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良,马焕艳,徐向宏,陈阜新,吴海平
(1.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2.淳安县蚕桑管理总站,浙江 淳安 311700)
浙江省蚕桑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成立于2014年7月,团队的成立运行为蚕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2016年8月,由原省农业厅印发浙江省蚕桑产业团队技术项目实施方案(浙农科发〔2016〕17号),浙江省启动首轮蚕桑团队项目(2016-2018年)。团队组长单位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实施方案认真落实,扎实推进项目实施,经过两年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项目任务,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浙江省蚕桑产业技术团队以全省农科教领域的农技推广首席专家、产业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推广与科研人员为主体,吸纳部分乡土专家等,由14名专家组成,专家一个任期为四年,并设组长1名,归口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管理。依托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金华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设立4个区域试验站,主要承接蚕桑技术集成、中试和熟化。
首轮项目补助资金共320万元,其中:70万元补助区域试验站,230万元补助示范推广基地,20万元技术研发经费列入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项目经费。每个区域试验站补助15~20万元,主要用于区域试验站技术熟化试验所需的田块租金、物化投入,调查记载、试验检测、总结等所需的材料和雇工,标志牌制作等。示范基地补助15~25万元,主要用于补助示范基地蚕桑生产技术试验示范所需的桑苗、化肥、农药、基质,蚕种、机械、设施设备、防病消毒药品等物化投入补助,组织现场观摩学习、技术培训、调查记载、雇工、总结及标志牌制作等的费用开支。
2016~2018两年内,组织开展桑蚕关键技术研究1项,建立4个区域试验站,集成技术模式11项,引进与示范蚕桑新品种6个,在12个县建立15个示范基地。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年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户1050人次,示范带动、推广应用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13333 hm2以上。
两年多来,按照“试验研究一批、中试熟化一批、示范推广一批”的要求,开展了人工饲料蚕品种定向培育与饲料配方优化的关键技术的攻关与研究(列入省“三农六方”项目),引进试养试种了“金秋×初日”、“农科5号”、“明丰×春玉”(改良抗病品种)、“华康2号”、“浙凤二号”、“雌29×平30”、“桂桑优 12”、“粤桑 11”、“桂桑优 62”等蚕桑新品种 9 对(个),创新和集成了小蚕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技术、天然彩色茧生产技术、多批次连续化养蚕模式与技术、大蚕条桑育省力化饲养技术、高品位优质茧生产技术、杂交桑高密度草本化栽培管理技术、粮桑混栽区安全生产技术、果桑稀植栽培管理模式、果桑设施栽培技术、桑园生态循环种养技术模式(“桑+菜”、“桑+禽”、“桑+菌”)等11项新技术、新模式,在12个县示范推广了小蚕工厂化饲育、蚕桑省力高效生产、高品位雄蚕茧生产、蚕桑新型农作模式等4个方面的技术及模式,共建立了15个示范基地,示范面积420.7 hm2,总增效益991.3万元,培训3640人次,辐射面积13866.7 hm2,示范带动全省推广45066.7 hm2,较好地完成了项目指标任务。
家蚕人工饲料育可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改变养蚕生产方式,是传统养蚕的一场技术革新。在多年研究开发积累的基础上,2年来依托产业技术团队专家力量,在“三农六方”项目和团队技术项目的支持下,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承担,经科研团队专家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进展。
2.1.1 培育适合浙江地区人工饲料育蚕品种2对
选择浙江蚕区应用广泛的春用品种“菁松×皓月”和秋用品种“秋丰×白玉”,进行较大规模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再选育,改造其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为确保蚕品种原有经济性状的稳定,对中、日系母种分别建立多个品系,并间或进行品种复壮。应用育种学方法再选育出适合小蚕(1~2龄/3龄)规模化饲育的蚕品种。研究结果表明,该2对蚕品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明显提高。与传统桑叶育相比,人工饲料育1~2龄经济性状相仿,1~3龄产量开差10%左右(生产上一般可接受范围)。
表1 “SL菁松×SL皓月”农村对比试验(2018年春)
2.1.2 引进并优化低成本小蚕人工饲料配方2个
项目组分别自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引进了粉体饲料和颗粒饲料2种基本配方,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优化等相关研究。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同时以1~2龄小蚕期采用不同的人工饲料育,大蚕期则为桑叶育。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颗粒饲料还是粉体饲料,与全龄桑叶育相比较,饲养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综合2种不同人工饲料的饲育效果、原料来源、加工工艺、生产需求等一系列影响因素,粉体饲料更适合于浙江本地化生产。并进一步进行了相应的优化研究,确立了主要影响饲料成本的桑叶粉加工工艺、填充料等,认为105℃杀青桑叶粉明显优于170℃,以低温烘干为宜;在桑皮、桑枝干、叶柄以及玉米粉之中,玉米粉作为填充料饲育成绩最好。基于引进的家蚕人工饲料配方进行优化,每千克成本降低至约20元,促进浙江省本地化家蚕人工饲料生产供给。
表2 “SL秋丰×SL白玉”农村饲育成绩调查(2018年)
表3 小蚕低成本人工饲料
2.1.3 制订了小蚕人工饲料饲育技术标准
结合示范基地的建设,制订了浙江省湖州市地方标准《家蚕1~3龄人工饲料育技术规程》(DB 3305/T 103-2019),从蚕品种选择、蚕饵制作、养蚕准备、催青收蚁、蚕室环境控制、饲养处理、4龄蚕饲养及分蚕到户等方面提出了技术标准要求。同时,已申报制定浙江省地方标准,以供在我省蚕茧主产区扩大示范应用。
2.1.4 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示范基地建设
2016~2018年小蚕工厂化生产技术示范,人工饲料育是作为其中饲育方式之一进行重点示范推广。目前主要是在淳安县、南浔区、海宁市等地建立了3个示范基地,累计示范蚕种约2063盒。淳安示范基地在浪川乡大联村平均张产40 kg,比桑叶育提高0.8 kg。特别是2016年晚中秋,在虫害大面积危害桑叶的情况下,试验点上由于小蚕实行饲料育,没有吃到虫叶,小蚕健康加上大蚕期精心饲养,收购张产达44.0 kg,相较于面上收购的盒产高出9.5 kg。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示范点,应用人工饲料育春蚕、晚秋蚕2期,平均盒产57.05 kg,与全市平均盒产春蚕和晚秋蚕相比,分别增17.3%和20.3%。
2.2.1 “金秋×初日”天然彩色茧品种
“金秋×初日”品种的特点与优势:一是茧丝天然黄颜色,具有市场吸引力;二是抗逆性强、发病少、强健好养;三是具有高产稳产特性,产量高、效益好,盒种产量和每千克鲜茧价格分别比普通蚕高出20%和2~4元。金华区域试验站和永康市示范基地联农蚕桑专业合作社引进该品种并通过中试,还开展彩色茧后期加工方面的探索,将“金秋×初日”黄色茧开发成“黄金富贵”丝棉被成功打入市场;同时还开发了一款金黄色“美肤茧”产品。天然彩色茧黄金丝绵具有极佳的柔韧性、保暖性、吸放湿性和通气性,并与白色丝绵相比较,其类胡萝卜素和黄酮色素含量大大高于前者,对黄色葡萄糖球菌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特色彩色茧生产开辟新市场前景广阔,必将为产业差异化发展、蚕农增收作出积极贡献。在永康市示范基地试验示范了天然彩色茧品种配套饲养技术,主要是集成了桑树栽培、养蚕布局、清洁消毒、饲养、蚕病防治、上簇、采茧与投售等技术。目前,制订的金华市地方标准《天然彩色蚕茧生产技术规程》已通过审定。2016~2018年基地试验示范蚕种455盒,667 m2产值5045元,平均667 m2增效1878元,永康市已成为全国首个全县生产彩色茧的县市。
2.2.2 抗血液型脓病家蚕新品种
2017年开始,海宁区域试验站引进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2对抗血液型脓病家蚕新品种,开展农村对比饲养示范。其中饲养“明丰×春玉”(改良抗病品系)275盒,从饲养结果看:新品种与对照品种的龄期经过相同,眠性齐,产量高,特别是结茧率高,死笼少,表明蚕体强健,发病少。茧质成绩优于对照品种,丝质成绩相近。“农科5号”品种饲养共20盒,表现为抗性强,脓病少,死笼率是对照品种的50%,深受试验示范户欢迎。
“华康2号”品种由中国农科院蚕桑所育成,该品种抗NPV病毒效果显著,产量高而质量平稳。2016年春蚕期开始,湖州市区试站引进在南浔区和德清县等示范基地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华康2号”的万头产茧量和死笼茧率均比对照品种的“秋丰×白玉”和“华东×春晨”分别提高0.95 kg、0.6 kg和下降16.3和9.7个百分点,其余多项茧丝成绩都优于对照种。2016~2018年累计试养示范630盒,带动周围蚕桑生产经营主体和养蚕大户推广饲养“华康2号”蚕品种5600余盒。农户普遍反映好养、高产,适合于农村大蚕规模化省力化饲养和粗放管理的现状,推广前景乐观。
2.2.3 杂交桑品种
栽植耐剪伐、生长快、桑叶产量和质量高且易机械收获的桑树新品种,是破解长期以来浙江省蚕农依靠采摘片叶养蚕这一纯手工传统劳作方式的有效办法。两年来,湖州区试站积极探索引进两广地区现行推广的“粤桑11”、“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等杂交桑品种,实施高密度草本化栽培、条桑机械收获管理技术,改变传统应用嫁接桑采摘片叶喂蚕的种养模式,显著提高劳动效率。即杂交桑栽植密度为每667 m2,4000~5000株,实行宽窄行株行距栽植,再配备条桑叶收割机和桑园多功能管理机等机械,实施杂交桑全年3~4次剪伐,9~12批次省力化大蚕条桑育饲养技术,使桑叶收获和桑园肥培管理等劳动量下降70%~80%,实现最大限度的“机器换人”。2016~2018年,在南浔区2个示范基地引进栽植10 hm2杂交桑基地,全年平均667 m2产条桑叶3500 kg以上,机械收获条桑叶饲养4~5龄大蚕。根据调查,杂交桑各品种之间的蚕丝产量和质量指标差距明显,其中“桂桑优62”>“桂桑优12”>“粤桑11号”。虽然与嫁接桑相比较,杂交桑养蚕成绩还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可以肯定,利用杂交桑进行大蚕省力化、规模化条桑育,省工节本效果显著。
2.3.1 小蚕工厂化饲育技术
该技术主要通过集成温湿度自动控制、小蚕高密度饲养、人工饲料育等技术,将一定规模数量的小蚕从补催青至3龄期(甚至4龄前中期)进行集中规模化、专业化的桑叶育或人工饲料育,再分发或售卖给大部分养蚕农户。该技术具有省叶、省工、省劳力、省蚕室等优点,实现小蚕规模化、集约化饲养,降本提质增收的目标,被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列入种植业“五大”主推技术之一在全省示范推广。
在淳安、桐乡、德清等3个县建立3个示范基地,采用桑叶育和人工饲料育两种方式示范应用,人工饲料育选用专用的蚕品种“菁松×皓月”、“秋丰×白玉”,饲料采用粉体饲料、颗粒饲料两种。两年示范面积49.8 hm2,饲养蚕种9435盒,667 m2增效益480.4元,共完成培训889人次,辐射带动6467 hm2。
在示范点带动下,通过两年的努力,2018年,全省有推行小蚕工厂化饲育技术、饲养规模在50盒以上的的小蚕共育中心138个,建有专用桑园133 hm2,配备专用饲育框2.4万只、温湿度自动控制器560台,2年春期共育蚕种20.7万盒(其中人工饲料育蚕种1577盒,饲料应用3665 kg),盒种平均节本增效达到近190元,与常规饲养相比提高10%以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如淳安县2017年通过示范推广小蚕工厂化饲育技术合计售出小蚕达1392盒,通过蚕农分户饲养后平均盒产达到了47.8 kg,比面上平均盒产提高了4.8 kg,盒种节本增效297.4元;另外政府补助饲育费120元/盒,企业奖励上茧1元/kg,蚕农饲养1盒蚕种平均增收417.4元,经济效益显著。
2.3.2 桑园生态循环种养技术模式
为充分利用现有桑园土地、温光资源,集成示范推广了“桑—菜”、“桑—禽”、“桑—菌”套种套养3种桑园立体种养生态循环模式,既稳定桑树基础,又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桑—菜”模式,主要是建立以套种苔菜、榨菜等为主的“桑叶养蚕—园地种菜—菜根菜叶肥桑”的生态利用模式。如桑园套种榨菜,就可以发挥桑园不需要冬耕而且有利改善桑地的土壤结构的作用,具体榨菜种植时间一般为当年10月中旬播种,至翌年4月上旬可收获。“桑—禽”模式,主要是在桑园增加养鸡等元素,建立“种桑养蚕—桑园养鸡—鸡粪、蚕沙肥桑”的循环利用模式。在桑园里饲养草鸡等,可充分利用桑园的生态因子和生物资源,禽蛋营养丰富,品味鲜美;通过啄食、践踏,既能除杂草,粪便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桑叶的产质量,并节约了肥料成本。一般每667 m2桑园可放养草鸡100~200只左右。新型蚕桑农作模式示范主要是示范桑园立体种养模式与配套技术,每年在桐乡、海盐、南浔等3个县建立3个示范基地。如桐乡市桑园套种榨菜,除去每667 m2物化成本300元,不计算人工费用,套种榨菜桑园比非套种的667 m2均增收近2400元。湖州市朱家兜蚕桑专业合作社成片种植了“大10”等8个果桑品种,面积6.7 hm2(其中标准果桑园4 hm2)。通过生产果桑、采摘游、桑叶制茶,养鸡、鹅、鸭、羊,以及小蚕共育和繁育桑苗等,年总收入可达到100万元以上,全年667 m2产值10330元,超出面上299%,每667 m2净利润达到5395元。在示范基地带动下,全省每年开展桑园套种蔬菜面积5667 hm2,桑园养鸡面积867 hm2亩,养鸡38万羽。全省利用新型桑园立体种养技术模式年产值达1.5亿元。
2.3.3 高品位优质茧生产技术
通过集成应用雄蚕品种“秋华×平30”、春用多丝量品种“菁松×皓月”,“强桑1”号等优良蚕桑品种,实行小蚕共育、桑园高效生产、主动防控蚕病、全面应用方格蔟等技术,实现了蚕茧品质优良、稳产高产。2016~2018年在淳安县建立示范基地20.5 hm2,示范推广以雄蚕品种、专用桑园肥料、农药,六连片方格蔟上蔟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高品位优质茧生产技术,合计推广“秋华×平30”雄蚕新品种989盒,产茧42.76 t,高品位原料茧占到了95.9%,增加产值35.19万元,提高效益14.2%。在缙云县建立示范基地33.3 hm2,示范推广“菁松×皓月”品种、桑园配方施肥、联户小蚕共育、方格簇室外预上簇技术等关键生产技术,2018年饲养蚕种1130盒,总产茧45 t,春上茧解舒率75%、净度94分,比2016年成绩均有提高,蚕茧质量达到缫5A级丝的要求。增加总效益65万元,667 m2增效益1519元。同时带动全县380 hm2桑园,667 m2产值增890元,一年增加效益127万元。
2.4.1 多批次连续化养蚕技术
在前期试验及生产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在团队专家及示范基地的共同努力下,集成试验示范了全年多批次连续化养蚕技术。通过主要集成合理养蚕布局(一年6~10期),小蚕工厂化集中饲育、大蚕分户饲育、桑园轮换春伐及统防统治、严格消毒防病等技术,可以增加养蚕节次,充分利用资源,保障安全生产,实现单位桑园面积产出率的大幅度提高,促进了蚕农增收,更重要的是可实现蚕桑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推进蚕桑转型升级。由于连续养蚕,在蚕室空间套用、消毒防病以及适合的省力化机械设备较少,有待下一步进行深化研究开发与技术集成。
表4 多批次连续化养蚕布局(新昌县华兴桑业专业合作社)
多批次连续化养蚕技术是蚕桑省力高效生产技术的主要示范内容之一,2016~2018年在新昌、建德2个县建立了2个试验示范基地,2年示范面积80 hm2,饲养蚕种4382盒,667 m2增效益1219元,共完成培训178人次,辐射带动867 hm2。
2.4.2 粮桑混栽区安全生产技术
针对浙北蚕区粮桑混栽,特别秋蚕期容易农药中毒,造成蚕农损失的问题,海宁区域试验站和示范基地开展70余种常用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试验和安全性评价,根据农作物病虫防治需要,选择对养蚕生产相对安全的农药品种。密切跟踪水稻等大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新农药研发趋势,开展前瞻性试验研究,为实现粮、桑互保和共赢提供科学依据。示范基地通过以桑园病虫害测报体系为基础的精准防治、大田农药安全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桑螟食诱剂、桑螟性信息素和高抗病蚕品种的引进示范、蚕病综合防控等一系列技术的集成,达到了保障养蚕安全的目的,促进在面上的推广应用。海宁市示范基地建成后平均年饲养蚕种187盒,张种产量增加3 kg,每年蚕茧增效2.1万元;以盒种生产成本节约91元计算,节约成本1.7万元,总计每年增效3.8万元。示范推广基地2016~2018年年平均总产值36.94万元,通过项目建设减灾增效达10.29%。2016~2018年在海宁、秀洲2个县建立了2个试验示范基地,2年示范面积52 hm2,饲养蚕种1411盒,667 m2增效益765.1元,共完成培训324人次,辐射带动607 hm2。
2.4.3 大蚕条桑省力化饲养技术
采用条桑叶在4~5龄大蚕期替代片叶采摘饲养,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并通过大蚕规模化条桑育,可显著增加户均饲养数量,提高养蚕户规模效益。传统上,只有春蚕一期可使用夏伐后的条桑进行大蚕条桑育,近年来尽管利用现行桑树新品种生长势旺盛的特点来布局秋蚕期条桑育,采取两期秋蚕分别剪取夏伐后生长条叶的1/2或1/3,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在省蚕桑团队、湖州区域试验站及示范基地的努力下,通过引进栽植杂交桑新品种,初步成功地实施了新型蚕桑种养模式即草本化栽桑、机械化收获、设施化养蚕、规模化生产。为更大程度提高省力化成效,桑园里用收割机或人工剪伐收获条桑叶,大蚕饲养采用省力化快装式蚕台,安放分上、中、下三层;利用条桑叶给桑架手推车、电动喷粉消毒器等设施设备,可节省搬运桑叶、给桑、手工操作消毒等用工,并提高消毒质量和生产效率。总体上,该技术的试验示范也为推行多批次养蚕提供了技术保障。但在杂交桑收获机械上还需要按照农机农艺相融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研究,以促进桑叶收获质量和效率的再较大幅度的提高。2016~2018年在南浔区建立了1个示范基地,示范面积6 hm2,饲养蚕种274盒,667 m2增效益2735.7元,共完成培训72人次。
2.4.4 果桑设施栽培技术
近几年,浙江省果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针对果桑种植存在桑果成熟期雨水过多、大棚栽培桑花不掉、近年来因气候变化常遭受冻害等问题,省蚕桑团队、金华区域试验站以及安吉、永康示范基地完善以休闲采摘、采摘鲜桑果榨汁为目的的果桑栽培模式及示范推广,主栽品种为果桑“大十”,重点开展果桑设施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示范。金华区域试验站通过研究设计二种全开窗式桑果避雨大棚,能有效实现根据果桑栽培要求适时提供避雨和通风透光;大棚顶膜在保温和雨天时可闭合,晴天需增加光照时可打开;初花期可闭合,有利于菌核病的防控;开花结束至初熟时,雨天可打开适当淋雨通风,促进花柱凋谢。全开窗式桑果避雨大棚已经申请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另外,还采用井水微喷系统防冻,确保不发生冻害,改变了金华市特别是磐安县果桑生产频发冻害的局面。并结合合理肥培管理,提高品质。2017~2018年金华区域试验站在磐安县建立0.7 hm2示范基地,667 m2产量达到1250 kg,667 m2产值1.35万元,667 m2增效8000元。
根据果桑“大十”生长势旺,条多、条软、分枝多,对采光、通气、水分需求旺的特点,按照有利于果桑品质提高、休闲采摘、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原则,2017年安吉县示范基地开展果桑稀植栽培管理模式试验示范,通过一是改常规的高密度种植为标准化稀植,二是改变常规的每年伐条模式为隔年或者多年的伐条模式,以利于增加桑果树的养分积累,降低栽培密度,改善桑园通风条件,提高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同时,通过合理稀植、棚架栽培,有利于果桑采摘,减少采摘时人为落果,提高果桑产量和品质,提高劳动效率。高峰期一般栽培模式与棚架栽培桑果采摘工效比较,棚架栽培每小时采摘桑果14.3 kg,而一般露地栽培为每小时采摘桑果10.4 kg,工效提高37.5%。2017~2018年平均每667 m2桑果收获量1280 kg,按照30%休闲采摘,70%由桑果合作社收购榨汁,每667 m2收入约7065元。比一般露地栽培每667㎡增收2000元以上。示范推广7.3 hm2,直接为农民年增收22.7万元。
永康示范基地进行果桑设施栽培(大棚保温促早栽培和果桑避雨栽培)、菌核病防控、配方施肥等生产技术试验示范,由于大棚果桑受2016年暖冬天气,2017年2月9日~2月13日当地连续低温(零度以下),造成大棚果桑开花早了而受冻,同时花期不齐;露地果桑2017年3月只有23日、26日、27日三天整天无雨,导致果桑菌核病大面积暴发,示范效果受到影响。也取得有益教训经验,认为与大棚栽培果桑相比,果桑避雨栽培技术要求不高,投资少,能较好解决在桑椹成熟期间阴雨天气的影响,鼓励扩大推广。示范点果桑667 m2产量1623 kg,平均增产12.2%,667 m2产值14351元,经济效益增12.9%,品质也明显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棚“大十”果桑13.8,露地“大十”果桑14.6,分别比对照提高12.1%和10.6%,而桂花蜜更是达到21.9%。
2016年,针对浙江省蚕桑规模逐步萎缩,规模化、省力化、机械化难以突破、生产成本持续上涨、从事蚕桑劳力流失、比较效益优势下降等产业发展现状,按照研究集成一批、中试熟化一批、示范应用一批的要求,专家组组长单位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先提出初步方案,再组织团队专家组会议进行讨论,并召开区域试验站会议,同时多次赴重点蚕区调研,确定了蚕桑产业技术项目实施内容和地点。
在项目实施之前,团队组长单位组织团队专家人员,多次深入重点示范县(区)调查研究,摸底项目需要明确的研究目标任务与实施方案的制定。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后,要求各区域试验站、示范基地县承担单位积极与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加强合作,开展各项试验示范活动,做到技术有依托,指导能到位,努力推进团队技术项目的顺利实施。各区试站围绕项目实施方案,会同团队人员和各示范县(区)负责人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上下配合,分步实施,齐抓共管,保质保量的完成项目的试验示范内容。两年来,专家组组长单位就召开了4次落实蚕桑产业技术项目实施的专题会议。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出要注重与国家产业体系相关工作的结合,提升产业的科技水平。
团队成立后,为了充分发挥团队专家的作用,组长单位结合全国、全省蚕桑培训会议等,组织团队专家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考察、技术研讨等一系列活动。两年共举办了培训班5期,邀请相关团队专家就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小蚕工厂化饲育、优新蚕桑品种与省力高效栽培、桑枝栽培桑黄、果桑品种选用与配套栽培、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进行了培训。在生产关键时节,结合召开全省性现场观摩会,组织团队相关专家开展现场观摩考察和指导,共组织了5次。每年对实施项目情况进行互相交流,总结经验,查找差距和不足,相互借鉴共同促进项目实施。两年共举办了3次项目总结交流会和2次新型蚕桑种植模式技术交流会。在做好总结的基础上,加强对所创新的技术和模式,通过报纸、网站等媒体进行宣传,加快推广速度。如对创新集成的小蚕工厂化饲育技术及模式,于2017年5月和9月,都在海宁云龙智能蚕室召开现场会(9月全国现场会),共有浙江省内外100多位代表参观。阿塞拜疆共和国农业部部长助理、合作司司长、审计专员(副司长)、植物栽培司司长等官员,以及上海、江苏、四川、江西、云南等地业内外人士慕名前来参观考察,有关信息在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农村信息报、中国茧丝绸交易网等进行了报道宣传,扩大了影响。
在制定方案时,每个区域试验站和示范基地都确定了浙江省蚕桑产业团队专家进行联系,在项目实施过程,由基地主动对接,邀请团队专家进行实地指导。除邀请团队专家在浙江省培训班上进行授课外,帮助市、县联系团队专家到市、县举办的蚕桑技术培训班上进行授课。在遇到灾害性气候、家蚕农药中毒等情况时,邀请团队专家出谋划策,共同研讨制定抗灾救灾技术意见,指导面上生产,并组织及时回复网上技术咨询。通过团队专家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促进了蚕桑“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