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刘凯国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指导下,如何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需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在知行合一的原则下,根植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通过参与有效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明确学生公民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使其自觉融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在学习和实践中争当环保小卫士——知行合一。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小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并从学校到家庭,到社区,发挥辐射作用。
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生活。”在小学高年级生活教育理念下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课本知识,有效融入生活经验,以“知”为基础,在构建一定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养成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的德育课程教学中,首先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再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和实践“怎么学”,逐步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例如,在“地球,我们生存的家园”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学生了解课本里生活中独具特色的居住方式,如浙江鲁镇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上房屋、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我国哈尼族建在半山腰上的村寨等,引导学生明确这些独具特色的居住方式正是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下的人类的智慧结晶。然后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分析当前环境问题给人类敲响了哪些警钟,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会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引发的严重后果。最后,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签订协议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我国已经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并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充分彰显了人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那么作为高年级的小学生,自己应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结合课本中实践活动的要求,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究更多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并付诸于行动,实现生活教育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构的科学整合。新课程呼唤生态课堂,倡导课堂回归生活,因此,环保教育就要融入生活,把生活问题引入环境教育课堂,把抽象的理论寓于感性的生活之中。
当代少年儿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我们必须强化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环节,鼓励并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其参与意识,让他们在校内外广泛的道德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体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为当前德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为此,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有效养成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以行为先”的原则,强化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
例如,在开展“让吊床远离小树”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分组实践,并做好相应的实践过程记录,实现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当前公园里存在的“吊床”问题,以及对小树的伤害情况,进而探究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学生结合书本的建议,精心制作了“告示牌”;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搭建了专用木桩,并标示出“吊床专用木桩”的字样;有的学生发放宣传页,生动讲解吊床对小树的伤害;还有的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公园管理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并在家长的帮助下设立了“吊床区”,集中准备了相应的基础设施,供人们休息和乘凉使用,并与休息区相衔接,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便民与环保的有机结合。整个活动事件既实现了学生解决“吊床”与“小树”之间的矛盾,又深化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强化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才能实现“教学做合一”,进而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让学生终身受用。以行为先,通过体验活动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了少年儿童环保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学生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明确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也需要高位的核心价值引领,丰富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既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在“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注意在“手脑并用”的基础上实现“手脑双全”,通过整合教学中知识与行动的双重因素,在实践过程中深化学生规则意识的有效建构,培养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民主法治观念,深化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例如,在学习“世界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的相关知识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关于“我们共同的责任”这个主题的学习内容,思考并探究如何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如何推进新能源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替代,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环境进行更好地保护等问题。学生在课本的学习中初步认识到可以利用太阳能、海浪、地热、风能等新能源进行发电,那么作为一个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在生活中为能源的节约和创新做些什么?通过问题的设置,逐步培养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实现“知行合一”,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创新,去创造一些生活中的“小发明”,通过这些发明创造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法治观念,建构学生明确的规则意识,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做到恪守法律、自觉依法行动,认真履行公民义务,做到“有法必依”。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更应传承和发展生态文明,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让学生在规则中自由成长,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有责任心和开拓性,为提升生命质量奠定基础。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们树立了生态道德意识,懂得了感恩自然,反思自己的行为,就会不断地完善自己,使潜意识里的自己和外在的自己实现统一。叶圣陶先生指出,养成习惯才是真正的教育。为此,在小学高年级有效养成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究学生习惯养成的策略和路径,引导学生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内化为生态文明的道德素养,推进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的同步提升。
例如,在“吊床远离小树”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同时开展让“垃圾”远离公园等活动,培养学生“我是环境小卫士”的责任感,通过集体活动,自带塑料袋和手套等工具去公园捡拾垃圾,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同时也建构其“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在经常性地开展相应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学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从公园到校园、从校园到教室、从教室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每一个地方都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场所,每一次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是学生生态文明建构的平台。我们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将自己的生态道德意识逐渐地付诸实践,从而尊重自然、感恩自然,以此来促使人的道德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道德情感的作用,不仅要重视学生道德情绪的调动,更不能忽视自身情绪的德育价值,不仅要注重个体道德情绪对其自身习惯养成的作用,更要注重集体情绪的营造。
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效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需要根植于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和主动参与,实现“知行合一”,在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教学目标、强化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深化规则意识的有效建构、内化生态文明的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推进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有效养成。建设一个蓝天白云,小河清清,绿茵如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