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琦
二道门
三道门
怀圣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路56 号,寺名为怀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南海百泳续编》载:“回教之祖,名贵圣穆罕默德,寺号怀圣,怀念贵圣也。” 广东是我国最先传入伊斯兰教的地区之一。阿拉伯旅行家、商人苏烈曼(Suleyman)在公元851 年(唐宣宗大中五年)写的《印度中国闻见录》记述:“中国商埠为阿拉伯人麋集者,曰康府(即广州)。该处有伊斯兰掌教一人、教堂一所……”。这是中国最早记载的伊斯兰教建筑。苏烈曼记述的教堂,很可能是延续至今的广州怀圣寺。
按目前史学界、宗教界较为一致的说法,唐永徽二年(651 年)大食(阿拉伯帝国)遣使至唐①大食国[M]. 唐会要(卷100).丛书集成本⑧ :1789-1790.,伊斯兰教于此时始传入中国。唐宋时期西亚的大食商人、传教士经由两条路线来华:陆路自波斯经由我国新疆到达长安、洛阳等地的“丝绸之路”;海路从波斯湾绕马来半岛至中国东南沿海的商业城市,如广州、泉州、扬州等地,称为“香料之路”。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路秉杰先生认为怀圣寺“是我国现存最古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寺中的光塔,迄今所知为国内孤例。……该寺为研究我国海外交通史、建筑史与伊斯兰宗教史的重要实例。”②陈从周,路秉杰.广州怀圣寺[J].社会科学战线,1980(1):215-217.1996 年,怀圣寺光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创建于唐贞观元年(627 年),相传为阿拉伯传教士阿布·宛葛素与侨居广州的阿拉伯人捐资修建。元至正三年(1343 年)寺毁于火,至正十年重建。明成化年间及以后又多次重修,现存格局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重建后的规制。大殿梁下题字:“唐贞观元年岁次丁亥鼎建,民国廿四年岁次乙亥三月廿一日辛未第三次重建”;“大明成化三年岁次丁亥秋九月二十日戊午重建”;“大清康熙三十四年岁次乙亥腊月十七日乙己再重建。”
寺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为2 966 m2,建筑总面积1 553 m2,整体采用中国传统的纵轴式院落形制,对称布局,主轴线上依次为:大门、二道门、三道门、看月楼、礼拜堂和藏经阁,建筑多采用木构架体系。大殿前有环绕天井的廊庑,以适应南方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反映了伊斯兰教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融合并趋于地域化。
二道门上方汉文书写的“怀圣寺”三字,是同治年间重修后所写。三道门的门匾上写有“教崇西域”四字,为光绪年间所书,表明伊斯兰教是从遥远的西方传播而来。
看月楼内天花斗栱
看月楼是伊斯兰教望月以确定封斋和开斋时辰之用,为清康熙二十四年(1695 年)重建,门额上有为看月楼所题阿拉伯文赞词。建筑面阔三间,宽5.98 m、进深4.88 m,重檐歇山顶,下部以红砂岩筑墙,厚0.77 m,四面各开一拱券门。斗栱角科用插栱,下檐平身科用两攒,出4跳无后尾。正檐斗栱出3 跳,上施天花,饰有《古兰经》文。看月楼两旁有廊庑相接,廊庑里镶有关于寺院的历代碑文。
礼拜堂坐西朝东,礼拜时面向圣地麦加,1935 年重建 ,其基座平台的石栏杆是明代遗物,上有葫芦,扇子、伞盖、花卉等雕刻精美的图案。庭院左有龙眼树,右为凤眼果树(即苹婆),故怀圣寺又有“龙凤寺”之称。礼拜殿前两侧建有方亭一对,殿后建有供教徒做礼拜前沐浴的水房。礼拜殿左侧碑亭内有元至正十年(1350年)“重建怀圣寺之碑记”,是怀圣寺最古老的一方碑,碑中字体为篆书,环以龙云雕刻图案,碑额下方为阿拉伯文。
怀圣寺光塔是唯一尚存的唐代建筑,建于唐朝贞观年间,位于寺的西南角。在每次礼拜前,就有人登上塔顶高喊“邦克”,招呼伊斯兰教徒快来做礼拜,故该塔最初叫“邦克塔”。光塔也叫怀圣塔、宣礼楼或唤醒楼,建筑具有阿拉伯风格。塔身圆筒形,外观光滑,向上收分逐渐缩小,砖石砌筑,表层涂抹灰砂,塔底直径7.5 m,塔高36.3 m。
看月楼
看月楼后庭院通道
塔有前后二门,各有一磴道,两楼道相对盘旋而上,绕塔心直通塔顶,从塔角的洞门到塔顶,两梯道各为154 级砖阶,南宋岳珂《桯史》记有可以登临的西域螺旋磴道式塔:“后有堵坡,高入云表,式度不比它塔,环以甓为大址,累而增之,外圜而加灰饰,望之如银笔。下有一门,拾级以上,由其中而圜焉如旋螺,外不复见,其梯蹬每数十级启窦。……绝顶有金鸡甚巨,以代相轮。”这种砖双蹬道的建造技术,对我国砖塔类建筑工程技术产生过明显影响。塔身上开有长方形小孔用来采光,每上数阶,便有窗孔。当年塔内悬灯,晚上为阿拉伯船舶指引航向。顶部用砖牙叠砌出线脚,塔顶原有金鸡立在上面,可随风旋转以示风向,明初为飓风所坠,修复后于康熙八年(1669 年)又被飓风吹落,遂改为葫芦宝顶,后改为橄榄形,现顶部为1934 年重修。
广东伊斯兰教建筑主要包括穆斯林进行宗教仪式的清真寺和陵墓等,主要分布在广州、肇庆等地。广州有怀圣、南胜、壕畔、东营清真寺以及桂花岗宛葛素墓;肇庆有城西、城东清真寺等。广州清真先贤古墓在广州市解放北路兰圃西侧,又称“回回坟”“响坟”。唐代伊斯兰教传教士阿布·宛葛素来华传教,逝世于广州,教徒为其营葬于此。古墓始建于唐贞观三年(629 年),现建筑为清代重建。
墓为陵园式建筑,高墙环绕,分内外两重。外陵中央有宽敞的方亭和莲池、花圃,东西分别建有礼拜殿、大客堂、水房、茶舍等。北端有4 柱3 间3 楼砖砌碑坊,上刻“高风仰止”。由此进入内陵,有石板基道通向宛葛素慕室。墓道与圣墓中轴线不一致,为外陵与内陵建设年代不同所致。墓道两旁布列着四十多位历代中外穆斯林名人坟墓。内陵面积要比外园大一倍,圣墓居中央位置。建筑形式为一平面方形的阿拉伯式圆拱顶砖砌建筑,入口门廊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卷棚顶。墓外部四面砖墙砌菱角牙子,墙头砖砌三角形垛子,为伊斯兰教建筑风格,而墙上小窗为中国式样。墓内外均以灰垩饰表。墓室为砖砌无梁殿,穹窿顶。墓室中央为阿拉伯式长方形石墓,此即宛葛索墓。墓室空间上圆下方,状似大钟,诵经室内,回响长久,故有“响坟”之称。
礼拜堂与凉亭
藏经阁
碑亭
光塔
庭园廊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