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蚕种70年(I)

2020-01-16 07:08周金钱
蚕桑通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饲养量生产量蚕种

周金钱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蚕种是蚕桑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特殊的农作物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浙江蚕种业的发展从满足不了农村饲养蚕种需要到实现自给,再到创造高峰,出现严重过剩,调整到供应富足有余;在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生产方式,创新生产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确保优质蚕种生产,为浙江蚕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应浙江省蚕种业协会之邀,较为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浙江蚕种70年来的发展成就,由于时间跨度长,内容多,难免挂一漏万之处,敬请指正。

1 浙江蚕种发展历程

1.1 蚕种饲养量是决定蚕种生产数量的重要因素

蚕种用途单一,蚕种饲养量(省内)、市场需求决定蚕种生产量。

1950年,全省蚕种饲养量为76.7万张;在“大跃进”的影响下,1959、1960年,饲养量分别达到272万、263万张;1962年,降到78万张;1966年,恢复到百万张以上(108万)。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新中国建立不久,蚕种生产基础脆弱,特别是“瞎指挥”下,不顾生产实际的盲目饲养,蚕种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需从省外大量调入蚕种。通过60年代初的调整,随着蚕种生产量的增加,到60年代后期浙江逐步实现蚕种自给供应。从70年代后至80年代,浙江蚕桑的大发展时期,蚕种生产始终保持产销基本平衡;到90年代中期后,由于饲养量的大幅缩减,出现了蚕种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通过2000年开始的压缩、改革、调整,维持了10年左右的基本平衡。2010年后,再次出现饲养量大于生产量的状况。

表1 1973~2018年浙江省蚕种饲养量、蚕种生产量情况一览表Table 1 List of Silkworm Eggquantity Used for Silkworm Rearing and Produced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1973~2018 单位:万张 Unit:ten thousands of boxes

图1 1973~2018年浙江省蚕种饲养量与蚕种生产量关系Fig.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quantities pf Silkworm Eggs Used and Silkworm Egg Produced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1973~2018

1973~2018年,浙江省蚕种饲养量与蚕种生产量情况(缺少1973年以前蚕种有关资料),见表1、图1。

表2 1973~2018年浙江省蚕种生产情况一览表Table 2 Silkworm Egg Produc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1973 To 2018

1973~2018年,浙江省蚕种生产情况,见表2、图2。

图2 浙江省历年蚕种生产量变化Fig.2 Changes of Silkworm Egg Production Over the Years in Zhejiang Province

1.2 浙江蚕种发展阶段

1.2.1 实现自给期(20世纪50~60年代)

20世纪50年代,由于蚕桑生产恢复发展、蚕种生产基础薄弱、各地要求蚕品种不同等因素,蚕种需从江苏和云南等省调入。在1950~1957年的6年间,共从省外调入蚕种385.89万张,约占全省发种量的42%,年均达64.3万张;50年代末60年代初,调入量更大。1962年后,由于饲养量大幅度减少,加上蚕种生产能力提高,逐步实现自给。

1.2.2 平稳发展期(1970~1988年)

这一时期,基本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按蚕种需求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实现产销基本平衡,生产平稳发展。蚕种生产量,从1973年的144万张(1974年超过200万张),到1988年达278.2万张。

1.2.3 兴盛高峰期(1989~2001年)

这一时期,经过80年代政府对蚕种生产的持续投入,使生产基础不断改善,加上种价调整的刺激。1989年蚕种生产量上了一个台阶,超过300万张,达到333万张。此后,直到2001年基本上保持在接近或超过300万张;最高的1993年达508万张,创历史新高,为1950年的近10倍。这13年是浙江蚕种最为辉煌的时期,每年蚕种生产量超过饲养量50万~100万张。

1.2.4 调整适应期(2002~)

自1996年后,受国际茧丝绸市场影响,价格频繁波动,蚕桑生产起伏变化大,为缓解前一时期后半期严重产大于销的矛盾(35家生产单位年生产能力500万张,而需要量只要260万张左右;1999年,全省29家国有蚕种场有12家亏损,盈亏相抵净亏600万元),2000年,省农业厅提出了压缩生产规模的意见(调整压缩的总体目标是:到2001年底,全省蚕种生产单位由35家调整到25家以下,蚕种生产规模压缩到280万张以下,产销率达到85%以上)。此后,随着企业改革改制,蚕种企业、生产规模、生产数量均大幅度减少。同时,蚕种饲养量从2008年开始连续11年减少。面对困境,蚕种生产企业转变观念适应市场,或主动调压生产规模,或开辟新的市场,或退出蚕种领域。

蚕种生产量,从2002年的近300万张(272万),降至2008年的200万张以下(197.71万),2013年降至100万张以下(76.6万),至2018年不到50万张(49.6万)。生产规模下降时间,从300万降到200万,经历了6年;从200万降到100万,从100万再降到50万,各经5年。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饲养量生产量蚕种
“同化和顺应”认知理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全国家蚕发种饲养量超1千万张(盒)以上的9对杂交组合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秀洲区洪合镇蚕桑产业三十年的变迁与回顾
攻克优质蚕种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单笼饲养量对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金寨县动物防疫管理新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