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成分的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源动力之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离不开民营经济的支持,要持续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支持其改革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保障其创新泉源不断喷涌,保障其充分迸发创造活力。2019年天津主要民营经济指标发展势头良好,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5.1%,快于全市经济0.3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4.1%,快于全市0.1 个百分点,占比32.6%,科研和技术服务业民间投资增长15.0%,营商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改善。虽然天津民营经济近年来得到较好发展,但是在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也出现经营难度加剧,生产经营要素成本增加等问题,未来十四五时期建设更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环境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新的发展需要创新引领,它主要蕴含三个主要含义:创新引领产业结构的转变,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创新引领产品结构的转变,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转变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创新引领经济效益的转变,由高成本、低效益转变为低成本、高效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9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国际排名从2018年的第17 位升至2019 年的第14 位,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连续7 年在创新质量上居首,有18 个集群进入科技集群百强。创新支撑着国家的经济体制,创新对国家经济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的转变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其次是以创新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第三为以创新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优化巨域创新要素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开放发展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必然条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开放程度职能越来越大。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各个重要区域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纽带,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国际间创新能力协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在当前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但我国始终坚持多边贸易体制,加大力度推进各个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拥护并支持建设全球开放经济体系。
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城乡经济、区域经济、行业经济、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不平衡,经济的创新、经济的绿色发展、民生经济的保障等的不充分。这就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竟争各种规定和做法,从而使协调发展成为普遍形态。
人和大自然是平等的、相互依存的、互利互惠的,是生命的共同体,我们必须爱护、尊重、顺应大自然。“绿色地球、美丽中国”建设,不仅体现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必须坚持民营企业的绿色发展,建立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构建“绿色、低碳、环保”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的持续、循环发展,普及绿色发展方式、生活方式,改变发展与生活的理念,完善企业的绿色经营模式,促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的发展,生产、销售更多生态、环保、绿色的产品,实现民营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动力升级、经济结构稳定化的重要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必将出现“L”型发展趋势,我国消费模式已经全面变化,产业结构逐步向更稳定方向发展。这种情况下,发展我国经济需要更高的保障措施,企业的转型升级也面临着更加巨大的市场压力。经济结构调整时,各行业通常会更加集中,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具有优势的企业将杀出重围,劣势的企业将被淘汰。市场反复波动、经济起起伏伏,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制度各种变更,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一些民营企业遭遇困难、挫折都是不可避免的,都是客观环境变化给民营企业造成的调整压力,并将长期承受其调整压力。在调研中发现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样都需要逐步适应。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粗放型、劳动密集型、微利型企业,市场竞争力多数不强,科技型、创新型、非资源型民营企业发展不足,持续发展难度大。随着劳动力、土地、资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相当部分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初加工的产品多,深加工的产品少,零配件产品多,整机产品少,资源性、劳动密集产品多,资本性技术密集型产品少,造成产品的档次、技术含量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低成本制造的传统优势逐步丧失,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当前民营企业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物流、能源、原材料、商铺租金等,其成本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由极易获得到成本日益增加。较大部分民营企业从事较为低端行业,处于价值链的底部,依赖于资源与人口红利,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劳动力、资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的增加,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环境所需承载的影响即将达到其极限或临近其极限,传统的低成本的制造模式的优势已经非常薄弱,甚至到了逐步消失的地位。考虑到要素成本外,税费负担也是国家关注的问题,虽然发布了一系列的税费减免、优惠政策,但是总体的效果不好,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吐槽需要承担较重的税费负担。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宏观背景下,较多民营企业风险意识不强,防范能力偏弱。首先是高杠杆、高负债风险。近年来,民营企业资金面普遍紧张,部分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相继出现流动性问题,甚至爆发债务危机。其次急剧扩张风险。民营企业超越自身条件和能力,短时间内急剧多元化扩张,不能把握发展速度。有的民营企业家受困于自己所处的环境、知识面以及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力缺乏前瞻性,经营管理缺乏科学性,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制度规定不健全,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在调研发现,部分民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仍不强,特别是规模小、资金缺、技术弱、盈利低的中小企业,忽视环保责任。
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的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虽然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了变化,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发生改变,对世界各国而言,当前我国仍旧是举足轻重的经济体,其国际地位依然重要。我们必须持续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坚持不懈执行“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协调”的发展思想,持续壮大我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优势,使之成为我国经济的新亮点。在政策方面,取消和修改现有政策中不适应和阻碍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常态化开展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不断推动政策完善和落地落实,形成有机的政策体系。
供给侧改革的着眼点在实体经济,重点在民营企业,尤其中小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补齐供给侧短板的关键所在,但在现实中仍然被“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压得喘不过气来,举步维艰。融资难融资贵是长期以来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尤其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惜贷、抽贷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给大量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要严格遵照全国关于金融工作的会议要求,尤其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会议讲话的精神,切实推进金融机构的工作改革,为服务民营企业切切实实开展工作。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快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企业债发行,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切实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顽疾。认真贯彻国务院近期出台的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各项措施,抓紧出台落实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开展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估。设立政府高质量发展产业引导基金,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