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措施

2020-01-16 07:40沈辉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措施小学数学

沈辉

【摘要】目前,有效教学是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也是课程改革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掌握有效教学的方法,并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根据小学数学教师的需求,提出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措施

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意义

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學科,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以及个人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小学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数学知识、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其效率直接影响着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教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能够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利用效率,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另外,小学数学教师在有效教学的过程中会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兼顾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双重目标,这有利于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有利于学生提升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总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对教师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具有推动作用,是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目前,虽然强调有效教学,但不少教师对“有效”并未有正确的认识,在他们的观念中,将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之后,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完成当堂练习,并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再评讲,等全部流程走完,学生自然能理解所学知识.从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在教学课堂中有所突出.教师在教学中并不能完全照顾学生的学习感受,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适当调整教学节奏,这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走神的现象,不仅不能完成教学目标,而且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推进.

例如,教师在讲解“数一数”的知识时,过于注重自己的讲解过程,习惯将“1、2、3……”等数字直接告诉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未能创建具体的教学情境,也未能通过师生课堂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认识数字.另外,教师未能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对一些学生能够从1认到5、一些学生能够从1认到8的实际情况掌握不充分,习惯对所有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向所有学生传授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此情况下,教师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背离了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不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意识.

(二)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运用黑板便能完成教学工作,而在有效教学的要求下,教师要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实际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只是将需要在黑板上撰写的内容挪到了多媒体设备中,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但这样的方式并没有改变学生的实际学习心态,这是因为从本质上来讲,教师并没有利用多媒体或新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模式,学生还是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之下接受教育,他们接受知识时还是利用原来的思维方式,学习效率并未提高.

例如,在讲解“位置”的相关内容时,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只是通过黑板或者多媒体设备构建简单的树状思维导图,或者以标写“上、下、左、右、前、后”文字的方式展现方位知识.教师虽然综合运用了板书展示和多媒体展示两种教学模式,但是也只是将板书的内容简单地移到了多媒体课件中,并没有切实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未能将上、下、前、后等位置关系放入具体的情境中,也未能结合方位知识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只是改变了教学工具和教学形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仍旧采用单一教学模式.

(三)教学时间安排不当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思路都是引入、教学、练习和复习,一个流程下来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教学计划.但实际上,每次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从未考虑各个流程所花费的时间,这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难度误判,常常在课堂中浪费了教学时间或花费了更多的教学时间,而教学难度的忽强忽弱、教学时长的忽长忽短让学生难以对学习产生系统性的感觉,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状态,也不利于教师形成有效教学的教学观念,教学效果不佳.

例如,在传授“认识图形”的知识内容时,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将大多数课堂时间用于展示和认识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这导致学生只有一小部分的课堂时间去亲自画不同形状的图形和裁剪不同的纸质图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未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不利于兼顾几何图形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容易产生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效果不全面等问题.

(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高

根据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一些教师只注重教学内容,不注重教学氛围,导致数学课堂呈现“死气沉沉”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教学时未能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特征,缺乏趣味教学的意识,习惯向学生展现自己严肃的一面,并习惯采用过于常规化的教学方式,这导致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高.在这种背景下,学生不仅会缺失与教师互动交流的勇气,而且会降低克服数学难题的毅力,容易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枯燥感,形成厌学心理.

例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其既包含了乘法的基本知识,又包含了“位”的相关内容.当这些知识和应用题结合起来时,学生容易产生理解和计算方面的困难.如果教师仍然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不引入趣味教学的方法,就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耐心和毅力,从而降低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题的积极性.这样,教师难以提升学生的乘法计算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素养.

三、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措施

(一)引导学生解决重难点

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将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区分开,要在教学中更有目的性,在教学比例的分配上有鲜明的变化,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首先需要根据教学要求制订教学方案,将教学重难点知识放在教学首位,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重难点知识的教学上,增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重视程度;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掌握重难点知识.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做题,安排学生做相似题,直到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为止,这样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认识厘米和米”的相关知识时,笔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识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掌握借助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上,把教学的难点放在“建立并向学生展示1厘米和1米的表象”上.在认清教学重难点后,笔者引导学生认识刻度尺上的“1厘米”,并告诉学生“在刻度尺上,左边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是1厘米,”并讓学生拿出自己的刻度尺找一找“1厘米”.学生在寻找后,能够得出“从刻度“1”到刻度“2”、从刻度“2”到刻度“3”都是1厘米”.在学习“1米”的长度时,笔者运用米尺测量了教室窗户的长度,告诉学生“米尺的每一个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然后让学生观察1米卷尺的长度与刻度,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具象认识.

(二)与生活实际结合

教师要想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还可以从教学方式入手.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一味地传递教材内容,忽略学生的教学体验.现在,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体验入手,在教学时将实际生活与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有生活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克和千克”的相关内容时,笔者向学生展示了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磅秤、电子秤、台秤等照片,使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质量测量工具形成了基本认识.在具体认识“克”和“千克”的大小关系时,笔者列举了饼干、豆油、硬币、食用盐等生活中的物品图片,且图片上均标有各自的质量.另外,笔者将生活化的内容引入了课堂提问环节,结合生活内容提出了“1个2分硬币的质量约为1( )”“1袋食用盐的质量约为1( )”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笔者结合具体的生活物品加强了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积极探讨课程内容

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带动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中都保持高度的思考状态,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探讨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程中主动保持学习探索状态,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且积极发表个人的观点,从而保证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讲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知识时,笔者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给出两个面积不等的长方形,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学生将这两个长方形划分成多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如将第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划分为15个小正方形;将第二个长为7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划分为14个小正方形.在此基础上,笔者设计了“对于这两个长方形来说,哪个面积更大”“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差多少”等合作探究问题,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出“第一个长方形面积更大,两个长方形面积相差1平方厘米”的问题答案,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四)适当应用趣味数学教学游戏

小学生普遍对游戏活动具有极高的参与热情,能够展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有效教学时,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组织学生参与趣味游戏活动,并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中,践行“寓教于乐”的思想理念,带领学生一边做游戏,一边学习数学知识,通过趣味数学游戏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教师适当应用趣味数学教学游戏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构建多彩的小学数学课堂.

以“四则运算”的课堂教学为例,笔者通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锻炼学生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力.例如,笔者在完成讲解任务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且为每个小组准备三个骰子.在正式开展游戏活动时,笔者告诉学生一个数字,让小组内推选三名学生各翻动一个骰子,并结合四则运算,通过列式与计算,使三个骰子朝上一面的数字在经过加、减、乘、除的运算后,能够得到给出的数字,如笔者给出数字“15”,学生翻动骰子,使骰子的3、4、3的面朝上,并通过列式计算,得到3×4+3=15.与此同时,笔者和学生约定用时较短、组合方式较多的小组获得胜利.通过类似这样的趣味教学游戏,教师能够创新课堂练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四则运算”知识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四、结束语

教师的教学直接决定学生的接受效果.教师一定要重视个人教学方式,尽可能有效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有效教学并不是立刻便能做到的,教师需要长期保持学习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获得进步,获得满足感,从而促进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卓贤.开发生活资源 实施有效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9(24):46-48.

[2]周兴平.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9(25):35.

[3]范东日.浅谈小学数学高年级基于目标的有效教学实施策略[J].才智,2019(20):75.

[4]宋大伟.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134-135.

[5]解其伟,刘雪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20):6-7.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措施小学数学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