专业课上尚能认真听讲,而在公共课和人文素养类课上要么玩手机、睡觉,要么做专业课的作业。
中国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从过去的专科院校发展而来,最初延续专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和研究型本科院校区别不大,职业化特色不够明显。而随着高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理念和做法逐渐被诟病。于是,从过去的重理论走向重实践就顺理成章了。只是在调整过程中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原来的单纯重理论走向了全盘职业化的误区,认为高职教育就是单纯的技能教育,职业化是其唯一的目标和特点,只要是市场需要的我们就去培养。这种对高职教育的误读导致了对职业化的过分强调,从而使高职教育走向工具化的误区。
随着高职教育在中国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壮大,再加上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期待。用人单位期望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企业急需的,是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练工,来则能用;家长则希望学生在高职院校所学的专业是市场急需的,所掌握的技能是和未来工作岗位无缝对接的,毕业后能直接对口就业。高职院校以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以培养企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操作技能作为教育的核心,以就业作为高职教育的唯一目的。这种被动、机械地迎合社会需求的做法最终使高职教育走向了工具化。
高职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和就业岗位的关键连接点,其目的应当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职业人。合格的职业人是兼具一技之长和人文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缺失了道德素养的单纯技能培养所造就的毕业生即使走上就业岗位,也仅仅是有操作技能的残缺的职业人。从就业单位的反馈来看,高职毕业生的操作技能稍优于本科生,但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合作意识、抗压能力、工作韧性等职业发展所必须的品质方面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坚持不懈的吃苦奋斗精神,没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很难和同事进行团队合作,时间观念不强等。这不仅影响高职毕业生自身的职业发展,同时也给用人单位带来诸多不便,进而影响到社会对高职生和高职院校的评价。
在工具化思想倾向影响下,在就业压力和市场需求裹挟下,高职院校逐渐失去了主动性和话语权,成为输出技工的加工厂,高职教育只剩下了“职业”而缺失了“教育”。这样一来,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逐渐弱化,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价值难以彰显,高职院校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严峻挑战,有沦为职业培训机构的危险。
“唯就业论”“唯技能论”“唯市场论”使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上以市场和就业需要的技能培养压倒一切,只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就业所需的操作技能就可以了,学生的道德素养、人文素质等可有可无。这种偏重技能培养而忽视人格塑造的高职教育,没有使学生的人性得到发展和完善,注定会导致其人格的不健全。[2]这种一手硬一手软、不完善的“半教育”,导致培养质量严重滑坡。
由此可见,在高职人才培养上不能为了职业而职业。高职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提升其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3]
理念是先导,在思想上对高职教育要有正确的认识。高职教育本质上是国民教育序列中高等教育的一种具体形态,其核心和本质是教育。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始终是教育的首要目标。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高职教育要纠正忽视思想道德教育、片面强调职业化的错误倾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铸“立德树人”这一高职教育之魂,培养品德高尚、技能优良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推动高职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保证高职院校的办学独立性和自主性,守住“立德树人”这个高职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极为重要,这样才能圆满完成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也才能彰显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高职教育的核心和本质是成人(使人成为人)教育,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使人学会“做人”。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卢梭曾说过,在使爱弥儿成为一名军人、教士或行政官员之前,先要使他成为一个人。[4]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也曾说过,“我们在培养出一名职业技术人员的同时,也要将他培养成一名公民”[5]。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高职阶段是他们成人的关键阶段,是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阶段的成人教育也是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后遗症的必要阶段。许多高职生高中阶段不爱学习,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所以到了大学后,很难接受更深更难的专业知识,因此大学期间首先应当解决的是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职业化就会流于空谈。基础教育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思想、人格、道德、责任等成人教育存在短板,因此需要在高职阶段进行有效的补足。在高职教育中要强化育人功能,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成人教育,锤炼他们的意志,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健全的职业人。健全的职业人一方面需要掌握行业企业工作岗位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鉴于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技能培养,忽视道德素养的错误倾向,高职教育需要着力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职业精神是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可的具有职业特征的持续稳定的价值观、态度和精神风貌的总和,是职业人在具备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6]
从“准职业人”到“职业人”是每一名高职学生毕业时面临的角色转换。而要成功完成这种角色转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校期间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是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关键。面对“一夜暴富论”“学习无用论”等思想的蔓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锻造职业精神对于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员工的职业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营成果的最终决定因素。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塑造;既要让学生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同时更要让他们接受以“关怀、尊重、宽容”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让技术真正为“人”所用。[7]拥有职业技能仅仅可以解决学生的生存问题,而拥有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不仅能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最终成为健全的职业人。
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人文素养类课程课时量,将课程性质由选修课改为必修课,从而凸显育人教育的重要性。强化知识、情感、人性等内容在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地位。
二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育人教育的内容。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真实案例,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所从事专业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并产生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把职业道德的标准牢记心中。
三是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环节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仿真或真实工作环境中体会职业情操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或校外实习基地,除了学习技能以外,职业道德教育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行业从业者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体会职业道德对于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
四是全员育人,润物无声。除课堂上专业教师担当育人主体之外,学院的其他所有教职员工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践行者。每位教职员工的道德水平和具体行动都会对学生的道德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职工通过自己的行动做学生的楷模,将道德教育融入学生在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时时处处。此外,还应将学生当中的道德模范树立为先进典型,鼓励更多学生向模范看齐,向典型学习,见贤思齐,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
中国高职教育在向西方学习和自身探索中不断前进,期间对高职教育指导思想出现理解偏差在所难免。我们应当正视和矫正以“三唯论”为突出表现的工具化思想倾向,坚持“立德树人”,精心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助力中国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