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城市更新的维度

2020-01-17 02:33文/唐
新阅读 2020年1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维度空间

文/唐 燕

城市更新,这个话题可能对于同行来说是再清楚不过的议题,但是对于更多普通的读者来说或许还有一些陌生。我介绍的第一本书是美国的一个建筑师在20世纪40年代出的一本书,叫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作者提出了一个有机疏散的理论,城市其实是一个生命体。作者用观察细胞的方式告诉我们城市和任何一个生物体一样,它有自我循环或自我完善的系统。这就提出了一个更新的话题,即生命体的细胞会不断地代谢,会有老细胞的消亡和新细胞的产生,城市的空间也是这样,这个过程就是城市更新。后来我又想到了一个建筑界的学派,叫作新陈代谢派,这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很多建筑师所倡导的思想,代表人如丹下健三、黑川纪章。他们提倡用新的技术来应对城市的生长、变化与衰亡过程。

我们行业相对城市更新,总会提及城市扩张。什么是城市扩张?请大家看看2005年上海的城乡建设用地及2010年上海的城乡建设用地的情况,你可能无法想象短短五年间有多少自然的空地变成了城市建设区。这种在新的未利用的地上建设城市物质空间的行为,我们叫作城市扩张。而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叫它存量时代,或者叫城市更新时代,那是因为城市可能已经没有更多的用地和空间来做扩张,我们还需要留下绿地、水系和其他自然空间来呼吸,于是只能在有限的已建设范围里做自我的完善,这种完善的行为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更新。

去年年底,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都居住在城市里,城乡人口转换的速度已经趋向于缓慢和稳定,因此城市内部的建设和提质是当前极其重要的话题。习总书记考察广州,他指出这是用“绣花针”的方式改造城市空间。去年年底深圳出台了一个新的政策,指出城中村不再拆了。人们印象中,一讲城中村就联想到大拆大建,不拆城中村既是城市更新的途径,也是一种新的城市更新思维的产生。上海在浦东推进了“缤纷社区”的建设行动,它所倡导的活力街巷、活动策划、慢行网络、艺术空间、口袋公园、破墙行动、公共设施、运动场所、林荫街道等,所有一切都是市民平时工作生活休闲所接触的空间。所以,城市更新实际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我们身边每个小的环境的改善或者文化品质的提升,都是城市更新组成的部分。

那么城市更新包括哪些方式和类型呢?我想把视野再退回到二战之后,美国在二战后曾经力推的一种城市更新方式,被学界叫作“联邦的推土机”,讲的是把贫民窟什么的全部拆掉盖起新的房子,特别是新的住宅。但是显然,随后的一些事情的发生证明了这种行为面临诸多挑战。很多人评论,这不过就是将贫民窟从一个地方铲除到另一个地方,或者它破坏了原有的邻里关系导致新的公共住宅不能形成很好的社会联系而逐步衰落。于是很多人离开中心城区到了郊区去居住,中心城沦落为下一个贫民窟的备选,这就是推土机大拆大建带来的城市更新结果。

大量相关书籍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涌现出来,对这种城市更新模式进行了批判。我推荐的是一个杂志编辑,简·雅各布出版的一本《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她掀起了欧美乃至全球对推倒重建的城市规划的反思。她提出城市是需要多样性的,肯定了一些被认为不好的“脏乱”的东西恰恰是具有特殊价值的。提出了街道眼的说法,指出传统街道空间里的邻里相互间很熟悉,每个人都可以观察和监视街道上发生的一切行为,而这可能是最好的治安保障。这是传统环境或社会经济网络带给城市空间的价值,我们不能在城市更新中把它全都推倒重新来过。这里展示的是当时发生在美国街头的一件事情,市民们走上街头,高举雅各布的宣言,“请不要用推倒重建来破坏我的家园”。

这种批判只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吗?我们再看往后的著作,美国布鲁克林大学社会学系莎伦·佐金教授写的一本书《裸城:原真性城市场所的生与死》。她考察了纽约6个原生态的城区,对比了旧事物价值和新事物价值间的关系,肯定了对场所原有特质传承的价值。在中国,吴良镛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做的一个创举,他强调了一个词叫作“城市有机更新”。这个可以和开篇说到的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相呼应,其宣扬的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小规模、渐进式更新。吴先生在北京菊儿胡同做了一个尝试,通过植入新的类四合院模式倡导具有文脉延续性的更新,来替代曾经一段时间内对旧城的拆迁和不正确的历史破坏。这种有机更新在我们国家后续的建设中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包括政府、规划者和使用空间的居民。

城市更新会有不同的拆改力度,这不是说拆除重建就没有价值,在一些合适的场地依然需要推进。另一些行动则可能是建成环境局部的改造和整治,例如对历史城区进行绝对的保护和修缮。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城市更新的组成部分。那么,到底城市更新有哪些类型?广东的城市更新曾经叫作“三旧改造”,也就是对旧厂房做更新、旧村庄做更新、旧城镇做更新,可以用全面改造的方式做更新,也会用微改造的方式做更新。北京的798,或许是大家都去过的一个地方,它就是对老旧厂房所做的更新。中央美院的师生们首先发现了这个地方,自下而上地激发了这个场地的成长,这是一种城市更新的模式。在北京,厂房的更新目前非常受关注的就是首钢,它更多是政府主导下的自上而下推进的更新,这里将来会成为冬奥会重要的比赛场地。除了厂房,我们还会对旧城做更新,习近平总书记所考察过的广州永庆坊,是城市常见的街区单元的更新。我们也会对城市中的村庄做更新,比如深圳曾经把这种城中村改造成为非常有吸引力的人才保障性住房,这都是城市更新的内容。

城市更新的维度。对于城市更新的世界,了解和认识它还有哪些阅读的维度?我觉得会有历史保护的维度、文化创意的维度、生态环境的维度、公众参与的维度、政策制度的维度,甚至更多的维度,切合这些维度可以找到很多书和案例。比如美国高线公园,这条铁路本来要拆除,可是民众和民间组织一直在呼吁,最后保留下来成为纽约城市中的一个奇迹。历史街区的复兴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例子。文化创意是这个时代促进城市更新的有效力量,联合国有一个创意城市的网络,我们国家有十几个城市加入了这个网络。我们在2013年出过一本书《创意城市实践》,讲的就是亚洲和欧洲运用文化创意推进城市更新的做法。这本书得到了一定的社会响应,于是2016年我们出版了它的姊妹篇《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更多的将视角聚焦在城市更新与文化的关系上。当然,生态也是城市更新很重要的维度,我们知道德国鲁尔区有一个绿色的工业遗址公园,是从老的煤炭和钢铁产业转型而来。我们国家的唐山也把一个矿区改成了南湖公园。

公众参与的维度,实践也非常之多,前面已经提到了一些案例。最近,我们发动北外附小的学生们对他们学校门口的广场,进行小学生参与式的广场设计,这是通过公众参与把城市更新议题带到孩子们的身边,现在孩子们设计的广场正在建设进程中。公众参与的书很多,跟城市更新特别接轨的是社区营造类的书,这些书会讨论怎么发动社区居民、利益相关者进行城市空间的改造。从政策制度的维度来讲,我推荐自己新出的一本书《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今年8月底上市,面市两个多月已经开始第2次印刷。这本书讲的是城市更新政策,对于同行和城市管理者来说具有相当的资料参考价值,广州、深圳、上海这些城市的城市更新法规建设等前沿做法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

城市更新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北京提出了以街道为抓手、以街区为单位、以更新为手段、以规划为纽带的更新模式,北京的责任规划师制度已经写进了《北京城乡规划条例》当中。我自己是责任规划师的一员,每次走街串巷给基层政府提出规划建设建议的时候,我觉得城市更新已经走向了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每个人都值得去了解它、阅读它,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参与并改变我们身边的城市空间。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维度空间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空间是什么?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创享空间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城市更新,时空“生长”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