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协同育人探究

2020-01-17 04:01盛洁长沙学院
环球首映 2020年4期
关键词:协同心理健康育人

盛洁 长沙学院

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协同,并且形成互相联动的机制,这样在协同育人上才更加有理想的效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上的提升,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板块,而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受到更多社会层面的关注。在大学生面对的当代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双重影响之下,在思想上和心理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都是需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有关立德树人方面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够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真正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高等院校在充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把二者协同并形成独特的培养体系,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和正确的心理与人生价值理念,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协同育人的效果。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对象上主要是针对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这二者之间在学科交叉上也有比较大的相似性,从本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比较相似的理论基础,基本上是围绕着学生的心理与精神层面的成长作为主要的研究教育对象,这也是高等院校在开展素质育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立德树人的角度上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这主要的目标则是为了让学生全面成长,特别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自身的思想态度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之间的差距,同时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与政治觉悟,对自身的理想信念与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全面提升。如果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上看,心理健康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为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够为其接受思想认知相关的理论与知识提供相关的保障。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心理健康教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目标,因为思想政治的相关理论与素养的提升是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其应有价值的归宿,在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基础上,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对于正确人格的认同,并能够正确分析自身的性格缺点,为自我的理想奠定良好的素质,这是在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的背景之下完成的。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所提出来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而言,这二者都是相对于物质层面上的教育或者技能教育有所不同,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教育。学生的高等院校中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固然是为其全面成长奠定基础。但是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或者没有健全的人格,是不能真正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也不可能在思想道德层面上面得到全面提升,这也意味着在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下,高等院校必须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模式,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都应该全面强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主要模式

在与社会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面对当前新的舆论形势和社会形势,高等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要与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协同育人的作用,并且坚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时代的适应程度,真正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够发挥出应有的理论性与亲和力,能够针对当代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与引导。

第一方面,通过协同育人的机制,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进行优化。高等院校在实施思考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大学生的接受程度,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就必须要发挥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也就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里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随着高等院校大学生在年龄上面的变化,在新的时代下,00 后逐渐成了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主体。这些新一代的大学生在认知新事物方面也与传统的大学生有一定的差别,其相对比较独立又有创新的精神,同时这样的一批学生,其思想上面也比较敏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应对能力也相对比较差。因此市场政治教育不能够仅仅着眼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而是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这种心理需求进行引导,并且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心理测验或者是心理辅导等,这样能够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得到一个相对比较合适的应对空间,同时以心理疏导的方式,逐步强化学生对于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认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渗透作用,这样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充分发挥起来,与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形成协同育人的效应。

第二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通过协同育人的效应得以实现。在传统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主要是以班集体或者是以某一具体专业的集体教育形式来实现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还是由教师实现一对多的教学,这种教学主要还是侧重理论上面的传播,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吸引力和亲和力上面也比较差。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辅导机制之下,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能够让学生放松内心当中的怀疑与警惕,真正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建立起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更加平等和友爱的氛围之下,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协同育人的效应,在教学的亲和力上面是大为提升。

第三方面,通过协同育人的机制,高等院校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当前高等院校对于新入学校的大学生都有进行心理方面的咨询和测评。但是长期以来这种心理辅导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联系并不够,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相对独立的,这样其实并不有助于高等院校充分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在教学引导和培养上面也缺乏一些有效的手段。在新的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体系应该融合并运用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并且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认知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起更加优秀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通过塑造健康人格,挖掘心理育人的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重点

第一方面,高等院校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效果,必须强化科学的管理与顶层设计。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切实的转变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有效机制,特别是面向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好系统性的规划,避免长期积累问题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充分发挥积极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安排中,同时科学设置相关的课程,特别是教学的那种与教学的时间要充分的协调,从而有针对性运用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手段与思想政治教育互相融合,弥补二者之间所存在的缺陷。

第二方面,高等院校要充分运用好当前网络时代的一些新媒体载体。在新的形势下,高等院校的学生的市场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效果需要依托网络时代下的各种新媒体的手段,特别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以媒体传播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进行塑造。目前通过新媒体的教学效果,能够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取向和日常的行为习惯,更能够吸引当代大学生的关注,因此然后在大学生的思想品质提升以及心理健康的塑造,也都离不开网络。高等院校的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网络的手段,对于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进行积极影响。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都应该共同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作用,特别是运用网络正面的影响力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和传播,并且借助一些线上引导和线下的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探索一些更加成熟的联动机制,共同发挥协同育人的效果。

四、结语

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就必须运用协同育人的思想,高校在推动两项教育的互相融合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一些新的手段和机制,不断提升学生对于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的重视,并且高等院校需要结合当前新时代的媒体发展趋向,运用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途径,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成长。

猜你喜欢
协同心理健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