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李娜
摘 要:针对特效技术及影视后期类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出现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文章分析了将典型商业案例引入课堂教学的必要性,整合了学生工作室和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研究了该类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结合交互式学习方法,讨论了该类课程改革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商业案例与课堂教学内容实践融合的新型教学方法。该方法立足于实际应用,有助于提升该类课程的吸引力,培养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下一步整改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后期类课程;商业案例;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实践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8-14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2-0069-02
隨着国内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特效技术类的相关课程。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期开始情绪饱满,随时间的推移,学习兴趣逐渐降低的现象。如何将商业案例引入课堂,将已经成熟的商业案例与课堂教学融合,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传统的特效技术及影视后期类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
目前,在高校开设的特效技术及影视后期类的课程,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而案例过于简单。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使用的案例项目大多取自教材,学生所接触的知识较浅,不能满足相关公司的人才需求。
一方面,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普遍存在从高校毕业直接到高校任教的情况,大多数教师缺乏在相关行业或企业的丰富经验,因此动手能力较弱。且青年教师对市场动态和相关企业的行业信息关注度低,难以在实践教学中给予学生切实有效的指导。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要求,要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则需要“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至少占专任教师的30%,显然在很多应用型高校这一比例偏低。另一方面,由于“双师型”师资不足,学校在对顶岗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管理时则显得力不从心,加上很多企业对管理实习实训的学生没有设定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导致实践过程的监管不严,校企双方组织协调的力度不足,最终使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虽有些教学内容以案例为主,但所用实例主要体现在个别技能与知识点的简单运用上,综合性不够。在教学实训中,教师会就重点内容安排技能练习,希望通过技能练习,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但这些实例主要考查的是个别知识点的运用,综合性的应用却很少涉足。由于实战项目的缺乏,所产生的最终效果也仅停留在表层的运用,与传统特效技术效果相差甚远,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设计存在不足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学主流形式为“教学+示范”,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项目化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得到了发展,但都拘泥于课堂教学,因而要解决本课程教学任务重、教学课时少的问题,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完成授课任务,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软件技能操作。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软件操作的技能,其弊端在于长时间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特效技术不仅是技术的应用,还是艺术的展现,所以仅靠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仍需要大量前沿的商业案例作为引导,这样才能做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三)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因为教师对前沿的商业案例接触较少,所用教学案例过于单一,所以学生的软件应用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当学生接触到实际综合性较强的商业项目时,往往无法理解,不能对商业案例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更不用提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与创造了。
二、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探讨
(一)商业案例引用的必要性
与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所使用的教材案例相比,较为成功的商业案例既是经过了市场验证的成熟作品,又是专业技术与艺术熟练运用的结合,一些经典的商业案例甚至可作为行业内的典范。如果将这些立足实际的案例引入课堂,则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增强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根据以后的就业需求和行业工作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通过学习案例,学生可以从实践中找出理论的立论依据,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商业案例的引入也将对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不仅能提高相关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拓宽知识面,还能够为后续课程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结合行业特点对案例进行讲解及剖析,既能让学生认识到所授知识的重要性,又能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行业经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在授课结束后,可以布置相关实践主题作业,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也从以往的单向接受知识技能,变成了对相关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
特效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而目前大多数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比较简单,且原创素材需要相应的拍摄设备进行采集,很多商业案例则需要付费使用,这无疑又增加了学校的投入。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越发丰富,教材只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知识,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已经走到了授课进度的前面。如果教师只讲解知识点较为单一的案例,那么课堂上所授内容已远不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求。
教学要以市场为导向,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工作室,使工作室运营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既可以共同分析许多商业案例,进行案例重现,将重现案例运用到课堂之中,共同学习,又可以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目前,许多高校教师都利用移动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优势把教学模式从传统“灌输式”转变成为学生营造开放式课堂教学环境。通过钉钉智能移动办公平台、创建微信公众号平台或其他网络课堂的方式,学生既可以重温课堂内的知识,又可以进行课外自学。例如,利用钉钉智能移动办公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随时对相关案例的知识点进行沟通,教师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思考空间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网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二者相互结合,可以最终形成商业案例与课堂教学线上线下合力育人的重要机制。
当学生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便可参加相关专业竞赛或行业竞赛,以此来检验自己的创作能力水平。也可以把实践作业转变成项目作品,即教学效果作品化,加强把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将作品发布在视频网站平台并收集受众群体的信息反馈,再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改进,如此不断地循环往复,能提升学生在媒体应用中各个方面的实践能力。
(三)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特效技术及影视后期类课程理论较多,学生实践的机会不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很多院校采取的是校企合作的方式,在企业的各类项目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实际操作的水平不高,对专业项目入手的时间较长,就业后对高强度的工作不能及时适应;在经过企业专业人士指导,刚刚能够上手操作项目和案例时,又要面临毕业论文及毕业作品创作等问题,不能在企业中得到较大提升。
而商业案例与课堂教学融合,则大大缩短了学生在企业的入手时间,经过在课程上长时间的商业案例制作,学生已经掌握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所以在企业实践中只要得到资深制作人士的点拨,便可参与作品创意与制作,人才培养更贴近市场,贴近受众。
三、课程改革的评价方法探讨
商业案例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就是将项目化作为核心,加强交互式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需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个小组的成员应为4—6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参与,找到自己在组中的定位,逐渐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保证小组分配制的科学合理性。每次商业案例展示过后,要求小组成员对该案例所用的知识点以及创作者的思路进行相应討论,讨论后每组需派出代表为其他学生进行讲解,讲解结束后其他学生可提出质疑。在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商业案例的应用,不能是简单地拿来使用。教师在设计案例任务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可按照教师提供的范例先完成案例中的基础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后再根据任务布置的具体要求灵活操作。在对案例进行制作及分析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小组间积极进行讨论交流,并最终通过展示、评价来完成任务。
课程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是对其学习过程的一种评价。为了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必须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要实现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可分为以小组代表为主的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作品发布后的信息反馈评价也可作为参考。大家将作品进行统一展示,并进行说明,评价团体,提出问题,创造者再进行解答,使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最大限度地避免评价主体的主观性,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四、结语
案例化教学虽然在很多院校都有使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应用型高校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作为基础,更需要实践能力的提升。采用商业案例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方法,是为了有效地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拉近课堂与企业相关人才需求的距离,综合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以便提高整个课堂的实用性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成良.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探索[J].传媒论坛,2019,2(7):82,85.
[2]蔺小清,安 梅.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研究[J].知识经济,2019(1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