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零距离“科普进校园”运行模式研究
——以湖南科技馆为例

2020-01-17 09:28:41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3期
关键词:科技知识零距离科技馆

杨 震

(湖南省科技馆,长沙 410004)

0 引言

科普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使学生了解、掌握最新科技知识的重要活动。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完善科普教育体系的进程中,湖南省科技馆通过积极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来为学生提供零距离接触科技的良好机遇,进一步激活了湖南省科技馆的发展活力,使科技馆资源在校园范围内“活”起来、“动”起来,有效解决了科普教育资源覆盖不足、学生科技素质不均衡等多种问题,有效推动了科普教育资源的高效共建、共享,实现了科普教育机制的全面创新。

1 科技馆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的价值意义

1.1 为学生体验科技乐趣搭建了科普新阵地

科技馆在科技创新环境下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将科普教育阵地从馆内延伸至校内,为学生体验科技乐趣和了解科技原理提供了新阵地。科技馆在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时,充分融入科普信息化建设要求,利用科普大篷车、科技实验等多种资源促进科普资源有效融入校园科技教育,尤其是现场向学生展示最新的科技知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科技的乐趣。湖南省在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时,向师生现场展示了机器人舞蹈、航模特技飞行表演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科普活动,其中的大部分科技实验都要学生参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科技的独特乐趣。通过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厚植了浓厚的趣味科普教育环境,为学生体验科技乐趣搭建了全新阵地。

1.2 为学生学习科技知识探索了科普新路径

传统的科普教育工作主要依赖校内课堂开展,途径相对单一。受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局限性影响,科普教育知识更新速度慢,教学内容有限,多数学生无法直接、有效地感受到现代科技的发展,影响了科技知识的教育分享。因此,科技馆组织开展了“科普进校园”活动,直接为学生提供科普展品和科技实验,向学生展示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帮助学生更生动、更直接地感受到现代科技的发展变化,也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科技知识提供了新的有效路径[1]。湖南省科技馆积极推进“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捐赠科普数据等多种方式将科技知识带进课堂教学之中,大大开阔学生的科技视野,激发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求知欲望。

1.3 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提供了科普新平台

科技馆积极开展科普教育不仅是推广科学知识,更是对学生进行科技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要通过展示科技实验的多样趣味传播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科技领域的新知识和新变化。在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时,既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最新科技的应用情况,还要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使学生在参与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形成必要的科技创新精神。因此,科技馆利用科普大篷车开展科技实验,为学生提供零距离接触科学的机会,并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科普日”表演赛。通过开展各类科技竞赛,使学生在参与科研实践中真正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魅力,进而塑造创新精神[2]。湖南省科技馆在全省范围内多所学校开展了机器人、VR虚实体验等实验教学,并组织馆内的科普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技探索意识和科学创新精神。

1.4 为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生活方法提供了新载体

科技馆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并非是培养专业的科技人才,而是通过科技普及活动使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的思维以及善于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向学生展示科学实验的严谨性与规范化要求,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在“科普进校园”活动中,科技馆通过对生活中学生比较关注的科技现象进行原理讲述和实验复原,使学生从科技视角理解生活现象,有效消除个人对科技的陌生感,使学生对探索未来科技充满兴趣。湖南省科技馆在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时,利用流动科技馆展厅向学生展示了数学魅力、生命奥秘和声光体验等多种内容,帮助学生用科学认识生活。

2 科技管零距离:湖南省科技馆“科普进校园”的运行模式

2.1 融入科技教学,增进馆校合作

科技馆是现代科普教育的核心力量,是校园科技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科技馆为学生提供零距离接触现代科技服务时,要以辅助开展科技教学为基础,并有效利用科技馆资源完善科技教学机制。自2017年9月开始,湖南省各级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陆续开设了科学课,但缺乏专业的科学课教师,影响了科普工作的实效性。为此,在推进科普教育工作时,湖南省科技馆积极开展馆校合作,将校内小课堂与校外大课堂有效融合,组织学生走进科技馆,开展“科普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并通过科学表演秀、科学实验室、球幕电影等多项活动使学生零距离接触科技,实现科普教育工作的全面创新。2018年3月,湖南省科技馆走进长沙市树木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和科普实验秀,为学生赠送科普书籍,使学生零距离了解和学习科技知识。

2.2 融入时代环境,推进科普教育形式创新

湖南省科技馆在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时,积极融入时代环境,充分结合社会最新热点和学生的普遍性学习需求积极创新科学实验主题和展示方式,将科学实验塑造成为校园认可度高、影响力强和知名度高的科普教育品牌,持续扩大湖南科技馆在科普教育工作中的影响力[3]。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湖南省科技馆充分利用移动媒介和信息化手段开展科普教育,发挥了智能化平台在科普教育中的积极优势,实现了科普教育向虚拟空间的全面延伸。湖南省科技馆充分利用官方网站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动态形象、智能生动的科普教育平台,以“家庭实验室”为例,截至2020年3月5日,湖南省科技馆官方网站已制作了21期实验视频,学生通过观看网站视频就能学习和了解相关科学实验及原理,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教育效果,推动了科普教育形式的时代化创新。

2.3 聚焦学生参与,构建融合性科普教育模式

在科技馆推进现代管理的背景下,湖南省科技馆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经营特色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教育,逐渐形成了科技馆、数字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相融合的科普教育模式。湖南省科技馆通过组织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具体形象、生动体验的科技知识,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和感受现代科学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理解和认知,实现了科普教育的最佳效果。以“科普大篷车进校园”为例,湖南省科技馆以科普大篷车为依托,充分发挥“流动性科技馆”的科普教育作用,丰富科普教育形式,增加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关注热情。通过开展“玩转气球”、“动物的眼睛”等科学小实验和“纵横四海”等科学课程向学生全方位展示了现代科技知识,为学生零距离接触科学提供了机会。此外,湖南省科技馆还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展了“Ohoo水球实验”、“水中花园实验”,等等,加深了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全面认知。

3 湖南省科技馆“科普进校园”活动的发展趋势

3.1 强化多元协同,打造“馆校协同,家校联动”的科普教育模式

科技馆在推进“科普进校园”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科技馆等多方力量,强化多元协同机制,打造科普教育新模式。首先,科技馆要加强与校内科学教师的沟通协作力度,构建常态化的工作交流机制,通过提高科技教师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来实现校内科普教育与校外科普工作的有效融合。其次,要尝试构建“馆校协同,家校联动”的科普教育机制,通过开发科学教育研究的校本课程和增设家长联动参与的亲子互动科学实验来提高科普教育工作的成效[4]。最后,要对科普教育体系内科技馆、家庭和学校等多方力量的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充分发挥科技馆的科技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家长到科技馆内参与科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丰富、完善的科学知识。科技馆要在科技资源薄弱地区设置永久性流动科技馆,及时更新补充科普设备,弥补科普教育资源缺口,为学生搭建零距离科技平台,提高科普教育质量。

3.2 立足学生实际,开发“尊重科学,趣味生动”的科普教育内容

科技馆在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时,要注重合理平衡科技推广与科学普及之间的良性关系,既要对科学技术进行全面推广,也要充分考虑“科学进校园”活动中的普及要求。一方面,科技馆要结合自身资源实际和校园科技普及工作要求来为学生学习科技知识和提升科学素养搭建良好平台;另一方面,科技馆在选择科普教育内容、设计科普教育实验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适当控制科普实验的难度,合理展示科学实验原理,确保科普教育内容的科学展示和趣味呈现,使“科普进校园”工作能够取得理想成效。同时,要协同校内科普教师组织学生成立科普社团,引导学生对参与的科普教育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

3.3 融合时代环境,打造网络智能的科普教育新体系

科技馆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开展“科普教育进校园”时,要充分认识到科普教育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应积极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科普教育机制。其一,要充分借助AR和VR等全新技术优化学生的科普学习体验[5],比如为学生提供在线VR参观科技馆服务,帮助学生借助智能化终端实时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其二,要发挥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的优势,可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媒介向学生生动展示科普实验视频,及时发布科普活动预告,引导师生、家长积极参与科普教育,助力科普教育与学生学习实现零距离衔接。其三,要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科普教育形态,为学生科技知识的学习注入时代基因,搭建多类型科普教育平台,扎实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

4 结语

“科普进校园”是全面推进科普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环节,在推进校园科普工作过程中,湖南省科技馆立足于弘扬科技文化和补充科学教育的角度,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科普进校园”,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和创新性科普服务,全面推动了校园科普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科技知识零距离科技馆
科技馆一日游
小主人报(2022年18期)2022-11-17 02:19:42
零距离与远距离
和党旗零距离
抗战前中国纺织学会与纺织科技知识传播
近代史学刊(2020年2期)2020-11-18 09:15:22
我在四川科技馆
自建企业科技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与探索
软件(2020年3期)2020-04-20 01:45:46
与英国媒体零距离
传媒评论(2018年10期)2019-01-17 01:33:26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参观诚毅科技馆
快乐语文(2016年12期)2016-11-07 09:45:40
观察零距离
学生天地(2016年16期)2016-05-17 05: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