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如何转变为“人才红利”

2020-01-17 12:07孔新月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人口红利红利劳动力

□文/孔新月

(铜陵学院 安徽·铜陵)

[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令世界瞩目。其中经济的高速增长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红利在创造“经济奇迹”中发挥显著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不断转变以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之下降,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呈现放缓的趋势。基于此背景下,研究如何从人口红利驱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以人才红利驱动经济增长的战略,这是促进我国经济不断持续增长的关键。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经济增长奇迹其中,最重要的是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上升,给经济增长带来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高增长率的“三高”增长态势。这种经济增长奇迹未能随着“亚洲四小龙”将“人口红利”的消退适时转化为“人才红利”。进入21世纪初,“亚洲四小龙”的良好经济态势进入萎靡的状态,经济发展遭受一系列受挫。基于此,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依靠“人口红利”快速的发展模式应该吸取“亚洲四小龙”经济衰落的教训,将我国“人口红利”消退及时转化为“人才红利”,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人口红利的优势给整个国家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由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任何一种资源都是稀缺的,“人口红利”作为一种资源也不例外是一种稀缺性的资源,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回避人口老龄化这不可逆转发展态势。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青壮年人口的比重下降以及“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社会抚养比加重,我国的人口红利呈现出消退的趋势。

二、改革开放成果离不开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高速的发展,也是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一)“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中,中国在短时间里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由劳动生产率增长支撑,带动起一系列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岗位。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迅速增长并且每年增长18%,少儿人口每年0.2%的速度下降,这种类似于剪刀差的人口结构就此形成。人口劳动力供给丰富而且廉价;同时,每年又有新增的劳动力进入市场。这二者使得人力资本得到较好的改善,为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二)“人口红利”的出现离不开人口结构的转变。中国的人口结构主要是第二阶段,中国人口当时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阶段,为改革开放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经济的迅速增长提供了劳动力后备军。

(三)“人口红利”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战略机遇期,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十分显著。首先,劳动力人口资源供给大于需求,劳动力人口结构呈年轻化态势,且价格比较低廉,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其次,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态势减轻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消费支出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相对下降,储蓄率的比重相对上升,使得储蓄能够转化为投资;最后,由于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尚未到来,国家在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较小,能够为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

综上,改革开放的实施与人口低抚养比以及廉价且丰富的劳动资源并存,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让我国可以借助人口机会窗口的机遇成功地向“人口红利”的转变,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奇迹般的发展。

三、人口红利消失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来看,2012年我国劳动力年龄人口出现了大幅度地减少,表明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首次下降,我国的人口红利窗口期不断在缩窄,“人口红利”的优势正在消失,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发展困境: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后可能失去经济发展动力,长期处于中等收入区间,难以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现象。

随着人口红利的不断消失,我国的人口红利也逐渐转化为人口负债,劳动力供给开始出现不足,总抚养比的比重上升,经济增长模式出现疲软。在经济增长模式中,总抚养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GDP增长速度下降0.276个百分点。蔡昉(2011)认为2004年以来的民工荒象征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2013年我国人口红利达到最大化,2013年后人口红利开始迅速消失,我国将面临着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目前,我国人口结构处于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规模大约2.2亿人,位居全球各国首位,约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4.3%。同时,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持续的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压力和矛盾,这促使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局。

(二)储蓄率下降将导致投资不足。储蓄等于投资,为经济增长提供物质资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产生高储蓄率,形成较高的资本形成率。因此,人口老龄化造成我国储蓄率下降。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比重正在增加,劳动力年龄人口增长率减缓,意味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即将进入到高峰期,势必会造成储蓄率的下降,影响资本积累和投资,使高投资率的增长不可持续。

(三)科技创新受阻、经济增长放缓。“人口红利”消失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迫使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也制约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在劳动工作岗位上,中老年人的在岗数量超过年轻人的在岗数量,从而制约着产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削弱科技的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对长期增长的贡献作用。

四、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的措施

自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优秀人才的涌现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这为我国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根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2017年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695.8万人,应届大学毕业生795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48.6万人,全国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1.9593亿人。这说明了我国正在接受基础高等教育或者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为我国的社会新技术、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基于以上分析,未来我国经济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就必须提高人口的素质,将过去所依靠的“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

(一)优化教育质量,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首先,重视对高等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则更为重要。目前,多数普通高校对在校大学生提倡创新理论知识的课程,忽视了对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高等院校应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加强则更为重要。其次,为专科院校投入资金,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转型的技术性人才,具有“新工匠”技术的蓝领劳动者。

(二)加大对知识产权创新人才的保护。国家应该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发创新型人才进行科技创新,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政策的方面还有欠缺,市场上一系列盗版、山寨货随处可见,严重打击了创新人才的积极性。正值我国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际,国家应该制定一系列知识产权的法律政策以鼓励创新人才保护的知识产权以及专利产品。如此,“人才红利”才会迅速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鼓励生育“二胎”。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允许普遍二孩政策。此次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未来二三十年的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劳动力,同时也为未来减轻了社会的养老负担,增加了社会的总储蓄。由于目前年轻的生育观的改变、经济与社会的压力,使得大部分年轻人不想生育。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在提倡生育二胎的同时,给予一系列政策保障,如:延长产妇休假时间、补贴生育津贴以及享受正常工资待遇等,也要做好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工作。为今后的经济发展补充劳动后备军。

只有把“人口红利”适时转变为“人才红利”,经济就会如“大风车”一样持续不断的增长,经济就会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人口红利红利劳动力
推进充分就业 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