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丽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提出“以本为本”的大学之道。例如,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进一步要求“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1]由此可见,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在积极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过程中,内蒙古师范大学多次修改本科培养方案,并在2016年专门组织校级通识课程立项工作。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与需求,促进其个性多样化发展,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其创新精神为宗旨,学校设置十一个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即“大学生应知系列、文明起源与历史演变、人类思想与自我认知、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科学发现与技术革新、经济活动与社会管理、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名家讲坛与文明对话、欧美视野与亚非瞭望、创新创业与成长成才以及教师教育与教师素养”。[2]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与学校统筹规划,最终批准1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与187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3]
作为教师教育与教师素养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中的选修课程,《教育管理学》旨在促使师范生及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初步掌握教育管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教育事业与教师职业,以便将来更出色地从事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实践活动。笔者从课程目标、教法探索与教学展望方面阐述在该门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探索、领悟与思考,以期对高校公共选修课乃至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教育管理学》一直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教育科学与管理科学下位的交叉学科。陈孝彬教授指出:当教育学研究的各种教育因素处于各自孤立的状态时,教育过程无法得以形成,预期的教育目标也无法得以实现,而教育管理学旨在于研究如何对影响教育质量与效益的诸多因素进行组合以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进而取得较好的效率和效用;教育管理学不同于其他行业与领域的管理,研究的是如何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育,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及控制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因此,教育管理学既是教育科学的、又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4]
现代社会要求人才由单一专业结构向复合型人才发展。而现代管理科学和外语、计算机、驾驶技能一样,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且,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不仅仅是任职于各级学校的合格教师,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已经或者即将成为校长、教导主任等学校领导者或者教育行政机关的领导者。因此,为了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大学生,为师范生以及所有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大学生开设《教育管理学》课程是必要的、有重要意义的。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掌握教育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进而提高自身教育管理的问题意识与教育管理现象的分析能力,自觉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去主动思考、解决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乃至初步领悟成功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学会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为将来从事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教育行政机关的管理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因此,本门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有意愿走上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岗位的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使其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尽快完成由教师角色向管理者角色的转换,尽早胜任教育领导者的职责,而不至于陷入一边开展管理工作,一边恶补教育管理知识的困境。
鉴于非教育学专业学生对教育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对教育管理学知识的需求不同于专业学生,加之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时数少,如果在课堂上仅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阐述,那么非专业学生收获的只会是一堆孤立的、零散的、堆砌的概念与理论,而且不需多时就会遗忘,更无法促成其思想上的领悟与行为上的改变。因此,坚持以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既可以突出理论的实用性,又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迁移。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案例融入的时机会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在学习教育法律时,以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导入课程,通过案例突显教育法律意识与相关知识对每一位公民、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意义;在探讨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之间存在的错位关系时,则在理论分析之后呈现“乱象丛生的中小学作业APP”的案例,让学生深入分析这种乱象的成因与对策,从而培养、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独立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此外,笔者注重从报纸、电视、网络及生活中收集具有时效性的案例,而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案例往往更能调动学生学习、讨论的热情,激发不同观点与主张的表达,实现思想的碰撞。理论是枯燥的,实践是鲜活的,而且理论的传承正是为了当下与未来的实践。因此,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典型案例紧密结合,以二者的统一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联,让理论回应现实的关切、助力未来的实践,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能力,才能影响其思想乃至未来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实践。
一门学科的教学需要具有系统性,以体现该学科的体系架构;需要循序渐进,以利于学生领会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感悟其中的内在联系。鉴于选修课课程性质与非专业选课学生特点的内在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避免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学术化,坚持将系统讲授与多样互动、评价相结合,努力创设一种活跃且不乏理性思辨的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化学生在课堂与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以问题为中心,以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样化、即时性的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多思考和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在一次次心智与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完成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如,围绕2018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所引起的反响与争议,同学们充分讨论与分析了其中体现出的教育管理与其他领域管理所不同的特点。
在教学中,坚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及时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与理论的掌握情况,对所蕴含的观点、方法、视角的领悟程度,尤其注重评判学生运用所学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作为教育工作者与教育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品格修养与社会责任感。具体而言,学生的学业评价由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构成,把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如课堂发言、课堂笔记、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研究小论文等作为过程性评价指标,与期末的开放式、主观论述题相结合,以多样性、过程性、发展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创造更多训练学生思维和应用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选修课的出勤率,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发展。
虽然本门课程定位于帮助有意愿走上教育教学与管理岗位的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但是笔者坚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最新的学科知识与前沿信息以实现学科知识基础性与前沿性的结合,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时刻关注知识与理论的时代性,拓宽分析现实问题的视角。如,在探讨教育管理体制时,增加“教育治理”概念及其与“教育管理”之间区别的讲解与分析;在学习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时,围绕2016年石中英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大学办学院还是学院办大学》,引导学生讨论我国的校院关系以及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管理模式;在介绍我国传统的中小学“三处一室”组织结构的同时,讨论当前中小学教育集团化以及多校区办学等新型结构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在研究教育政策问题时,提供关于教育现代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献作为拓展资源;在学习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时,引导学生分析现有教育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等等。实践表明:在教学中时时渗透学科的前沿信息,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与创新的思维。
作为面向全校非专业学生开设的、课时短的选修课,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势必要精练、准确;选课学生缺乏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学科背景,课堂教学势必要易懂、生动。因此,在教学中追求准确性与生动性相结合,力求以准确、生动的形式表达学科内容,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针对学习者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根据课程目标对现有专业教材进行分析,提炼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与核心内容,最终确定九方面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学科概述、现代管理理论与教育管理、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组织机构、教育政策、教育法律、教育领导者管理、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
在每一个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充分考虑课时限制,以简明、准确为原则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其次,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达与鲜活、有趣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感受到学科内容的实用、有趣。如,学生管理方面的实例有2018年寒假,武昌职业学院三明书院的学生完成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假期里为父母洗脚,2018年9月22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家属殴打产科医生,其中一名打人者是首都师范大学大一女学生,电影《少年的你》;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实例有2007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实行校长职级制,2019年北京市全日制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高中学校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以北京二中、北京光明小学以及呼和浩特市贝尔路小学教育集团的图片展示其学校文化与特色;以新闻报道“乱象丛生的中小学作业APP”“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郑文锋副教授因贬低四大发明遭停课”与影视作品《起跑线》《咯咯老师》探讨教育政策问题与教师管理问题等。在教学中,通过发现、整理大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感兴趣的鲜活实例,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生活化、趣味化,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养成学生主动运用学到的原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与创新性的思维能力。
“教材具体展现指导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影响并部分决定了教学方法的选择,构成教学评估的主体内容依据。因此,教材研发对教学内容的影响最为直接,是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保障。”[5]考虑到当前教师教育通识课“教育管理学”教材缺乏的现实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完成符合非教育学专业、以应用为主、符合案例教学要求的“教育管理学”教材的编写。在研发过程中,将以课程目标为指导,开展对现有教材的系统评估与对学习者需求的科学调研,并积极总结多次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讲授稿的编写为起点,经过校内试用的检验与完善,最终完成教材的开发。
实现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过程的优化,而这一切有赖于高校教师将教学的重心由学科知识体系向学生的思维能力、信念体系转变,需要教师“强化教学实践功能,以提升学生介入教学实践后的情感体验和认同内化功能。”[6]因此,今后将着力践行教学过程的优化。
首先,尝试小班化教学,构建教学共同体。教学共同体“意味着成员彼此认同一种教育理念,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得以激发与沟通,以便实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径。”[7]大班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课堂互动与及时反馈,一直是高校公共课教学的痼疾,而小班教学则可以有效地将单向灌输的大班课堂变为双向互动的高效课堂,成功打造高效、团结的教学共同体;其次,建立学习小组,优化课堂互动。在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教师讲的多、学生讨论的少,个别学生参与的多、多数学生互动的少,以及课堂时间不足、课堂秩序较差等问题。因此,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稳定的3-6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制定个人责任制,成员明确分工,岗位定期轮换,以保证成员间充分交流、互相帮助;[8]最后,借助网络平台,助力课堂教学。由于选修课课时有限,不利于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因此,有必要依托微信公众号、学习通等平台,实现课堂教学在课下的延伸。课前在平台上传课件、案例、拓展资源等学习材料以便学生做好上课准备,课后学生可以继续在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留言陈述自己的疑惑以便教师解答,从而实现师生、生生的更深层次互动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深度挖掘。
为了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需要建立具有时代特色、地区特色的“教育管理案例库”,而不能仅限于从各种案例书中挑挑拣拣。一方面,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案例素材。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甚至闲谈,都可能是教育管理概念、原理、方法的例证,以此为原始案例,经过反复加工、整理,最终提炼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另一方面,组建教师团队,开展系统的调研工作,撰写本地区的教育管理案例。扎根全区大中小学,深入各级教育行政机关,运用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各种研究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撰写真实反映地区实际的案例,为有志于从事本地区教育事业的学生提供宝贵的学习资料。
在今后教学中,尝试利用优质网络资源,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本门课程目标的要求,选择并利用有助于本门课程教学内容加工与处理的视频资源。例如,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有很多相关的课程资源,如管理学与领导艺术、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热点、班主任工作艺术等。针对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以“翻转课堂”、“课堂嵌入”、“课后拓展”三种不同的应用模式利用现有的优质网络资源,从而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