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满楼
“中国企业只能做做简单隔离器和WDM器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只要加速推动核心技术国产化,美国企业也要和中国企业比拼性能、质量和价格了。”赵强骄傲地说。
2019年,欧洲太空总署发布的一则消息让青岛浦芮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声名大噪。
欧洲太空总署为了验证不含机械运动部件的全固态光开关是否可以应用于太空领域进行了一次全球招标,在全球参选的4家企业中,仅有浦芮斯光电一家中国企业,来自美国的3家企业在测试中有一家出现失效。经过测试,欧洲航空航天局的项目开始应用浦芮斯光电的磁光开关。
当人们步入青岛光谷软件园一隅,发现浦芮斯光电只是一家拥有600平方米、70名员工的小公司!但与之合作的客户都是世界知名机构或项目:美国波音、英国洛克希德马丁、加拿大北电和捷迪迅、以色列埃尔比特、欧洲太空总署以及中国的神舟、嫦娥等。
一家民企凭什么赢得行业巨头的青睐?这还要从公司CEO、海归博士赵强的留学生涯说起。
世界知名企业的“技术权威”
从小,赵强就是人们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1993年,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光学仪器专业毕业的他,在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仪器工程系学习一年的基本理论课程之后,即进入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簡称“上海光机所”)攻读硕士学位,并于1995年直接攻博。
一次看似偶然的汇报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1996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助理教授Dr.Z.L.Wu和韦恩州立大学的终身教授Dr.P.K.Kuo来所里讲学,进行学术交流。赵强被导师推荐汇报最新成果,引起了两位美国华裔教授的强烈兴趣,当即提出希望赵强前往美国攻读联合培养博士。1997年,赵强如约来到了美国密歇根州开始攻读联合培养博士。
博士毕业后,赵强来到了号称“北方硅谷”的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这里坐落着光通信行业两大巨头企业——百年老店北电和行业新锐捷迪迅。1999-2000年正是光纤通信产业在北美大爆发时期,互联网刺激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我清晰记得在深夜12点左右投出的简历,第二天早晨8点,我还在梦乡中即被电话铃声惊醒,北电和捷迪迅同时要求我去面试。”行业对高科技人才的白热化争夺让赵强顺利入职捷迪迅。
在捷迪迅前沿研发部门,赵强和一帮来自全球年轻气盛的博士们开始了一系列全球最为尖端的项目研发,很快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成长为捷迪迅内部最年轻的“设计权威”。
然而,随着IT泡沫的破灭,光纤通信行业裁员和产线转移接踵而至。中国以低廉的用工成本、聪明勤奋的团队和宽松友好的投资环境成为产线转移的理想目的地。
至今,赵强仍清楚地记得在一次高层会议上,一位高级主管经理举了一个深圳中国工程师误将北美设备(电压110V)插到220V的电源插排结果导致设备被烧毁的例子,竟然说中国工程师完全不够格,不能将产线转移到那里去。义愤填膺的赵强当场打断了他的话,告诉他梅曼发明第一台激光器不到一年中国人也做出了自己的激光器,中国人在用激光模拟核聚变,中国几乎每一所知名的大学中都有光学相关专业等等。
“在国外,中国人只能做到技术上的权威,职场的命运始终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我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2003年底,当赵强离职回国时,捷迪迅的员工从1.3万人缩减到了只有300人。
此刻的赵强有一丝的感伤,却没有一毫的留恋。
黄海之滨孕育新生命
飞越太平洋,从五大湖来到唐岛湾,虽然承受着国外“悠闲”文化到国内“紧张”创业的巨大反差,但是为了心中的梦想打拼,赵强信心满满。
“那是我迄今以来最为忙碌而充实的—段时间。”来到熟悉又陌生的青岛,赵强为山东招远的招金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和市场销售中心。在26年前,当赵强还在杭州和上海读研究生时,常利用暑假时间跟着父亲来青岛出差,全家人一起爬崂山、游前海、逛中山路、八大关,那时赵强就喜欢上了青岛这座整洁和浪漫的城市。
“创业之初,我们真的是一无所有,我的工作被妻子笑称为‘包工头。”赵强在保税区内租了一片1500平方米的厂房,随即开始了紧张忙碌的3个月:从按最高国际标准设计装修光电子制造产业所必需的恒温恒湿超净实验室,到办公室总体布局设计,甚至具体到墙上电源、电话和网络的插头的设计和位置的安排,都是赵强一个人带着一位助理和秘书忙前忙后。期间,他还要组织供应商洽谈、招标,安排施工、监理,组织人员招聘以搭建研发团队,还要着手公司研发计划的制定、对中国公司招远总部和美国公司加州总部进行技术支持。
创业梦想正在变为现实,已孕妻子的肚子也越来越大了,每天忙碌的他回到家后,可以隔着肚皮感受到小家伙在里面欢腾跳跃。
第一个硕士研究生来报到了;第一个实验员来了;第一个光学工程师来了;第一个电子工程师来了;实验室也逐渐有了雏形,绿色的环氧防静电地面在灯光下闪着充满生机的光芒……
就在崭新的生命孕育并即将诞生时,创业中也有不少“小插曲”。
公司按最高国际标准设计装修光电子制造产业所必需的恒温恒湿超净实验室,因为中外消防标准的问题迟迟得不到批复,经过几次协商和沟通,政府以最快的速度帮他们解决了难题,类似这样的精细化服务,让赵强带领团队能安心创业打拼。
实验室终于装修好了,美中不足的是实验室中空空荡荡。当时,赵强听说北京三一光电子欲转手出让,对他们来说是恰到时机。很快,价值3000余万元的设备浩浩荡荡地搬进了实验室,其设备先进程度、规模一点不比渥太华捷迪迅的实验室差。
“就在那时,我的女儿终于呱呱坠地了。”赵强二话不说,以“兵强马壮”之意给女儿取名“冰蔷”。公司给他安排的别墅,他也安排给了工程师们和实验员们作为宿舍。时至今日,老员工们都开玩笑说“我们当时的宿舍可是别墅啊!”
新鲜力量持续加入,很快公司有了中国第一个激光焊接波分复用器件、第一个100G六端口波分复用器件、第一个热稳定波长标准具以及服务于光纤水听器的第一个法拉第旋光反射镜等等。行业内的朋友们也开始称呼公司为中国北方的“小捷迪迅”。而公司旗舰产品——磁光开关很快成功通过了捷迪迅的验证测试。
“当其他中国厂商为获得代工商资格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却是实打实地依靠技术和品质成为全球行业龙头老大的核心器件供应商,并且旗帜鲜明地打着中国企业的品牌。”赵强欣喜地说。
加速核心技术国产化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改制重组的阵痛,浦芮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了,赵强从国企职业经理人蜕变成为民企CEO,开始了更具挑战的二次创业。
与此同时,全球产业链变迁也为企业发展带来考验。曾经无限风光的北电网络被美国讯远通信继承,为了将磁光开关供应给美国讯远通信,公司开始了长达一年的产品可靠性验证和供应商验证工作。
有一件事情至今仍被團队成员津津乐道。为了进行供应商现场考核,美国讯远通信从美国总部派了一位名叫Erin Sahinci的总监来到了青岛,盯着产线从头看到尾看了整整两天。在通知公司通过厂验的时候,Erin笑着告诉赵强:“出差一趟仅仅是为了您这一家公司,仅仅为了一个产品,而且派出的是总监级别的人员,在美国讯远通信历史上是第一次!”通过了捷迪迅、北电、美国讯远通信这样的客户应用,公司的磁光开关承载了全球长途骨干光纤网络流量的一半以上。
巧合的是,赵强创业的两次重要阶段,都伴随着孩子的诞生,这似乎预示着新生的艰辛与期盼。
“2007年,我和妻子又有了第二个小孩,当时公司正围绕华为的两个项目进行研发测试。”赵强笑着说,这两个项目是开发一款可切换的密集波分梳状滤波器模块和智能可调色散补偿模块,在中国尚属空白,华为以往只能从美国公司购买,始终认为中国团队做不出来,正是这种看法激发出整个研发团队的斗志和热情。
“当时,我带领团队成员们扑在实验室里,经常一干就是到了第二天黎明,而怀孕的妻子经常独自照顾自己。”赵强说,当儿子顺利出生时,华为合作的两个研发项目进展迅猛,样品都送到了华为,通过了性能测试,然后是可靠性测试;先是小批量供给,然后是批量供给。 “中国企业只能做做简单隔离器和WDM器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只要加速推动核心技术国产化,美国企业也要和中国企业比拼性能、质量和价格了。”赵强说。
在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项目中成功应用公司的磁光可调衰减器之后,磁光技术持续开辟全新的应用。从2005年起,公司和清华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一起将磁光开关应用于下一代光控相控阵雷达中;从2013年起,公司和中科院一起将磁光开关应用于嫦娥项目;从2010年起,公司和以色列合作伙伴Pentalum一起联合开发全新的测风激光雷达,磁光开关成为这款雷达中永不停歇的心脏。
“在青岛,我们全家生活得很幸福,我没有要求子女就读国际学校或留学海外,无论将来他们在哪里发展,我希望他们能够牢牢记住自己是中国人。”如今,酷爱骑行的赵强,每个周末都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沿着唐岛湾骑行一圈,然后到海边的咖啡店喝一杯美式咖啡,惬意地看看人文历史方面的书。
2020年,“新基建”风生水起,浦芮斯光电等高新技术企业站上了发展新风口,期待“赵强们”领军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