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方正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
社会基础问题是关乎民主党派的生存与延续,关乎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基本职能、发挥其在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中的重要作用的根本性问题。正确认识民主党派的主要社会基础,对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民主党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般认为,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为取得和巩固国家政权而活动的政治组织。”[1]政党是现代政治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治权力的形式就是政党政治。政党政治是当今世界政治的主流,政党政治的制度性规范与约束构成了现代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2]“在现代的任何民主制度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都是通过政党表达的”,“就世界而言,政党不是主要以下层阶级为基础,就是主要以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为基础。”[3]简言之,政党无法脱离社会基础而单独存在,政党的社会基础就是具有共同利益的一定的社会阶级、阶层、集团或群体。
“政党——政党政治——政党制度”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基本政治图腾,现代国家政治乃至国际政治基本围绕政党展开,政党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作用不可替代且日益显著。政党是一定的阶级、阶层、团体、群体的利益“代言人”,政党不同于一般性的社会团体,它以取得(或参与)国家政权为目标,这也是政党区别于政治组织的“质的规定性”。中国是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政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既遵循现代政治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自身特性。
中国的民主党派主要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在当时,其社会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有着反帝、爱国、民主的政治要求,是中国社会的进步力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着力争取的重要政治同盟。
民国初年政坛纷乱,大大小小百十个政党粉墨登场,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或存或亡,最终延续至今的民主党派,都具备如下特征:一是中国民主党派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党派;二是中国民主党派是由爱国民主力量组成的具有联盟性质的政党;三是中国民主党派都有从事民主运动的历史;四是中国民主党派都是与中共亲密合作,共同前进的友党。中国民主党派在创立之初是部分社会中上层人士的活动组织,显示出精英型政党的倾向。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之首,民主党派以及党外民主人士问题是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主党派还要不要存在成为党内党外争论的问题。
1950年3月,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召开,针对民主党派和广大党外人士问题,周恩来提出:“各个民主党派,不论称什么,仍然是政党,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不能用英美政党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他们是从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各民主党派中都有而且必须有进步分子,这样才能与我们很好合作。但不能把民主党派搞成纯粹进步分子的组织。若都是进步分子,还有什么意义呢?里面必须包括广大中间分子及一部分右翼分子。”[4]171这就为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何以自处”指明了方向,为民主党派长期存在找到了现实合理性。针对部分党内领导干部在新中国成立后对民主党派及党外民主人士不重视的现象,毛泽东指出:“要充分看到民主党派的作用。有人认为民主党派只是一根头发的功劳,一根头发拔不拔去都没有关系。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是联系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从他们的背后联系看,就不是一根头发,而是一把头发,就不可藐视。”[5]毛泽东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民主党派的作用和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方针问题,指出了民主党派存在的必要性。
1956年初,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民主党派原来联系的社会阶级和阶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之而来的问题是:作为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言人”的民主党派,还有无继续存在的必要?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回答:“要有两个万岁,一个是共产党万岁,另一个是民主党派万岁,资产阶级不要万岁,再有两三岁就行了。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是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6]这就进一步肯定了民主党派存在的必要性。
政党的性质及其代表性由其社会基础决定。民主党派的性质随党派社会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与其有联系的部分知识分子,相应地,从性质上来看,民主党派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虽然中国民主党派组建的出发点和政治主张不一而足:或是反蒋抗日、救亡御侮,或是奉行中间路线,兼容美苏、调和国共,或是为和平民主建国鼓与呼,等等,但民主党派成立之初的社会基础是明确的。
1.致公党是华侨性质的政党
1925年10月10日成立的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洪门致公总堂发起,长期致力于维护华侨正当权益、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典型的华侨性质的政党。广大海外华侨纷纷行动起来支援中国革命,被孙中山誉为“革命之母”。
2.中国民主同盟——要求民主、和平的“联合”党派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于1941年3月19日,1944年9月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由三党三派(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第三党,中华职业教育社、救国会、乡村建设派)组成,因而带有联合党派的性质,其内部构成混杂,有左派、右派和中间派之分(青年党和国社党后来叛变革命,投靠了蒋介石反动政府),最初各派由于抱有民主和平的基本主张走向联合。从它们各自联系的对象来看,“主要是地主阶级(青年党为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它们的知识分子……其中也有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和极少数共产党员”[7]。
3.民建、民进和九三学社——“反独裁、反内战”与“和平民主建国”
民建(1945年12月)、民进(1945年12月)和九三学社(其前身为抗战后期成立于重庆的民主科学座谈会,1945年9月3日更名为九三座谈会,后于1946年正式更名九三学社)都成立于抗战胜利初期,都反对国民党蒋介石一党独裁、内战、卖国的行径,积极调和国共关系,同时与中国共产党一道争取和平民主建国。民建的发起人以爱国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为主,如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主要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有联系的进步知识分子的利益和主张。民进主要由两部分人士发起成立,一部分是以马叙伦为代表的文教出版界人士,一部分是以王绍鏊为代表的部分上海工商界民主爱国人士。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民主科学座谈会于1945年9月3日改组为九三学社,其成员以科学界高、中级代表人物为主,代表人物有许德珩、褚辅成、张西曼等人。民建、民进和九三学社的社会基础比较明确,即:民建主要联系工商界,民进主要联系文教出版界,九三学社主要联系的是科学界。
4.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国民党中上层政界和军界人士为主的政党
民革主要是由民联(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民促(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和其他国民党民主进步人士发起成立,“民革主要是从国民党中分化出来的中上层分子,还有许多开明士绅和其他爱国人士,他们反蒋、要民主,但封建性较浓。”[4]171民革的成员主要以国民党内坚持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具有爱国民主思想的政界军界人员为主。
5.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以台湾省爱国民主人士为主
台盟“是在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以后,由一部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的台湾省人士继承台湾人民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根据当时台湾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实现民主政治和地方自治的愿望,于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8],台盟的主要社会基础是台湾省爱国民主人士。
6.中国农工民主党——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以建立“平民政权”为目标,同中共“相互支持,并肩战斗”的左翼政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是国民党左派人士邓演达等人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组建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之初,以《我们的政治主张》为行动纲领,以“解放中国民族,建立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为政治主张。抗日战争期间采取“抗日、联共、反蒋”的方针,同共产党加强合作;参与组建“中国政团同盟”,为和平民主建国奔走呼吁。解放战争时期积极配合解放军军事行动,参加新政协筹建工作,共商建国大业。农工党的主要社会基础是由国民党分化出来的左派人士和国民党军队上层人士。
民主党派形成之时所联系的社会界别(社会基础)比较有限,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和少数民主爱国人士。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产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大多数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经过思想改造初步转变了阶级立场,初步树立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思想,“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民主党派失去原有社会基础,民主党派的存在从社会性需要变为体制内政治安排。此后,随着“反右”斗争扩大化,民主党派被定性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在此后20年间受到严重冲击,民主党派活动基本陷于瘫痪,党派组织和成员数量不断萎缩,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也随之虚化。
1.阶级联盟性质的新民主主义政党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各民主党派相继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将《共同纲领》作为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彻底实现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而坚决奋斗”[9]。1950年3月,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召开,时任中央统战部长的李维汉提出:“各民主党派均对一定的社会阶级或阶层,主要对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它们的知识分子,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和代表性;但都是阶级联盟的性质,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过去它们有过不同程度的参加民族民主运动及同我党合作的历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后,它们都参加了民主联合政府,都宣告以共同纲领为自己的纲领,并接受中共领导。这就说明了它们基本上都是新民主主义的政党。”[10]周恩来进一步指出,各民主党派“不论名称叫什么,仍然是政党,但不能用英、美政党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在阶级关系上有阶级联盟性质”[4]171。将民主党派界定为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党,民主党派在新中国政治舞台就有了合法之基;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联系的知识分子依然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就有了履职之基。
2.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劳动者政党”到“资产阶级政党”: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壮大、萎缩与虚化
1949年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恢复,1953年6月,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即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所有制的伟大变革。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继续与原有社会基础联系,一方面,帮助并促成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承担着带领党派成员“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共同致力于新中国的建设的政治作用。然而,各民主党派的发展,具有先天的局限:首先,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都是社会上有地位、有广泛影响力的人士,成员加入民主党派,与各党派领导人的个人魅力有很大关系;其次,民主党派的活动基本局限于所联系界别的上层,缺乏足够深厚的阶级阶层基础,是典型的精英组织;最后,各民主党派在发展成员上存在重叠与交叉的情况。这些先天局限制约了民主党派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三大改造完成后的进一步发展提高。
为了克服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好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1950年4月中共中央提出民主党派要在整顿提高的基础上适当分工。1952年经过协商,各民主党派重新明确了各自的发展界别:民革重点发展旧公务人员和旧国民党员;民盟重点发展文教界人士;民建重点发展民族工商业者;民进重点发展中小学教员和文化出版界人士;农工党重点发展经济建设有关人员;致公党重点发展归侨及侨眷;九三学社重点发展学术界人士;台盟重点发展归侨中的台湾籍同胞。民主党派发展成员的原则是“以中上层为主”,“首先着重吸收一批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上层分子”。由此,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明确下来。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社会基础的民主党派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2月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1956年到1962年统一战线工作方针(草案)》指出民主党派“已经基本上成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团体”;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上,刘少奇宣布“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将变成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的一部分。各民主党派就将变成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11]。毛泽东提出的处理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基本方针以正式决议的形式确定下来。在随后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被定位为“参、代、监、改”四个方面。至此,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基本性质和基本职能都明确下来。
1957年夏天,随着“反右”斗争扩大化,民主党派被定性为“资产阶级政党”。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在此后20年间持续萎缩和虚化,组织发展几乎陷于停滞,多党合作事业遭受严重损失。据统计,1956年,各民主党派成员总数达10万多人,到1979年恢复活动时仅有成员6.5万人,比1956年下降了约3.5万人[12]。
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党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其社会基础得以重建并得到迅速充实。此后,各民主党派发展领域各有特色、各有侧重,但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要社会基础的格局确立下来。党外知识分子成为民主党派的“源头”和“蓄水池”,成为民主党派的主要社会基础。中共十八大以来,民主党派被定性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13]。民主党派按照“四新”“三好”的要求,着力加强“五种能力”建设,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基本职能,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三个为主”基本原则指导下,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不断巩固与充实。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孕育出大量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为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巩固和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现实土壤。
1.民主党派社会基础重新确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政治、组织、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民主党派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折,这一转折首先出现在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属性的定位上。
早在1978年6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邓小平正式提出,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14]做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第一,“我国广大的知识分子,包括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正在努力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知识分子是劳动者”。第二,“我国的资本家阶级原来占有的生产资料早已转到国家手中,定息也已停止十三年之久,他们中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现在,他们作为劳动者,正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15]“资产阶级分子改造成为劳动者,这个历史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既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转变成“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那么民主党派旧有的社会基础(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也就不复存在,民主党派也就不成其为资产阶级政党。
经过新中国30多年发展,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诸多变化,民主党派必须顺应客观历史条件对其所联系的界别进行相应的调整,明确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1983年11月,中央统战部与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就组织发展等问题进行协商,形成了《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座谈会纪要》。《纪要》指出:各民主党派今后仍继续维持原有的重点分工,即:民革为原国民党和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士,民盟为文教界(着重高等院校)人士,民建为同民建有历史联系或有密切工作联系的从事工商企业和其他经济工作的人士,民进为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和文化出版界人士,农工党为医药卫生界人士,致公党为归国华侨和侨眷人士,九三学社为科学技术界人士,台盟为居住在大陆上的台湾省籍人士。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再次确定下来,各党派组织建设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2.政治定位与政治定性:从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中共十二大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多党合作十六字方针,中共十三大明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成员发展迎来增长高峰。截至1989年底,民主党派成员从1979年的6.5万人增长至33.7万人,10年间增长了5倍,平均每年增长17.9%。1989年,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文件),将民主党派明确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这是对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安排中新的政治定位。1993年宪法修正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民主党派履行职能、推进自身建设和组织发展有了制度性依据和保障。关于民主党派的性质,中共十八大以后得以确定。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将民主党派界定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2013年初,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将民主党派定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从根本上明确了新时代参政党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各民主党派更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改革开放为民主党派巩固社会基础提供了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阶层的流动和分化日趋明显,以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为代表的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和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指出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相应地,统一战线从原来的“三者联盟”扩展为“四者联盟”。民主党派原有社会基础的壮大,加之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为民主党派发展找寻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提供了源泉。
4.民主党派社会基础进一步明确
1996年6月《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1999年5月《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加强自身建设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和2004年10月《关于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根据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指导思想、有关原则和方针、重点分工和具体要求做了相应的调整。2007年《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反映了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民主党派各自联系的界别和领域。尽管白皮书与前述《座谈会纪要》表述略有差异,但是都体现出民主党派的重点分工领域(社会基础)指向“高中级知识分子”“中高级知识分子”和“中上层人士”。归根结底,这些人都是党外知识分子。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进一步向党外知识分子集中。2007年中国民主党派共有成员70.7万余人,到2019年底民主党派成员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共有成员约130万人。
中共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当前,从各民主党派联系的界别来看,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党外知识分子。
党外知识分子成为民主党派的主要社会基础,既是由历史因素所致,更是由中国政治现实和民主党派现状所致。
1.民主党派发展成员的基本方针是“三个为主”,这决定了民主党派的主要社会基础是知识分子,特别是高、中级党外知识分子①。1994年,中央统战部《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以大中城市为主,以中上层人士为主,以协商确定的重点分工为主”的方针。在“三个为主”原则指导下,民主党派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大中城市的中上层人士,其主体是党外知识分子。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8.1%,到2019年,高职扩招10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呈连年增长趋势。民主党派联系的“中上层人士”,无论来自哪个领域(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将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和对象分为12个领域),都以党外知识分子为主。党外知识分子所占比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逐年上升。以民盟为例,截至2019年12月,民盟共有成员32.15万余人,其中高教界占22.8%,基础教育界占28.5%,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界占6.2%,其他重点分工领域仅占2.2%[16]。
2.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日益分化,社会成员利益日趋多元化,需要有“利益代言人”将不同意见和诉求反馈给执政党以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主党派的存在是政治与社会的双重需要。随着社会发展,总有新的社会阶层成员的利益需要关切。在中国共产党统揽全局下,由民主党派整合这部分成员的利益诉求,反映这部分成员的呼声,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必然要求。这部分人士主要以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留学人员为主。客观来讲,在重点分工领域向以上群体延伸的情况下,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必然向党外知识分子集中。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传统的社会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民主党派从产生起主要是上层人士的政治活动组织,是带有精英性质的政治团体,这种精英性成为民主党派的特性,被传承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精英越来越向中、高级知识分子聚集。根据协商安排和政策规定,民主党派发展成员的范围、行业(职业)和增长率等都有明确的要求,这也是民主党派发展对象主要以“高、中级知识分子”和“中上层人士”等社会精英为主的重要原因。
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的发展经历了波浪式的起伏,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如何在坚持既有重点分工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增长点,在夯实社会基础的同时保持鲜明的自身特色,巩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履职能力,积极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未来继续存在和发展需要破解的重大课题,也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注释:
①2017年底,各民主党派相继修订各自章程。八大民主党派在新修订的章程中基本都提出发展成员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民革规定“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民盟规定“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和其他工作的中国知识分子,自愿遵守中国民主同盟章程,可以申请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在组织发展中,以大中城市为主,以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以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为主”;民建提出“以中上层人士为主,以经济界人士为主”;民进在总纲中提出“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农工党党员主要为“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以及科技、教育和其他领域的高中级知识分子”;致公党规定“组织发展应坚持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和以有一定代表性人士为主”;九三学社规定“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以及高等教育、医药卫生等方面的高、中级知识分子,赞成并愿意遵守社的章程,可以申请加入本社”。