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越 原雅迪
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是经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园艺博览会,2019 年北京世园会是继1999 年云南昆明世博会后在我国举办的第二个A1 级国际园艺博览会。北京世园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以“世界园艺新境界,生态文明新典范”为目标,旨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繁荣,热爱自然情怀,追求科学治理精神,携手合作应对”[1],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广东展园“南粤园”以岭南传统园林为原型,突出以广东为代表的岭南文化求实务真、兼容并蓄的气质,也肩负着展览、宣传和弘扬推广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使命。项目荣获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华展园特等奖。
岭南位于五岭之南,包括广东、海南、广西南部及闽南、台湾、港澳,气候终年温暖,受强烈阳光的照射和海陆季风的影响,雨水充足,水气氤氲,植物繁茂[2]。岭南园林狭义上指广府园林,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特别是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相比于大气壮丽的北方园林、纤秀婉约的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具有“求实兼蓄,精巧艳丽”[3]的鲜明特色,体现着岭南人开放融通、兼容并蓄、乐观务实的文化习性,投射出岭南文化的近代精神与审美理想[4]。
在整体布局上,岭南园林山水结合,由于多选址于风景优美的郊野,园内常通过假山、楼阁进行“高筑”,引园外景色入内,以达到登高望远、游目骋怀的意趣。在组合方式上,园林中建筑与庭院融合,充分体现了对气候的适应性。在有限的空间内,用“高墙冷巷”组合多进庭院,用“连房广厦”围合中庭空间,通过敞厅、连廊、天井、庭院、巷道等方式组织自然通风[5~6],以避烈日、暴雨、肆风等不利气候。就单体形态看,建筑一般体量较小,具有“轻快通透、玲珑多彩”的特点,而建筑形成的庭院布局则多有“清定平远、清空疏朗”的特征[7]。亭廊楼阁多表现为高屋顶、高柱础、宽檐廊,体现着对通风、防潮、避雨需求的气候适应性。就装饰来看,岭南园林在细节上精致华美,在门头、门联、窗楣、基座、檐口、月梁、瓜柱等大量运用木雕、砖雕、石雕、陶塑、泥塑、灰塑等工艺。此外,由于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岭南园林也常表现为形态布局上的几何构图,规整水池、拱形门窗以及装饰小品,体现出岭南文化中西兼容并蓄的特点。
现存的岭南园林以清晖园、梁园、余荫山房和可园为最,被称为“广东四大园林”或“粤中四大园林”,体现着造园者独特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是岭南造园文化集大成的体现,为广东展园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和参考。
图1 南粤园平面图
图2 南粤园鸟瞰
广东展园位于中华园艺展示区华南组团内,南侧为广西园,西侧和北侧为中华园艺展示公共区,展园占地2 500 m2。设计围绕“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世园主题,通过对岭南园林传统元素的荟萃集锦与推陈出新,营造宅居与庭院相融的岭南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广东展园取名“南粤园”,因广东属于百越中的南越,亦称南粤,是岭南文化的起点。全园以“南粤情,故乡水”为主题,以岭南传统山水庭园为骨架,结合塑石、堆山、木雕、砖雕、灰塑、陶瓷等传统工艺,并与精心配植的植物相互映衬,展现出独具一格的岭南园林景致,体现了“一湾珠水绿,南国万树花”的南粤风情。
南粤园整体呈现前庭后院的空间布局,前庭是以英石为主景的入口庭院和盆景园,通过主展馆丝香阁与后院相连;后院以水面为中心,结合堆山置石与亭台廊桥,展现一幅开朗明丽的岭南庭院山水图。丝香阁以开敞通透的建筑界面纳园林之景入室内,将内部建筑空间与外围山水之景自然地连接与相融。整个展园结构明晰,建筑与庭院既有明确的空间划分,又在感官上形成了相互的渗透(图1~2)。
展园结构为“一环三区六点”:“一环”即为贯穿全园的景观环线;“三区”为以南粤坊、漏窗园墙搭配花木乔灌形成的特色入口区,以入口庭院、主体建筑展馆、连廊组成的文化展示区,以盆景园、山水园林组成的园艺景观区;“六点”为“南粤寄思”“南粤记忆”“月照仙馆”“故乡水韵”“泮塘荷风”和“盆趣映生”。环园行走,经南粤坊、丝香阁、倚翠廊、蝶翠轩、里仁洞和盆景园,六大景点穿插其中。四时流转间,春之烂漫、夏之浓郁、秋之绚丽、冬之苍翠,皆可在园中得以体验。
图3 南粤坊
图4 丝香阁
图5 灰塑浮雕
图6 丝香阁内观景
展园以欲扬先抑、开合有致的造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了生动的景观序列,室内与室外的转换、上山与入洞的穿梭、人工与自然的交融……通过景观的起承转合,给人带来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和丰富的游览体验。
3.2.1 南粤之邀——入口
展园以坊式建筑南粤坊为门,青砖砌筑外墙,结合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琉璃花窗,配植色彩明艳的花灌,营造入园前氛围明快繁盛的岭南庭院的初印象(图3)。拾级三步进入前庭,一块优雅玲珑的英石卧于中央,其后是展园主体建筑丝香阁(图4),右侧为牡丹台,鲜花绿草掩映墙壁上华丽精致的彩色灰塑浮雕,构成一幅牡丹繁盛、彩蝶飞舞的画面(图5)。植物依边角而布,与建筑构成围合之感,增加了游人探园的意趣。
3.2.2 花木之趣——盆景园
由前庭向左穿过圆洞门,便进入盆景园。盆景园以中央的榕树Ficus microcarpa桩盆景为核心,西墙镂空,墙后的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形态优美,一枝长丫平展延伸,好似伸手迎接八方来客,结合白沙与置石,形成一幅生动的迎宾盆景图。园内四周摆放姿态各异的花木盆景,展现了岭南盆景雄伟苍劲、纯朴自然的鲜明特色,传情达意、形神兼备、师承画理的风格,让人们在游览中充分感受到岭南园林高超的园艺造诣、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
3.2.3 入画之喜——丝香阁
绕过前庭的英石景石便进入主体建筑丝香阁。作为全园标志性建筑和主要室内展示空间,丝香阁充分体现了岭南地区传统民居镬耳屋的建筑形象和艺术工艺。步入丝香阁的第一景是一道屏风,其为精美的潮州木雕,缩全园之景于画中,并以金箔贴饰。绕过屏风,一副明丽的岭南庭园山水图顿入眼帘,精致的木雕挂落巧妙地形成框景,碧水明澈、飞瀑清冽、山石奇趣、亭廊秀俊、花木繁盛,皆纳于其中而焕然呈现。阁内赏景的人、庭园绚烂的景、景中游览的客同入画面中,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惊喜 (图6)。
3.2.4 游园之乐——山水庭院
经盆景园或丝香阁,便进入展园的庭院部分。后院以一池碧水为核心,一侧是与丝香阁相接的倚翠廊,一侧是山石错落、花木层叠的游园路。丝香阁、倚翠廊、蝶翠轩3 个主体建筑依水而布,彼此相望,互为呼应。沿水岸走,穿过曲折的倚翠廊,跨过玲珑的枕流桥,至清瀑飞悬的叠石假山前,可进入穿山而过的里仁洞,透过其中水帘欣赏对岸的廊阁花木;也可拾级而上,登临假山,置于山顶亭中俯瞰全园,碧水清波,翠叶红花,山石楼阁,一一铺展,园内胜景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而沉醉其中。
岭南园林以山水和建筑的结合为特色,南粤园的设计融合了厅、堂、阁、轩、亭、桥多种形式,充分体现了岭南地区的建筑特征和艺术工艺。基于对高温多雨气候的适应,岭南园林建筑多呈现庭院式的连房博厦。此外,为更有效地遮阳挡雨,建筑普遍采用花檐、挂落、洞罩、隔扇等做法,以细致纤巧、玲珑浮凸的浮雕、拉花、钉凸和斗心工艺,使室内空间封而不闭、隔而不断[8]。
南粤园廊阁相连,为人们提供了惬意的停留和游赏空间。主体展厅丝香阁以传统岭南民居为原型,基本构架为砖木结构,庭院大门采用广州西关老屋的趟栊门样式,临庭院一侧开敞,“引庭外风光入室,方达志远怀畅”,同时利用精美的罩形挂落构造出精致的景观框景,获得良好的空间过渡层次。建筑门前青砖石脚,正门以花岗石装嵌,山墙为岭南特有的镬耳墙,立面开窗采用融合中西文化的木架镶嵌套色玻璃,形成建筑精巧华美的风格特征,并通过色、光、影的结合,营造出室内绚丽明净的环境。
叠山置石在岭南园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园主模山范水,以期“足不出户览尽天下景”的重要方式。南粤园中的理石方式包括峰式叠山、孤散置石与景石点缀。
在丝香阁对岸堆砌假山,山顶置亭,可登临远眺;山底设洞,可穿行游赏;山间飞瀑,听水声泠泠。山石映衬草木,飞流跌宕清潭,有亭翼然临于水上,形成了花园的焦点,丰富了园林的竖向空间和景观层次,成为一处山石、建筑、草木、流水相结合,可观可游的景致,是传统岭南园林中山石意趣的体现。
景石能为重要的节点带来画龙点睛的作用。展园内的置石点景有入口前庭和水面北侧两处,石材选用产于广东省英德市的英石,是经自然力长期作用的天然雕塑,《广东新语》曰:“语云英石三妙,皱、瘦、透也”[9]。石头通体玲珑多变,雄奇突兀,作为视觉的中心,供人观赏玩味。此外,沿着水池于建筑边缘搭配不规则的散石,企卧有序,形态各异,营造出园林活泼生动的野趣。
充足的阳光和充沛的雨水给岭南地区盆景的栽种和养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岭南尤其是广州,盆景常被作为装饰阳台、天台和室内空间的摆设,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意趣。更因为其特殊的地域环境、精湛的技艺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岭南盆景与苏派、扬派、川派、徽派盆景共称为“中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10]。
南粤园的前庭北侧设计盆景园,以半围合的方式衔接庭院与园林,选材来自岭南地区典型的盆景植物榕树、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福建茶Carmona microphylla、罗汉松、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龙柏Juniperus chinensis、圆锥石头花Gypsophila paniculata等,展示了单干大树型、双干式、悬崖式、水影式、附石式多种类型,具有冬季赏枝,春至赏芽,盛夏赏绿的丰富感官。以中国画式的构图理念,师法自然的艺术手法,善于修剪又不露痕迹的精湛技艺,展现出章法严谨、风格洒脱、变化万千的风格特点,是人工美与自然美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岭南园林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园艺造诣。
岭南工艺,美在匠心。岭南园林中的建筑和装饰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南粤园在展示岭南园林景观的同时,也将岭南传统工艺融入园中。建筑的屋脊、屋檐、门窗等细部采用富有特色的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彩塑工艺来装饰,题材取自岭南佳果、花木纹样、风俗故事等岭南风物,创造出浓郁的岭南生活气息。灰塑牡丹壁画、潮州木雕屏风组成园中重要的景点,传统木框架镶嵌套色玻璃蚀刻画的满洲窗带来了流转绚丽的光影,室内墙壁挂着新会葵艺的编织画,博古架上陈列着代表岭南“三塑三雕”的玩物把件,墙边放置琉璃茶座供游人休憩停留,屏风前设置广式方椅邀人落座赏园……全园通过精致的细节展示出独特的南粤风情和岭南文化的意境。
植物是造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岭南特色的重要体现。园区分为4个植物主题区块:1)“春华秋实”,位于展园的主入口,选用开花植物作为骨架树种,结合下层缤纷花带,营造主入口及前庭热烈的迎宾氛围;2)“香远益清”,位于展园中心的湖区,通过种植莲Nelumbo nucifera和置石,营造开朗舒缓的氛围;3)“落英缤纷”,位于展园后半部,多选用色叶植物,营造秋季层林尽染的内庭氛围;4)“南国繁花”,位于园路和倚翠廊左右两侧,选用多色系开花植物,展现花城广州的繁华盛景。
在植物选择上,充分考虑地方自然景观与园博园所在地的环境融合问题。为适应北京的气候,精心选用了槐Sophora japonica、银杏Ginkgo biloba、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山 楂Crataegus pinnatifida、五角枫Acer pictumsubsp.mono、鸡爪槭Acer palmatum、梅花Armeniaca mume、西府海棠Malus × micromalus、石榴Punica granatum、玉兰Yulania denudata、梨Pyrus × michauxii、杏Armeniaca vulgaris、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紫丁香Syringa oblata、连翘Forsythia suspensa、莲等适合北方环境的树种和花卉作为展园的骨架,同时通过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芭蕉Musa basjoo、鹦鹉蝎尾蕉Heliconia psittacorum、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鹤望兰Strelitzia reginae、苏铁Cycas revoluta、花叶万年青Rohdea japonica、孔雀竹芋Calathea makoyana、紫背竹芋Stromanthe sanguinea等岭南特色植物进行重要景点的配植与展示,结合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榕树、榆树Ulmus pumila等岭南盆景,共同展现出浓郁的岭南特色、地方庭园文化与高超的园艺技术。
南粤园的最终呈现,不仅取决于精益求精的景观设计,也得益于严谨的施工组织与科学的植物养护。北京世园会于2019 年4 月底开园,在2018 年夏秋,便完成了地形、主体园路、水池假山等园林骨架的实施,在入冬前完成建筑基础及内外装修。对所有的北方骨干乔木树种提前进行育苗定根,并在2018 年秋季定位种植于园内,加强水肥管养,做足防风防冻措施,使得所有移植的大小乔木顺利现场越冬,次年迎春而发,保证了开园时期植物有了最佳效果的呈现。对于体现南国特色的岭南植物,则于次年2—3 月开春运输并种植,运送途中采用全冠保水处理,并进行遮阴和半密透风措施。展会后,选取适宜的北方植物进行替代,以降低养护成本并维护全园的长期景观效果。
为保证园区水体清洁度,采用最新的水体生物净化技术。利用景观瀑布曝气增氧,通过植物、藻类、浮游动物和微生物,构建一套完整的水体生物群落,使水体自然净化,也契合本次世园会绿色发展的理念。
“世园奇秀群芳汇,岭南展园赋新篇”,广东南粤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传统风格的岭南山水园。它不仅是岭南多种园林要素和文化符号的荟萃和展示,更通过全园可赏、可游、宜留的参与方式,深层次体现了岭南入情入世、追求生活真实和精神享乐的文化性格。全园廊阁相连,花繁荫浓、鸟鸣鱼潜,充满了生活情趣,充分展现了务实的岭南文化特征和自由明快的岭南园林风格[2],既体现了强烈的地域归属和精神认同,也以岭南文化性格中特有的包容开放、兼收并蓄,进行灵活创新。在北京世园会展会期间,南粤园接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让他们身临其境领略了岭南园林的精髓,收到了广泛的好评。
注:本文图片均为作者自绘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