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哲 中国传媒大学
《中歌会》是北京卫视2019 年推出的一档明星歌唱竞技类节目,节目使用了“打榜”“乐评人”“现场专家评审”“大众评审”等多种多样的节目元素,在完成歌唱竞技的基本节目内容同时,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节目模式上的探索,但最终呈现效果却褒贬不一。本文将以《中歌会》为例,分析各种节目元素在节目中的实现效果,并对比多档其他同类型节目,对歌唱竞技类节目的策划难点进行分析。
明星不是制胜法宝,策划需找到明星需求和节目需求的一致性。作为一档全明星歌唱竞技类节目,《中歌会》邀请到了腾格尔、陶喆、黄绮珊、顺子、霍尊等具有广泛社会知名度的歌手参与竞技。2013 年湖南卫视开播《我是歌手》,节目邀请了众多具有知名度的歌手参与竞技,获得观众追捧,使得全明星模式的歌唱竞技真人秀成为热门。从节目策划的嘉宾设置上,《中歌会》同样采取了全明星的嘉宾配置,但就节目播出效果来说并没有达到《我是歌手》同级别的收视率和讨论热度。明星作为嘉宾元素,并不会成为节目的制胜法宝,比起素人选手,明星选手从邀请到节目内容的设计,难度往往会更大。
“明星为什么要参加比赛”依然是做明星歌唱竞技节目时,策划者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吸引明星参加比赛,特别是具有广泛社会知名度和业内认可度的重量级嘉宾,需要的是找到明星嘉宾的潜在需求,并与节目需求做到一致。在嘉宾设置上,《我是歌手》节目从第一季开始,明星在节目中就形成了自己的人物设定,完成了角色的任务,使每一季都呈现出了不同的主题。其中,最为经典的人物设定就是以黄绮珊、邓紫棋为代表的“黑马”人物设定,作为拥有专业实力,但没有广泛市场的歌手,通过电视节目的曝光,获得更多受众,是这一类明星嘉宾的参赛需求。而对于本来就具有极高社会影响力的歌手来说,参赛需求就更需要策划者精心思考,如《歌手》第三季刘欢的加盟,策划者从“推广原创”的角度切入,帮助刘欢找到了一个推广原创音乐的人物设定,帮助建立刘欢原创音乐基金,打造“原创季”的节目主题,最终吸引到刘欢的加盟,帮助刘欢在节目中塑造了具有乐坛地位,并且乐于扶持新生代音乐人的德高望重的形象。
作为一档明星竞技类节目,在策划时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吸引明星加盟,另外一方面,也需要从人物设定角度,找到明星在一季节目中的任务,比起强调淘汰和晋级,对于明星来说,更重要的是展现明星的多面性,为观众带来新鲜的观看体验。在比赛的形式下,策划更需要看重的是如何对明星定位,展现明星音乐背后的艺术追求、社会责任。
评审作为竞赛类节目的必备元素,在歌唱类节目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变化形式,如专业音乐评审、现场观众评审、场外大众评审、媒体评审等。《中歌会》采用了现场专业音乐评审和现场观众评审两种评审模式,在歌手演唱完后现场打分,专业评审和观众评审打分所占权重不同。对于一档专业的歌唱类竞技节目来说,如何严谨地设计评审规则,实现尽可能地赛制公平,是极为关键的。特别是在对于专业评审的使用上,要严格考量评审的专业性和专业方向与比赛内容是否紧密相关。
《中歌会》在专业评审的构成上,包含了音乐家滕矢初、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声乐教育家和流行歌曲创作者,并且都具有打分权。对于一档明星歌唱竞技节目来说,所包含的明星歌手,演唱的曲风多种多样,很难找到在同一类型曲风下的评审标准,对于现场表演来说,评审需要的考察元素极为复杂,如演唱技巧、作品的艺术价值、现场表现力等。而对于现场和电视观众来说,更看重的是表演本身给自己带来的整体的艺术感受,评审很难把一个完整的表演拆分成不同的部分,从不同维度给表演进行客观专业的打分,因为对于表演者来说,一个作品的完整呈现,也是各个部分的互相权衡与取舍,而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节目播出时,出现了观众对声乐老师点评指导的不满,对评委的资质和合理性都提出了质疑。
在同类型节目的策划中,都尽量避免了专业评审的投票,如《我是歌手》中专家评审只作为观察团的角色出现,江苏卫视的《全民星战》中歌曲制作人只负责点评而不参与投票,比赛的投票权全部交给现场观众。让现场观众负责评定表演,其合理性就在于歌唱表演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重要意义在于给听众带来整体的艺术审美体验,如果单从表演的某一个角度进行评审,都很难服众。在因为政策控制场外观众大规模参与投票的背景下,现场观众当评审依然是歌唱竞技类节目最合理的评审方式。
观察团作为经典的综艺节目嘉宾元素,通过“第二现场”的设定,让嘉宾通过幽默的互动交流来对节目内容进行点评,以实现更具有娱乐性的节目效果。在现如今的歌唱节目中,观察团也成了惯用的嘉宾元素,如《我是歌手》中专家团在观察室进行点评的模式,可以很好地作为表演信息的补充,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作品。《中歌会》在嘉宾设计中,大胆使用了各大电台的主播担任观察团,在现场的各个观察室中对歌手的表演进行点评。
歌唱类节目的策划中,观察团的设计需要明确观察团的作用。在《我是大歌神》《蒙面歌王》等猜评类歌唱节目中,观察团担任了“猜谜者”的角色,其嘉宾构成除了专业的音乐人,也包含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和具有幽默感的嘉宾,以实现娱乐的目的。而《歌手》《梦想的声音》等专业化歌唱竞技节目,观察团作为专业的视角,起到了对于表演进行专业分析的作用,观察团的表述会更加简练而精确。《中歌会》中使用观察团的初衷,在节目呈现上看稍显混乱之处在于,观众并不能明确这些电台主播的具体任务。一方面这些电台主播需要与歌手绑定,类似《我是歌手》中经纪人的角色,另一方面,这些电台主播还需要对每位歌手的演唱进行点评,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专业评审的点评环节,这些电台主播还对专业评审的点评提出质疑。电台主播作为观察团成员,身兼数职,在节目的呈现中,就会影响到观众对节目专业性和公平性的判断,在策划时,应该要明确观察团的作用,而不是为了节目效果,去尽可能多的发挥嘉宾的作用。
任何一档竞技类节目,在设计赛制时,除了最基本的公平性原则,策划者还需要考虑到赛制带来的节目效果。对于比赛,并不是只要突出淘汰就会带来好的节目效果。《中歌会》为了弱化淘汰和晋级,采用了“打榜”的赛制,不同于传统音乐排行榜的打榜模式,节目把现场评审的打分排序做成了一个立体的榜单机械装置,实时显示歌手的演唱名次。每一期节目10 位竞演歌手,后5 名直接淘汰,第1 名晋级。一期节目淘汰5 名歌手的赛制,可谓十分刺激,但节目却并未因此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关注度。一方面源于部分歌手本身的社会影响力有限,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赛制设计得不合理性。
对于一档季播的竞技类节目来说,赛制的设计应该遵循阶段性的原则,对于节目的不同阶段,赛制要进行不同的变化。整体来说,任何一档竞技类节目,比赛的前置阶段,应该完成角色遴选的人物,如早起的选秀节目,通过类似大规模的淘汰,来控制决赛人数,因为有限的人数可以帮助观众加深对选手的认识,以增强对节目的粘性。但对于全明星音乐竞技节目来说,大规模的淘汰,是不可取的。明星竞技和素人竞技的区别,对于观众来说,在于对表演内容的期待值不同。一档明星竞技的歌唱节目,观众对表演内容的期待值更高,专业歌手理应为观众带来最高水平的演出,因此在嘉宾选择上,策划者和编导就应该选择具备专业能力的歌手。在这样的前提下,大规模的淘汰,其实是对歌手专业性的不认可,如果歌手的专业性都有保障,那任何一位歌手的淘汰都应该是极为审慎的,一期节目淘汰半数歌手的设计,暴露出的是节目嘉宾的选拔上质量不足,只能用数量来吸引观众眼球。而对于专业音乐竞技节目来说,节目内容应该是依靠高质量的表演取胜的。
真人秀作为一种源于欧美的经典综艺节目类型,其特点在于展现人物在特殊情境设定下的真实表现。歌唱类节目从节目本体来说,依赖的是歌手精心准备的歌曲表演,比赛作为一种节目形式,并不能真正构成真人秀。但不可否认的是,受真人秀节目影响,大量歌唱类节目除了现场的表演内容,开始采用记录式的手法来呈现歌手表演幕后的故事内容。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来说,依赖的是编导在对于歌手人物性格的全面了解基础上,进行的特殊设计,以来展现歌手舞台外的性格魅力,而不是单纯地纪录歌手的生活或者录制准备情况。
《中歌会》在节目中使用了庞大数量的摄影机来记录各位嘉宾的现场表现,虽然也包含了场外的部分嘉宾表现,如车内的赛前采访,但整体上,依然以现场的表现为主。与以往传统歌唱节目的现场表现不同的是,《中歌会》记录了歌手在常规节目内容之外的一些行为表现,如歌手上台前忘记拿话筒、不小心绊倒、上场前找卫生间等真实发生的故事情节。从节目策划的角度看,这些内容展现的本质是节目现场录制的意外状况,这类状况在直播节目中因为客观条件有限偶尔会出现,但对于一档录播节目来说,出现这些状况未免有博取噱头之嫌了。而这类行为展现出的是策划者和编导,对于“真人秀”这种节目类型创作手法的认识不准确,以及对于节目内容的把控不自信。
歌唱竞技类节目,作为经典的综艺节目类型,策划者在策划阶段,寻求创新的同时,更应考虑策划的合理性和专业性。在权衡艺术价值和迎合市场需求时,如果一味地追求市场表现博取噱头,无视节目创作规律,有时物极必反,在降低节目质量的同时也未必带来好的市场效果。现阶段各类歌唱竞技节目,策划环节中广泛存在嘉宾邀请困难、赛制设计难等问题,这是对节目策划提出的更大挑战,策划者需从专业出发,合理规划节目内容,考量均衡,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节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